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4 月 29th, 2024

歐盟

歐盟公布歐洲經濟安全戰略計畫 力阻敏感科技、關鍵基礎設施落入中國

歐盟昨(24)公布歐洲經濟安全戰略計畫,希望透過更好的協調行動來保護敏感科技與關鍵基礎設施不要落入地緣政治對手手中,以加強歐盟的經濟安全。文件雖沒點名任何國家,但強調要「與可信賴夥伴合作」、「去風險」,就是衝著中國。具體方式包括加強對外國投資的審查,收緊對中國等競爭對手的出口和技術外流的管制。

歐盟執委會2023年10月提出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4大最最敏感且急迫科技,要求對這些領域的外國投資進行嚴格審查。這次公布的措施是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力推的去風險化(de-risking),非與中國脫鉤(decoupling)的一部分。

這套方案攸關解決歐盟經濟安全風險,同時確保歐盟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商業和投資目的地。

提案含5項措施,包括加強外商直接投資監管、協調出口管制、支持並更嚴格管控可能具有軍民兩用技術研究的方案、提高科研安全性、控制敏感技術通過歐洲海外投資洩露給敵手。

文件提到成員國須建立篩查機制,示警歐盟有很大部分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仍流向沒有篩查機制的成員國、留下漏洞,因為潛在關鍵FDI仍未被發現。歐盟將要求其成員國審查FDI,並阻止中、俄等國家獲得關鍵科技領域的敏感技術。

歐盟執委會並提議研究歐盟對第三國投資某些敏感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以及是否需要採取緩解措施。

歐盟並期待成立新的中心,專門負責確保歐洲研究的安全。

雖歐洲經濟安全戰略的措辭竭力避免讓人覺得它是專門針對中國,但北京在歐盟擔心科研成果落入不法份子手中的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可用於軍事用途的軍民兩用技術方面。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灣用選舉結果展現拒絕中國併吞意志 國際關注

昨天(15)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選舉結果,民進黨勝利,國際解讀是台灣民主的勝利、對中國無所畏懼,台灣也呼籲中國正視現實;中國不滿世界各國祝賀中國。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社論指出,這是台灣民主的勝利。社論指出,台灣選出北京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總統。賴清德先生在勝選演說中表示,作為2024世界大選年矚目的大選,台灣締造了民主陣營的第一場勝利。這是執政的民進黨連續第3次在總統大選中獲勝,該黨已表明了相對中國維持政治自治的立場。

中國不會高興,但這對賴清德的選戰有所幫助。習近平和他的宣傳機構不斷加強口頭和軍事威脅的強度。這次他們的策略適得其反,他們在選舉臨近時向台灣上空施放多個間諜氣球。其目的是用入侵或海上封鎖的威脅來恐嚇台灣人,但事與願違。台灣選民目睹中國如何違背對香港自治的承諾,以及如何嚴厲對待那些為民主發聲的香港人。他們知道北京關於台灣自治的任何承諾都是不可信的。

民進黨失去立法院的多數,選民沒有給賴清德開空白支票。國民黨贏得最多席次。拜登計劃在大選後派出由美國前高層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台北,這是有效表達支持的方式。中國將一如既往地提出抗議,但中國必須看到美國在支持民主盟友方面不會退縮。

習近平不會放棄以任何必要手段收復台灣的野心。這意謂著美國必須緊急採取行動,加強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防禦,並用最能阻止中國入侵可能性的武器,以升級台灣防禦能力。

美國《彭博》(Bloomberg)探討,選舉結果顯示,台灣對中國無所畏懼。報導指出,台灣民主活力在民進黨總部的勝選音樂會上氣氛達到頂峰,歡迎新的正副總統賴清德和蕭美琴。賴清德對外國媒體表示,已經向世界展示,我們是多麼珍惜我們的民主。人民已經發聲,不怕中國,民主將繼續存在。

