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3 月 22nd, 2024

巴布亞紐幾內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不只美澳紐關切 日主辦太平洋島國防長會議 抗中影響力

中國不斷擴張在南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不只美國、澳洲、紐西蘭關切,日本也難置身事外。日本19日舉辦第2屆「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防長會議」,共14國防長出席,美、英、澳等7國也以夥伴國身分列席。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20日示警,在印太地區憑藉武力和脅迫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正取得進展,現有國際秩序正面臨挑戰。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此時正訪問紐、澳;20日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會晤,展開第7次「澳中外交及戰略對話」。黃英賢提出對新疆、西藏、香港人權的擔憂,並期盼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重申南海受國際法規範,尤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重要性。

日本2021年9月首度舉辦「日本與太平洋島國防長會議」,因時值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僅以視訊方式展開。今年為首度的實體會議,日本還預定7月舉辦「太平洋島國峰會」。

包括斐濟、東加等12國防長親自參加,紐埃等兩國以視訊方式參與。防衛省官員強調,包括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在內,所有島國均來參加,意義重大。木原稔也分別與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加防長舉行會談。

對於日本與太平洋島國的安保合作,木原提出尊重島國的中心性、一體性、自主權;對等、相互受惠;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合作等3原則,透過「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對提升志同道合國家軍隊的能力做出貢獻。木原提議,防衛大學將接受東加、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太平洋島國的留學生。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國強化與帛琉關係、美促巴紐拒絕中國安全協議 國際關注

昨天(5)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片面宣布啟用攻擊性航道,引發台灣憤怒。中國支持的親中派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美國將恢復帛琉「和平工作團」計畫,以抗衡中國在印太影響力。美國官員敦促巴布亞紐幾內亞拒絕中國安全協議。。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日本《選擇月刊》報導,台灣下任副總統蕭美琴,對中國強硬的國際才女。並探討,台灣海峽波濤洶湧,賴清德的4年會發生什麼事。

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阿根廷《國家日報》(La Nacion)、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報導,中國支持的親中派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立陶宛《15 min》、韓國《先鋒經濟日報》報導,中國片面宣布啟用攻擊性航道,引發台灣憤怒。日本《產經新聞》探討,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係重要意識,惟「有事時」如何進行整備尚欠討論。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秘魯《一號報》(Uno)報導,蔡英文總統接見「哈德遜研究所」訪問團,稱台灣近年持續強化國力、穩定供應鏈、推動國防改革,展現守護民主自由決心。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美國將恢復帛琉「和平工作團」計畫,以抗衡中國在印太影響力。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持續採取行動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美國將在北太平洋島國帛琉恢復中止已久的「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計畫。

和平工作團團長史巴恩(Carol Spahn)與帛琉總統達成協議後,2日表示2025年將重新派遣志工至帛琉。志工將與社區夥伴共同生活工作,以改善兒童識字及數理能力,並教授外語英文。

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表示,和平工作團回歸,反映帛琉與美國關係緊密。他指出,以往的和平工作團成員已成為大家族整體的一部分,並感謝該計畫及志工以無數方式使我國豐富充實。

帛琉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和平工作團計畫始於1966年,但在4400多名志工於當地服務後,2014年終止計畫。

此後,由於中國成功在太平洋攻城掠地,歷屆美國政府均試圖與當地島國改善關係,包括開設或重啟若干大使館,及重新協商合作協議,即去年與帛琉、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簽署的「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

全球有12國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且與北京無外交關係,帛琉是其一。美國鼓勵這些國家與台灣維持正式關係。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官員敦促巴布亞紐幾內亞拒絕中國安全協議。報導指出,美國國務院高層敦促巴布亞紐幾內亞拒絕中國提出的安全協議,並提醒該島國與北京之任何安全保障將有後果及代價。

美國副國務卿韋瑪(Richard Verma)受訪時指出,見過中國在防衛或投資方面的承諾帶來的高昂代價,這正是美國想告知巴紐的。

韋瑪上週訪問南太平洋後在澳洲指出,美中在資源豐富的南太競逐影響力,必須積極競爭。希望人們選擇與遵守規則且符合國際標準的國家簽署安全協議、探索投資機會或增進關係。但中國無意遵守以規則為基礎的當代秩序。與中國有投資協議的國家已發現這可能是「債務陷阱」。

