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4 月 12th, 2024

世界看台灣》拜登對中政策 備受美媒檢視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關注台積電,身處地緣政治勢力的交界。

昨天(3)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主要媒體出現多篇評論,檢討美國總統拜登的中國政策,是否對中國足夠強硬,或害美國被中國壓著打。

美國《國家評論雜誌》(National Review)刊出專文評論拜登對中政策的困境,指拜登政府強調與盟國合作,以增強華府回應中共惡行的能力;成功號召歐盟、英國、加拿大,共同就參與維吾爾族種族滅絕行動,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因此導致中國的報復。但拜登的親中,仍然令人憂慮。

《彭博》(Bloomberg)刊出專文指出,美中競爭必須在多邊框架下進行,美國必須努力更多邊化,才能聯合歐洲,贏得與北京的競爭;美國的挑戰是如何讓北京為其侵略舉措付出最大代價,這需要歐洲有全球化的防禦遠見,而非只專注於自家後院。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中國的目的就是要迫使台灣投降,盡一步稱霸東亞;雖美國也祭出與同盟國軍事演習等行動,但想要成功嚇阻中國恐怕不容易。

《CNBC》報導,中國正不斷虛張聲勢,想測試拜登政府實際採取行動的意願,包括技術控制、人權等議題,但最重要的是關於台灣的問題。如果拜登只是嘴巴說說,那未來4年,中國會更跋扈。

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The Vancouver Sun)評論,呼籲加拿大好應該對中國硬起來。韓國「韓聯社」關注,美國是否保持台海的戰略模糊政策。澳洲《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澳洲國防部將審查達爾文港的中國租約案。

關於台灣的經濟,也是各國矚目。美國《國家評論雜誌》(National Review)專文報導,台積電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司。《彭博》報導,台灣首季GDP成長8.16%,創十年新高。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關注台積電,身處地緣政治勢力的交界。

而各國疫情再起,以及世衛大會即將召開,也提高台灣能見度。《彭博》報導,美國政府呼籲讓台灣參與WHA。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物資援助印度。法國「法新社」(AFP)也報導,美國敦促WHA納入台灣。

西班牙《世界日報》(El Mundo)刊登駐西班牙代表劉德立投書,描述台灣的防疫成就。捷克《今日日報》(MF Dnes)報導捷克參議院籲請政府支持台灣參與WHO;「捷克通訊社」(CTK)則報導,中國大使館對於參議院決議的不滿。

貝里斯《貝里斯快報》(Breaking Belize News)報導台灣對當地的醫療援助,以及政府肯定台灣的幫忙,呼籲WHO各類活動納入台灣。

加拿大《多倫多太陽報》(Toronto Sun)刊登駐加拿大代表陳文儀與前加拿大聯邦衛生部長Tony Clement聯名投書,,描述台灣的防疫成就。阿根廷「美洲電視台」(America TV)肯定台灣在未實施強制隔離下成功防疫。

其他還包括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報導台灣的鳳梨外交。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駐日代表謝長廷受邀出席自民黨青年局研修會,就台灣海峽不安局勢發表演說。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關注台積電,身處地緣政治勢力的交界。報導指出,台積電掌握了84%的市場,提供全球最小、最有效率的晶片給蘋果、阿里巴巴等科技大廠。面對中美角力,台積電也展現出精明手腕;2020年台積電營收,有62%來自北美客戶、17%來自中國客戶。

台積電獲得蘋果信任後,成為iPhone 6的晶片製造商、大賣2.2億支的iPhone 6讓台積電聲勢大漲。後來甚至取代英特爾,競爭對手只剩韓國三星。

台積電的領先幅度持續擴大,也不斷挹注資金打造尖端晶圓廠;2021年資本支出,將由2020年的170億美元提高至250億到280億美元間。4月再加碼,拉高到300億美元;未來3年預估砸下1000億美元。

而台積電最大危機來自中美衝突。台積電97%根留台灣,9成員工在台灣工作。但為安撫美中,台積電在南京設立落後兩、三代的廠區;將於2024年開張的美國廠,雖比南京廠先進,但屆時台積電已經在台灣生產更高階晶圓。拜登政府就可能對台積電施壓,迫使台積電在美國建立最先進的廠房。

報導指出,如果台積電的重要程度繼續攀升,中美其中一方可能會認為該企業太過重要,無法置之不理。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