艱苦的工作現在開始。賴清德為自己的政黨贏得歷史性的第3個任期,但得票率僅略高於40%。這不是北京想要的結果。它將賴、蕭和民進黨視為分離主義者,尤其是因為其勝選違背中國人民與多黨民主政體不相容之說。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中方「完成國家統一的立場一以貫之」。但鑒於美國情報部門日前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能力的評估,目前尚無跡象顯示中國會採取任何重大軍事行動。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教授暨中國研究所主任布朗(Kerry Brown)指出,兩岸再靜默4年會破壞穩定。

賴清德表示將繼續執行蔡英文的政策,並承諾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美國在發給賴清德的賀詞中強調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的必要性 但也提及「一個中國政策」;拜登總統在台灣大選結束後告訴記者,他不支持台灣獨立。

而立法院的組成意謂著擁有51席的民進黨將不得不與競爭對手國民黨(52席)、民眾黨(8席)合作,而民眾黨在其中扮演造王者的角色。

此次選舉最大的輸家,是一直押注親中的國民黨獲勝的北京。無論北京多麼盼望,台灣的民主都不會消失。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灣在選後呼籲中國「面對現實」。報導指出,台灣14日呼籲中國「面對現實」。北京再度發出警告,稱台灣做出任何尋求獨立的舉動必將「受到嚴懲」。

台灣選民拒絕北京有關切勿投給賴清德的多次呼籲,讓這位被中國視為危險台獨分子的人士輕鬆拿下勝利。外交部透過聲明呼籲北京當局尊重選舉結果,同時面對現實,放棄對台壓迫,才能使兩岸良性互動早日回到正軌。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指出,此次選舉並未改變台灣地位,並警告台灣切勿採取邁向正式獨立的舉措。他叫囂,台灣島內誰想搞台獨,就是分裂中國國土,必將受到歷史和法律的嚴懲。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不是。

拜登政府派出的非官方代表團將於週日抵達台北,料將引發北京譴責。該團將晉見蔡英文總統,並將停留16日。

美國《華爾街日報》、《彭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Atlanta Journal Constitution)、《CNN》、《時代雜誌》(Time)、《CBS News》、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標準報》(De Standaard)、《現實週刊》(Le VIF)、《晚訊報》(Le Soir)、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匈牙利《全球政經週刊》(HVG)、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安大略省倫敦人自由報》(London Free Press)、《加拿大電視台》(CTV)、阿根廷《側影日報》(Perfil)、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新世紀報》(El Nuevo Siglo)、《W電台》(W Radio)、《哥倫比亞人報》(El Colombiano)、《團聚電子報》(corrillos.com)、《新天地電子報》(El Nuevo Dia)、智利《BioBio.cl》、《理由電子報》(La Razon )、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紐西蘭《紐西蘭廣播》(Radio New Zealand)、《郵報》(The Post)、日本《產經新聞》、《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NHK》、《東京新聞》、《時事通信社》、《共同通信社》、韓國《NEWSis》、印度《興都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蒙古《www.ikon.mn》、《GOGO.MN》、科威特《科威特時報》(Kuwait Times)均關注台灣的大選結果。

面向包括台灣拒絕中國、國際事務可能的走向、中國怒斥世界對台灣的恭賀、賴清德宣示維持蔡英文路線、台灣守護住自由民主、民進黨喪失國會優勢。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德國《世界報》(Die Welt)探討,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為中國征服台灣之樣板。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分析,大國博弈台灣係數上升,影響全球的衝突危險加大。西班牙《世界日報》(El Mundo)報導,福建311基地是中國對台戰爭武器。智利《理由電子報》報導,習近平誓言加強對台施壓。日本《東京新聞》探討,如何避免台灣有事。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總統當選人對中國採取和解論調。英國《路透》(Reuters)Reuters瓜地馬拉準總統就職典禮前與台灣官員會面。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阿根廷《政治線上報》(Politica Online)、《阿根廷外交部》報導,中國希望米雷依償還兌換貨幣,並威脅停止購買阿根廷大豆及牛肉。

