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2 月 5th, 2024

斯洛伐克

俄侵烏克蘭》台灣首批援贈物資運抵斯洛伐克 將運往基輔市議會

台灣民眾捐贈烏克蘭的物資,首批已運抵斯洛伐克,昨(22)舉行援贈典禮,將台灣捐助的150萬美元善款、物資交給斯洛伐克政府,包括斯洛伐克外交部、內政部、副議長格倫德爾(Gábor Grendel)等人出席見證。物資將於今日運往基輔市議會。

駐斯洛伐克代表李南陽表示,台灣人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希望這些物資及善款可以幫助烏克蘭難民度過難關;誠摯感謝斯洛伐克政府展現高效率行政作業,提供迅速協助。台灣民間募集的物資將分批送到斯洛伐克,轉運烏克蘭。善款150萬美元則交由總理辦公室為救助烏克蘭難民所設立的官方帳戶,透明監督管理。

李南陽也提及,為幫助烏克蘭學者和學生,科技部與中研院合作,提供烏克蘭學者及學生全額獎助學金,並於3月16日開放申請,歡迎烏克蘭人民踴躍申請。

斯洛伐克外交部次長布洛琪柯娃(Ingrid Brocková)透過李南陽轉述,希望向台灣表達斯洛伐克政府及人民的誠摯謝意,這是斯洛伐克照顧日益增多烏克蘭難民的及時雨。

斯洛伐克外交部經濟合作司總司長季絲(Lucia Kišš)代表政府出席儀式,表示感謝台灣對烏克蘭的慷慨援助,很榮幸可以協助運送台灣的愛心物資到烏克蘭。

格倫德爾說,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立即可見誰是真正的朋友,斯洛伐克非常高興可以幫忙將台灣捐贈的人道物資送到烏克蘭。

記者鄭信貞

台斯友好再一章 蕭美琴約斯洛伐克大使森林聊合作 | 政治 | | New

正能量 91%

9% 負能量

台灣外交再一突破!我駐美代表蕭美琴與斯洛伐克駐美大使Radovan Javorčík相約在森林中討論氣候、環境,以及環保產業創新的合作機會。蕭美琴23日上午在臉書po出一段約2分多鐘影片,她與Radovan Javorčík邊走邊聊,強調台斯合作。歐盟國家斯洛伐克經濟部政務次長葛力克(Karol G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強化聯繫中東歐 跨部會月底再訪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去年10月率團訪問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獲得豐碩成果。外交部昨(17)預告,3月下旬將再有包括外交部、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的代表團出訪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繼續強化台灣與中東歐國家的夥伴關係。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去年10月率科技部長吳政忠、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及跨部會政府官員、研究機構、公協會、產業代表,組成66人訪問團,實地訪查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

並與斯洛伐克簽署7項合作備忘錄、捷克5項、立陶宛6項;涵括科學園區、太空、電動車、智慧城市、機械、中小企業數位化、觀光、網路安全、半導體、教育科研、生技及金融合作等多元領域。

外交部歐洲司長陳立國昨預告,為了繼續強化雙邊的實質合作,外交部、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和相關專家,將在3月中下旬再次組團出訪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規劃深入了解各國關鍵產業發展現況和條件,也將分享我國經驗,並持續規劃雙方合作方向。

陳立國說明,此次新增教育部代表參團,是基於我國產業發展主要來自高素質人力,台灣和中東歐國家也將在人才培育方面擴大合作;政府並將持續協助國內廠商探索中東歐、投資藍海,強化與中東歐國家全面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具韌性的民主供應鏈。

記者鄭信貞

烏克蘭危機》國人援贈物資 明啟運送往斯洛伐克

俄羅斯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積極配合民主陣營,譴責、制裁俄羅斯,並援助烏克蘭。外交部除宣布將4.2億元捐款轉給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立陶宛等5國外;國人捐贈的醫療用品及民生物資,明(17)開始啟運,送往斯洛伐克。

