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1 月 27th, 2024

諾魯

世界看台灣》菲律賓總統恭賀賴清德當選 台灣對中投資創新低 國際關注

昨天(17)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選舉結果,民進黨勝利,國際解讀是台灣民主的勝利、對中國無所畏懼;中國不滿世界各國祝賀中國,特別是菲律賓總統恭賀賴清德當選;美日高層訪台;中國挖角台灣邦交國諾魯,台灣對中投資創新低。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中國譴責新加坡、菲律賓祝賀台灣新任總統。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不滿新加坡、菲律賓祝賀賴清德當選總統,中國另於16日召見菲律賓駐中大使。

新加坡外交部14日表示,在其「一個中國政策」基礎上,繼續發展與台灣及台灣人民密切長久的友好關係。毛寧指出,星國領導人曾多次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深紅線。中方重視星國這一說法,希望星國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以實際行動維護中新友好關係大局。

中國表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社群媒體上祝賀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正告菲方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達沙(Teresita Daza)表示,小馬可仕祝賀賴清德,是他感謝台灣接納菲律賓海外勞工的方式。菲律賓和台灣有共同利益,包括近20萬名在台菲律賓海外勞工的福祉。中菲緊張局勢因南海爭議不斷升高。小馬可仕也已加強與美國的長期防禦聯盟,開放更多菲律賓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包括靠近台灣的基地。

美國《CNBC》、《CBS News》、《NBC》、《彭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時代雜誌》(Time)、《肯塔基州鮑林格林日報》(Bowling Green Daily News)、《肯塔基州萊辛頓領袖前鋒報》(Lexington Herald-Leader)、《北卡新聞觀察家報》(The News & Observer)、《新聞週刊》(Newsweek)、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泰晤士報》(The Times)、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Knack Magazine》、《迴聲報》(L’Echo)、《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晚訊報》(Le Soir)、《時報》(De Tijd)、盧森堡《盧森堡言報》(Luxemburg Wort)、德國《德國第一公共電視台》(ARD)、《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法蘭克福環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世界報》(Die Welt)、法國《普羅旺斯日報》(La Provence)、《馬賽人報》(La Marseillaise)、《南方捷報》(La Dépêche du Midi)、荷蘭《鹿特丹商報》(NRC Handelsblad)、《電訊報》(De Telegraaf)、《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大眾日報》(Algemeen Dagblad)、《忠誠報》(Trouw)、《綠色阿姆斯特丹人》(De Groene Amsterdammer)、《國家新聞台》(NOS)、《RTL Nieus》、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瑞典《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立陶宛《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希臘《In.gr》、土耳其《Odatv.com》、《24 TV》、《國家通訊社》(Anadolu Ajansi)、《Sondakika》、《Diriliş Postası》、《報牆》(Gazete Duvar)、《民族報》(Milliyet)、《土耳其國家廣播》(TRT World)、《每日晨報》(Daily Sabah)、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今日海灣報》(The Gulf Today)、《國家報》(The National)、《海灣新聞報》(The Gulf Today)、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溫哥華商業週報》(Business in Vancouver)、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adio New Zealand)、阿根廷《布省資訊報》(infobae)、秘魯《一號報》(Uno))、巴拉圭《TNPRESS》、日本《西日本新聞》、韓國《文化日報》、菲律賓《馬尼拉時報》(The Manila Times)、泰國《泰叻報》(Thai Rath Daily)、《泰郵報》(Thai Post)、印度《興都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緬甸《標準日報》(The Standard Time Daily)、蒙古《shuurhai.mn》、《urug.mn》、《mpress》、《NEWS.MN》均關注台灣的大選結果。

面向包括台灣拒絕中國、國際事務可能的走向、中國怒斥世界對台灣的恭賀、賴清德宣示維持蔡英文路線、台灣守護住自由民主、民進黨喪失國會優勢。

《彭博》報導,台灣對中國投資跌至20年來新低。報導指出,台灣企業去年對中國投資跌至2001年來新低,表明隨著美中科技爭端升級,台商正在採取行動保護自己。

台灣經濟部表示,2023年台商對中新增投資金額計30.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9.8%。這顯示台商順應國際供應鏈重組,調整全球布局,提升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國投資比重,以分散生產風險。

