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1 月 6th, 2024

卡達

世足開幕賽後「日本球迷」主動撿垃圾 網紅拍下這幕喊:Respect! |

正能量 73%

28% 負能量

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開踢,開幕戰由地主國卡達對上厄瓜多。不過,場邊也有意外亮點,一名來自中東國家巴林的網紅直播主發現,許多日本球迷賽後自主留下來清理觀眾席,分工合作撿拾空瓶、食物包裝、加油國旗等,讓網友直呼「Respect」!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跟風「卡達世界足球盃」 應曉薇換上足球衣拼選舉 | ETtoday政治新

正能量 59%

41% 負能量

卡達足球世界盃開踢,也是足球迷的應曉薇表示,台灣有那麼多足球迷、足球比賽,顯現足球在台灣受到歡迎,但是應曉薇建議「任何運動都應該有遠見,體育署要投注心力從小栽培種子球員,給予完整規劃」。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林來瘋時曾被金卡達夏倒追?林書豪曝:還有女生朝我家丟內褲 | 運動 |

正能量 70%

30% 負能量

10年前台裔後衛林書豪從尼克隊板凳最深處崛起,幫助球隊從谷底翻身,在全球颳起瘋狂的「林來瘋」(Linsanity)旋風,橫空出世的林書豪讓全世界都驚艷,成為全紐約最受矚目的焦點人物,也讓全球球迷都為之瘋狂,連美國流量女王「俏臀金」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都曾被傳出曾倒追豪小子,近日林書豪在接受美媒專訪回憶起「林來瘋」瘋狂的回憶時,也談起了這段小插曲。(記者蔡厚瑄/綜合報導)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世界看台灣》台灣外銷訂單翻紅 卡達世足終為中貶台 國際關注

昨天(21)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外銷訂單5月翻紅,創史上新高;卡達世足賽最中屈服於中國壓力,還是貶抑台灣;美跨黨派參議員提案,加強對台安全協助;美國為台灣問題與中國僵持不下。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5月外銷訂單回溫。報導指出,台灣5月外銷訂單強勢成長6%,達554.3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分析師先前預估該月成長率為0.3%。4月外銷訂單減少5.5%,係自2020年2月疫情剛開始橫掃各國以來,首度減少。經濟部表示,資訊通信產品5月外銷訂單較上年同月增加2.7%,部分廠商仍受到中國防疫措施的影響,例如筆電訂單減少。預估6月外銷訂單與上年同月相比將增加3.3%至6.1%。

但經濟部表示,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恐抑低接單成長動能。

在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分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台灣民眾更認真看待中國軍事威脅。報導指出,台灣在入侵威脅下度過70多年,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民眾開始認為中國入侵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嚴重。烏克蘭戰爭讓台灣人意識到,看似遙遠的威脅實際上可能發生。

台灣公民社會,愈來愈多的非政府組織正在舉辦所謂的民防工作坊。Kuma Academy開設的課程側重於急救、中國假訊息等主題。Forward Alliance的創始人表示,現在每月都有15到20場課程。課程上線開放報名後兩小時內就額滿,已經培訓1000名平民的急救醫務人員。台灣對射擊課程的興趣也倍增。

不同於中國的台灣人身份認同感愈來愈強。在台灣出生的年輕人中尤為明顯,即使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在中國出生,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Fakti)報導,台灣正加強其防禦能力,並準備不計代價捍衛民主和自由。智利《水星日報》(emol)報導,中國軍機侵擾增加、言論日益激進,入侵台灣的可行性有多大?

美國《彭博》(Bloomberg)、希臘《資本電子報》(capital.gr)、日本《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均報導,美國拒絕中國對於台灣海峽之主張。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中國新航艦下水。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均報導,美提跨黨派挺台法案,擬提供台灣6000億日圓軍事融資。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美台軍事安全戰略對話20日揭幕,將探討軍售等政策。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遭中國禁止進口的高級石斑擬外銷日本,被稱為民主之魚。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台灣譴責中國恃強凌弱,主導世界盃變更國籍名稱。報導指出,卡達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單位提供的Hayya卡,原本沒有台灣,後來出現中國台灣省,在改為台灣,獲得台灣的肯定。然而,最近又改為中華台北。中國稱許,這是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台灣外交部對此舉表示譴責,稱主辦單位無法嚴拒不當政治勢力的介入;並抨擊中國政府恃強凌弱,持續在國際間矮化台灣、製造台灣屬於中國的假象。

