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1 月 12th, 2023

世界看台灣》中國全方面打壓台灣 從疫苗採購、軍武、突關澳門駐台辦 全球高度關注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台灣盼購買德國疫苗,遭中國從中作梗。《彭博》報導,五角大廈印太助理部長提名人瑞特納(Ely Ratner)指出,美軍應在印太地區維持「具有作戰可信度」的態勢,以嚇阻中國可能的侵略。

昨天(18)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無所不在的對台打壓,從阻礙台灣採購疫苗、突然關閉澳門駐台辦事處、派出史上最大規模的軍機擾台行動,都獲國際高度矚目。對於台灣的安危,五角大廈印太助理部長提名人瑞特納(Ely Ratner)認為美軍應在印太地區維持「具有作戰可信度」的態勢;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則認為,中國近期內攻台可能性低。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台灣盼購買德國疫苗,遭中國從中作梗。報導指出,這是「疫苗外交」的時代,也是極其苦澀、混亂的年代。台灣始終無法購買BNT疫苗,台灣譴責中國介入,中國稱該指控是無中生有。關鍵在於,中國公司聲稱擁有BNT疫苗在台灣的獨家代理權。對於這個自治民主國家的許多人來說,從中國企業購買疫苗讓人難以接受。

北京阻礙台灣與更廣泛世界聯繫的努力,從很久以前就蔓延到公共衛生領域。中國一直阻止台灣參加WHA。因BNT與上海復星合作,取得中國、香港、澳門、台灣代理權。中國稱台灣無視這個安排,試圖直接從BNT購買疫苗,台灣則希望他們的關係不要妨礙台灣購買疫苗。

在日本表示捐贈120萬劑AZ疫苗給台灣後,北京也警告稱別干涉中國內政。3位美國參議員訪台,宣布捐贈75萬劑疫苗,同樣引來中國的怒火。中國官媒還凸顯「台灣同胞」在中國接種疫苗。

國防安全研究院李哲全表示,在疫苗或疫情的問題,中國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不准台灣從別的國家採購疫苗,因為這顯示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雖然台灣已向AZ、莫德納和兩家本土疫苗廠下訂單,但出貨速度緩慢。至今的接種率不到5%。

陳時中曾透露,台灣2020年8月開始與BNT商討購買500萬劑疫苗,雙方在12月基本上已就簽約達成共識;BNT在1月8號同意台灣宣布該項交易的中英文新聞稿草稿,但4小時後請求將中文新聞稿中的「國家」換成「台灣」。北京對任何有關台灣是國家的說法都極為敏感。陳時中說,台灣同意修改,但自此以後,這筆交易擱置至今。這是合約外的問題。

因台灣法律禁止進口中國製疫苗。陳時中表示,如果復星僅是其經銷商而非製造商,台灣將對進口BNT疫苗持開放態度。

柏林自由大學教授克萊門特(Elena Meyer-Clement)說,中國的疫苗戰略不僅考慮經濟利益,而是地緣政治問題;她相信BNT曾真誠地想直接賣疫苗給台灣,但BNT最初認可用「國家」稱呼台灣的新聞稿太過天真,這是與台灣有打交道經驗的人應該要知道的事。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刊登評論指出,應提供台灣疫苗以反制中國野心。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努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向台灣提供疫苗。報導指出,中國認為台灣是叛離一省,多次表示向台灣贈送疫苗的意願,台灣對中國生產的疫苗安全性表達顧慮。負責協調中國、蒙古和台灣事務的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費德瑋(Jonathan Fritz)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期待美國宣布的75萬劑疫苗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送往台灣。在被問及是否會在數周內交貨時,費德瑋表示,「也許比這個更快」。

費德瑋表示,中國積極地利用疫苗捐贈作為籌碼,吸引更多的台灣外交夥伴轉換承認。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指出,向台灣提供更多疫苗的急迫性,希望能有200萬劑,對抗中國散播美國並不關心台灣的假消息。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路透》均報導,台灣央行利率連5凍,並調升經濟成長預測。

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中國突關澳門駐台辦、派出史上最大陣仗軍機擾台,持續獲得關注。美國《美聯社》(AP)、西班牙《歐洲新聞通訊社》(Europa Press)、阿根廷《國家日報》(La Nacion)均報導,中國對台灣施壓,繼香港之後,突然關閉澳門關閉駐台辦事處。

荷蘭《鹿特丹商報》(NRC Handelsblad)、匈牙利《匈牙利民族報》(Magyar Nemzet)、西班牙《ABC》、海地《海地公報》(Gazettehaiti)均報導,中國以史上最大規模的28架次軍機侵擾台灣空域。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網路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社論讚賞,台灣以創造力對抗中國霸凌。《富比世》(Forbes)刊登評論,形容美、中軍隊在台灣附近的演練,是未流血的空戰。

《彭博》報導,五角大廈印太助理部長提名人瑞特納(Ely Ratner)16日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指出,美軍應在印太地區維持「具有作戰可信度」的態勢,以嚇阻中國可能的侵略。瑞特納說,該戰略還包括新的作戰概念、現代化且高階的戰備部隊、有能力且精通自身作戰角色的盟友和合作夥伴。

瑞特納對於中國15日派遣28架軍機擾台,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任務為中心;他表示,解放軍資源充足,且正快速發展對台灣直接施加軍事壓力,以及目的在威嚇、拖延或阻擋第三方干預之能力。若提名獲批准,他將仔細檢討台海軍事平衡,以確保台美國防合作與中國構成的威脅相稱。

《路透》報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認為,中國近期內攻台可能性低。密利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現在沒有理由採取軍事行動,中國也很清楚。所以短期內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低。他表示,中國若想透過軍事行動奪取台灣全島,那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

報導指出,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將提出法案,尋求加強美國對台支持。北約領袖也在14日的峰會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警告中國對其構成「系統性挑戰」。

阿根廷《不妥協網路報》(El Intransigente.com)報導,美國與中國進行貿易戰之際,加強與台灣關係。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防衛大臣岸信夫在歐洲議會指出,台灣安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朝日新聞》報導,美國跨黨派議員考慮提出「台灣安定法」,強化對台之外交、經濟支援。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國與歐盟加強新興科技合作,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加拿大《加拿大廣播電視公司》(CBC)報導,西方國家採取行動孤立中國,加拿大可能因此受益。國家郵報《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導,加拿大國會議員在X光機交易案遭取消後,禁止中國國營企業取得安全設備合約。

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刊登評論,指出中國自信滿滿,甚至嘲諷拜登的政治聯盟。

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北京支持西澳州長麥高恩(McGowan)對澳洲總理的抗中政策進行批判。「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澳洲朝野均呼籲,禁止中國新疆商品以及使用強迫勞動力生產之所有進口商品。《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澳洲民眾希望政府處理澳中關係時應「堅持澳洲價值觀」。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在擴大東協防長會議要求尊重國家利益,擴大與東協合作關係。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