巴紐外長特卡欽科(Justin Tkachenko)上週指出,巴紐與中國正就安全協議談判進行初步對話。中國提議在訓練、裝備及監視技術方面給予巴紐警方援助。

數十年來,美國及其盟友澳洲一直將太平洋視為勢力範圍,並在2022年北京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試圖阻止區域島國和中國建立安全關係。

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本週稍晚將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說。巴紐此前曾稱澳美為其安全夥伴,中國則是重要的經濟夥伴。

日本《東京新聞》報導,中國警告驅離在釣魚台空域飛行的日本自衛隊軍機,引起日本反彈。

《路透》報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表示美國須對中國課徵關稅。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對美中競爭的憂慮及野心促使習近平加速推動核武發展。加拿大《CBC News》報導,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出席外國選舉干預聽證會,將因機密資訊公開程度面臨質疑。

《路透》報導,美參議院公布1180億美元跨黨派追加預算案,用於邊境安全、援以及援烏。報導指出,美國參議院4日公布1180億美元跨黨派追加預算案,內容涵蓋邊境安全以及談判數月的以、烏軍援。然而,在強硬派共和黨人的反對下,該法案得否獲得通過仍面臨不確定性。

美國無黨籍參議員席納瑪(Kyrsten Sinema)表示,該法案將確保美國南部邊境安全。根據法案條文,倘若在7日內,每日平均查獲逾5000人次試圖越境,國土安全部便須將邊境關閉。

根據美國參議員莫瑞(Patty Murray)公布的數據,追加預算除有202.3億美元將用於邊境安全外,尚包含600.6億美元用於支援烏俄戰爭,141億美元用作以色列安全援助,24.4億美元挹注美國中央司令部及紅海衝突,48.3億美元則用來支持美國飽受中國威脅的太平洋盟友。另有100億美元將為迦薩走廊、約旦河西岸以、烏克蘭的平民提供人道救援。

隨著兩岸緊張局勢加劇,美國將提供48.3億美元,支持印太地區主要區域夥伴。美國亦將提供23.3億美元,救助因俄國入侵而流離失所的烏克蘭平民以及其他逃離迫害的難民。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在聲明中表示,這項預算案的優先事項都十分重要,不容漠視或任何政治力介入。美國與盟友正面臨來自各敵對勢力多重、複雜且多地的聯合挑戰,他們企圖破壞民主,將獨裁政權的影響力擴張到全世界。

美國《彭博》(Bloomberg)社論指出,應對北韓核武威脅需要美國及其盟友堅定合作。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中經貿戰升級 中國反對台美關係加溫 國際關注

昨天(24)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O,中國強烈反彈台美貿易升級;中國禁美光晶片,美國要求反制;美國與巴紐簽署國防協議,巴紐聲稱不會用於攻擊型軍事任務。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積電評估赴德國設廠。日本《朝日新聞》社論探討,台灣總統大選,就守護民主展開論戰。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德國《世界報》(Die Welt)報導,拜登警告中國勿對台灣動武。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中國反對台美貿易協議。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23日表示,北京堅決反對台美貿易協議,要求美國謹慎處理與台經貿關係。

美國貿易代表署上週宣布,台美已就「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達成協議,協議內容涵蓋海關與貿易便捷化、管制規範及小型企業。

英國《衛報》(Guardian)、荷蘭《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希臘《他新聞》(Efsyn.gr)、保加利亞《即時新聞網》(news.bg)、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貝里斯《貝里斯快報》(Breaking Belize News)、秘魯《一號報》(Uno)、印度《論壇報》(The Tribune)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因中國施壓而禁止台灣參與,引發強烈抗議。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美國首席參議員及拜登政府努力因應中國美光晶片禁令。報導指出,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23日表示,中國政府宣布對美光採取行動並非基於事實,此等利用經濟脅迫對付美國的行徑令人感到擔憂。他正與拜登政府密切合作,向中國政府表明此等行徑令人無法接受且無效。正與更廣泛的商界社群、盟友及夥伴聯繫,以因應中國政府對美光實施的限制。

