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 月 4th, 2024

高溫

糖尿病患比較怕熱?長庚大學在果蠅身上找答案 | 名家 | 三立新聞網

正能量 53%

47% 負能量

長庚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暨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吳嘉霖團隊發現,果蠅在飢餓狀態時對高溫的感受比飽足時更為敏感,此現象是受到大腦內胰島素的調控所致。研究成果躍上國際生物學頂級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生物學》,也為某些糖尿病病患比一般人對高溫更加敏感、容易在高溫環境下感到不適的現象,提供一種可能的解釋,後續研究值得關注。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蘇南觀點:氣化變遷,歐美印度飆高溫─開車如何降溫?-風傳媒

正能量 54%

46% 負能量

目前歐洲一些國家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致命熱浪!今年6月上旬英國發布高溫健康警報,威廉王子率眾彩排閱兵遊行發生3位衛兵因氣溫太高昏倒。去年為止歐洲氣溫比工業化前高約2.3℃度,全球暖化最快速。德國柏林過去在6月時的一般氣溫約18℃左右,今年6月初卻是熱到快30℃。[啟動LINE推播]

新聞來源:風傳媒

全台今、明飆高溫 重症醫提醒:小心熱衰竭4大前兆 | 生活 | Newt

正能量 30%

70% 負能量

今、明2日台灣氣溫高達攝氏30度以上,南部甚至可能超過36度,人體健康容易受到影響。重症醫黃軒今在臉書上提醒,人體在高溫下會有熱水腫、熱紅疹、熱痙攣、熱暈厥是4大前兆,這些症狀是身體在高溫下提早敲響的警鈴,提醒人們要注意身體狀況,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為較嚴重的熱衰竭,最終甚至可能會導致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NOW健康/吃蔬菜較健康?研究:高溫烹煮恐致癌 專家曝安心吃法 | 名家

正能量 58%

42% 負能量

多吃蔬菜,身體健康,這是公認正確飲食,不過,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針對高溫烹煮後產生「丙烯醯胺」致癌物發現,在吃下肚的致癌物質中,有52%來自蔬菜,專家建議,料理蔬菜以川燙為主,千萬不要在鍋裡滾煮過久。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今年1079人熱傷害「光7月就通報556人次」 民眾黨團籲提供高溫津貼

正能量 45%

55% 負能量

上週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台灣多處出現極端高溫,包括花蓮卓溪鄉與玉里鎮飆出41.4度與41度、新北板橋氣象站測到39.4度,是設站以來最高溫紀錄。對於高溫影響農牧業,熱傷害要人命,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與邱臣遠27日召開記者會,直指政府熱傷害防治成效不彰,呼籲衛福部加強跨部會合作,職安法規也應與時俱進,研議提供高溫津貼、災防停班標準入法。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氣候變化已對地球自然環境產生 持久且可能不可逆轉的影響 | 名家 | 三

正能量 40%

60% 負能量

氣候變化已經對地球自然環境產生了持久且可能不可逆轉的影響,全球各地數百名氣候研究人員在一份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2月28日所發布的最新報告中警告,氣候變化也對個人健康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如果世界各國領導人沒有採取實質性、協調一致的努力來應對氣候變化,那麼未來幾年會發生更危險且廣泛的自然破壞,各種身心健康問題將變得更加普遍,高溫造成的死亡率預計會上升,過多的森林野火煙霧可能會使呼吸道疾病變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高溫廠房工作中暑昏迷 男撿回一命但腦部受損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正能量 40%

60% 負能量

炎炎夏日,醫師提醒中暑不是只會發生在戶外活動者,在高溫悶熱的環境工作者更應注意,高雄阮綜合醫院急診室日前收治一名52歲蔡姓病患,因工作廠區有鍋爐且環境悶熱,當天下班時間已過卻未走出廠房打卡,同事發現時已昏迷倒地、不停抽搐,經送醫急救診斷為中暑。阮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連守揚指出,蔡姓病患送醫時體溫高達4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健康網》戶外工作者預防熱傷害! 國健署教4招小撇步 – 即時新聞 – 自

正能量 50%

50% 負能量

為防堵本土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全民務必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共同對抗疫情。但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工作,除做好防疫外,也要謹慎避免熱傷害。國民健康署分享4招預防撇步,此外,若這些症狀一直未趨緩,請盡速就醫治療。國健署表示,易處於高溫濕熱環境,如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6月熱傷害就診人數超過2百人!一圖搞懂5大熱傷害症狀 | 生活 | 新頭

正能量 20%

80% 負能量

隨著三級警戒的延長,許多人都宅在家或是居家上班,也請民眾在家防疫期間,除了注意自身健康安全也要小心熱傷害找上門。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6月截至6/30,因為熱傷害就診人數總計238人次。相較去年(109)年6月總計666人次,有人數稍減趨勢。不過台灣在今(110年)五月創下了74年來的最新高溫,所以請民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健康網》煮蟹味棒前要拆「套套」? 食藥署:這樣吃才安心 – 樂活飲食

正能量 60%

40% 負能量

吃火鍋少不了各種美味的火鍋料,尤其滋味香甜的「蟹肉棒」更是小朋友的最愛。煮蟹肉棒時,外包裝的塑膠套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一派說法認為塑膠套加熱會溶出有毒物質,另一派則認為耐熱材質的塑膠套可以使蟹肉棒不會散開,保存鮮味?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臉書「食用玩家-食藥署」發文表示,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有許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