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4 月 13th, 2024

立淘宛

台歐外交大突破》立陶宛經濟部政次讚民主團結現韌性 預告駐處9月開館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Jovita Neliupšienė)昨(15)舉行訪台記者會,強調中國全面禁止立陶宛產品使國內產業痛苦,但立陶宛政府的政策是多元化發展、和理念相近夥伴增加貿易,既然能源可以做到,貿易也是同樣道理;唯有民主、守法、守信與團結,才能更具經濟韌性;並預告,駐台經貿辦事處將於9月開設,此次訪台也探勘辦事處候選位址。

立陶宛訪團皆連拜會財、經、科技相關部會與產業。昨離台前舉行記者會。聶琉嫻娜說明,立陶宛原先對中國出口是2.4億歐元,整體出口總額是330億歐元,但激怒中國後,對中國貿易不是減少就是終止,今年第1季的對中出口幾近於零。

但與330億歐元相比,2.4億歐元損失並非無法替代;立陶宛政府的政策是多元化經營,方式不外乎與台灣、印太地區等值得信賴的夥伴增加貿易。為了斷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立陶宛已自5月22日正式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電力,能源可以多元化經營,貿易也是一樣。

聶琉嫻娜指出,立陶宛也是歐盟、北約成員,當中國向立陶宛施壓,歐盟也會有所反應。歐盟也正推動「反經濟脅迫規則草案」,以保護歐盟及其成員國免於遭受第三國的經濟脅迫。這些事情既然會發生在立陶宛,之後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國家,唯有民主、守法、守信與團結,才能更具經濟韌性。

聶琉嫻娜提到,此次訪問雙方討論合作的優先領域,達成共識並設定積極目標,希望明年能夠宣布很好的成果。關於台灣設立的中東歐投資基金,該基金管理人正在立陶宛當地遴選融資專案對象,首個獲得遴選的是與雷射技術相關企業。

聶琉嫻娜誠摯邀請台灣民眾前往立陶宛觀光,眼見為憑,歡迎大家親自來認識立陶宛!

聶琉嫻娜也預告,駐台經貿辦事處希望在9月開館,接下來將有立陶宛各領域企業代表組團來台,開館將不只是關於官方,也與企業息息相關,下週還會有官員訪台。

聶琉嫻娜透露,這次訪台有抽空走訪幾個候選地點探勘,但還沒簽約。經濟部以往未設駐外辦事處,台灣是第一個,因此在法律程序上需要完備作業,這是延後的原因。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國強化對台承諾、台灣國產疫苗上路 國際重視

昨天(23)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因為阿富汗撤軍引發的棄台風暴中,重申並強化對台的承諾,持續引發各國關注。此外,台灣國產疫苗上路、台灣經濟表現出色,以及台灣善意回應美國的晶片增產要求,都獲國際重視。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在質疑中推出首批本土疫苗。報導指出,台灣在23日開始施打首批本土疫苗,蔡英文總統帶頭接種。這是台灣政府自給自足接種的計畫之一,因國際製藥公司的疫苗延遲出貨,已經對台灣和其他國家產生影響。蔡英文為展現對該疫苗的信心並證明其安全性,親自接種。高端總經理陳燦堅表示,已經做過許多實驗,證明疫苗的安全性,副作用非常少;且從科學和比較的角度證實有很好的抗體產生。

這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開發,政府已訂購500萬劑。但國民黨發起激烈反對行動,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提出訴願,已遭法院駁回。國民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何志勇聲稱,這是把台灣民眾的生命和健康當白老鼠。報導最後指出,台灣疫情獲得有效控制,未面臨加速接種疫苗的巨大壓力。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美民主黨參議員盼台協助解決晶片短缺問題。《路透》做同樣報導,指出美國民主黨的密西根州參議員皮特斯(Gary Peters)、斯塔貝諾(Debbie Stabenow)、俄亥俄州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18日聯名致函駐美代表蕭美琴,盼促進解決晶片短缺問題。經濟部答覆,車用晶片係由外國垂直整合製造廠商生產,台灣並非主要供應商;但相關晶片製造商皆全力配合各國客戶,正面回應相關需求,協助解決車用晶片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親自聯繫台灣晶片製造商,而這些製造商向她表示,他們在上半年已在積極解決,未來也將繼續努力。業界評估,供需應可於今年第四季達到平衡。

報導指出,晶片供應已染上強烈外交色彩,尤其是在中國日益增加對台軍事施壓之際。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支持者和武器供應國。經濟部表示,台灣會持續共同打造安全、可信任、具韌性之供應鏈,並深化經貿關係,為疫後經濟復甦奠定良好基礎。

《路透》另報導,台灣7月出口再度攀升,變種病毒可能成為未來隱憂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因阿富汗引發的美國強化對台承諾,持續引發各國關注。美國《福斯》(Fox News)、英國《衛報》(Guardian)、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拜登突破戰略模糊的超挺台發言,美國政府高層事後澄清,對台立場不變。美國《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評論,美國會否甘冒與中國開戰風險保衛台灣?智利「Infogate」報導,美國重申對台立場,對台灣的承諾一如既往地堅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拜登表示日本與阿富汗有別,強調對日防衛義務。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台灣感謝美國支持。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對中國的欺壓威嚇,形容為塔利班。法國《迴聲報》(Les Echos)、《十字架報》(La Croix)均報導,中國持續威嚇台灣。日本《每日新聞》訪問前駐中國大使宮本雄二,認為應對台灣問題慎重發言。韓國「文化放送電視」(MBCTV)報導,《環球時報》異想天開的恐嚇台灣文,獲北韓引用。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北京擬於台海填海造陸建機場,縮短戰機飛至台灣時間。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副總統賀錦麗東南亞行,將聚焦於共同抗中。報導指出,賀錦麗在20日啟程前往新加坡、越南,凸顯美國優先事項從反恐戰爭轉向遏制競爭的大國。此行料將聚焦於全球公衛、經濟夥伴關係及該區域的安全情勢。她將在新加坡發表演講,詳細闡述她對印太地區的願景,並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在越南的東南亞地區辦事處揭幕。賀錦麗將與政府官員及商界領袖會面討論供應鏈問題。