共和黨籍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表示,中國法律系統的建立目的是將所有人或企業壓制在其權威之下。這是如黑幫般的法律系統正在霸凌美國公司。美國及其夥伴盟友必須團結對抗這種經濟侵略行為。

外界大多認為中國對美光採取的行動是在報復華盛頓限制北京取得關鍵科技的行動。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習近平禁美光顯示中國反擊美國的選項有限。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要求荷蘭部長開放晶片生產技術取得管道。韓國《京鄉新聞》報導,夾在半導體霸權間的韓國,不再對中國採取避險策略。

《路透》報導,新任中國駐美大使承認兩國關係存在挑戰。加拿大《加拿大電視台》(CTV)報導,加拿大境內為何有多到不成比例的中國外交官?日本《東京新聞》報導,中國鎮壓文化人,暴露警察國家性格。

《路透》報導,巴紐總理表示,巴紐不會被用於攻擊型軍事任務。報導指出,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23日表示,該國與美國的防衛協議並非條約,毋需國會批准;協議中有項條款指出,美巴夥伴關係並非將巴紐作為發動攻擊型軍事任務的據,禁止從事「攻擊型軍事任務」。

馬拉普表示,巴紐軍隊是區域中最弱的部隊。美國提供的協助也有助於善國內安全,並吸引更多外資。根據協議,美國將對巴紐基礎建設進行重大投資,包括機場、港口、道路、通訊及電力,以嘉惠民眾。美國軍民承包商將如何進入巴紐,將視補貼協議而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日指出,當日稍早與巴紐簽署的防衛合作協議將擴大太平洋島國的能力,並使美軍更易於與巴紐軍隊共同訓練。

去年北京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美國與其盟友試圖阻止太平洋島國與中國建立安全關係;在台海局勢緊張之際,外界對此益發憂心。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O G7關切中國威脅台灣 國際關注

昨天(23)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O,G7關注中國軍事威脅台灣;中國軍事威脅也壓迫日韓,中國禁美光晶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4月外銷訂單低於預期,未來展望保守。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越南《年輕人報》(Bao Tuoi tre)報導,蔡英文總統7週年談話指出,戰爭不是選項。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Fakti)報導,台灣加強防禦能力以威懾中國。哥倫比亞《全景雜誌》(revistapanorama.com)報導,中國準備對台灣發動大規模戰爭。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台灣因中國反對而無法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報導指出,雖國際對台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的支持日增,但仍未收到邀請函。中國及巴基斯坦敦促會員國反對台灣參與,史瓦帝尼及馬紹爾群島則為台灣發聲。

台灣譴責世衛的決定,並稱對中國阻撓其參與國際組織的行徑深感不齒,強調北京無權代表台灣發言。只有台灣的民選政府才能在WHO及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台灣2300萬人民,並守護台灣人民的健康人權。

中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容任何挑戰。並警告個別國家,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停止將衛生問題政治化,停止借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台制華的錯誤做法。

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約旦《阿拉伯聖城報》(Alquds Alarabi)、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A。丹麥《貝林時報》(Berlingske)報導,因對話中斷,台灣正爭取國際支持。

哥倫比亞《觀察家報》(El Espectador)報導,美國和台灣結束貿易協定談判,下一步是什麼。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報導,前英相特拉斯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面對日益增長的中國威脅。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日本《產經新聞》報導,G7領袖聯合聲明對中國表達批判,並在台灣議題上展現團結。報導指出,G7領袖20日發表聯合聲明,在批判中國脅迫行動的同時,亦反覆提及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文中計有12處提及「中國」,與上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峰會聲明中出現的次數不相上下。在俄國持續侵略烏克蘭的背景下,該聲明反映出G7對與俄國立場一致的中國之強烈危機感。

領袖聯合聲明明確記載,強烈反對以武力及施壓片面改變現狀。近年來的G7峰會視中國為重要議題。2021年的峰會聲明共3度點名中國,並提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及香港的人權侵犯問題。去年提及中國的次數驟增,指出中國對南海海洋權益的廣泛主張「缺乏法理依據」,顯示中國默許俄國侵烏並與俄國進行軍演,增加了歐洲領袖的危機感。

