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2 月 18th, 2024

世界看台灣》美軍售台灣、台灣在奧運表現持續備受討論

荷蘭《忠誠報》(Trouw)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強調必須時刻防範中國侵略。日本《產經新聞》刊登評論指出,台灣發生事端「現在是何種事態?」解析副總理麻生太郎拋出疑問之意義。

昨天(9)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不到1年,馬上就核准對台軍售;台灣國際能見度大增,奧運表現佳襯托出所受的不平待遇。持續在各主流媒體獲得熱烈討論。

在台灣的防疫表現,陷入國內疫情爆發的澳洲,《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社論呼籲,新南威爾斯州不能放棄,們應效仿台灣堅持戰勝疫情。

在台灣的奧運表現與國際關係方面。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用嘲諷的語氣說,台灣,應該說是「中華台北」正締造亮眼奧運成績。專文肯定台灣在奧運成績亮眼,只是在奧委會官網查看,卻看不到台灣或中華民國,只能找到「中華台北」,就連運動員奪金時,會場播放的也是國旗歌而非國歌。這是源自台灣奧運委員會和國際奧運委員會在1981年達成的協議;奧委會允許台灣繼續參加奧運及其他國際賽事,但並未讓台灣可以作為有別於中國存在的政治實體參賽。

許多台灣人對「中華台北」的名稱不滿,2018年也曾舉行「東奧正名」公投,但部分運動員被警告,不能使用台灣的名義,否則可能會讓運動員被排除在國際比賽之外。國際奧委會也警告,若台灣更改代表團名稱,可能會被完全禁止參加奧運。東亞奧委會在2018年更召開臨時理事會,取消原本要由台中舉辦的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雖然目前不太可能立刻正名,但許多台灣人都忽略中華台北這個名稱,總統蔡英文在社群發文恭賀選手時,也是使用台灣。但中國仍為此不滿,再度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台灣選手則不畏懼使用台灣,像在羽球男雙奪冠的王齊麟和李洋,在拿下金牌後都驕傲地提到自己來自台灣,並放上台灣國旗。

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刊登評論指出,加拿大必須聲援台灣,在奧運及其它地方。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包括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匈牙利「telex.h」、南非《公民日報》(The Citizen)、哥倫比亞《單音廣播》(Uniminuto Radio)、日本《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均報導,拜登政府上任後首度批准對台軍售,出售40輛自走砲,引發中國暴怒。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中國的台灣鳳梨禁令適得其反,日本成為最大買家。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法案,要求政府協助台灣重返WHO觀察員。

荷蘭《忠誠報》(Trouw)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強調必須時刻防範中國侵略。吳釗燮指出,中國軍機、艦經常侵犯台灣空域、水域,具有高度威脅性,台灣必須找到因應之策。台灣是個科技強國,中國的侵犯也會造成全球負面影響。所幸荷蘭政府已經注意到這點,向東亞派遣艾佛森號護衛艦(F805),顯示荷蘭對印太區域的安全和穩定也發揮重要的作用。吳釗燮說,中國侵略的風險一直存在,令人非常不安。所以台灣決心捍衛自己,盡可能與國際夥伴合作,首先是美國。中國的威脅不僅軍事層面。還利用網路攻擊和假消息,試圖破壞台灣社會並散播他們的威權模式。

吳釗燮認為,中國的語調變了。不僅對台灣,對全球各地也是如此。中國外交官就像戰狼,威嚇其他國家的政府。就算在奧運會場。台灣只能使用「中華台北」參賽,但中國竟然納入計算台灣的獎牌。中國從未統治過台灣,台灣是民主國家,發行的護照、貨幣。

吳釗燮說,如果中國遇到內部壓力,可能尋找替罪羊。台灣很容易成為它的目標。台灣希望保持現狀。會謹慎負責,這為台灣帶來國際支持。

日本《產經新聞》刊登評論指出,台灣發生事端「現在是何種事態?」解析副總理麻生太郎拋出疑問之意義。專文探討,麻生7月表示,台灣若發生大問題,絕對會是關係到存立危機事態,調日美防衛台灣之必要性。專文分析中國侵台的劇本,包括透過罷工或示威造成台北市動亂、佔領總統府並逮捕總統、為維持治安而向中國尋求派遣援軍、共軍進行鎮壓。麻生警告,香港所發生的事未必保證不會在台灣發生。或是透過網路攻擊而癱瘓台灣軍隊的指揮系統,封鎖台灣海峽及巴士海峽等。

日本雖無類似「台灣關係法」,但如果認定,事態若將導致日本直接遭到武力攻擊等、影響日本安全的「重要影響事態」,則可以對美軍進行後方支援。更嚴重的狀態,變成國家的存立遭受威脅之「存立危機事態」,就包含「行使武力」。這都取決於中國的行動,中國為阻止美軍前來援助,有可能在台灣附近的海空域設定排除區域。如此一來,那國島、釣魚台列嶼等極有可能被劃入區域內,當作中國的攻擊對象。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不認為中國會採行將日本捲入的作法,可能發動的是輿論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硬地表示,絕對不允許介入台灣問題。中國的軍事研究集團於7月製作,如果台灣發生事端時日本以軍事介入,中國會對日本實施核武攻擊之影像;雖不是中國政府的官方見解,但輿論戰已經開打。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前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專文,分析為何「四方安全對話」讓中國憂心。專文指出,當Quad在今年3月召開首次領袖峰會並發表領袖聲明時,中國官員開始對Quad感到擔心,斷定Quad是未來幾年中國野心的最重大挑戰。對習近平而言,關鍵在於Quad是否會演變成強大、一致、全面到足以有效制衡中國的組織,北京一直難以有效回應Quad構成的挑戰。北京低估自身行動對Quad團結的影響,其示好舉措皆未達預期效果。

在東京,對中國在東海強勢作為的不滿以及對人權和香港問題的擔憂,已使兩國關係陷入低點。在德里,儘管中印邊境僵局獲得化解,對中國的警惕已根深蒂固。而美國新政府重新聚焦聯盟、區域和多邊參與,並迅速採取行動解決川普時代與亞洲盟國的貿易和軍事爭端,進一步阻礙了北京的計畫。因此北京轉向全面政治攻擊。

Quad改變北京對於在台海、南海、東海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的看法;澳洲、印度、日本都有可能軍事介入。區域內各盟國部署的陸基反艦飛彈,可能會阻礙北京透過兩棲入侵、封鎖或陸基飛彈威脅台灣。Quad 將試圖與「五眼聯盟」(Five Eyes)達成情報共享,將使有關中國戰略和行為的機敏訊息得以更廣泛地傳播。Quad可能成為更廣泛的全球反中聯盟的基礎,還可以為更廣泛的經濟、關稅和規範制定協會奠定基礎。白宮亞洲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已談及需要為印太地區提供「正面的經濟願景」,Quad可能會成為此一努力的支點。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美國商業團體敦促拜登政府重啟對中貿易談判。《美聯社》(AP)報導,中國宣稱年底前向全球提供20億劑疫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社論指出,美國宣布為港人提供延遲強制離境待遇。《外交事務》另有專文解析,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訪中是寂靜之災難。

加拿大《多倫多太陽報》(The Toronto Sun)報導,加拿大聯邦民調顯示,59%加拿大人認為中國不值得信任。葡萄牙《快訊週報》((Expresso)刊登評論,指中國已成共產黨狼群。澳洲《澳洲人報》(Australian)報導,澳洲外長駁斥中國的復談條件。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