對於國人捐贈的善款。外交部已宣布,首波捐贈波蘭1億元;第2波分別捐贈波蘭650萬美元,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各150萬美元、立陶宛50萬美元,5國加總為1150萬美元(約台幣3億2200萬元)。

捐款將由我國駐館透過駐在國政府,轉給當地政府指定或建議的民間救援組織,以便迅速協助逃往歐洲各國的烏克蘭難民。

物資方面。外交部長吳釗燮說,2月28日已啟運首波27噸醫療物資;國內募集的物資,目前已逾4000箱,完成整理約2400箱,規劃明天起運,送往斯洛伐克。

記者鄭信貞

中國惹人嫌》斯洛伐克經濟次長證實 中國阻訪台灣、贈台疫苗也遭拒

斯洛伐克經濟部政務次長葛力克(Karol Galek)去年12月率領43人兼具層級與規模的訪問團來台,與台灣簽署9項合作備忘錄,並期盼強化在半導體、太空產業、電動車等領域合作。斯國媒體3日專訪葛力克,他證實中國行前有勸阻不要來台灣,並爆料原要捐贈台灣另家廠商的疫苗,但遭廠商拒絕,最後是贈台16萬劑AZ疫苗。

葛力克受訪時指出,每當與中國對話時,他們就會對台斯之間的合作疑神疑鬼,覺得有政治色彩。證實中國曾要求他們別去台灣。

葛力克點出,台灣與斯洛伐克合作較無風險,但斯洛伐克與台灣合作卻有。他也不斷向中國大使保證,若斯方對特定領域有興趣,也會非常樂意與中方建立與台灣一樣的合作模式。

對於選擇與台灣合作,葛力克強調,斯國選擇雙方長期在經濟合作經驗良好且豐富的夥伴,台灣也對斯國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進行合作。斯洛伐克是汽車生產強國,人均生產汽車數量是最多;看到福斯正因缺少晶片而產能受限,因此與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建立直接聯繫相當重要。

葛力克強表示,洛伐克擁有高水準的教育、良好的基礎建設、在中歐具戰略性的地利,並致力於設置研發中心,因此希望在歐洲興建半導體工廠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期盼參與半導體供應鏈,為現有企業與潛在投資者搭橋。因此與台灣進行合作,台方提供獎學金讓斯國學生汲取專業知識,未來無論半導體工廠是否落腳斯國,這樣的教育合作都將持續進行。

記者詢問,斯洛伐克贈台疫苗,是否原本要捐贈另家廠商的疫苗,卻因這家廠商拒絕提供疫苗給台灣。葛力克證實,此事確實發生了,但不會去猜測該廠商是基於怎樣的動機,就是不願意提供疫苗給台灣。

記者鄭信貞

台歐外交突破》斯洛伐克經濟部次長明率團訪台 史上最高層級

國發會主委員龔明鑫10月率的66人中東歐經貿考察團訪問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將由經濟部次長葛力克(Karol Galek)率官、研、產、學界43人訪問團,明(5)抵台訪問;是斯洛伐克自2003年設處以來,首度派遣規模及層級均具代表性的重要官員訪台,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

龔明鑫10月間會同科技部長吳政忠、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跨部會政府官員、研究機構、公協會、產業代表66人,訪問斯洛伐克、捷克、立陶宛;並與斯洛伐克簽署太空發展、電動車、智慧城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觀光及科學園區合作等領域7項合作瞭解備忘錄(MOU)。龔明鑫當時就邀葛力克12月訪台,主持首屆台斯次長級經濟諮商會議。

外交部證實,葛力克率領的訪問團在台訪問期間,將與我方共同召開首屆「台斯跨部會經濟合作諮商會議」,分別由「經貿」、「教育、科研與觀光」兩個議題工作小組,探討促進台斯兩國經貿投資、教育、文化及觀光等多元豐富層次的夥伴關係。

