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 月 15th, 2024

高雄輕軌通車三多路變塞?他搬數據證明「沒這回事」!

高雄輕軌二階大南環段日前通車試營運,吸引不少民眾搶鮮搭乘。近日有部分媒體報導因輕軌通車,導致行經的三多路塞車惡化,對此,知名粉專「高雄好過日」以科學數據打臉這些說法,表示「服務品質屬於同級」,未來等路網更加健全,服務效能只會更好。

高雄好過日說,有許多人「覺得」輕軌通車後橫向交會的三多路變塞,我們今天取得交通局24小時連續測量大數據,實際告訴大家輕軌通車前三多路交通量變化。同時,也從捷運局獲得試營運與實際營運時,經過號誌調教後,輕軌運轉效率的平均數據。透過實際數字,來告訴大家輕軌上路後的狀況。

高雄搞過日舉出五項說明:1. 輕軌通車後,平日三多路往東(往鳳山)均速不變(-0.1%),流量不變(-0%);往西(往市區)均速下降(-7.9%),流量略降(-2%)。平均來說,均速減少3.9%,流量減少1.0%,而假日三多路往東(往鳳山)均速略增(+0.9%),流量略增(+2.4%);往西(往市區)均速略減(-1.2%),流量略增(+0.6%)。平均來說,均速減少0.1%,流量增加1.5%。

整體而言,#道路服務品質屬於同級。輕軌號誌目前在三多、二聖路無絕對優先權,僅會進行「延綠減紅」調整,經過調整後,輕軌通過時直行時相僅撥出5秒,而輕軌時向後可進行補償。大家可能只會記得紅燈變長,但不會記得綠燈也變長,而目前交通局仍在針對路口時向進行微調中。

2. 經過第一週號誌調整後,#輕軌全線均速增加約15%(均速由14.0km/h上升為16.0km/h),目前單程維持在48-50分左右。較全市昏峰道路均速(約14.5km/h)或淡海輕軌平面段均速(約15.5km/h)來得略快,但當還未達理想目標,仍在調整。有關號誌運作各種問題相當複雜,我們會另文說明。

3. 事實上,從世界各地實證資料來看,與私有運具競爭的平面大眾運輸,也可以改善道路整體服務品質,但重點在於 #增加路網(必須各向都有)、#提升效率 以及 #良好管理。給予大眾運輸系統較高的優先權,鼓勵使用者改變運輸習慣,這才是減少道路雍塞的最有效方式。反之,若是覺得大眾運輸很礙事,不給優先權,又被嫌太慢不想搭,惡性循環下失去興建意義。我們希望市府正視市區大眾運輸路網仍然不足問題,儘速興建黃線及市區其他路線,並持續引入輕軌與公車補充路網,長期來看才能舒緩交通壅塞問題。

4. 目前輕軌行經之路口,仍有不少可改善之處,包含標線設計之導流效果(包含左轉專用道的槽化線設計與足夠的儲車區域)、明確的號誌提示(包含車向分排、箭頭指示燈),都可以改善路口(特別是轉彎)效率。另外,試營運期間常仍可見到民眾違規闖越、跨線,讓輕軌停下來按喇叭,這都影響到輕軌運作效率,進一步拖慢大家時間。

高雄好過日表示,從實測數據來看,由於輕軌在主要路口並無絕對優先權,影響之流量有限。要注意的是三多路過去昏峰時段就偶有壅塞狀況,過去高雄塞車的路口,上路的民眾不覺得這麼多人開車擾民,要推動減少車輛政策。以前少數用路人搶道,搶轉彎,大家也或許沒特別注意,現在 #多了一個輕軌當標靶,把問題推給輕軌很方便而已。回到原狀,並不會因此就減少塞車問題。

高雄好過日強調,沒錯,高雄大眾運輸是弱勢,搭乘大眾運輸的旅客,無論如何都少於自己開車騎車者,大眾運輸使用者的心聲,很難被聽見,如果再不發聲,會被死死的壓在地上,永遠不得抬頭。

最好,高雄好過日指出,無論哪一黨,都在喊我也支持大眾運輸,但真正堅持改革並不容易。輕軌與路面交通的磨合,需要根據實際數據持續修正,也要顧及車輛通過效率。但「#大眾運輸優先」,不是口號、不是夢想,是確實有效可行的政策,必須邁出第一步,才能往未來宜居城市的目標前進。

記者陳軒宇報導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