週二. 1 月 23rd, 2024

台灣經濟好表現》2023年外銷訂單達5610億美元 創史上第3高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數據,去年12月台灣的外銷訂單金額為438.1億美元,較前一個月減少13.5%,同比去年減少16%。儘管如此,2022年全年的外銷訂單總金額達到5610.4億美元,雖然年減15.9%,但仍然是歷史上第三佳的成績。

去年海外生產比例下降至50.9%,這是近11年來的新低。主要原因是受到美中科技戰的影響,一些高階伺服器和網路通訊產品的生產已回流台灣。

統計處長黃于玲指出,從貨品類別來看,去年12月資訊通信產品和電子產品的接單量分別同比減少了25.3%和12.9%。光學器材的背光模組接單減少,但大尺寸面板和光學鏡頭的接單增長,兩者的互相影響使得整體年減幅度僅為0.3%。

由於需求疲弱以及海外同業產能的增加,台灣的傳統貨品在去年12月的外銷訂單表現受到了影響。這些因素導致部分產品的價格低於上年同月,從而影響了塑橡膠、機械、化學品及基本金屬等行業的外銷表現。具體而言,這些產業的年減幅度分別為15.2%、10.5%、6.5%和1.7%。

在外銷訂單中,12月的海外生產比例下降到48.6%,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4.4個百分點。而2022年全年的海外生產比例降至50.9%,較前年減少了0.3個百分點。

根據黃于玲的分析,去年台灣海外生產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階伺服器和網通產品逐漸回流至台灣生產。此外,對AI(人工智慧)伺服器的強勁需求也對此有所貢獻。同時,海外生產比例較高的資通信產品接單減少,進一步提升了國內生產的比重。

對於未來的展望,黃于玲指出,由於全球景氣下行的風險仍然較高,且去年一月中國的解封導致了部分訂單的遞延,因此基期較高。她預估,2023年一月的外銷訂單金額將介於380億至400億美元之間,這意味著相比於上月將減少約13.3%至8.7%,同比去年則可能減少約20%至15.8%。

黃于玲對台灣未來的經濟展望提出了正面評價。她指出,隨著新興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AI)的應用不斷拓展和需求增強,這將有利於推動台灣廠商的接單表現。

此外,她還提到,隨著今年庫存的逐步去化,預計將出現回補效應。這意味著,隨著市場需求的回暖和庫存水平的降低,企業可能會增加生產以滿足增長的市場需求,進而推動經濟活動和增長。

記者楊宇傑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