台商傳統上一直是中國最大的投資者之一,但自2010年達到146億美元的投資高峰以來,台商對陸新增投資即呈下降趨勢。美國正限制中國獲取領先技術,稱這些技術可提供軍事優勢。去年,中國晶片進口金額創下史上最大跌幅,部分原因是美國的出口管制。

台灣經濟部表示,去年對中投資占台灣整體對外投資比重的11%,低於上年同期的34%,且為連續第2年低於對新南向國家投資。蔡英文總統任內發起新南向政策,以便更好地與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進行協調。

2023年,台企在其他國家的投資激增。2023年全年除中國之外的對外投資金額年增136.7%,達到創紀錄的236億美元,主要是受到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德國投資設廠所推動。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探討,台海和平繁榮仍有機會。比利時《趨勢週刊》(Trends Tendances)探討,台灣能否2027年前不被入侵。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探討,各方必須努力避免台海情勢升級。菲律賓《菲律賓星報》(The Philippine Star)探討,希望台灣局勢緩和而非成為戰爭火藥桶。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美國對諾魯棄台投中感到失望。報導指出,台灣13日舉行關鍵選舉,選民投票選出支持台灣主權的候選人賴清德出任下屆總統。諾魯15日出乎意料地宣布,不再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改而視之為「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對選後的台灣造成重擊。諾魯政府稱其決定係基於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國際組織的代表。

美國國務院表示,諾魯政府1月15日與台灣斷交是其主權決定,但仍令人失望。台灣是可靠且理念相近的民主夥伴。中國時常以最終無法兌現的承諾來換取外交關係。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在台北與媒體談話時,反對諾魯以前述決議合理化其外交轉換決定。2758號決議未決定台灣地位、未排除各國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旗下組織。曲解決議內容來對台灣施壓、限制台灣在國際舞台發聲及影響其外交關係的行徑令人失望。

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ABC News)》、比利時《公共廣播電視台》(VRT)、《自由比利時報》、荷蘭《鹿特丹商報》、瑞士《新蘇黎世報》、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阿根廷《國家日報》(La Nacion)、紐西蘭《紐西蘭廣播》、《郵報》(The Post)、日本《日本經濟新聞》、《時事通信社》、泰國《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中國挖角諾魯,美國表示失望。

美國《CNN》、《南卡州報》(The State)、《肯塔基州鮑林格林日報》、《肯塔基州萊辛頓領袖前鋒報》、《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埃及《金字塔報》(Al-Ahram)、日本《時事通信社》、越南《年輕人報》(Bao Tuoi tre)報導,美國非官方代表團選後立即訪台。

菲律賓《馬尼拉公報》(Manila Bulletin Online)、《每日詢問者報》(globalnation.inquirer.net)、《GMA》、《每日論壇報》(The Daily Tribune)、《馬尼拉標準報》(Manila Standard)、《國家通訊社》(Philippine News Agency)、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小馬可仕總統恭賀賴清德總統當選人。

韓國《NEWS1》報導,尹錫悅政府密切關注台灣總統選舉的影響,維持均衡外交。《彭博》報導,中國刊出習近平過去演說的更多內容,敦促共產黨贏得台灣支持。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選舉為脆弱的中美關係帶來壓力。《外交事務》探討,美國無法超越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但仍能阻止中國成為亞洲霸權。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太平洋國家齊聚中國商討海上問題。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灣以選舉結果拒絕中國 諾魯與台斷交 國際關注

昨天(16)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選舉結果,民進黨勝利,國際解讀是台灣民主的勝利、對中國無所畏懼;中國不滿世界各國祝賀中國,美日高層訪台;中國挖角台灣邦交國諾魯。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面對中國將有波濤洶湧的未來。報導指出,賴清德於1月13的大選中獲勝。「國際危機組織」(ICG)中國及台灣事務研究員郭艾薇(Ivy Kwek)表示,中國料將對賴清德的當選做出某種形式的反應。

1995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前,中國解放軍向台灣發射飛彈。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趙怡翔表示,這就是推動賴清德參政的契機。賴清德1998年當選立法委員,嗣後在2010年當選台南市長。是全國最受歡迎的地方首長。2016年取得政權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總統,於2017年任命賴清德為行政院長。

新總統身邊的人都清楚他冷靜、完美主義並致力於真理。而這些特徵也反映在他的政治選擇。但中國將對台灣施加更大的軍事、外交及經濟壓力。如何頂住中國的壓力,繼續融入國際社會,將是賴清德面臨的巨大挑戰。