訪團也將透過斯洛伐克投資商機論壇、B2B商業洽談會以及相關參訪,進一步拓展台斯經貿投資、產業對接與供應鏈安全等合作,共同打造穩健強韌的民主供應鏈。

外交部表示,今年斯洛伐克國會外交委員會首度通過決議,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9月斯國政府宣布捐贈16萬劑疫苗協助台灣抗疫,擴大國際間良善循環;10月我國籌組中東歐三國經貿投資考察團訪問斯洛伐克,雙方簽署達7項合作備忘錄,舉辦逾170場商業洽談會,奠定彼此經貿合作及產業連結的堅實基礎。

外交部樂見葛力克藉訪問台灣,進一步提升台斯雙邊合作及人民間的友誼;並強調斯國訪問團在台期間,政府相關部會都將遵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接待訪團,並貫徹相關防疫工作,以兼顧防疫規範與訪問成效。

記者鄭信貞

迄今層級最高!斯洛伐克經濟部次長葛力克5日將率團訪台 | 政治 | Ne

正能量 97%

3% 負能量

台灣與中歐國家斯洛伐克關係將有重大突破!斯洛伐克經濟部次長葛力克(Karol Galek)5日將率領該國官、研、產、學界代表的43人訪問團搭乘專機抵台訪問,將與我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共同主持首屆台斯次長級經貿諮商會議,以及跨部會層級的經濟合作諮商會議,包括科技部、經濟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官員參與,就供應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世界看台灣》蔡英文證實台美軍事合作迴響極大、台歐趨密引發關注

昨天(29)世界怎麼看台灣?蔡英文接受《CNN》專訪,透露美軍協訓國軍,台灣有信心爭取到世界的支持,持續獲得高度關切;台灣加強與歐洲的關係、台海情勢的緊張、美國公開挺台參與聯合國,也獲各國高度重視。

包括美國《CNN》、《彭博》(Bloomberg)、《新聞週刊》(Newsweek)、英國《路透》(Reuters)、《衛報》(Guardian)、法國《法新社》(AFP)、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西班牙《世界日報》(El Mundo)、土耳其《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A)、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沙烏地阿拉伯《國家報》(Al-Bilad)均圍繞在《CNN》專訪蔡英文的內容,並強調中國威脅日增,美台軍事密切合作,以及中國的暴跳如雷。

在台灣的國安情勢方面。《法新社》報導,為何因台灣而起的緊張情勢正在升高。報導指出,中國是台灣為分離的省分,必要時將動武予以併吞。而美國1979年不再承認台北,轉而承認北京;美國國會則要求美國提供台灣自衛的武器,但若中國犯台,美國是否防衛台灣刻意保持模糊態度。

「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明克勝(Carl Minzner)表示,北京大幅摧毀香港制度影響許多台灣人。中國近年則大幅增加軍事行動,10月初派遣入侵的軍機數量創新高。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外界承認中國軍方接近具備進犯和控制台灣的能力。台灣是美中唯一可能因此爆發戰爭的議題。但與美戰爭是中國長年以來試圖避免的事情。中國的目標,是讓台灣人民在心理上陷入絕望,獲得兵不血刃的勝利。

「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呼籲美國遠離「戰略模糊」,改採明確警告中國。美國總統拜登10月21日表示,美國將防衛台灣。白宮隨即澄清拜登並未改變政策。蔡英文則對美國是否將防衛台灣,透露出信心。

美國《美聯社》(AP)報導,國防部長邱國政強調,國防要靠自己。《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專文警示,台灣之戰可能即將到來。荷蘭《改革日報》(Reformatorisch Dagblad)報導,美國高階將領看中國武力恫嚇。

在台灣與歐洲的外交關係。《法新社》報導,台灣在歐洲展開魅力攻勢,而中國步履蹣跚。報導指出,台灣66人的訪問團前後訪問斯洛伐克、捷克、立陶宛,共簽18份合作備忘錄。這激怒中國。中國已因立陶宛退出中國與地區國家的「17+1」,後來允許開設台灣代表處而感到沮喪。

