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12 月 9th, 2023

世界看台灣》蔡英文登艦視導漢光演習 裴洛西訪台否 國際關注

《路透》報導,蔡英文登艦視導演習,讚揚國軍防衛決心。《美聯社》報導,為何裴洛西訪台會引發緊張?

昨天(27)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因應中國威脅,展開年度漢光演習,蔡英文總統親自登艦視導;美眾院議長裴洛西擬訪台,美國內部強烈要求無視中國恐嚇,必須訪台;拜登將與習近平通電,美國抨擊中國在南海擴張。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軍事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蔡英文登艦視導演習,讚揚國軍防衛決心。報導指出,蔡英文總統26日第2度登上海軍戰艦視導漢光演習。當天科目有20艘戰艦發射砲彈攔截並攻擊試圖在該島東北海岸的進犯部隊,F-16戰機機隊、國產經國號戰機同時發動空襲。

蔡英文透過紀德艦內廣播向官兵表示,精實的操演展現國軍保家衛國的能力和決心。Good Job。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美國「一中政策」並未改變。沒有理由讓局勢升溫,即便只是言辭也一樣。

蔡英文26日也透過錄影對在台北舉辦的安全論壇致詞,稱台灣地緣戰略位置處於「對抗威權侵略」的最前線。

包括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比利時《國家廣播》(RTBF)、波蘭《共和日報》(Rzeczpospolita)、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約旦《阿拉伯聖城報》(Alquds Alarabi)、哥倫比亞《W Radio》、韓國《NEWS1》均報導,台灣展開漢光演習,蔡英文登艦視導。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為何裴洛西訪台會引發緊張?報導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是總統職位的第2順位人選,也可能是自1997年以來訪問台灣層級最高的美國政治人物。中國威脅,如果她繼續訪台之行,將採取未具體說明的堅決有力措施。

裴洛西向來是對中強硬派,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舉起橫幅,紀念1989年血腥鎮壓中遭到殺害的民主抗爭者。也是2019年香港民主抗爭的堅定支持者。裴洛西上週表示,對台灣表示支持很重要。

專家表示,中國不可能使用武力阻止裴洛西所搭的美國政府飛機降落在台北;但其反應仍無法預測。具威脅性的軍事演習和機艦侵擾被視為是可能發生的情境。

裴洛西原計劃4月進行訪問,但因確診而延後。蔡英文向來歡迎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的所有外國政要到訪,以此種訪問作為堡壘,對抗中國拒絕與其政府打交道和無休止的外交孤立行動。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台灣擔憂裴洛西訪台計畫之餘波,將威脅美國對台安全承諾。對於裴洛西訪台,台北的知情人士表示,美國行政部門公然反對此趟訪問,恐有壯大中國聲勢的效果。資深官員表示,此趟訪問若被取消,代表中國的脅迫戰術奏效,寒蟬效應將使各國更加避免與台灣互動。但也有官員表示,擔憂若裴洛西進行此趟訪問,中國可能報復台灣。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拜登政府未曾與台灣官方討論對裴洛西計劃訪台的看法,也未曾向台灣詳細說明為何軍方擔憂北京可能採取公開的侵略行動。

此事引發台灣質疑華府試圖以中國的警告為藉口,避免與台灣接觸,以利改善美中關係。

國民黨駐華府代表黃介正表示,關於裴洛西訪台是否符合美國和台灣的整體利益將由美國政府和裴洛西辦公室來決定,但整件事對兩黨完全沒有建設性。若裴洛西訪台後,中國有所反應,台灣必須加以回應,儘管並非發起行動的一方。若她決定不訪台,那外界就會開始懷疑中國現在是否有更強大的力量能夠影響美國的決策。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CNN》、《彭博》(Bloomberg)、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保加利亞《即時新聞網》(news.bg)、智利《水星日報》(El Mercurio)、日本《大阪日日新聞》、韓國《東亞日報》、印度《政治家報》(The Statesman)均高度關注裴洛西是否訪台的後續效應。

比利時《歐盟通訊員》((EUReporter)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訪問捷克及立陶宛。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美國表示,拜習通話料將談及台海緊張及烏俄戰爭。報導指出,白宮國安事務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預計於28日通話,將是兩人第5度通話。主題涵括台海緊張、烏俄戰爭、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兩國之間的競爭、經濟領域。

柯比表示,裴洛西是總統職位的可能繼任人選,因此其海外出訪攸關美國國安,但唯有裴洛西能決定自己的出訪計畫。北京提及裴洛西可能訪問之行的「好戰」語調只會升高緊張,毫無必要。

在此稍早,美國高級官員指控中國對其他南海主權聲索國加強挑釁,並稱中國軍機艦具侵略性且不負責任的行為。

歐巴馬任內負責亞洲事務的美國前外交高級官員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美中之間若無機制防止雙方關係升級為衝突,台灣問題很有可能成為真實的危機。

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國事務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表示,中共將於今秋舉行重要的黨代表大會,而習近平正因為嚴格的防疫措施面臨經濟放緩的壓力,可能會試圖營造處變不驚的形象。習近平將直接明白地表達中國反對裴洛西訪台,但或許不會讓整場對話因單一議題偏離主軸,不然可能會讓他原已困難重重的執政變得更加複雜。

《路透》、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美國指控中國在南海「挑釁」行為日增。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報導,中國未履行承諾,菲律賓取消基建合作計畫。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無人機首度單獨通過日本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