今年的領袖聲明指出,G7成員國對台灣議題(包括一中政策)的立場並無改變,展現團結的一面。聲明稱,已準備好直接向中國表達擔憂,並建立具建設性且穩定的關係,但在國際議題上,有必要與中國合作。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認為,除了批評中國之外,同樣重要的是讓中國不再與俄國合作,並以國際社會一員的角色善加配合。

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The Brussels Times)、西班牙《ABC》、《國家日報》(El Pais)、哥倫比亞《前鋒電子報》(El Heraldo)、日本《讀賣新聞》報導,G7的主軸在抵抗中國、俄羅斯對世界的壓力。

《路透》、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台》(Canal Caracol)報導,中、俄反彈G7聲明。《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駐中國大使反駁中國對G7的批評。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美國簽署安全協議。報導指出,巴布亞紐幾內亞22日與美國簽署防衛協議,准予美軍使用其飛機跑道及港口。美方官員在巴紐首都摩士比港(Port Moresby)與14個南太島國領袖舉行會議前,巴紐國防部長達基(Win Bakri Daki)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簽署了協議。

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表示,已簽訂防衛合作協議,並稱巴紐正提升與美國的關係。

布林肯指出,根據這份完全透明的協議,美國和巴紐將得以登上對方的船艦、分享技術專業知識,並改善海上聯合巡航能力。這是為了我們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以及我們對此區域的共同願景。

美國也更新與帛琉的戰略協議,為華府在太平洋地區的外交出擊帶來新動力。

印度總理莫迪飛抵巴紐數小時後,也與太平洋各國領袖召開會議,伸張印度作為區域強權的角色。莫迪說,支持自由、開放、包容的印太地區,且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華府憂心中國在南太平洋的軍事部署可能從側翼包圍美國在關島的設施,使防禦台灣更加複雜。美國國務院表示,其與巴紐的協議將強化區域的穩定與安全。

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太平洋島國事務資深顧問皮克(Gordon Peake)表示,摩士比港不再是以往那般冷清的外交據點。文件中完全未提及中國,但在美巴關係深化的背景下,中國是重要的潛台詞。

美國《彭博》(Bloomberg)、《法新社》報導,中國禁美光晶片,與美科技衝突升級。

美國《NBC News》報導,中國及烏克蘭危機使日韓重新思考國家安全措施。哥倫比亞《時報電子報》(ELTIEMPO.COM)報導,日本因中國侵犯空域,產生恐懼。

西班牙《國家日報》報導,習近平加強與中亞五個舊蘇聯國家的關係。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布林肯將訪巴紐 與4太平洋島國簽署戰略、國防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因債務違約談判問題,取消G7峰會後的出訪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行程,提前返美,改由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往。美國表示,布林肯將與巴紐簽署雙邊防禦及海上安全協議,與帛琉、密克羅尼西亞更新「自由加盟協約」(COFA),並與馬紹爾群島簽署協議。

美國太平洋島國總統特使尹汝尚(Joseph Yun)指出,布林肯22日訪問巴紐,將與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簽署雙邊防禦及海上安全協議。並與到訪的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更新「自由加盟協約」。接著於23日訪問密克羅尼西亞,更新兩國的「自由加盟協約」。

並不排除在未來幾週內,與馬紹爾群島簽署協議。

巴紐政府聲明,該協議將加強巴紐的國防基礎設施與能力;並特別註明,與美國簽署國防合作協議,並不會阻止巴紐與其他國家往來,包括中國在內。

聲明指出,在國防合作協議架構下所開發的項目,都是為巴紐政府所有,同時,美方軍事人員不會因為該協議而擁有犯罪豁免權。巴紐強調,有鑑於烏克蘭戰爭的發生,未來邊界爭端似乎無法避免,透過國防合作協議增加防禦能力是必要且值得的做法。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美將簽貿易協定 多國挺台參與WHO 國際關注

昨天(19)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簽貿易協定。國際聲援台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前英相訪台,呼籲西方世界挺台灣;G7峰會將確定在抗中、俄合作。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阿根廷《國家日報》(La Nacion)、日本《朝日新聞》、《西日本新聞》、韓國《東亞日報》報導,台灣在野黨推出總統參選人,形成「反中」賴清德對上「親中」侯友宜。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The Vancouver Sun)評論,台灣懷著和平的希望,為中國入侵做準備。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聯社》(AP)報導,面對中國對台施壓,美國與台灣簽署貿易協定以展現支持。報導指出,在台灣面臨中國日益強大壓力之際,美國已與台灣達成有限的貿易協議,象徵華府對台灣的支持。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料有助於之後簽署更大的協議,紮實且高標準的貿易協議。