記者鄭信貞

中企來函指願提供選舉策略與募款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籲檢調重視 | 政治

正能量 39%

61% 負能量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今天指出,去年完成參選登記後,收到來自中國企業負責人信函,表明願提供選舉策略及募款計畫,換取支持台海兩岸和平的訴求;無論這是詐騙或介選,呼籲檢調及國安單位重視。

新聞來源:中央社 CNA

史無前例!歐洲議會13日通過4挺台議案 籲簽台歐經貿協定、支持台灣國際參與

歐洲議會全會13日接連通過挺台4議案,包括「台歐盟貿易暨投資關係」決議,以及「歐中關係」、「歐美關係」、「歐日關係」等3報告案,籲歐盟與台灣洽簽正式雙邊經貿協定,如「供應鏈韌性協議」及「雙邊投資協議」,並籲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徑,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

「台歐盟貿易暨投資關係」決議聚焦台灣與歐盟加強經貿可帶來的利益,並肯定台灣為歐盟可信賴的理念相近夥伴,台歐盟經貿關係對歐盟經濟安全戰略至關重要,並敦促歐盟執委會及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強化對台灣參與國際多邊機制的支持力道。該決議也特別肯定台灣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加入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的行列並堅定支持烏克蘭。

「歐中關係」報告首度強力反對中國持續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並剝奪台灣人持護照申請參觀聯合國或參與聯合國活動權利。

「歐美關係」報告,則強調歐盟須與美國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區域內理念相近夥伴,在經濟與安全領域緊密合作,共同因應各項衝擊及挑戰,並確保台海、東海及南海之自由航行,以維護區域與全球貿易及安全繁榮。

外交部指出,「台歐盟貿易暨投資關係」決議是繼2021年10月歐洲議會通過「台歐盟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後,第2份聚焦台灣的決議案,也是歐洲議會國貿委員會於去年12月組團來台後,再次以具體行動支持台歐盟深化雙邊經貿、投資及供應鏈等議題的合作

外交部解釋,「歐中關係」、「歐美關係」、「歐日關係」等3項報告再度展現歐洲議會對印太區域、台海和平穩定及民主台灣的強力支持,尤其在中國持續打壓台灣,甚至企圖干預台灣選舉之際,歐洲議會跨黨派嚴正關切中國對台軍事威脅,以及中國在區域及全球擴張影響力之行徑,同時強調台灣是歐盟科技及經貿領域不可或缺且可信賴的夥伴,鼓勵歐盟持續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對我國政府及人民具有重要意義。外交部對此表達歡迎及誠摯感謝。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解放軍夜間擾台 歐中鋒會關注台海和平 國際關注

昨天(8)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高度介入台灣選舉。台灣偵獲中國夜間軍事活動。歐盟在峰會中就貿易、對台俄的擔憂向中國施壓。美眾院委員會稱華府在技術議題上須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坎貝爾稱美國務須與太平洋三島國簽署協議。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與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高通膨對低收入人口的影響將在明年大選為民進黨帶來挑戰。澳洲《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中國陰影籠罩台灣總統大選。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台灣外交部強調和中國,台灣有自由炒飯。《彭博》報導,台積電鳳凰城工廠與工會達成協議。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罕見偵獲中國夜間軍事活動。報導指出,台灣7日在周邊偵獲中國夜間軍事活動,包括飛機逾越敏感台灣海峽中線。

台灣國防部表示,7日晚間7時30分起,陸續偵獲蘇愷-30、殲-10、殲-11、具有核能力的轟-6及空警-500等型機在台灣中北部外海活動,飛往台灣西南方。其中13架飛機逾越或飛近台海中線,配合中國軍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國防部強調,已派遣軍力予以監控。

