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1 月 10th, 2023

引狼入室!中國公安任國際刑警組織執委 法媒痛批:紅色通緝令來了

引發爭議的中國高級公安官員胡彬郴(Hu Binchen)進入國際刑警組織一事,法國世界報強調,儘管人權捍衛者就候選人資格提出抗議,但他還是於周四當選,成為該組織執行委員會13名成員中的一名。

國際刑警組織的執行委員會,是該組織的神經中樞部門,負責監督該組織總秘書處的工作。11月25日星期四,國際刑警組織大會選舉中國人胡彬郴成為國際刑警組織執行委員會這一重要部門的成員。國際刑警組織的執行委員會有13個成員,中國的胡彬郴和印度的普拉文·辛哈(Praveen Sinha)一起成為了該委員會裡的兩個亞洲成員。根據胡彬郴在領英上的個人資料,來自中國的胡彬郴是中國公安部里的將軍、是國際合作專家,他曾自2011年起擔任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武官,他擁有劍橋大學犯罪學哲學碩士學位。

關注中國跨議會聯盟(IPAC)認為,胡彬郴的當選,有可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續濫用國際刑警組織開綠燈」,因為「紅色通緝令」可能會被盜用濫用,從而讓中國政府有可能在世界各地逮捕其國民。

關注中國跨議會聯盟的議員們於11月15日就此向18名西方內政部長提出質疑,因為他們擔心會看到「生活在國外的數以萬計的香港人、維吾爾人、西藏人、台灣人和中國持不同政見者被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關於紅色通緝令遭濫用的例子,一個是1980年代維吾爾族學生領袖多爾坤·伊薩(Dolkun Isa)被北京描述為「恐怖分子」,他在近20年的時間內一直是「紅色通緝令」通緝的對象,他於2017年在前往意大利參議院聽證的途中被逮捕。另一個例子,維吾爾族活動人士伊德里斯·哈桑(Idris Hasan)於7月份在摩洛哥被逮捕。關注中國跨議會聯盟(IPAC)稱,目前,有28名在國外的反對中國政府的人成為「紅色通緝令」通緝的目標。

在巴黎,法國外交部重申,「國際刑警組織的主席的權力是受到其執行委員會的嚴格管理的」。執行委員會是不透明的,胡彬郴的候選資格是在洩密後才曝光的。國際刑警組織承諾,要讓成為執行委員會成員的程序更加透明,並承諾將提出相關的「行為準則」。

記者陳軒宇報導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