維爾紐斯大學分析家安卓約斯卡斯(Konstantinas Andrijauskas)表示,自從整個地區從蘇共解放後,該地區許多國家的政治菁英一直和台灣保持聯繫。台灣的投資較可預測並獨立於政治意圖之外。中國想要在多數北約國家視為對國家安全敏感的部門進行投資。

捷克總統齊曼(Milos Zeman)允諾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捷克工業總會(Czech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y)馬丁(Lukas Martin)表示,他們承諾的很多,而兌現的少很多。且多在非產業部門、體育競賽隊、房地產,創造的工作機會和附加價值較少。台灣則鎖定產業,富士康工廠就創造工作機會。台灣、中國的投資量差不多,但台灣投資創造約8倍多工作機會。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也訪問斯洛伐克、捷克。中國駐布拉格大使抨擊這是干涉中國內政。但歐盟予以無視。歐洲議會上週敦促該歐盟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抨擊中國對台灣的作法。去年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帶領90位由捷克政治人物、創業家、科學家和記者訪問台灣。今年12月將有斯洛伐克代表團訪台。

《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與中東歐國家關係加深,引發中國不滿。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吳釗燮密訪布魯塞爾加劇歐中緊張局勢。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下週將有歐洲議會訪台團,中國強烈反彈。澳洲《ABC》報導,澳洲執政自由黨參議員Eric Abetz呼籲與台灣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並結束「一個中國」政策。

包括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日本《NHK》、《每日新聞》、印度《政治家報》(The Statesman)均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態,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要求G20領袖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報導指出,來自西方與日本的200多名國會議員,於2020年6月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當時北京頒布嚴厲法律,視香港的反政府言論為罪行。包括加拿大保守黨議員吉努斯(Garnett Genuis)在內,各國國會議員29日將在羅馬與吳釗燮、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西藏流亡政府領袖邊巴次仁(Sikyong Penpa Tsering)、維族活動人士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會面。

這場IPAC組織者所謂的「對比會議」,將努力促請人們注意中國共產黨對民主、人權和法治的系統性攻擊,並提醒民主國家有責任維護基於國際規範的秩序,這現正受到北京威脅。

《溫哥華星報》(The Star Vancouver)也報導,IPAC要求G20向中國施壓。

記者鄭信貞

台歐外交突破》一夥的?!北京飆罵「竄訪」 國民黨要砍外交預算

包括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率領的產官學研66人訪問中東歐、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歐洲多國,為台灣外交做出種種突破。但除惱羞成怒的中國大罵這是「竄訪」外,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竟痛罵吳釗燮缺席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揚言杯葛外交部預算審查。儼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上身。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26)怒罵,吳釗燮是典型的台獨分裂分子,四處「竄訪」的真實目的是鼓吹台獨分裂主張,製造一中一台假象;中方對有關國家縱容台獨分裂分子堅決反對,要求有關國家不為台獨分裂活動提供平台。

趙立堅還嗆,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

無獨有偶,陳以信也配合中國聲討外交部。他痛斥吳釗燮缺席明日外交委員會的專案報告,是藐視國會。還不滿這屆立法院要求吳釗燮出席24次,但僅來12次,嗆聲要將吳釗燮給退學。並叫囂,吳釗燮一天不來外委會,他就杯葛外交部預算審查。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強調,吳釗燮以高規格受邀訪問歐洲國家,是台灣退出聯合國後的大事,備受國內外矚目,建議陳以信收回「杯葛」的說法,莫讓國民黨再背負中國在台代言人惡名。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中國共產黨用極其粗魯、低俗辱罵台灣的出訪行動,陳以信竟還要脅杯葛預算;這樣重要外交事件,全世界只有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進行抗議和杯葛。國內有這種配合中國的政黨,對台灣才是最大的威脅。