馬尼拉德拉薩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教授卡斯楚(Renato Cruz De Castro)說,東南亞是美中戰略競爭的主要領域之一。分析人士說,賀錦麗任務是修復前總統川普任內受到侵蝕的關係。但其實東南亞之所以逐漸疏遠華盛頓,可追溯到前總統歐巴馬未完成的「亞洲再平衡」政策。賀錦麗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要讓東南亞對口官員相信華盛頓是可靠的合作夥伴,也要讓他們知道,美國不只是將其視為大國競爭中的棋子。

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駐新加坡研究員康納利(Aaron Connelly)表示,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都在騎牆觀望。短期內,這些國家都不會停止觀望並,但可以說服它們在個別問題上以有利於美國的方式做出選擇。

對抗中國在南海的擴張仍然是美國的首要任務。「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國防戰略與規劃計畫研究員西本斯(James Siebens)說,透過拒止來威嚇,這就是真正的意義所在:確保中國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可以在不引起注意或不必面臨回應的情況下開發爭議領土。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拜登提名前國務次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任駐中大使,並提名前芝加哥市長伊曼紐(Rahm Emanuel)為駐日大使。《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專文探討,美國該如何應對中國改變南海現狀。

《路透》報導,美國力挺立陶宛反制中國壓力。報導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1日與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談話;立陶宛指出,兩人同意採取「雙邊協調行動」,協助立陶宛抵抗中國因其與台灣發展關係而施加的壓力。立陶宛外交部22日就上述通話內容發布聲明,布林肯和藍斯柏吉斯同意,中國對立陶宛單方面的專斷行動和政治壓力,完全無法接受。美國國務院另外發表的聲明指出,布林肯強調,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脅迫行為,美國和北約及歐盟夥伴立陶宛堅定團結在一起。

記者鄭信貞

善的循環》立陶宛贈台疫苗抵台 蔡英文:謝謝民主夥伴的心意

立陶宛捐贈的2萬劑AZ疫苗於今(31)早運抵台灣,蔡英文總統再次謝謝立陶宛政府在疫情中,和台灣的互相扶持,也要謝謝謝居中奔走的各界人士與外交團隊;台灣也會努力讓國際防疫合作的善的循環 持續溫暖茁壯。

載運疫苗的土耳其航空TK6210貨機航班昨從伊斯坦堡起飛,中停烏茲別克塔什干機場,今日上午10時34分飛抵桃園機場;海關人員完成機邊驗放通關程序後,運送至冷儲物流中心存放封緘。

立陶宛原計畫9月底將疫苗運抵我國,不過各項協調十分順利,使疫苗比原來規劃提早2個月來台;駐拉脫維亞代表黃鈞耀28日與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赴維爾紐斯機場,表達台灣對立陶宛的感謝。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再次向堅毅勇敢的立陶宛政府及280萬人民,表達由衷感謝。

外交部表示,立陶宛與台灣共享自由、民主及人權等普世價值,同樣位處捍衛自由民主體制的戰略前線,在對抗武漢肺炎疫情上更是比肩合作。去年台灣捐贈立陶宛10萬片醫療口罩協助抗疫,此次立陶宛在國際疫苗供貨短缺之際對台灣及時伸出援手,溫暖2350萬台灣人民的心扉,更深化兩國友好互助的情誼,見證國際社會善的循環。外交部期望台立兩國未來相互設處後,持續拓展強化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增進雙方人民的友誼福祉。

蔡英文也在臉抒發文,再次謝謝民主夥伴的心意。她謝謝立陶宛政府在疫情中,和台灣的互相扶持,也要謝謝謝居中奔走的各界人士與外交團隊。接下來,台灣也會努力讓國際防疫合作的善的循環持續溫暖茁壯。

記者鄭信貞

各國齊心堵中國》立陶宛證實退出「17+1」 籲各國跟進

多次為台灣仗義執言,並表示想在台灣設立辦事處的立陶宛,證實已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並呼籲其他歐盟國一起退出。

《政客》(Politico) 報導,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22日明確表示,該國已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也呼籲其他歐盟國一起退出。

藍斯柏吉斯認為,與其支持分裂的「17+1」,不如更重視全歐盟27國的團結,他指出,武漢肺炎疫苗的推廣,是歐盟近日團結的典範,而歐盟對外團結一致也是成功的關鍵,對中國不應例外。

今年的「17+1」會議,立淘宛就率先為由元首出席,當時就傳出將退出「17+1」。藍斯柏吉斯直指,該國「幾乎沒有」從「17+1」合作機制獲益,甚至帶來反效果。立陶宛政府也放出消息,打算今年在台灣成立貿易代表處。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