在中國的內政方面。荷蘭《電訊報》(De Telegraaf)報導,封城措施迫使許多中國人出走。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日本《朝日新聞》評論,拜登對中戰略存在不確定因素。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聲稱已攔截飛彈。另報導,中國首任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表示願調停區域爭端。《彭博》評論,中俄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英國將在印太地區部署軍艦以因應安全威脅。《坎培拉時報》(The Canberra Times)報導,澳洲關注與亞洲國家之安全關係。《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相盼於北約峰會期間與澳洲等亞洲盟國舉行峰會。

《路透》報導,15歐盟成員國表示,必須緊急加速達成貿易協議。

記者鄭信貞

卡達世足賽證被改中華台北 民進黨團:可見中國多可惡 | 政治 | New

正能量 57%

43% 負能量

卡達(Qatar)世界盃足球賽註冊平台,台灣國籍選項被改成「中華台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讚賞卡達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外交部則譴責中國政府恃強凌弱。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天(21日)同聲譴責中國欺壓台灣,呼籲國內政黨應槍口一致對外,別隨中國起舞。民進黨團上午召開記者會,黨團幹事長鄭運鵬表示,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世界看台灣》美參議員提案挺台 卡達世足增列台灣選項 國際關注

昨天(17)世界怎麼看台灣?美跨黨派參議員提案,加強對台安全協助;中國恐嚇武力犯台;卡達世足賽經台灣抗議後,增列台灣選項;美國積極應對中國的武力威脅。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央行再度升息抑制通膨。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15日宣布升息3碼。央行16日宣布今年第2度升息,將重貼現率調升半碼到1.5%。19位經濟學家均預料央行將升息,10人預期利率將升至1.5%,其餘9人則認為將達1.625%。

央行還將銀行存款準備率調升1碼。估計收回市場游資1200億元。央行3月原預期202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將上揚2.37%,現將其上修為2.83%。還將2022年經濟成長從3月估計的4.05%下修至3.75%。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疫情導致第一季國內消費疲弱,是央行只升息半碼的主因。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預計未來將再升息,但幅度不大,因台灣通膨較大部分國家溫和。

在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方面。《路透》報導,美參議員提「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加強對台安全協助。報導指出,民主黨籍參院外委會主席孟南德茲(Bob Menendez)、共和黨參議員葛瑞姆(Lindsay Graham)提出「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大幅強化對台灣的支持,就中國對台任何侵略行徑實施嚴格制裁,還將在未來4年間提供45億美元軍事融資,並將台灣認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該法案將是自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後,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的重建。

孟南德茲指出,美國與台灣人民及其民主站在一起的決心,不應存在任何疑慮或模糊。葛瑞姆表示,面對中國威脅及侵略台灣時,若是展現出怯弱,只會加劇危險。

該法案若依草擬內容成法,美國將必須優先處理並加速對台軍售;國防部必須擬定培訓計畫,以增強台美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法案將修訂「台灣關係法」部分條文,寫明美國對台軍售必須有助於遏止中國的侵略行動。還推動國務院與台北協商修改台灣實質駐美大使館的名稱,並要求美國駐台最高官員須經參議院批准,以提升該職地位。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分析,何以台灣對印太力量的投射至關重要。《衛報》(Guardian)、希臘《e報紙》(iefimerida.gr)均報導,中國擴展軍事行動,加劇台海緊張情勢。秘魯《真理報》(La Razon)報導,兩岸緊張關係因中國認定台海是內海而加劇。日本《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刊登專文指出,確保台灣的安全 即是確保全球公共利益。韓國《東亞日報》報導,習近平簽署「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被認定是為出兵台灣藉口舖路。《路透》報導,台灣展示最新國產裝甲車。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台灣感謝卡達世界盃刪除球迷身分卡的中國選項。報導指出,卡達世界盃足球賽供識別球迷身分的Hayya卡,原本無台灣,後來列出「中國台灣省」;經台灣抗議後,15日晚間更正為「台灣」,並搭配台灣國旗。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肯定這是正面發展,對主辦單位的迅速回應表示感謝。

