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2 月 20th, 2023

水分

健康網》夏季該如何保護心血管? 國健署揭護心關鍵 – 即時新聞 – 自由

正能量 32%

68% 負能量

夏季炎熱,居家防疫期間,仍有部分行業需在外辛勞工作,國健署提醒民眾,夏季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就要盡快就醫。國健署表示,更年期女性即使在家,也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務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健康網》多喝水多健康? 營養師:這類患者要注意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

正能量 63%

37% 負能量

水分是人體代謝的重要元素,因此國健署建議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毫升白開水的習慣,但多喝水真的沒事?一次灌下大量白開水真的能被體內完全吸收?營養師方慈聲在臉書粉專「懂你想吃的營養師Grace」發文分享,喝水的5大秘密,供民眾參考。1、隨時喝,慢慢喝:口渴是缺水的最後緊報,應該隨時適量補充,每一次喝10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健康網》遠距工作煩躁、提不起勁? 專家點關鍵:「這」攝取不夠 – 防疫新

正能量 47%

53% 負能量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升警戒三級後,多數人已持續居家上班一段時間,但有些民眾會發現,自己常無法專心在工作上,過沒幾小時,眼神渙散呵欠接連不停,身體感到疲倦、煩躁,甚至頭痛。對此,專家指出,會出現上述症狀是因忽略水分攝取,建議1天要分次補充足夠飲水量。聯新醫運中心老師詹華蓁在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吃太飽增三高、癌症風險!營養師親授三大訣竅增加飽足感 | 生活 | 三立

正能量 57%

43% 負能量

美食當前,很多人常常吃著吃著,就忽略自己肚子其實已經塞飽飽,還是一直吃,常導致飲食過量,不只對腸胃道造成負擔,也容易引起疾病。其實醫師都會建議,每餐吃7、8分飽就可以,但許多人可能都覺得「要做到了也太難了吧」,專業營養師廖欣儀就和大家分享「增加飽足感」的三大訣竅,很簡單,尤其想減肥的人一定要學起來!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不吃鹽≠健康!2族群注意 醫示警「吃太淡」4慘況:嚴重恐致命 | ETt

正能量 35%

65% 負能量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認為不吃鹽比較健康,因此家庭主婦在煮飯時被叮嚀鹽巴要儘量少放,否則會導致高血壓。對此,醫師解釋,鹽分的攝取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神經肌肉功能異常,嚴重可能會致死,同時也分享,2種人特別容易有低血鈉症,一定要小心。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健康網》「絲瓜」好處超級多! 北農加碼5大知識報你知 – 樂活飲食 –

正能量 78%

22% 負能量

絲瓜口感嫩滑清爽,且富含高營養價值,為家庭料理入菜常見食材之一。除了能吃,絲瓜水能養顏美容,曬乾已老化的絲瓜還可做菜瓜布清潔,深受民眾喜愛;除了這些好處外,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在臉書粉專「台北農產」分享了絲瓜的5大知識,供民眾參考。知識1:水分纖維一次補足新鮮絲瓜含有豐富水分與纖維,吃絲瓜可以同時補充,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健康網》總是口渴才喝水? 營養師:想到就喝才是最好 – 即時新聞 – 自

正能量 64%

36% 負能量

您什麼時候喝水呢?是口渴了才喝嗎?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發文指出,水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存在,其實喝水沒有最佳時機,想到就喝才是最好的。彭逸珊提醒,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口渴代表身體已經微微脫水了,最好是小口小口慢慢喝、少量分次喝;另外,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建議以1小時不超過1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小便酸澀、血尿…泌尿道感染上身!醫曝發炎禁忌:燒烤炸物別碰 | ETto

正能量 36%

64% 負能量

女性的泌尿道感染,往往出現的症狀包括下腹部疼痛、頻尿伴隨色深量少,且小便酸澀或疼痛,甚至血尿。預防泌尿道感染,以及避免再復發,透過中醫調理也有效,應該注意適當攝取水分,避免燒烤炸燥熱食物,以及養成兩個小時解尿一次的習慣等保養方法。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腸胃炎腹瀉體內電解質恐失衡 錯用運動飲料反加重脫水 | ETtoday探

正能量 43%

57% 負能量

衛福部疾管署發出警訊,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現在正好是諾羅病毒好發季節,腸胃炎患者經常伴隨噁心、嘔吐、腹瀉,此時民眾可能選擇短暫禁食讓症狀稍微緩解,擔心電解質失衡則用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與水分。但醫師提醒,即便腹瀉身體也需要營養修補發炎部位,運動飲料很可能加重脫水狀態。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餐餐重口味傷腎癌症找上門!身體出現「5徵兆」是可怕警訊 | 生活 | 三

正能量 57%

43% 負能量

現代人的生活中美食選擇多,但吃下的精緻糖類、鹽份更多。高鹽分的飲食,可能引起各種健康問題,像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除了平時盡量少吃鹽分過多的食物之外,也要時常注意身體的變化,像是容易口渴、頻尿甚至手上的戒指變緊,都可能身體發出的警訊。(編輯:林彥君)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喝水也能養生! 8個方法快學起來…「睡前喝」可預防心肌梗塞 | ET