北京方面對他的態度比對蔡英文的態度要嚴厲得多。反對黨候選人竭盡全力將這次投票描述為和平與戰爭間的選擇,大多數台灣民眾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際社會都贊成維持現狀。賴清德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堅持預期的模式,主張「維持現狀」、及「尋求對話」;同時未停止譴責中國政權。

美國宣布將在台灣大選後派遣半官方代表團赴訪台北。雖賴清德承諾將繼續推動台灣軍隊現代化,以嚇阻中國,但他的每份軍火訂單、每一句話都會被海峽另一邊視為挑戰。

韓國《朝鮮日報》社論指出,台灣未屈服於中國戰爭威脅。社論指出,具獨立傾向的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在13日的台灣總統大選勝出,此係以反中、親美政策於2016年執政的民進黨,繼2020年後第二度執政。

習近平政權在台灣大選前曾公開揚言,稱賴清德當選可能引發戰爭。中國官媒《央視》亦聲稱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和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將挑起兩岸緊張和衝突,將台灣打造成戰爭危險地區。中國公然宣告,若台灣人投票選擇民進黨,就會陷入戰爭的慘禍之中。

台灣總統大選前,中國派軍機侵擾其防空識別區、發送偵察用氣球飛越台海中線,還發射衛星飛越台灣南部上空,以致台灣發布國家級警報。中國商務部還針對台灣農水產、機械、汽車零件等發布關稅減免中止措施方案。

儘管如此,台灣人還是選擇沒有主權的和平,就與香港一樣是假和平的賴清德。美國《紐約時報》分析,台灣選民不理會中國的警告。

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NBC News》、《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值得網路報》(Axios)、《CNBC》、《CBS》、《ABC》、《Fox News》、《國家評論雜誌》(National Review)、《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彭博》(Bloomberg)、《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自由亞洲電台》(RFA)、《全美公共廣播網》(NPR)、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BBC》、《天空新聞》(Sky News)、《衛報》(Guardian)、比利時《歐洲商業評論》(European Business Review)、《晚訊報》(Le Soir)、荷蘭《RTL Nieus》、《電訊報》(De Telegraaf)、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每日日報》(taz)、《第一公共電視台》(ARD)、《時代週報》(Die Zeit)、《世界報》(Die Welt)、《第二電視台》(ZDF)、丹麥《基督日報》(Kristeligt Dagblad)、《政治報》(Politiken)、瑞士《時代報》(Le Temp)、《日內瓦論壇報》(Tribune de Geneve)、《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二十分鐘》(20 Minuten)、《公共廣播電視台》(RTS)、波蘭《選舉日報》(Gazeta Wyborcza)、《共和日報》(Rzeczpospolita)、烏克蘭《基輔郵報》(Kyiv Post)、芬蘭《赫爾辛基日報》(Helsingin Sanomat)、西班牙《ABC》、《國家日報》(El Pais)、葡萄牙《葡新社》(Lusa)、愛爾蘭《愛爾蘭獨立報》(Irish Independent)、以色列《今日以色列報》(Israel Today)、《以色列時代》(The Times of Israel)、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阿根廷《號角日報》(Clarin)、《國家日報》(La Nacion)、《布省資訊報》(infobae)、哥倫比亞《時報》(El Tiempo)、《週刊政論》(Semana)、《加勒比海之聲》(vozcaribe.com)、《環球報》(El Universal)、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維恩調頻電台》(WinnFM)、海地《新聞人報》(Le Nouvelliste)、《Haiti24》、史瓦帝尼《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日本《西日本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產經新聞》、《東京新聞》、《讀賣新聞》、韓國《東亞日報》、印尼《爪哇郵報》(Jawa Post)、《泗水之聲》(Suara Surabaya)、《迪斯威》(Disway.ID)、《指南網路新聞》(Kompas.com)、印度《興都斯坦快報》(Hindustan Express)、《新印度快報》(The New Indian Express)、《德干記事報》(Deccan Chronicle)、泰國《泰叻報》(Thai Rath Daily)、《標準報》(The Standard)、《曼谷郵報》(angkok Post)、緬甸《十一媒體集團》(Eleven Media Group)、蒙古《isee.mn》、《isee.mn》、《Zangia news》、《蒙古新聞通訊社》(Montsame News Agency)、科威特《科威特時報》(Kuwait Times)均關注台灣的大選結果。