過去1個月,台灣至少偵獲其他4次中國空軍類似的大規模活動,但發生時間都是在白天。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阿根廷《號角日報》(Clarin)刊登專文指出,阿根廷的利益在台灣。韓國《NEWSis》報導,韓國國會議員池成浩訪台,會見蔡英文總統。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美眾院委員會稱華府在技術議題上須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報導指出,美國眾議院7日發布報告指出,華府必須立即著手加強執行現有規定並增添新規範,阻止美國的敏感技術大量流向中國。

該報告舉例,稱美國應駁回所有對中出口執照之申請,因中國獲取產品恐對美國國安帶來風險。目前一些執照是依個案情況核發,使美國技術得以轉至中國。商務部貿易限制名單上的企業不應獲准使用雲端服務。並稱將企業或實體加入清單時,應納入整個企業結構,而非特定子公司。

報告舉例,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2021年告訴投資者,其北京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並無實質負面影響。

共和黨籍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指出,若美國決心勝過中國,負責監管出口及發照的官僚機構,就必須打破因循守舊的作法及冷戰後的自由貿易思維。

《路透》報導,美參眾院通過廣泛的「國防授權法」。另報導,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稱美國務須與太平洋3島國簽署協議,以防中國虎視眈眈。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歐盟在峰會中就貿易、對台俄的擔憂向中國施壓。報導指出,歐盟領袖7日與中國舉行4年來首次的實體峰會,表達因北京對台施壓及對俄支持所引發的擔憂。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向記者透露,他們與對口官員的會議具有深度與建設性。范德賴恩表示,習近平同意必須縮小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米歇爾稱,穩定且具建設性的關係符合雙方利益,也強調歐盟擔憂台灣周圍及爭議南海的緊張局勢日益升高,反對任何試圖改變現狀的作為,相信中國完全明白此區域任何情勢升高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歐盟希望敦促中國更積極施壓俄羅斯結束在烏克蘭的戰爭。

中國外交部歐洲司司長王魯彤表示,俄羅斯是非常獨立的主權國家,普廷總統根據其國家利益和安全做出決策。也認為北京不應為貿易失衡負責。

歐盟第3大經濟體義大利於該峰會前夕宣布退出一帶一路倡議,凸顯中國拉攏歐洲所遭遇的挑戰。

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歐中峰會前,歐盟準備貿易損害清單。

《路透》報導,中國駁斥哥斯大黎加總統對其透過5G網路從事間諜活動的擔憂。另報導,「東協+3」同意成立新融資機制,以提升韌性。

記者鄭信貞

睽違4年歐中峰會 歐盟警告北京瞭解台海、南海升溫的嚴重後果

歐盟領袖睽違4年,昨(7)赴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面對面高峰會。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會談後表示,歐盟對台海和南海日漸緊張的局勢感到憂心,反對任何改變現狀的企圖,期盼北京瞭解台海、南海局勢升溫的嚴重後果。

習近平會見米歇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時強調,中歐應互利合作,持續增強政治互信。馮德萊恩直言,中國、歐盟顯然存在需要解決的不平衡和分歧。米歇爾表示,歐盟希望與中國建立穩定、互利關係,但將促進歐洲價值觀,包括人權和民主。

歐中峰會2019年後由於武漢肺炎疫情,改以視訊進行。此次為4年來首度面對面舉行。

米歇爾、馮德萊恩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分別代表歐、中與會。李強聲稱,中方堅持對話,反對脫鉤、反對違背市場經濟基本準則,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希望歐方審慎推出限制性經貿政策及貿易救濟措施,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

歐盟領袖還關注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烏克蘭戰爭相關問題、台灣議題、印太區域安全、中國人權議題。

歐盟將要求中國制止13家企業規避制裁,協助俄國的烏國戰事,若中方不做出明確承諾,歐方可能會考慮將這些公司列入正在尋求批准的第12批制裁名單。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潛艦將布置反艦飛彈 歐盟將在歐中峰會表達對中立場 國際關注