18日宣布的倡議將減少海關繁文縟節及美國企業對台輸出商品的等待時間,並要求台美致力於採取措施打擊收賄等貪腐行為,及鼓勵與中小企業進行更多貿易。該協議毋需美國國會批准。

曾任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的「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主任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北京可能會對此有所怨言,但華府持續與台灣進行談判,將置若罔聞。

英國《路透》(Reuters)、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台美就全新貿易倡議達共識。

《路透》報導,台灣爭取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國際聲援日增。報導指出,世衛大會將於5月21日召開,台灣仍盼收到邀請函。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若干邦交國及友好國家已發布挺台聲明,或是安排在世衛大會場邊與台灣進行雙邊會談。支持我們的力道是比以前更高的。台灣沒有放棄,仍然持續透過各種管道,向WHO明確表達應該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大會的訴求和立場。

在中國於2017年阻擋台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後,台灣便展開外交行動,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年度大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月稍早發布聲明,建請世界衛生組織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引發中國批評。

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立陶宛、捷克共和國在台灣的實質大使館18日發布聯合聲明,重申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衛大會。聲明指出,台灣被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這個卓越的全球衛生論壇之外毫無道理,亦有損包容性的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及安全。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導,台灣爭取參加WHO會議。希臘《iefimerida.gr》報導,特拉斯為中國批評現任首相蘇納克。

阿根廷《德蘭通訊社》(Telam)、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巴拉圭重申與台灣邦誼。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報導,台灣外長盼台以建立更緊密的防務關係。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歐盟討論台海生變之際的應對策略,立陶宛外長明確點出「紅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首相與全球半導體大廠經營者會談 盼能投資日本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訪談。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布林肯將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防務及海洋協議。報導指出,美國國務院18日表示,國務卿布林肯將於5月21至22日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除簽署雙邊防務及海洋安全協議外,亦將與「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領袖會面。國務院表示,布林肯計劃與太平洋島國論壇領袖討論廣泛議題,包括因應氣候危機及為太平洋島國人民促進包容經濟成長等。

由於美國國內債務上限危機未解,拜登總統16日延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訪問之行。美國正試圖在印太區域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拜登此行原被視為其中一環。

《路透》報導,中美商務部長及貿易代表下週會晤。另報導,國務院盼加速武器出口流程。

《產經新聞》、《讀賣新聞》報導,G7將體現共同價值,確認在對中俄上攜手合作,並認同台灣的重要性。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報導,烏克蘭外長警告中國特使,沒有任何和平方案可以質疑烏克蘭領土。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巴紐總理證實 將與美國簽署兩安全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將在本週赴日出席G7領袖峰會後,順道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證實,將與美國簽署兩項安全協議,強化該國軍警實力。

《路透》報導,拜登將在19至21日前往日本廣島出席G7領袖峰會,再轉往澳洲參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並於22日先到訪巴紐首都莫士比港,成為首位訪問巴紐的美國現任總統。

馬拉普表示,拜登到訪是重大時刻,美國向來是巴紐沉默卻強大的安全合作夥伴,兩國即將簽署的國防合作協議,將讓美國走向幕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巴紐來往。

馬拉普證實,巴美2項安全協議分別為國防合作、海上監控,這將提升巴紐的國內安全價值,強化巴國軍隊、警力、海軍陣容,協議細節預計18日公布。

前巴紐外交部長特卡欽科(Justin Tkachenko)日前透露,在兩國協議下,將允許美國海岸防衛隊巡邏巴紐廣闊的專屬經濟海域,巴紐也可使用美國的衛星監視。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超前部署 美軍擬借用巴紐軍港、機場