面向包括台灣拒絕中國、國際事務可能的走向、中國怒斥世界對台灣的恭賀、賴清德宣示維持蔡英文路線、台灣守護住自由民主、民進黨喪失國會優勢。

秘魯《一號報》(Uno)報導,台灣2023年順差805.6億美元創紀錄。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NBC News》報導,美國代表團拜會台灣總統當選人之際,諾魯外交轉向。報導指出,由前美國官員組成的代表團15日在台北拜會蔡英文總統及其新當選的繼任者。太平洋島國諾魯同時宣布改與中國建交。

台灣官員表示,此舉係北京對民主的公然挑戰。北京稱台灣不該有自己的總統,並抨擊數十個祝賀台灣成功舉辦選舉的國家。中國稱賴清德為分裂分子及「麻煩製造者」,並警告選民不要支持賴清德。

美國兩黨代表團14日在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率領下抵達台北,成員包括小布希總統的國安顧問海德利(Stephen J. Hadley)及歐巴馬總統的副國務卿史坦伯格(James B. Steinberg)。海德利在總統府拜會蔡英文時,祝賀台灣成功舉辦大選,並表示美國對台承諾「堅如磐石」。

賴清德在黨部告訴代表團,其政府將延續蔡英文政策,持續捍衛台海和平穩定,並希望美國繼續支持台灣。美國和台灣官員表示,此次代表團訪台與過去的作法一致,中國並未將先前此類代表團視為局勢升級。

中國外交部表示,台灣選舉是中國的「地方事務。中國外交部抨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祝賀賴清德的聲明,是向台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中國歡迎並讚賞諾魯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的決定。

諾魯表示,為了國家及其1萬2500位人民的最大利益,將與北京全面恢復外交關係。此前,諾魯曾在2002年至2005年間承認北京,之後改而承認台北,台北透過發展援助等誘因與北京競爭諾魯政府的支持。台灣外交部表示,宣布的時機點意在冒犯台灣,感覺就像突襲。

諾魯承認北京後,台北只剩下12個邦交國,其中大部分位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CNBC》、《Fox News》、《南卡州報》(The State)、《國會山莊報》(The Hill)、《華盛頓時報》、比利時《晨報》(De Morgen)、《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瑞士《20 Minuten》、《阿爾高日報》(Aargauer Zeitung)、德國《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荷蘭《電訊報》、約旦《阿拉伯聖城報》(Alquds Alarabi)、《新阿拉伯人報》(The New Arab)、秘魯《一號報》、日本《西日本新聞》、泰國《泰叻報》報導,美國高階代表團訪台。

《產經新聞》、《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拜會賴清德,日本表態支持台灣。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韓國政府就選舉結果表示,期許台灣海峽維持和平穩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社論探討台灣周邊微妙的地緣政治平衡。

美國《CNN》、比利時《晨報》、《歐洲動態新聞網》(EurActiv)、《自由比利時報》、約旦《阿拉伯聖城報》、加拿大《環球郵報》、日本《產經新聞》(東京新聞)報導,諾魯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中針對台灣的攻防升高,5月總統就職大典為焦點,美國因總統大選在即而對中強硬論調。德國《世界報》評論德國的怯懦。

記者鄭信貞

中國買諾魯》美國務院嘆:令人失望的決定、將持續深化與台關係

似為報復賴清德當選總統,中國昨(15)成功誘拉諾魯與台灣斷交。美國國務院發布新聞稿指出,諾魯政府的決定令人失望,並重申將持續深化與台關係,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

國務院強調,台灣是值得信賴的理念相近民主夥伴,中國做出各種承諾以換取外交邦誼,但這些承諾常無法兌現。美方敦促全世界各國擴大與台交往,並持續支持民主、良好治理、透明且法治的國家。

國務院指出,美台雙方擁有共享的利益與價值,將繼續深化並擴展與台灣的交流,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深化雙方經貿交流,這都與美方一中政策的利益相符。

記者鄭信貞

中國買諾魯》總統府:對民主價值的報復 民進黨:絕不向威權低頭

似為報復賴清德當選總統?中國昨(15)成功誘拉諾魯與台灣斷交。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北京當局在全球祝福台灣順利完成大選的此刻,進行這樣的外交打壓,是對民主價值的報復,更是對國際穩定秩序的公然挑戰,但這無法阻撓台灣走向世界的意志,也無法改變兩岸互不隸屬的事實。民進黨痛斥,這是對民主價值的報復,更是對國際穩定秩序的公然挑戰,我們不會在壓力下屈服、絕不向威權低頭。