記者鄭信貞

台歐外交突破》吳釗燮訪斯洛伐克 望全球合作對抗威權

外交部長吳釗燮出訪歐洲,昨(26)首站抵達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強調兩國一致堅持自由、法治、人權等共享價值,呼籲理念相近夥伴在現有良好基礎下,加強在貿易、投資、產業連結等合作,在疫後經濟復甦上彼此輔助,共創繁榮。

吳釗燮應斯洛伐克智庫「全球安全論壇」(GLOBSEC)邀請,昨出席其舉辦的「台灣論壇」(Taiwan Forum)發表專題演說。此為吳釗燮繼2019年6月赴丹麥出席「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後,再次以外長身分訪歐發表專題演講。

論壇以「疫後的韌性與全球經濟合作」(Resilience and Glob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fter the Pandemic)為主題,舉辦疫後世界韌性、如何復甦經濟等2場研討會,與談人包括斯洛伐克外交部次長布羅科娃(Ingrid Brockova)、前捷克斯洛伐克聯邦斯洛伐克外長Pavol Demes。

吳釗燮指出,台灣民主發展與中東歐國家脫離威權有相似的歷史背景,兩國一致堅持自由、法治、人權共享價值,呼籲理念相近夥伴在現有良好基礎下,加強在貿易、投資、產業連結等各層面的合作,在疫後經濟復甦上彼此輔助,共創繁榮。我國企業已陸續在智慧機械、綠能產業等領域尋求與斯洛伐克企業合作;中東歐3國經貿投資考察團赴斯洛伐克、捷克、立陶宛,就是最好的例證。

吳釗燮提及,在台灣疫情嚴峻時刻,斯洛伐克、捷克、立陶宛、波蘭、美國、日本紛紛捐贈疫苗,充分展現民主夥伴的良善循環。並特別感謝斯洛伐克國會外交委員會今年稍早曾通過支持台灣參與世衛大會(WHA)的決議,意義重大。

外交部說明,台斯兩國陸續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免試互換駕照協定」、「度假打工協定」、「經濟合作協議備忘錄」等,提供台商前來投資的良好環境。斯洛伐克政府9月贈台16萬劑AZ疫苗,在我國疫苗短缺之際協助提升疫苗覆蓋率,溫暖台灣人民心扉。在民主夥伴共同抗疫的良善循環之下,相信台斯在疫後復甦時期也將持續拓展各領域的合作。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拜登再度發言援台、台歐關係趨緊密引發中國反彈 國際關注

昨天(25)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總統拜登再度發言表態將防禦台灣,引發國際高度重視,並分析美國是否結束戰略模糊;美台官方正式對台討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歐洲議會強勢通過挺台報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呼籲歐盟啟動歐台投資協定談判、正名歐駐台代表處;台灣官方接連訪問中東歐;再再引發國際關注。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拜登發表涉台言論後,中國矢言不退讓。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21日上《CNN》節目時再次明確表態,美國會防衛台灣,並強調我們對此保證過。中國22日即表態,中方沒有任何妥協或退讓餘地。

華府對如何因應台灣遭遇攻擊的情況,向來採取戰略模糊立場。拜登的言論,被視為擴大解讀華府的「戰略模糊」政策。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22日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22日則說,沒有人想見到台海發生戰事,且沒理由發生這樣的情況。

拜登提名的駐北京大使人選勃恩斯(Nicholas Burns)20日在其人事任命聽證會指出,美國在面對中國崛起時,應對自身實力抱持信心,並譴責中國的許多作為,包括對台港的政策。

包括《美國》(CNN)、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荷蘭《鹿特丹商報》(NRC Handelsblad)、《荷蘭廣播基金會》(NOS)、「Het Parool」、德國《世界報》(Die Welt)、《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法國《世界報》(Le Monde)、希臘《每日報》(H KAΘHMEPINH)、《網路報》((iefimerida)、土耳其《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nadolu Ajansi)、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阿根廷《國家日報》(La Nacion),均報導拜登發言表態將協防台灣。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英國《路透》(Reuters)、法國《法新社》(AFP)、日本《讀賣新聞》則著重,美國政府事後強調對台政策不變。