昨天(6)世界怎麼看台灣?AIT重申拜登言論,反對中國介選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受訪指出,中國對台發動複合式戰爭。美國將於2024年在潛艦部署戰斧反艦飛彈對抗中國。歐盟將在歐中峰會上表達嚴正立場。日本與那國島居民關切中國侵台時的難民援助規劃。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與財經方面。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AIT重申拜登言論,反對中國介選台灣。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受訪指出,中國對台發動複合式戰爭。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探討,台灣海軍需要什麼樣的艦艇?秘魯《一號報》(Uno)報導,蔡英文主持飛訓部編成時讚許,這將為國安建立銅牆鐵壁。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將於2024年在潛艦部署戰斧反艦飛彈對抗中國。報導指出,美國海軍計劃明年開始為潛艦配備「戰斧」(Tomahawk)反艦飛彈,以反制中國海上力量。美國海軍專案負責人賀希(Jon Hersey)表示,雷神公司的「海上打擊版」(Maritime Strike)戰斧飛彈將於2024年10月1日後部署。新型戰斧飛彈將配備新的導引系統,得以鎖定海上的移動目標。

部署新飛彈的時間表,大致符合美國國防部在印太地區部署數千架無人機以反制中國的計畫;根據這個「複製器」(Replicator)計畫,美國國防部將在2025年2至8月間大規模部署無人機。

美國海軍將在洛杉磯級、維吉尼亞級潛艦配備新型戰斧飛彈,每艘潛艦可裝載12枚陸攻戰斧飛彈,部分改良型維吉尼亞級潛艦可搭載多達40枚。前潛艦軍官、「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薩德勒(Brent Sadler)表示,新型戰斧巡弋飛彈的射程可達1600 公里。

薩德勒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長程攻擊火力可對抗來自中國的反介入和區域拒止(anti-access and area-denial)飛彈火力,也能增加中國封鎖/入侵台灣的難度。需更努力研究如何使用這些飛彈來壓制中國軍隊並摧毀足夠船隻以贏得戰爭。」

華府與英國和澳洲的安全聯盟(AUKUS)正迅速發展。AUKUS宣布連串計畫,包括在太平洋巡航的飛機上使用人工智慧,以協助追蹤中國潛艦。

日本將來也可能獲得戰斧巡弋飛彈。美國國務院本月通知國會,東京已獲准接收首批最多200 枚飛彈對地攻擊戰斧飛彈。

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報導,美國參謀會議主席警告世界,應該擔心是否會與中國發生戰爭。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歐盟將在歐中峰會上表達嚴正立場,惟預期成果有限。報導指出,歐盟高層官員7日將與中國領導人舉行峰會。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a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將在北京進行1日訪問。此為2019年以來首度舉行實體歐中峰會,歐盟官員稱會後不會發表聯合聲明,也不認為這場會議將產生具體結果。

歐盟也將就中國對台意圖提出疑問,但將著重談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歐盟期望北京利用其對俄國的影響力終止戰爭。歐盟也對所謂經濟關係失衡感到憂心,稱其對中國近4000億歐元貿易逆差反映歐盟企業所受限制。

中方料詢及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進行的反補貼調查,及歐盟為降低對中進口依賴所實施的去風險政策。

歐盟官員也提到雙方就總體經濟和貿易議題安排若干對話,包括歐盟擬徵收的碳關稅、循環經濟。歐盟官員,在某些領域符合雙方利益,可在技術上和實際上相互合作來做出改變。

《路透》另報導,日本與那國島居民指責政府對中國侵台可能產生的難民毫無援助規劃。報導指出,80歲的與那國島居民崎原尊吉回憶在1977年偶見來到島上的難民,是4越南人航行2000多公里。戰後有113位越南人長途跋涉抵達與那國島。如今,與那國島居民預見另場難民危機。如果中國侵略台灣,數以百計的難民將嘗試渡海來到與那國島,然而東京並沒有應對的計畫。

