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1 月 12th, 2023

世界看台灣》中對台大規模軍演 日法同聲抗中 國際關注

《美聯社》報導,中國對台舉行歷來最大規模打擊演練。《法新社》報導,日本、法國矢言在亞太地區加強安全合作。

昨天(10)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今天度首次大規模對台灣軍事演習,美智庫兵推中國侵台將遭慘痛損失;中國對德國議員、韓國議員訪台叫囂。日、法峰會,矢言在亞太地區加強安全合作。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灣立法院通過「產創條例」修法,鼓勵研發抵稅,被稱為台版晶片法案。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對台舉行歷來最大規模打擊演練。報導指出,中國軍隊8日展開大規模的聯合打擊演練,朝台灣派遣戰機和軍艦。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透過聲明表示,此次重點演練對陸打擊與對海突擊能力。

台灣國防部9日上午發布聲明表示,在8日上午6時至9日上午6時這24小時內,解放軍共出動57架次軍機、4艘次軍艦在台灣周邊活動;其中28架次軍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國防部以飛彈系統監控中國軍機艦,稱中國至9日仍持續軍演,並抨擊中國的行動嚴重破壞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2022年12月底,中國出動破記錄的71架次軍機和7艘次軍艦侵擾台灣,規模為全年之冠。

德國國會代表團9日上午抵達台灣,團長是國防委員會主席史琪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訪團成員將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並與國安會、陸委會主委會面。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英國《路透》(Reuters)、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均報導,中國舉行對台大規模軍演。美國《CNN》報導,兵棋推演顯示中國入侵台灣將失敗,但美國、台灣、中國軍力將付出重大代價。《彭博》報導,美國去年減少通過台海、南海次數。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Fakti)報導,美國軍艦航經台灣海峽,中國爆怒。瑞士《週日新聞報》(SonntagsZeitung)報導,台灣關切,火箭零件被瑞士公司送往敵國。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台灣呼籲民主盟友加強合作,盼鞏固與巴拉圭關係。報導指出,巴拉圭眾議院議長羅培斯(Carlos María López López)訪台,台灣總統蔡英文9日呼籲,民主國家共抗威權主義的必要性,強調雙邊合作良好,經貿關係愈趨緊密,並稱在座訪賓都是台灣的好朋友。

與羅培斯同屬「真正激進自由黨」的巴拉圭總統候選人阿列格雷(Efrain Alegre)表示,若在野黨4月勝選,將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以期提升黃豆和牛肉等重要經濟產品的出口。

羅培斯向蔡英文表示,相信兩國合作將使彼此情誼更加深厚。兩國邦誼長達65年以上,雖然地理距離相隔非常遙遠,但彼此的友誼及情感讓我們緊緊結合在一起。

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報導,巴拉圭代表團訪台。德國《每日》(Tagesspiegel)、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中國嚴詞抨擊德國國會議員訪台。瑞典《尼瑞克日報》(Nerikes Allehanda)刊登專文嗆中國,別碰朋友台灣。韓國《韓國日報》報導,韓國國會議員趙慶泰反嗆中國,停止其批評國會議員訪台的傲慢態度。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新社》報導,日本、法國矢言在亞太地區加強安全合作。報導指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展開訪問行程,將前往G7成員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美國。9日晚間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發布聯合聲明,稱期待與法國在印太區域展開更多合作。

岸田表示,法國是實現自由開放印太的重要夥伴。在單方面試圖以武力改變東海及南海現狀的作為加劇,及安全環境日益緊張之際,希望持續與法國進行合作。在示警中國對其安全構成歷來最大戰略挑戰之際,日本政府上月通過重大國防政策改革,大幅增加軍費。

馬克宏表示,法國和日本「在印太的聯合行動」將繼續下去。在平壤違反國際法之際,日本可以指望法國歷久不衰的支持。面對俄羅斯侵略,G7將團結一心,持續加強對俄羅斯進行嚴厲制裁,並強力支持烏克蘭。

《彭博》刊登評論指出,美中「護欄」並不穩固。《美聯社》報導,中國新任外長首訪非洲。

荷蘭《改革日報》(Reformatorisch Dagblad)報導,比利時及德國建議勿赴中國進行非必要旅遊。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防疫政策轉向造成中國與西方關係緊張。《ABC》報導,中國不滿世衛質疑,聲稱疫情都在掌控中。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