為拉攏太平洋的抗中盟友,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本月下旬,出席完廣島G7峰會、赴澳洲訪問之間,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並與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及其他太平洋島國領袖會面。而美國有望與巴紐簽署防衛合作協議,允許美軍使用巴紐港口、機場,因應中國軍事擴張、未來潛在衝突。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巴紐位於「第二島鏈」的南端;關島、巴紐等地美軍可用設施,在台灣海峽或南海發生危機時,可用於發動支援和軍事行動。

拜登預計19至21日前往日本廣島出席G7領袖峰會,隨後訪問澳洲,途中將訪問巴紐。拜登將成為首位訪問巴紐的美國現任總統,兩國正準備在拜登訪問巴紐期間簽署防衛協議。

消息人士表示,該協議旨在允許美軍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使用巴紐的特定設施和地區,正在討論的可能地點包括莫莫特機場(Momote Airport)、傑克遜國際機場(Jacksons International Airport)、納扎布機場(Nadzab Airport)、隆布魯姆(Lombrum)海軍基地、萊城海港(the Seaport of Lae)、摩斯比港(Port Moresby)。

美國將預先部署包括設備、燃料、備件在內的物資,以便它們在緊急情況下成為軍用飛機和軍艦的維修和補給中心。美國還打算進行聯合訓練和演習,以加強該島的能力。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指出,一旦達成,美國和巴紐間的國防合作協議(DCA)將成為兩國加強雙邊安全關係、提高巴紐國防軍保護其領土主權能力之基礎架構,強化該地區的穩定和安全。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南海侵擾菲律賓 美國回防太平洋 國際關注

昨天(1)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對台實施密集軍機艦騷擾;美國兩名重量級州長紛紛表態挺台;巴拉圭總統選舉結果,友台派執政黨獲勝。韓國追隨美國,強調台海和平重要性。中國在南海侵擾菲律賓,美國提出警告;美國回防南太,拜登將訪巴紐。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台灣半導體企業敦促美國政府解決雙重課稅問題。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哥倫比亞《新世紀報》(elnuevosiglo.co)、《週刊政論》(Semana)、貝里斯《貝里斯快報》(Breaking Belize News)均報導,中國對台實施密集軍機艦騷擾,美國為此派反潛機飛越台灣海峽。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俄羅斯在烏克蘭戰敗,英國現須專注於中國對台灣即將發生之戰爭。哥倫比亞《時報》(El Tiempo)報導,若烏克蘭戰事發生於台灣,世界時鐘將會停擺。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兩位可能參選總統的美國共和黨人表態支持台灣。報導指出,兩位可能參選總統的美國共和黨人上週訪問亞洲期間強調對台支持,顯示共和黨在2024年大選前愈來愈關注台北。維州州長楊京(Glenn Youngkin)24日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並宣布維州將在台設立商務辦事處。楊京1月,拒絕福特汽車在維州設立電動車電池廠的計畫,因該計畫的合作夥伴為中國企業。

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在訪問日本時,強調以威懾力防止台海衝突。迪尚特上月與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會面,去年則在邁阿密與台北經文處官員共同舉辦活動。

《彭博》報導,台灣駐法代表吳志中接受專訪,談中國舉措讓台灣處境艱難,促法國企業加強與台灣合作。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巴拉圭新總統貝尼亞,是老舊勢力中的新面孔。報導指出,44歲的巴拉圭新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笑容可掬且和藹可親,是保守派「紅黨」(Colorado Party)的新面孔。

貝尼亞為經濟學家,曾出任財政部長。這是貝尼亞首度參選總統,他在選前民調中一直落後中間偏左的對手阿列格雷(Efrain Alegre)。尼亞表示他將維持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即便農牧業要求開放對中出口市場。

韓國《NEWS1》、《韓國日報》、《東亞日報》均報導,韓國緊密追隨美國,強調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韓國《MBCTV》報導,台灣指控中國任意逮捕台灣人。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指控中國海警隊騷擾菲律賓船隻。報導指出,在中國與菲律賓再度發生海洋衝突後,美國國務院29日發布聲明,敦促中國停止在南海騷擾菲律賓船隻,並誓言與菲律賓站在一起。

菲律賓28日指控,中國海警隊對其海巡船在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採用「侵略性戰術」。中國30日表示,願透過友好磋商與南海相關國家解決海事分歧,並警告美國勿干涉。並指控菲律賓船隻闖入中國水域,並採取蓄意挑釁行動。

