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2 月 21st, 2023

世界看台灣》美國強力挺台入聯、台灣外長出訪歐洲 國際高度討論

《產經新聞》社論直指,日本也應協防台灣。《路透》報導,布林肯敦促聯合國成員國支持台灣參與。

昨天(27)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示挺台參與聯合國,以及美國如何實質軍事援助台灣,均引發熱議。外交部長吳釗燮出訪歐洲,不只引發中國反彈,也激發各國的高度重視。

在台灣的軍事議題方面。美國《CNN》報導,兵棋推演結果顯示,若中國奪取台灣附近群島,美國握有的好選項有限。報導引述「新美國安全中心」(New American Center)報告指出,中國可以運用武力控制東沙群島,美國將沒可靠的方法迫使中國將該島歸還台北。建議美國、台灣、日本,在一開始就要嚇阻中國奪島。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上《CNN》節目時,兩次被問到如果中國發動攻擊,美國是否會保護台灣,他的回答是肯定的。美國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但針對中國攻擊台灣時,是否會進行軍事干預的問題一直刻意含糊不清。中央情報局副局長柯恩(David Cohen)則在最近的情報會議說,中國對台灣的計畫是中情局新成立中國任務中心的「顯著問題」。

前情報官員則在The Cipher Brief會議上表示,突然軍事犯台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國更有可能採取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時使用的模式。對於中國更頻繁侵犯台灣的航空識別情報區,前中情局反情報局副局長凱爾頓(Mark Kelton)在會議上表示,習近平顯然是在傳遞訊息,並試探西方的決心。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多數人不看好台灣軍隊能抵擋中國的進犯。

日本《產經新聞》社論直指,日本也應協防台灣。社論分析,拜登的援台談話可能顯示,協防台灣在美國國內已成常識。只要台灣落入中國,台灣的自由和民主將不復存在,國際局勢將惡化到重視自由、民主和法治等基本價值的國家無法承受的地步;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也會遭到孤立,尖閣諸島等西南諸島的防守會非常困難。

社論指出,回歸到日本維護和平的意願與行動;提高美日同盟的威懾力,對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日本能為此做些什麼呢?各黨在衆議院選舉中應明確表態。

在美台關係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美中對台灣問題的爭議再升溫。報導指出,中國在台灣周遭的軍事活動激增之際,華府和北京已展開爭奪戰,爭取各國支持其立場。拜登上週敲響北京的警鐘,他說在受到中國進犯的情況下,美國堅定承諾協助台灣自我防衛。國務卿布林肯再公開敦促聯合國其他會員國拒絕接受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支持台北獨立參與國際組織。在這之間,國務院與台灣外交部官員也舉行視訊會議,討論台灣參與聯合國。

北京對此勃然大怒,抨擊拜登政府發表鼓勵台獨的不負責任言論。美國則以軍售重申對台支持。

在台灣參與聯合國的議題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布林肯敦促聯合國成員國支持台灣參與。報導指出,布林肯26日呼籲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支持台灣強健參與聯合國體系,力抗中國持續阻礙其參與國際組織的壓力。布林肯說,台灣被拒於聯合國門外,有損聯合國和其相關組織的重要工作,台灣貢獻能讓這些機構受惠良多。儘管台灣展現「世界級防疫」,卻無法在世界衛生大會等國際組織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則對此說嚴正關切,並稱台灣盼擴大參與的努力終將失敗。

法國《法新社》(AFP)也報導,美國敦促聯合國納入台灣。德國《世界報》(Die Welt)探討,聯合國的決定如何危及世界和平。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報導,中國警告美國,不要對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灣總統提兩岸互不隸屬,恐導致美中關係再現裂痕。法國《費加洛雜誌》(Le Figaro Magazine)則報導,蔡英文站上面對北京第一線。

在台灣與歐洲關係方面。瑞典《北博騰信使報》(Norrbottens-Kuriren)社論肯定,歐盟做出與台灣走得更密切的正確決定。日本《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韓國《펜앤드마이크》均報導,台灣與歐洲關係愈來愈密切,歐盟內部也展現對中溫度差。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澳洲斥資18億澳元,阻止南太平洋電信公司落入中國手中。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