美國《彭博》(Bloomberg)、韓國《原版新聞》(Nocut News)均報導,卡達世足賽的台灣選項風波。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高官憂慮中國利用柬埔寨軍事基地,考慮抗衡措施 。該報導於新加坡專訪美國國務院顧問查列特(Derek Chollet),針對柬埔寨雲壤(Ream)海軍基地恐遭中國濫用表達憂慮。

查列特表示,已向柬國極為明確地告知,若解放軍部署於該基地設施,會有何結果。他表示,「印太經濟架構」(IPEF)能帶給東協成員國及印太其他國家龐大經濟利益,在潔淨能源、供應鏈及數位經濟等重要領域,存在許多彼此都能獲得利益的機會。

美國商務部2021年12月對柬國實施武器禁運制裁,並嚴格審查對柬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顯示出美方憂慮高科技製品流入中國手中。

日本《沖繩時報》(Okinawa Times)報導,駐沖美軍總司令:為應對中國,有意在日本先島群島進行軍演。《NHK》報導,美軍在帛琉進行防空飛彈演訓,制衡中國擴大影響力。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驅逐艦在日本海進行遠程演習。

包括美國《CNN》、西班牙《先鋒報》(La Vanguardia)、哥倫比亞《時報電子報》(ELTIEMPO.COM))、《多網路電子報》(RED MAS.com)、日本《NHK》均報導,中俄領袖電話會談 同意擴大經濟、軍事合作。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刊登專文強調,封殺華為是保護加拿大網路基礎設施的開始,不是結束。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工黨政府之中國戰略應取消中資企業的達爾文港口租約。《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下週將訪問印度強化防務關係。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重申台海為國際水域 美為台與中國僵持不下 國際關注

昨天(16)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打臉中國主張,重申台海為國際水域;美中對話,台灣屢成爭執核心;立陶宛宣布9月在台設處;日澳強化合作抗中,南太諸國關切中國擴張。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武力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駁斥中國主張,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13日指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管轄權,否認此為國際水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以電子郵件答覆,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該海域的公海自由受國際法保障;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許可的任何地方飛越、航行與執行任務,包括穿越台灣海峽。

行政院長蘇貞昌15日表示,台灣海峽絕非中國內海,而是國際自由航行水域。

加拿大《環球電視台》(Global News)報導,台灣表示,若中國攻擊台灣,對世界貿易的衝擊將超過烏克蘭戰爭。包括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均報導,中國動作頻頻,留下侵台伏筆,令人擔心。

保加利亞《news.bg》報導,美國務卿布林肯重申,美國將繼續協助台灣自我防衛。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美台「蒙特瑞對話」將討論軍售與實戰訓練。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官員稱飛彈可打北京,中國警告勿自取滅亡。日本《靜岡新聞》評論,台灣擁有防衛武器的必要性。

包括法國《世界報》(Le Monde)、加拿大《亞太基金會亞洲觀察日訊》(APF Canada Asia Watch)、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均報導,美中高層對談,對台灣議題劍拔弩張。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立陶宛計劃9月設立駐台辦公室,稱對中國幾乎零出口。報導指出,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Jovita Neliupšienė)15日表示,希望對等的駐台代表處能從9月開始啟用,已在訪問期間前往一些地點場勘。聶琉嫻娜表示,中國向來是重要的出口夥伴,但今年首季對中國的出口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降至幾乎為零;這可以透過其他市場來彌補,像是台灣或其他亞洲市場。政府所追求的,其實是多角化政策。相信在台灣及其他印太國家找到優良、穩固、可信賴且可靠的夥伴將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助益。

《路透》另報導,台灣譴責卡達將世界盃政治化,帶入與中國的爭執。報導指出,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的持票人都必須申請供識別球迷身分的Hayya卡,這張卡也作為入境卡達的簽證。但其申請系統上的國籍下拉式選單完全沒有台灣的選項,台灣人在這張卡上可能要被列為來自中國。15日,選單出現「中國台灣省」,但也列出台灣國旗。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不能接受矮化我國的行為,正在尋求主辦單位糾正做法。期待世界盃主辦單位不要讓不當的政治因素干擾單純的體育活動,玷汙重視公平競爭和運動員精神的體育殿堂。