美國《美聯社》(AP)、哥倫比亞《週刊政論》報導,美國關切中國在南海對菲律賓的挑釁行為。

《路透》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稱拜登、莫迪將會晤太平洋島國領袖。報導指出,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30日發布聲明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印度總理莫迪5月下旬將與太平洋島國領袖共同出席展望未來的「歷史性」會晤。這是歷史上首次有全球強權在太平洋最大的國家會晤。馬拉普強調,印太對話不能忽視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太平洋。我們的森林和海洋面積總和相當於全球最大的碳匯(carbon sink),也是地球上最大片的海空域。

拜登將於5月22日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摩士比港,成為首位造訪當地的現任美國總統。在馬拉普尋求提高外國投資之際,中國、美國及其盟友競相拉攏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8年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

在中國去年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華盛頓加緊在該區域抗衡北京日益擴張的影響力。中國未能與其他10個太平洋島國達成更廣泛的安全和貿易協議。巴布亞紐幾內亞正與美澳就簽署安全協議展開協商,北京並邀馬拉普來訪。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對外國企業施壓力度益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中國祕密警察在歐洲只是冰山的一角。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評論,英國在國內事務上未能監管中國作為:中國在英國境內之侵犯作為,讓英國對中交往政策顯得軟弱。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表示日中關係正處於重大分叉路口。

記者鄭信貞

反制中國挖牆腳!巴紐總理歡迎拜登、莫迪月底來訪

中國近年積極布局、深入太平洋島國,引發美國的高度警覺與反制。現不只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下旬首度拜訪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昨(30)發布聲明證實,拜登、印度總理莫迪將於22日來訪,與太平洋各島國領導者進行歷史性會面。

《路透》報導,馬拉普在聲明中表示,拜登、莫迪將於24日在澳洲雪梨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前,22日到訪巴紐,與眾多太平洋島國領導者進行會面。這次會談具有空前的歷史意義,是首次全球強權國家要至太平洋最大島國會面,共商未來」。

在中國去年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美國不得不加快抑制北京在太平洋島國區域的影響力。中國食髓知味,想與10個太平洋島國簽署自由貿易及安全協議,最終破局。中國4月也邀馬拉普訪中,但未獲答覆。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美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有望達成國防合作協議

中國積極在太平洋擴張,甚至一度將駐軍索羅門群島,引發美國的警戒。美國近年回防太平洋,接續與馬紹爾群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達成經濟支援共識或簽署備忘錄;美國國務院11日透露,已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已針對國防合作協議達成重大進展,可望為兩國更緊密的軍事關係奠定基礎。

美國與馬紹爾群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在1980年代首次簽署「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協定將於今、明年到期,美國已陸續與馬紹爾群島、帛琉達成經濟支援共識,並與密克羅尼西亞簽署備忘錄。

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巴紐代表在6日至10日於夏威夷檀香山市會晤,討論「國防合作協議」(DCA)。當協議內容完成、並正式簽署後,將成為兩國加強安全合作及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的基礎架構。

美國強調,該協議將改善巴紐軍隊的實力,並提高區域安全與穩定。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德強化友台警戒中國 美日合作抗中威脅

昨天(9)世界怎麼看台灣?德國國會議員4個月內3度訪台,德國對中新戰略轉為警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G7,將強調安全顧慮、擴軍、晶片等議題,圍堵中國;中國疫情影響全世界,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建議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12月出口下滑,是連4個月負成長,雖全年創新高,2023年第1季恐續呈減勢。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軍艦今年首度通過台海,中國嚴加監視。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德國國會議員訪台。報導指出,德國自民黨議員佛格(Johannes Vogel)在推特上公布與德國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史琪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在「飛往台灣的飛機」上的合照。史琪曼表示,此行是為了展現與台灣團結同心。

消息人士透露,繼此國會代表團之後,德國教育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也將於今春訪台。將是26年來首次有德國內閣官員訪台。