中央官員表示,儘管台灣難民可能透過海路抵達日本,然而任何衝突的性質以及前來的人數皆無法預測。日本政府從未公開提及這樣的情境。現任及前任官員表示日本政府目前專注於軍事建設,而非人道危機應對計畫。

曾任美國國務院日本事務辦公室主任、現為華盛頓顧問公司專員的Kevin Maher表示,是否接受大量難民係東京的政治決定。日本一直不情願收容大量難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示警,如果東亞成為下個烏克蘭,駐紮在與那國島的200個部隊將首當其衝面對難民危機。美國知日官員匿名表示,日本政府對於在與那國島實施特定的人道救援感到猶豫,因該動作可能引發中國揣想,認為日本在為台海衝突做準備。

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盼減少駐沖繩美軍,反對岸田政府在沖繩擴張軍事建設。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宣傳日美澳的羈絆聯合軍演開始。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習近平要求中國海警在周邊水域加強執法。《路透》報導,中國及墨西哥官員矢言加強合作。美國《美聯社》(AP)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稱將與澳洲簽署安全協議。

記者鄭信貞

無縫接軌美台合作!駐歐盟代表俞大㵢接棒駐美

駐美代表蕭美琴因代表民進黨參選副總統而請辭。蔡英文總統昨(29)任命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俞大㵢接任駐美代表,並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接任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總統府盼借重俞跨區域的豐富外交經驗,協助推動台美關係在既有堅實基礎上持續深化,並無縫接軌承續各項台美間重要合作事項。

俞大㵢為美國德州A&M大學學士、碩士,曾任駐日內瓦辦事處長、駐巴拉圭大使、外交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長、外交部常務次長。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俞大㵢任職外交部常務次長、拉美司長期間,積極推動台灣、美國、拉美地區三邊交流,實質拓展及累積與美洲地區英語及西語國家的交往與人脈,相信透過他參與國際事務的豐富經驗與能力,能夠襄助總統推動台美各項重要工作,讓雙方關係更加穩固堅實。

林聿禪指出,李淳為專業國際經貿學者,擔任外交部政次期間,負責督導北美、歐洲及經貿外交業務。鑑於近年我國與歐盟、歐洲議會及歐洲地區國家關係迅速升溫,外交成果有目共睹;期盼借重其在國際經貿領域的專業及外交部政務次長歷練,可持續深化與歐洲友好國家的合作及互動,全面提升台歐關係。

記者鄭信貞

幕後/俞大㵢接替蕭美琴!涉外人士揭「美國外交圈」聲量:美方很歡迎 | 政

正能量 88%

12% 負能量

駐美大使蕭美琴擔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副手,並已經辭去駐美大使一職,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29)日表示,總統蔡英文已正式任命駐歐盟兼駐比利時大使俞大㵢擔任我國駐美國大使,另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擔任駐歐盟兼駐比利時大使。府方人士表示,俞大㵢不但政務經驗豐富,表現深受高層信任與肯定,最重要的是獲得美方肯定及歡迎。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加拿大、歐盟領袖重申反對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外交部致謝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3、24日訪問加拿大,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於拉布拉多省聖約翰市進行第19屆「加拿大-歐盟峰會」。聯合聲明關切台海情勢,強烈反對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強調維繫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並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與肯定。

外交部指出,繼今年5月G7峰會、11月G7外長會議後,全球理念相近夥伴再度展現對台海情勢的關切與支持,顯示維護台海安全確為國際民主陣營的一致共識。台灣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在國際秩序受到威權野心挑戰的時刻,將持續與加拿大、歐盟及全球所有理念相近夥伴合作,堅定捍衛民主,為台海、區域乃至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貢獻心力。