卡達政府傳播辦公室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卡達像多數國家一樣,只承認中國政府。而中國企圖伸張其主權主張,加強對各國和外國公司施壓,要求其在官方文件和網站上將台灣稱為中國的一部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叫囂,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史瓦帝尼《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報導,史國新任駐台大使蒙西比呈遞到任國書,並承諾任內進一步強化台史雙邊關係。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日本與澳洲矢言加強防務合作。報導指出,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Nobuo Kishi)15日會面。承諾提升防務合作並加強聯合軍事演習,以應對印太地區嚴峻的安全形勢。

馬勒斯表示,本區域面臨二戰以來我們所知最複雜的戰略環境,現在不是單打獨鬥的時候。

岸信夫表示,日本與澳洲應共同合作,以表明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必須付出代價;現正在目睹單方面改變現狀,並試圖在印太地區以武力改變現狀。

日澳同意提升「相互准入協定」(RAA)下的防務合作,該協議於1月簽署,允許澳日兩國接待對方的部隊,也同意提高軍事演習的複雜程度。兩國還同意,推進在科學與技術、太空和網路方面的合作,並在供應鏈方面進行合作。

這不再只是相互方便的關係,而是兩個非常親密的朋友之間的關係。兩國共同向中國傳達,將合作抵禦北京日益強硬的行為。

義大利《頁報》(Il Foglio)報導,中國防長魏鳳和展現北京侵略的真面目。美國《美聯社》(AP)報導,習近平重申在安全議題上支持俄羅斯。《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文探討,美國正在亞洲失去軍事優勢,中國也看在眼裡。

加拿大《漢彌頓觀察家報》(The Hamilton Spectator)刊登專文指出,加拿大在亞洲事務上仍袖手旁觀。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澳洲防長,指出中國在南太進行戰後最大規模軍擴,恐引發軍備競賽。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社論示警,南海可能遭封鎖。

記者鄭信貞

踢到一半心臟病發!32歲球星倒地抽搐畫面曝光 比賽急喊卡 | ETtod

正能量 45%

55% 負能量

馬利籍足球球星古里巴利(Ousmane Coulibaly)8日在卡達星級聯賽出戰,但就在上半場接近尾聲時,突然心臟病發作,當場在球門線旁倒下,身體不斷抽動。這場比賽隨即停止,救護人員衝上前做緊急處置,救護車直接開進場內,把古里巴利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手機電量狂掉?網紅揪「用電怪獸」 2招秒救電池健康度 | 生活 | 三立

正能量 59%

41% 負能量

手機已經成為現在人的隨身必備的物品,總是「機」不離身,甚至有成癮的跡象,時刻都會查看手機的電量,深怕沒電會失去安全感。國外一名百萬網紅卡達瑪(Kadama)日前就分享2招解決手機耗電方法,讓網友們讚翻。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卡達通過選舉法 今年10月將舉行首次議員直選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

正能量 50%

50% 負能量

卡達埃米爾(國家首領)阿勒薩尼(Emir 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 Thani)當地時間29日表示,已批准一項新的選舉法,將於今年10月舉行首次議員直選。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阿勒薩尼辦公室昨公告,將開放卡達公民可以從45個席次的蘇拉委員會(Shura Council)選出30名成員,剩下的15個席次則由阿勒薩尼任命。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中華隊棄賽關鍵! 臨時改到卡達無法完全保障球員健康 | ETtoday運

正能量 74%

26% 負能量

針對中華隊退出亞洲盃資格賽第三階段,中華籃協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副秘書長李雲翔解釋,由於台灣與卡達沒有理事館,航班無法直飛,不能完全實現「泡泡區」模式,同時也無法保障球員的健康,才忍痛決定退賽。

新聞來源:ETtoday運動雲

被爆「和肯伊威斯特睡了」害金卡達夏離婚! 男網紅傻眼:蛤? | ETto

正能量 55%

45% 負能量

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跟女星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結婚6年,最近卻被爆出正在鬧離婚,原因是他跟男同志網紅Jeffree Star「睡了」。Jeffree Star為此在7日拍攝YouTube影片,傻眼表示一早就被手機吵醒,驚見自己居然上了新聞,「這是我一生中見過最愚蠢的鬼話!」

新聞來源:ETtoday星光雲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