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1 月 12th, 2023

世界看台灣》中國抗議捷克準總統與蔡英文通話 北約重視中國威脅 國際關注

《美聯社》報導,中國斥責捷克新總統與蔡英文總統通話。《新聞週刊》刊登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專文探討,美國在台海戰爭中仍佔上風。

昨天(1)世界怎麼看台灣?捷克準總統與蔡英文總統通話,引發中國暴怒;美軍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Mike Minihan)上將提醒,美中將在兩年內因台灣問題開戰,美國是否有實力完勝中國;北約秘書長訪日,重視中國對台威脅。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斥責捷克新總統與蔡英文總統通話。報導指出,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30日與蔡英文通話。帕維爾是退役陸軍將領,他將接替親中的齊曼(Milos Zeman),出任主要具象徵意義但備受敬重的總統。帕維爾曾任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總統,並全力支持捷克在軍事與人道方面援助烏克蘭抵禦俄國入侵,並強調烏克蘭加入歐盟與北約的重要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1日叫囂,帕維爾罔顧中國多次勸阻和交涉,踐踏中國的底線;中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捷方提出嚴正交涉。

捷克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表示,作為主權國家,要與誰通話或會面自己決定;捷克向來在經濟、教育、研究方面與民主台灣關係良好,並彰顯維護共同民主價值的重要性。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蔡英文通話時稱雙方關係緊密且共享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期待在半導體設計、尖端科技人才培育、供應鏈重組等關鍵領域與捷克深化交流合作。

在北京不斷施壓下,如今台灣僅與14國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台灣與100多個國家維持堅實的非官方關係。歐洲政治人物最勇於發聲敦促與台灣建立更密切關係,有些人來自於前蘇聯國家。

《彭博》(Bloomberg)、英國《路透》(Reuters)、法國《法新社》(AFP)、捷克《捷克通訊社》(CTK)、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均報導,帕維爾與蔡英文通話,中國崩潰暴怒。

《美聯社》報導,泰國警方為台灣女藝人疑似遭勒索致歉。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刊登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專文探討,美國在台海戰爭中仍佔上風。何理凱表示,他與「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的同僚共同設計並進行24輪模擬中國2026年武力犯台的兵棋推演。得出兩結論,中國要成功入侵台灣的前景並不樂觀,各方損失會很大。除非美國不干預,否則中國在所有兵推情境中都無法明顯獲勝。

何理凱指出,中國侵台的目的不是造成人員傷亡,而是佔領台灣,將台灣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台灣會為北京帶來巨大的政治、聲譽、經濟代價,這是大多數軍事專家認為最困難的軍事行動。北京不太可能展開軍事冒險,除非它相信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美國應繼續投資於維持威懾的能力。這些能力首先應包括數量眾多且強大的反艦能力,以及經過重組和重新裝備的海軍和空軍;美國應該與日本合作,以確保共同的事業以及軍力和基礎設施的整備;美國還應鼓勵台灣提高不對稱能力和提振自身軍隊的士氣。

美國《時代雜誌》(Time)、瑞典《每日新聞報》(Dagens Nyheter)、西班牙《ABC》、哥倫比亞《時報電子報》(ELTIEMPO.COM)均報導,米尼漢(Mike Minihan)提醒,美中將在兩年內因台灣問題開戰。

《美聯社》報導,北約秘書長敦促加強與日本關係,以捍衛民主。報導指出,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訪問日本,31日嚴詞批評中國霸凌鄰國、威脅台灣;現在正是北約和日本的關鍵時刻,跨大西洋安全和印太安全緊密相連;中國正密切關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汲取經驗,這可能影響其未來決策。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較為委婉地表示,反對任何以武力單方面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作為。

史托騰柏格和岸田文雄稍後發布聯合聲明,對俄羅斯與中國加強軍事合作表達關切,包括在日本沿岸舉行聯合演習。他們敦促中國有建設性地配合國際軍備管制、裁軍、反擴散作為,並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彭博》報導,北約秘書長稱中國正觀察烏俄戰爭藉以調整侵台戰略。《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專文指出,中國在印太地區的野心使美國盟友同心起身對抗。

荷蘭《鹿特丹商報》(NRC Handelsblad)報導,ASML如何看待與美國的協議。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