林聿禪指出,基於珍視傳統友誼與共同民主價值,多年來我國致力於諾魯政府助益諾魯人民利益及整體國家發展的各項工作。諾魯在北京誘拉下,做出無助於雙方人民利益及區域穩定的錯誤決定,我國表達強烈遺憾;北京當局在全球祝福台灣順利完成大選的此刻,進行這樣的外交打壓,是對民主價值的報復,更是對國際穩定秩序的公然挑戰。

林聿禪表示,長久以來,北京當局對我國外交空間的打壓不斷,包括一再以虛假承諾,以利益誘迫我國友邦、壓縮我國外交空間,然而這一切都無法阻撓台灣人民走向世界的意志,也無法改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事實。未來,中華民國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合作,為區域、全球和平穩定及繁榮發展貢獻心力。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趙怡翔指出,台灣的民主選舉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認同,並展現出台灣人民對其價值的堅持。近日包括美國、日本及許多理念相近國家都在第一時間派團或發聲明支持台灣的民主結果,展現民主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趙怡翔抨擊,在大選結束後,中國立刻透過外交手段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這不但是對民主價值的報復,更是對國際的穩定秩序的公然挑戰。

趙怡翔表示,中國的文攻武嚇只會使得國人更團結、台灣更具韌性;我們不會在壓力下屈服,絕對不會向威權低頭,台灣人將堅定意志,風雨同路。

涉外人士指出,這是日趨孤立的中國再次選擇與民主世界對抗,舉世矚目的台灣總統大選才剛落幕,全球都在祝賀台灣大選順利完成之際,北京卻以拉走台灣邦交國為報復手段,跟全世界唱反調,再次證明中國正與世界逆向而行。但台灣人已經透過選票拒絕中國的介選,代表台灣人民選擇民主陣營、走向世界,中國再次誘拉台灣邦交國,不僅無助於兩岸關係,更把已經從全球經濟邊緣化的中國帶向政治上的進一步孤立。

記者鄭信貞

中國買諾魯》挑戰國際秩序 中國灑幣挖牆腳 台灣二度與諾魯斷交

賴清德才剛當選第3日,中國就惱羞成怒,動用重金買動台灣邦交國諾魯。諾魯向台灣勒索26億元未果後,昨(15)宣稱遵循「一中原則」,轉而承認中國;外交部昨宣布再度終止與諾魯外交關係,並全面停止雙邊合作計畫、撤離大使館及技術團等相關人員。

台灣與諾魯於1980年建交,諾魯曾於2002年7月21日因債務問題與中國建交,台灣隨於23日宣布與諾魯斷交。但因中國承諾多未落實,諾魯2005年5月14日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

外交部次長田中光指出,去年即已掌握情資,中國積極接觸諾魯政要,利用經濟援助誘使該國外交轉向;諾魯前總統昆洛斯(Russ Joseph Kun)訪台出席國慶活動、第7屆玉山論壇前態度反覆,甚至一度取消訪台;而諾魯國會去年10月25日通過昆洛斯不信任案,10月30日改選亞定(David Adeang)繼任總統及完成內閣改組,期間立場一度回穩。

田中光說明,新政府上任後,台灣即積極與諾魯接洽雙邊各項合作計畫,並於今年1月12日指派專使,期能基於長期友誼,為鞏固台諾邦誼及深化兩國緊密合作夥伴關係努力。但諾魯持續就澳洲關閉諾魯難民處理中心(RPC)的巨額財政缺口及主辦2026年密克羅尼西亞運動會(Micronesian Games)田徑場工程經費及澳洲Bendigo銀行關閉諾魯分行等案向台灣索求鉅額經濟援助,並就台灣及中國提供的援助方案進行比價。

知情人士透露,澳洲關閉的諾魯難民處理中心(RPC)所造成的財政缺口,約佔諾魯年度預算之半,約為1億2500萬澳幣,約合新台幣26億元。諾魯盼台灣予以支援,正當台灣還與諾魯協商可能解方時,諾魯即突襲宣布與台灣斷交。

田中光強調,這是對台灣民主成就的打擊,這次的選舉結果不是中國所能承受的。

中國外交部在最新聲明中,歡迎諾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台灣斷交並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

