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 月 28th, 2024

世界看台灣》中國想藉機改變台海現狀 吐瓦魯新任總統對台友善 國際關注

《彭博》(Bloomberg)評論呼籲,台灣應效法馬尼拉反制中國做法,不能允許北京改變周邊海域現狀。《紐約時報》探討,中國在台海已幾無可跨越的界限。

昨天(27)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想藉機改變台海現狀,引發美國輿論高度關切;台積電熊本廠開幕,日本二廠也在醞釀中。吐瓦魯無異議推選友台派戴斐立任總理。美國海岸防衛隊在吉里巴斯附近登檢中國漁船。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內政與經濟方面。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刊登評論,稱給予台灣道德支持是對中國侵略的嚇阻力量。韓國《先鋒經濟日報》報導,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僅2%。

日本《讀賣新聞》、《時事通信社》、《共同通信社》、《日本經濟新聞》、《朝日新聞》、《西日本新聞》報導,台積電熊本廠開幕,日本政府另決定補助第二廠。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刊登評論,台灣應效法馬尼拉反制中國做法,不能允許北京改變周邊海域現狀。評論指出,隨著中國在台海的「灰色地帶活動」升級,台灣應放棄謹慎的策略,借鑑菲律賓的經驗。上週,載有4人的中國快艇因拒絕檢查遭台灣海巡人員追捕,造成2名中國漁民死亡,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起初,中國的反應相對溫和。最初的樂觀情緒是短暫的。事故發生數日之後,中國宣布派遣更多艦艇巡邏有爭議的水域。隨後,中國海警人員對台灣旅遊船進行登檢,引發了對觀光客可能被強行帶到中國大陸的擔憂。

這樣的騷擾升級,正巧與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率團訪台、展現對台灣堅定支持立場的時機重疊,使得原本就已高度複雜的美、中、台三邊關係更趨難解。美國前駐北約大使達爾德(Ivo Daalder)指出,「切香腸」活動是與「直接入侵」截然不同的威脅及挑戰。這使北京當局在美、台各方不願升級衝突的情況下,得以緩步但堅定地進行絞殺,一步步地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

台灣應該向菲律賓學習。菲律賓在應對中國在南海的灰色地帶活動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並且會公開展示中國在其水域的騷擾活動。這具有雙重作用。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表示,應該讓國際社會了解真相,擴大國際媒體的影響力,削弱中國外宣的成效。金門和馬祖雖然與中國距離過近,對台灣整體防禦戰略並不具顯著重要地位,但仍需強化海巡執法能量,阻絕中國「灰色地帶」行動。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言人塔瑞耶拉(Jay Tarriela)等官員經常反駁中國在菲律賓水域的主張,發布中方越界與襲擊的影片,帶領記者親眼見證北京的戰術。儘管菲律賓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遠不如中國與台灣的敏感,但近年來卻有所升級。台北應該有所借鏡。

躲在謹慎的措辭背後並沒有任何幫助。菲律賓政府的行動已然彰顯,積極捍衛領土可以獲得回報,至少對外發聲可將世界的焦點重新聚焦在北京正在進行的事情上。揭露真相並不容易,但卻是必要的。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讀賣》報導,中國藉機擴大在台海的動作。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探討,中國在台海已幾無可跨越的界限。評論指出,2020年,台海軍事力量平衡開始逐漸、但深刻地朝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

2020年8月,時任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 (Alex Azar) 成為40多年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回應卻是在台灣周邊舉行大規模軍演,並派遣軍機越過海峽中線,這是共機20多年來僅第3次越過中線。 此後,中國已透過出動超過4800 架次軍機擾台來回應此類訪問及其他被視為挑釁的行動,並在台灣周遭舉行了數10次日益複雜的空中和海上軍事演習。

2020年,在中國開始加大壓力後不久,台灣國防部開始每天發布有關中國在台灣防空識別區內軍事活動的報告。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很少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然而,在 2020 年,解放軍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近400次。光2023年,這個數字超過1700次。如今,中國軍機幾乎每日持續跨越中線,中國也在台灣周遭建立了永久性的海事活動。

這種氣氛也導致政策上的混亂。中國自今年年初以來已向台灣領空發射至少27枚氣球,以測試台灣的政策,迫使台北在採取行動和不採取行動之間做選擇,不採取行動將默許北京繼續侵犯台灣領空,而擊落氣球可能會激怒中國。 到目前為止,台灣尚未對進入其領空的氣球採取任何行動。

賴清德的勝選為其政府提供採取與菲律賓類似、更加透明作法以應對北京軍事侵略的機會,菲律賓已展示出,讓人們關注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有助於在國內、地區和國際上建立支持,以反制這種侵略。

美國的戰略注意力正被烏克蘭及中東戰爭所分散。然而,倘若美國對台灣面臨的危險局勢置之不理,中國可跨越的界線可能很快就所剩無幾。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吐瓦魯任命新總理,台灣駐吐瓦魯大使稱台吐關係「永恆」。報導指出,吐瓦魯大選期間,國會議員及時任財政部長潘恩紐曾拋出新政府應重新審視對台關係之議題,引發外界對於吐國政策即將轉向的瘋狂揣測。

台灣駐吐瓦魯大使林東亨嘗試消除外界疑慮,稱其26日獲邀與吐國總理當選人戴斐立(Feleti Teo)及新科吐國議員共進午餐,席間我與每位議員皆有交談,並獲在場每位議員保證,台吐關係牢固、堅若磐石,持久且永恆。

近年來,中國急劇擴張其對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重金利誘太平洋小國,向其提供貸款、投資、安全援助及其他誘惑。迄今,中國已成功挖走台灣若干太平洋盟友,並在2019年說服索羅門群島及吉里巴斯外交轉向中國。鄰國諾魯亦在今年1月與台灣斷交。在這樣的背景下,吐瓦魯此次選舉與往年相比受到外界更多關注,選出新總理的過程也比預期漫長。

《彭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吐瓦魯選出戴斐立為新任總理,是否與台灣維持邦交成為焦點。

泰國《泰叻報》(Thairath Online)專訪台灣駐泰國代表,提出合作構想。印尼《觀點》(Sudutpandang.id)報導,台灣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輝稱印尼是台灣之友。

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台灣領導人極度擔心美國可能放棄烏克蘭。美國《NBC》、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國會議員要求馬斯克,確保台灣的通信順暢。

韓國《Dailian》探討,韓半島危機與台海危機緊密關聯,韓國的立場是什麼?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海岸防衛隊在吉里巴斯附近登檢中國漁船。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探討,加拿大及其他美國盟友正緊張地設想川普再度上台的情況。美國《美聯社》(AP)報導,聯合國秘書長警告,全球日益不安全。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