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1 月 16th, 2023

世界看台灣》面對比川普更艱困的拜登圍剿 中國苦無良策

《路透》報導,台灣6月外銷訂單續增,前景樂觀。《彭博》報導,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出訪東京,討論台海和平,引發北京不滿。

昨天(22)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宣布將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引發中國鋪天蓋地的怒火,持續是各國輿論的討論焦點。台灣經濟持續有出色表現,也獲國際媒體重視。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亞太之旅,不斷強調應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面對拜登政府的持續強硬,且能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中國無法轉換長期強硬的基調,也還找不到反制美國的的戰略。

在台灣的防疫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慈濟捐贈使台灣BNT疫苗,台灣的BNT採購量增至1500萬劑。捷克《獨立日報》(Denik N)報導,捷克政府即將決定疫苗的捐贈對象,台灣也列入考量。

在台灣的財經,《路透》報導,台灣6月外銷訂單續增,前景樂觀。報導指出,台灣6月外銷訂單增長幅度超出預期,達到537億3000萬美元,較前年成長31.1%。是連16月正成長。經濟部指出,下半年進入新品備貨旺季,5G、高效能運算等應用及車用電子需求持續,台灣外銷訂單可望續強。7月外銷訂單增長,估在15.7%至18.9%間。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出訪東京,討論台海和平,引發北京不滿。報導指出,雪蔓21日在東京表示,美日韓三邊會談,提及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引發中國指責,也對她即將到訪中國蒙上陰影。雪蔓也提醒北韓,稱拜登政府已做好會談準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涉港、台灣、新疆問題,都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容外部勢力干涉。批評美國試圖打造反華包圍圈。

報導指出,日韓都有美軍駐紮,兩國的裂痕顯示拜登總統在與兩國合作時所面臨的困難,這兩國家是確保供應鏈的關鍵;拜登在採取新戰略以結束北韓核武計畫時,也尋求他們的幫助。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美韓三國外交次長級會議確認台灣的重要性,但在對中國立場上仍呈現落差。

《彭博》、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香港電台內部文件,禁稱台灣為國家、政府。

包括美國《邁阿密前鋒報》(El Nuevo Herlad)、英國《蘇格蘭泰晤士報》(The Times Scotland)、瑞典《哥特堡郵報》(Goteborgs-Posten)、《每日新聞報》(Dagens Nyheter)、南非《公民日報》(The Citizen)、韓國《東亞日報》均報導,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辦公室,引發中國暴怒。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拜登惹惱中國,北京正著手反擊。報導指出,美國對中國的打擊不斷,還號召盟友指責中國國家安全部資助網路間諜活動、進行駭客攻擊。這徹底激怒北京,但中國還找不到反制美國的的戰略。

兩國都表示希望避免新冷戰,但它們正陷入日益激烈的意識型態衝突,且幾無緩和跡象。從最近幾週的公開聲明和行動來看,中國對拜登政府的耐心已逐漸消耗殆盡。軍事行動節奏加快,也增加武力對抗的可能性;考慮到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將使中國的讓步更為困難。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表示,比起川普政府,拜登政府戰略孤立中國,對中國外交造成的壓力要大得多。

當佛羅里達州瑟夫賽德市(Surfside)公寓倒塌時,中國官方媒體譴責所謂的「遲鈍」反應,完全不顧中國國內曾發生過類似悲劇。趙立堅還把1921年奧克拉荷馬州土爾沙(Tulsa)種族大屠殺稱為美國的「種族滅絕」。中國這種強硬態度似乎不太可能有轉變,人們認為這種強硬的態度來自高層。中國自認有實力與美國長期對抗。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拜登政府官員對美國和亞洲簽署數位協議意見分歧。德國《世界報》(Die Welt)報導,中國很快就需要依賴BNT疫苗了。另刊出評論,呼籲德國必須跟上對中國的警告。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中國拒絕美國有關網路攻擊之指控。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刊登專文探討,G7對抗中國的計畫能否奏效?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