教育部說明,諾魯籍在台灣就讀的學生人數共計52人,包括正式修讀學位外國生21人、華語生31人。其中,由外交部提供之台灣獎學金生在學人數為30名。

經濟部指出,台諾雙邊貿易總值僅約23.7萬美元,經貿上影響微乎其微。

記者鄭信貞

諾魯物價「比台北貴10倍」!百姓連鞋都沒有 討無鉅額金援就斷交 | 政治

正能量 43%

57% 負能量

2024總統大選落幕,不料選後第一個工作日,位於大洋洲的邦交國諾魯共和國就宣布與我國斷交。外交部說明,諾方持續向我索求鉅額經濟援助,我方秉持最大誠意提出協助方案,無奈諾方仍昧於中國利誘。據悉,諾魯當地物價比台北貴10倍,許多人民還無鞋可穿,可見比起多年邦交情誼,恐怕還是眼前利益更為實際。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中國挖諾魯!國民黨:傷害2300萬人民感情 中華民國國際地位不容抹煞 |

正能量 58%

42% 負能量

對於諾魯與中華民國斷交一事,國民黨表示無法認同、也無法接受,更傷害全體 2300 萬人民的感情。國民黨更呼籲大陸當局,此舉無助兩岸對話,中華民國的存在應該是兩岸和平的資產而非負債,不應在此時壓縮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國民黨表示,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不容抹煞、對國際社會的責任與義務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國民黨會與全體國人站在一起,面對日益萎縮的國際空間,也會更努力維護主權與尊嚴,也會更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與諾魯斷交!柯文哲發聲「民眾黨主張援外公開透明」:不與中國惡性競爭 |

正能量 40%

60% 負能量

外交部今(15)日宣布終止與諾魯的外交關係,這是繼去年3月宏都拉斯斷交後,又一邦交國斷交,讓我國的邦交國減至12國。對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民眾黨主張援外公開透明,不與中國進行無謂的惡性競爭,他也要向所有在第一線奮鬥的外交人員說聲「辛苦了」,請大家繼續為台灣拚出更寬廣長遠的國際空間。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去年斷交台灣宏國蝦農慘兮兮 王定宇:誰跟中共政權同一國誰倒楣 | 政治

正能量 67%

33% 負能量

外交部今(15)天下午宣布終止與諾魯共和國外交關係,全面停止雙邊合作計畫、撤離大使館及技術人員。引發關注,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中共撒錢搗蛋台灣的外交,誰跟這種政權同一國誰倒楣啊!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諾魯斷交2次都為錢!台灣「花2.8億贖飛機」也不夠 中共利誘秒轉身「去年

正能量 56%

44% 負能量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確定當選台灣2024總統,怎料今(15)日就傳出中共出手搶奪我國邦交國,讓太平洋友邦諾魯共和國宣布將與我國斷交,「不再視台灣為國家。」,並轉向與中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對此,外交部次長田光中坦言,中國2023年就接觸諾魯政要

新聞來源:風傳媒

歡迎!印太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5國11議員首訪台 聚焦共促永續發展

2021年5月成立的印太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首度在20日至22日,由帛琉、諾魯、韓國、紐西蘭、菲律賓等5國11名議員組團訪台,參加第2屆年會,聚焦「永續發展」。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

訪團成員包括帛琉參議院外交及國務委員會主席惠孟森(Mason Whipps)、參議院重要建設及網路科技委員會主席雷蒙傑索三世(TJ Oscar Imrur Remengesau, III)、眾議院銀行保險財政委員會主席戴福鐸(Frutoso Tellei)、眾議院觀光暨航空委員會主席伍華倫(Warren Umetaro)、諾魯共和國氣候變遷部長皮里斯(Asterio Appi)。

紐西蘭國會跨黨派友台小組共同主席莉里(Ingrid Leary)、跨黨派友台小組共同主席范德莫倫(Timothy van de Molen)、跨黨派友台小組創辦人歐康納(Simon O’Connor)前議員;菲律賓國會眾議院修憲委員會主席羅杰格(Rufus B. Rodriguez)、菲律賓國會眾議院氣候變遷委員會副主席洪麗慈(Jocelyn Sy Limkaichong)、韓國國會議員池成浩(Ji, Seong Ho)。

外交部說明,本屆年會活動主軸是「永續發展」,訪團訪台期間曾拜會蔡英文總統、立法院長游錫堃、環境部長薛富盛,接受外交部長吳釗燮晚宴,並參訪宣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創奕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等,深入瞭解我國推動永續發展的決心、能力、潛力。