《路透》另報導,台美於重大紀念日前夕討論台灣參與聯合國議題。報導指出,中華民國在1971年10月25日被逐出聯合國,中國則藉此宣稱對台灣有代表權。美國國務院23日發表聲明表示,美國與台灣官員舉行視訊會議,討論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美方出席代表包括國務院國際組織事務局代理首席副助卿游恩(Hugo Yon)、主管中台蒙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以及台灣駐華府副大使王良玉(Liang-yu Wang)等。

《路透》還報導,中國警告捷克、斯洛伐克,若台灣外長往訪將面臨報復。報導指出,台灣外長吳釗燮25日起將出訪斯洛伐克、捷克;出席斯洛伐克智庫主辦的論壇,再前往布拉格會晤捷克國會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布拉格市長賀吉普(Zdenek Hrib)。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警告兩國,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主權,並稱會密切關注吳釗燮「竄訪動向」。但沒說明將採取何種措施。中國已為台灣和立陶宛協議互設實質大使館,與立陶宛發生爭端,召回派駐對方國家的大使。

保加利亞「news.bg」報導中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恐嚇。日本《NHK》、《大阪日日新聞》、《每日新聞》均報導,台灣強化與中東歐的關係。

美國《彭博》(Bloomberg)、比利時《歐盟政治報導》(EU Political Report)、《竅門周刊》(KNACK)、《歐盟觀察家》(EUobserver)均報導歐洲議會通過挺台報告案,並引發中國的暴怒。

瑞典《北雪坪日報》(Norrköpings Tidningar)社論肯定,綠黨決議正式承認台灣,此為正確做法。《金融時報》報導,台灣在岸田家族早年來台經商的淵源,找到深化雙邊關係的希望。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費加洛日報》(Le Figaro)刊登評論,呼籲遏阻中國。文章指出,任何有任期限制的極權領導人傾全力以「國家計畫」收復所謂失落領土時,有識者皆應嚴正視之。習近平2019年確立對台灣未來的政策,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實現完全統一。唯一實質問題是,如何阻止中國利用武力實現此目標?

北京所謂的「一國兩制」,從香港受其控制後就不再具有說服力。中共領導人看似正伺機而動,或許是等待世界各國忙於應對其他危機而視而不見;中國推展軍事化,催生出全球一流的海軍艦隊,及出乎情報人員意料、射程可達各洲的極音速彈道飛彈。台灣認為,北京最快2025年即能以可承受的代價全面武力犯台。但美國仍保持「戰略模糊」,拜登的溫和路線被習近平視為軟弱。唯有堅定承諾協防民主台灣,並做出足以應對挑戰的軍力展示,方能有效震懾紅帝。美國或許有必要展現好戰、好鬥的一面,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日本《每日新聞》社論指出,台灣海峽緊張局勢持續,中國應進行對話而非施壓。

對於中國的軍事武力。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刊登專文分析,無人機如何引爆台海軍事衝突。《NBC》報導,美國軍方監控中國的軍事成長。

《美聯社》報導,北韓譴責美國挺台,並暗示將與中國結盟。

記者鄭信貞

台灣外交大突破》吳釗燮今起程訪斯洛伐克、捷克

現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率領的經貿投資考察團正在中、東歐訪問。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今(25)晨起程,準備訪問斯洛伐克、捷克。

外交部指出,吳釗燮將接受斯洛伐克「全球安全智庫」(GLOBSEC)邀請,將發表演說;還會在捷克接受參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 )頒贈獎章,並會見布拉格市長賀吉普(Zdeněk Hřib)。

吳釗燮再推特發文指出,從天鵝絨革命到野百合學運,台灣、捷克與斯洛伐克緊密相連,我們同樣渴望自由、人權和法治。我很榮幸能夠訪問這兩國,並且與其合作使世界更好。團結讓我們成為不可阻擋的良善力量。

除斯洛伐克、捷克以外。吳釗燮還可能訪問波蘭,並從比利時視訊連線,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G20峰會前舉辦的對應會議。