記者鄭信貞

反伊斯蘭、反移民還想脫歐 「荷蘭川普」極右派政黨國會選舉大勝 | ETt

正能量 88%

13% 負能量

荷蘭國會改選22日結果出爐,極右翼民粹主義者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極右派自由黨(PVV)拿下37席成為最大贏家。懷爾德斯目前已經在尋求其他政黨成立聯合政府,由於他曾多次表達反伊斯蘭、反歐盟、反移民的意見,他的勝利預計將對荷蘭及歐盟政局產生巨大變革。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接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 蔡英文盼與歐盟共同打造更具韌性供應鏈 | 政治 |

正能量 77%

23% 負能量

蔡英文總統今(1)日接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第一副主席柯契夫(Andrey Kovatchev)及訪團時指出,台灣具有堅實的晶片製造能力及專業知識,希望與歐盟加強合作,共同打造更有韌性的民主供應鏈。柯契夫則支持台、歐盟簽署雙邊投資協定,以開啟更多機會;同時強烈呼籲讓台灣參與各國際組織。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游錫堃接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訪團 盼簽供應鏈協定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正能量 87%

13% 負能量

立法院長游錫堃今(31)日接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第一副主席柯契夫一行時,盼歐盟與與台灣洽簽供應鏈韌性協定,展開更多的合作;柯契夫回應,希望可以盡快展開協商有關台歐盟之間的投資協定。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世界看台灣》台灣關切以色列危機、韓台向美爭取對中輸出豁免 國際關注

昨天(16)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關切哈瑪斯-以色列戰爭以吸取經驗,美國海軍反潛機飛越台灣海峽,中國跳腳。歐盟警告中國:若無法降低對中貿易赤字,民眾可能更加支持保護主義。台積電、三星電子、SK海力士均向美國爭取對中國的輸出豁免。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韓國《NEWSis》報導,台灣9月出口388億元,時隔13個月出現扭轉性的3.4%正成長。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探討,保護台灣的矽盾。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從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獲得兩個初步啟示。報導指出,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從中東新爆發的戰爭初步得到幾個啟示。首先是情報工作真的很重要,情報有了以後,可以做預應,這也包含了是否能夠阻止戰爭發生。另個啟示是,備戰不求戰,我們應戰,無所避,但大家共同期望都是避免戰爭。且台灣面積不大,若發生衝突,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動員軍隊。

自以巴戰爭爆發以來,美國鷹派人士已建議台灣需要嚴肅看待自我防衛。川普任內的國防官員柯伯吉(Elbridge Colby)寫道,以色列展示出極為重視自我防衛和保護自身自由的國家應有的樣子。台灣應非常謹慎地記取這點。美國最有可能幫助那些自助之人。

印度《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中國派戰機警告進入台灣海峽之美國戰機。日本《世界日報》報導,中國武力犯台疑慮增加。韓國《中央日報》評論,美國對台支持是否口惠不實?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歐盟警告中國,若無法降低對中貿易赤字,民眾可能更加支持保護主義。報導指出,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13日警告,若歐盟對中貿易赤字未見減少,民眾可能變得更加支持保護主義。據中國13日公布的貿易數據,歐盟9月對中貿易逆差達170億美元,今年前9個月對中貿易赤字共計1700億美元。

波瑞爾在北京大學演說時指出,不想與中國脫離,更不想脫鉤。不應低估歐中之間可觀的分歧,但雙邊仍有許多合作空間。歐盟與台灣相互交流,但不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歐盟反對脅迫和挑釁,台海兩岸緊張須透過對話解決,而非武力。

中國外長王毅13日與波瑞爾會面後表示,認知到歐盟的關切。中方極為看中歐方對經貿議題的關切,中方願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為歐盟企業在華經營創造更有利環境。中方也就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表達關切,敦促歐盟避免保護主義做法。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積電申請永久許可,盼將美製設備出口至中國工廠。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准許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持續為中國廠進口美國晶片生產工具。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探討,美中應共同致力於AI軍備管控。

《路透》報導,澳洲將派高層出席中國國防論壇。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中國釋放於2020年遭關押之澳洲記者。《路透》報導,拜登本週將推動提供以、烏逾20億美元援助計畫。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