外交部表示,印太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2021年成立以來,成員不斷在國際社會為台灣發聲,包括支持我國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國際組織,充分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是台灣在國際場域的堅實後盾。

外交部強調,此次各國國會議員來訪,更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國參與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8)。外交部歡迎更多印太地區國會議員加入「福爾摩沙俱樂部」,協助台灣有意義參與各項國際組織,貢獻國際社會。

記者鄭信貞

打臉《中國時報》假新聞 外交部:充分掌握諾魯政局、新任總統更挺台

台灣友邦諾魯10月30日選出亞定(David Adeang)擔任總統。《中國時報》昨(31)造假新聞,抹黑外交部毫無掌握。外交部駁斥,該報導通篇錯誤,儘管諾魯因黨派之爭對前總統昆洛斯(Russ Joseph Kun)提出不信任案,但新任總統更挺台,外交部全程掌握。

諾魯總統由國會議員選區。諾魯國會議員於10月25日通過對昆洛斯的不信任案,並於31日選出亞定擔任總統。

涉外人士指出,昆洛斯2022年當選總統是驚喜,拱他出線的特定議員就比較跋扈,總統難以牽制,當時外交部就注意並掌握。少數議員遭到中國接觸,並提案擬往中國靠攏。外交部一直都評估與觀察不信案提出的可能性,提案的議員儘管有少數親中派,也有友台派,顯示這不是中國因素。

涉外人士表示,最後由友台派的亞定以10比8勝選,昆洛斯還投出關鍵票,外交部全程都有掌握誰會投給誰。

這樣的選舉結果會讓台諾關係更加鞏固,亞定曾於2019年兩度訪台,台諾2005年復交時還是外交與貿易部長。而諾魯新任外交與貿易部長則由前總統安格明(Lionel Aingimea)出任,其挺台態度也非常鮮明。

對於《中國時報》昨以標題「諾魯總統突下台,外交部遭疑情報失靈」造假新聞,外交部抨擊,該報導完全為子虛烏有的不實指控;呼籲特定媒體進行相關報導與評論前,應秉持良好媒體素養,並妥為事實查證,以免淪為不實訊息傳遞者,貽笑國際。

記者鄭信貞

歡迎!來台參加國慶大典 蔡英文連會聖文森總督、諾魯總統

多位友邦元首近日赴台參加國慶大典。蔡英文總統昨(9)接連會見諾魯共和國總統昆洛斯(Russ Joseph Kun)、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總督朵根(Susan D. Dougan);蔡英文感謝兩友邦長期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她要代表政府及人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

蔡英文指出,昆洛斯去年上任後隨即率團訪問台灣,展現對兩國邦誼的堅定支持;並感謝諾魯政府長期以來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特別是昆洛斯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肯定台灣在疾病防治的成果,呼籲國際社會承認台灣有權參加聯合國體系。

昆洛斯表示,他要代表諾魯共和國政府及人民,向台灣致意並祝福台灣持續繁榮,很榮幸能再訪台灣,並參加國慶。也感謝台灣政府在基礎建設、公共衛生、農業、教育及航運等各領域給予諾魯共和國的協助,台灣是諾魯堅定的夥伴,對諾魯的經濟成長及永續發展有重要的幫助。

蔡英文則表示,朵根是台灣的好朋友,2008年曾以教育部首席教育官的身分來台交流。她2019年率團訪問聖文森國,也受到朵根的熱情款待。這次是朵根總督第2次來台,首度以總督身分來訪,意義重大。

蔡英文感謝聖文森國政府長期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包括在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聖文森總理龔薩福(Ralph Gonsalves)呼籲國際社會,接納台灣參與聯合國及各國際組織。對於聖文森國的支持,我們深深感謝。

朵根指出,台灣是民主與社會韌性的表彰,在國際上受到認可。尤其在民主方面,2023年公布的全球民主指數報告中,台灣名列亞洲第1名、全球第10名,這是許多強國都難以達成的民主成就。

朵根提到,聖文森國與台灣在1981年8月15日建交,兩國邦誼建立在包括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共享價值上,雙邊的相互尊重及友誼,更進一步鞏固兩國的關係及合作。過去40多年來,聖文森國受到台灣在各個領域的支持,而聖文森國也會持續支持台灣在國際組織的參與。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