正能量 60%

40% 負能量

身體缺水?聽起來像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如果喝的方法與時機錯了,就可能讓你身體缺水。而且水分不足時,身體不一定會用口渴的方式告訴你,而是不知不覺地從其他地方吸收水分。想要讓身體隨時隨地不缺水,學習8個喝水法,不用花力氣花大錢,就能夠靠喝水養生。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喝錯反傷身 3狀況該停止喝水 – 生活

正能量 65%

35% 負能量

水是生命泉源,多喝水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讓肌膚維持水嫩,但水不是喝越多越好,喝的量不對、喝錯時機,反而會傷身。人無法一天無水。人體60%到70%是由水構成,身體各項生理運作如消化系統分泌消化酵素、蛋白質要發揮作用、新陳代謝後的廢物要排出體外……幾乎都要靠水才能順利完成,「沒事多喝水」已成為現代人的養生圭臬。喝水可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改善便秘、記憶力。不過,水喝多了或是選錯時機喝水,也可能會傷身。水是生命泉源,多喝水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讓肌膚維持水嫩,但水不是喝越多越好,喝的量不對、喝錯時機,反而會傷身。人無法一天無水。人體60%到70%是由水構成,身體各項生理運作如消化系統分泌消化酵素、蛋白質要發揮作用、新陳代謝後的廢物要排出體外……幾乎都要靠水才能順利完成,「沒事多喝水」已成為現代人的養生圭臬。喝水可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改善便秘、記憶力。不過,水喝多了或是選錯時機喝水,也可能會傷身。美國健康網站《Women’s Health》提醒,以下這3種狀況,建議你放下手中的水瓶。狀況1/尿液呈現透明無色,身體鬧水災別再守著「一天要喝8杯水」的舊觀念!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喝進足夠的水,看看尿液的顏色就對了。如果尿液呈現淡黃色,表示身體水分充足,不需要再多喝水;若尿液顏色呈現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過多,該停止喝水了。這些不同的尿液顏色,其實也反映了體內水分的多寡。「主導身體電解質平衡的腎臟,會藉由尿液量調節身體水分,」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表示。當你喝進超過身體需要的水分時,腎臟會自動將多餘的水過濾、經由尿液排出,此時尿液顏色會呈現淡黃色甚至是透明無色;相反的,若腎臟偵測到體內水分不足、血液中的鈉鹽濃度過高,便會回收身體寶貴的水分,此時的尿液量會減少且尿液的濃度較高,顏色便會呈現深黃色甚至是烏龍茶色。當尿液已經呈現透明無色,再繼續喝水,可能對身體有害。莊宗芳指出,腎臟功能正常的人,通常能藉由尿液排出這些多餘的水分,但腎臟、心臟、肝臟有問題或是中風的老年人、腎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的小嬰兒,可就不同。這些族群由於腎調節能力不佳,當腎臟來不及排出過多的水,過多的水會堆積在體內,可能會造成「水腫」,甚至損害腎臟功能,若持續牛飲不止,雖然機率不高,但也可能會導致低血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水中毒。多喝水有益健康,但下次要喝水前,記得先看看自己的尿液顏色。狀況2/吃飯時少碰「冰水」,小心消化不良吃飯前30分鐘先喝杯水佔領胃部空間,吃飯時容易有飽足感,進食量自然減少,有助減肥。但是在吃飯時,邊吃邊喝「冰水」,卻可能會讓你消化不良。胃跟身體一樣,喜歡在攝氏37度的恆溫環境下工作,尤其吃飯時血液大多聚集在胃部及消化系統,當你邊吃飯邊灌冰水,雖然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體溫,冰水會在體內轉換為溫水,「但是當冰水直接衝到胃裡,初期胃部溫度驟然降低,很容易就會讓你會消化不良,」莊宗芳解釋。此外,一般正常人的腸胃或許能承受這樣的溫度變化,但有胃潰瘍或是十二指腸潰瘍的病患,若經常飲用冰水,可能會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不良,不利於潰瘍癒合。不管是一般民眾或是有腸胃疾病的患者,吃飯時最好還是避免喝冰水或吃冰。狀況3/從事長時間中高強度運動,只喝水不夠運動前喝一杯水,運動時血液流動更順暢,讓你不易疲累,運動表現更好。但從事長時間、高強度運動時,大量的電解質如鈉、鉀、鎂等會隨著汗液流失,只喝白開水,可能會讓你電解質失調,導致抽筋。運動營養師楊承樺建議,從事1個小時以上、中強度以上的運動,最好是喝點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及持續運動的能量;若不慎處於脫水的狀態,喝運動飲料比喝水更能幫助身體留住水分。不過,若運動時間在1個小時以內,且屬於低強度運動,流失的體液、消耗的熱量不夠多,喝白開水就已足夠,「長期飲用運動飲料,反而會讓你越運動越胖,」Q老師營養教室營養師張佩蓉特別叮嚀。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