德國在外交上對台灣示好可能激怒北京。北京去年在軍事上對台加強施壓,並在美眾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後舉行數十年來最大規模軍演,使台海緊張急遽升高。中國反對任何國家與台灣進行官方交流,且對一連串西方人物對台訪問愈發憤怒。德國空軍今年8月強化其印太軍力,在該區域部署13架軍機。德國2021年在暌違近20年後首度派遣巡防艦航入該區域。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岸田文雄訪問歐美強調安全顧慮。報導指出,日相岸田文雄9日起展開為期1週的訪問,以強化日本與歐洲及英國的軍事關係,並在華府的峰會上聚焦討論美日聯盟。9日晚間抵達首站巴黎,之後陸續訪問義大利、英國、加拿大,13日與美國總統拜登的會談將是此行的重點。岸田表示,他與拜登的峰會將強調美日聯盟的力量,以及兩國在日本新安全防衛戰略下如何更密切合作。

日本去年12月對安全與國防事務進行重要改革,包括建立反擊能力,偏離日本戰後獨有的單純自我防衛原則。日本表示,目前部署的飛彈攔截系統不足以抵禦中國、北韓快速發展的武器。岸田將向拜登說明日本的新戰略,將討論美日聯盟的進一步強化,以及如何共同達成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他指的是美日為抗衡中國日益壯大的軍事與經濟影響力,而推動的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合作願景。

在此戰略下,日本計劃2026年開始部署能夠攻打中國目標的遠程巡弋飛彈,目前在GDP占比1%的國防預算,也將在5年內幾乎翻倍至北約要求成員國的2%,同時改善網路安全與情報能力。拜登政府及美國國會議員欣見日本的新戰略。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及外務大臣林芳正將於11日飛往華府,會晤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及國務卿布林肯,兩國防長也將於12日另外舉行會談,為拜登與岸田文雄的峰會鋪路。日本官員指出,美日領袖在白宮的會談料將提及中國、北韓的核武和飛彈發展,以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會上也會談及供應鏈、經濟安全上的合作。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上週在華府會面討論合作的重要性,以推廣和保護半導體等重要新興科技,並對出口進行管制以因應競爭力和安全關切。

日本將與英國、義大利共同研發生產F-X下一代戰機,並計劃於2035年進行部署。日本和英國也討論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便能移除在兩國舉行聯合軍演的障礙。日前已與美國、澳洲有類似協議。岸田文雄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談時,料提及兩國對中國在南太平洋活動日增的共同關切,並確認日法將加強聯合軍演。

《路透》報導,岸田文雄料於訪問G7國家時討論擴軍與晶片問題。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刊登評論指出,台灣及烏克蘭可能左右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路透》報導,中國駐德大使稱,德國對中國新戰略係由「意識形態主導」。報導指出,中國駐柏林大使吳懇向《商務日報》(Handelsblatt)表示,德國更強硬的對中政策係由「意識形態主導」,反映出冷戰思維,不是基於德中共同利益。吳懇表示,該文件以某種和現實無關的方式,誇大兩國間的競爭和對立,特定的價值和人權將成為未來合作的前提,這將為兩國的合作構成障礙。並批評德國在中國政策事務上喪失其獨立性,轉而完全遵循美國。

德國正在制定新戰略「中國問題內部指導方針」(Internal Guidelines on China),對與中國的關係採取更清醒的看法,旨在降低對亞洲經濟超級大國的依賴。其措施包括要求特別依賴中國的德國公司與政府分享業務細節並定期進行壓力測試。

《路透》報導,澳洲總理將出訪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加強經濟與安全關係。報導指出,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7日表示,將於12日出訪巴布亞紐幾內亞,在首都摩士比港(Port Moresby)向該國國會發表演說。會是在巴紐國會發表演說的首位非巴紐領導人。艾班尼斯感謝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給了澳洲這份偉大的榮譽。

艾班尼斯表示,此行討論的內容將涵蓋兩國的經濟和安全關係、支持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經濟發展,以及澳洲推動在該地區的友誼,尤其是有關氣候變遷議題。澳洲此前表示,希望與巴紐達成雄心勃勃的安全條約,使兩國的海陸空軍人員更頻繁地合作。

艾班尼斯同時表示,政府與美國在AUKUS安全協定上保持非常正面的立場。AUKUS向澳洲提供操作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艦技術和能力的計畫。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顯示,中共治理能力只是神話。《法新社》報導,德國、比利時及盧森堡建議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