記者鄭信貞

中東歐經貿考察團首站斯洛伐克 簽署7項MOU

國發會龔明鑫主委率領的經貿投資考察團,首站抵達斯洛伐克,經濟部國貿局、斯洛伐克貿易及投資發展局(SARIO)合辦「台斯企業媒合洽談會」;兩國共簽署7項MOU,跨及電動車、智慧城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觀光、太空、科學園區合作等。

國貿局表示,參與洽談的斯國新創電池研發公司,主推電池及儲電設備產品,與台灣業者互動熱絡,我國業者也對該產品有高度興趣,雙方將進一步討論產品銷售及技術合作事宜。

與美台均擁有研發代工製造合作關係的斯國高端晶片設計公司,特別提及台灣半導體發達,面臨全球供應鏈重整,邀請台灣業者共組穩定的供應鏈,並希望向台灣EMS廠採購伺服器。

科技部長吳政忠則於拜會斯洛伐克科學院(SAS)時指出,這如同中研院,兩國過去20多年來已有多項合作計畫。台灣作為ICT大國,除致力於量子電腦的發展,也重視隱密性極高的量子通訊技術,期待進一步串聯台灣與歐洲量子科技研究。

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與Zilina大學研究中心主任Filip Pastorek,簽署瞭解備忘錄促進雙方合作事宜。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則與斯國太空公司3IPK、Decent簽署合作備忘錄。科技部說明,這建立3方合作架構,3IPK、DECENT將在台提供由歐洲太空總署ESA所使用之區塊鏈應用程序的Proof of Concept計畫。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也會扮演合作平台,鏈結國內對區塊鏈技術有興趣的廠商,與這兩家公司合作。

兩國不但簽署包括等MOU。也促成竹科、國家太空中心與斯洛伐克Zilina大學、太空公司3IPK、Decent簽署相關備忘錄,加強雙邊緊密合作。共簽7項MOU。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邀斯洛伐克經濟部次長佳雷克(Karol Galek),年底赴台灣訪問,主持首屆台斯次長級經貿諮商會議。

記者鄭信貞

中東歐經貿考察團 首站與斯洛伐克簽7項MOU

國發會龔明鑫主委率領的經貿投資考察團,21日抵達斯洛伐克,不但促成近60家斯商、台商進行160餘場次的實體及線上洽談;兩國也簽署包括電動車、太空發展、智慧城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觀光、科學園區合作共7項MOU。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斯洛伐克貿易及投資發展局(SARIO)合作舉辦「台斯企業媒合洽談會」。參與洽談的斯國新創電池研發公司主推電池及儲電設備產品,與台灣業者互動熱絡,雙方將進一步討論產品銷售及技術合作事宜。斯國高端晶片設計公司,則特別提到台灣半導體發達,面臨全球供應鏈重整,期望可邀請台商共組穩定的供應鏈。

國貿局指出,斯洛伐克是我商進入歐盟及中東歐市場之重要門戶,雙方經貿也深具互補性與發展潛力,我對斯國主要出口產品為車輛零配件、積體電路、電話及通訊設備等,而台灣自斯國進口產品主要為小客車及半導體相關蝕刻器具等。雙方於2003年相互設置經濟代表處以來,陸續簽訂避免雙重課稅、科技合作、電子化政府、關務合作、免試互換駕照、航空運輸服務、經濟合作發展及打工度假等多項協定,大幅增進雙方經貿及民間交流合作。

國發會指出,簽署包括電動車、太空發展、智慧城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觀光、科學園區合作共7項MOU。盼在技術與供應鏈合作、科研、貿易及投資等面向進一步強化合作關係。

龔明鑫也邀斯洛伐克經濟部次長Karol Galek今年12月來訪,主持首屆台斯次長級經貿諮商會議。他感謝斯洛伐克今年回贈台灣16萬劑疫苗,台商也另贈價值40萬元的額溫槍及防疫物資給斯國慈善機構。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