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5 月 30th, 2024

印太戰略

抗中優先 拜登上任後首場峰會 美日印澳本週線上見

美國總統拜登本週將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印度總理莫迪、澳洲總理莫里森,舉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視訊峰會。是拜登就任以來的首場領袖高峰會,也是四方對話的首場峰會。凸顯他欲重振四方對話做為中國政策的一環。

四方對話原是2004年南亞大海嘯重創印尼後,美、日、印、澳為協調救災而成立,2008年因印、澳擔心激怒中國而中斷,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恢復;現包括印度、日本、澳洲,與中國的關係都益趨緊張。

美國智庫「阿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下的「阿斯本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主任曼紐爾(Anja Manuel)指出,印度為反制中國,願改變不結盟政策;隨著印、中兩國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邊境衝突,不結盟的構想已經煙消雲散。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記者會上警告美國,少打著民主、人權旗號,肆意干涉別國內政。

印度智庫「政策研究中心」專家齊蘭尼(Brahma Chellaney)指出,拉達克的衝突對印方是一大催化劑。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印度專家瑪丹(Tanvi Madan)表示,印度也與美、澳簽署協議,同意兩國使用其境內基地。

前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南亞事務首席官員柯提斯(Lisa Curtis)指出,印度和美、日、澳的合作提醒中方,若人民解放軍在陸地邊界上對印度施壓,最好準備在海上與三國交手。

記者鄭信貞

砲轟中國鴨霸改變現狀 美印太司令:鼓勵台灣投資國防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4日出席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討會,痛斥中國意圖強行改變現狀,包括針對台灣的鳳梨禁令;美國持續對台軍售至關重要,也將鼓勵台灣投資國防,增強國防實力與威嚇力。

戴維森在研討會上說,現在起至2026年,中國處於可以大幅增強國力的有利地位,很可能強行改變亞太現狀,而且可能是永久性的改變。中國軍方正尋求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世界秩序,國家力量高於國際法的新秩序。

戴維森列舉中國在香港、西藏、南海的舉措,以及針對台灣的鳳梨禁令,都是文攻武嚇的代表。

他強調,南海不是美、中的問題,而是國際社會在這片海域能否自由交流的問題。過去幾個月來,中國在台灣與周遭軍事領域的空中行動有所增加,甚至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中國海警船也頻於釣魚台海域周邊出沒。

戴維森指出,美國持續對台軍售至關重要,可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以自我防衛,美國也將鼓勵台灣投資國防,增強國防實力與威嚇力。

戴維森已向國會申請33億美元預算,建構從沖繩至菲律賓的第一島鏈陸基飛彈打擊戰力,以抑制正在台海與南海加強軍事力量的中國。飛彈射程將超過500公里,可加強對中國的威懾能力。

「太平洋威懾倡議」同時主張在帛琉興建2億美元的雷達系統,於關島投入16億美元建立全方位防空能力。

記者鄭信貞

拜登首份國安戰略指南 支持台灣、應對北京挑戰

白宮3日公布美國總統拜登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指南 ,明確表態支持台灣這個民主國家、重要的經濟安全夥伴,並強調美國將應對北京的挑戰。

指南指出,當中國政府的行為直接威脅利益與價值觀時,美國將應對北京的挑戰;批評不公平和非法的貿易行為、網路盜取以及傷害美國勞工的強制性經濟行為,在在削弱美國先進與新興技術,並試圖侵害美國戰略優勢與國家競爭力。

指南表示,將確保用於關鍵國家安全技術和醫療用品的供應鍊安全,包括國際法規範的航行自由和飛越權利,美國將透過外交和軍事手段捍衛自己的盟友,在不受脅迫或不當外國勢力影響下,捍衛獨立政治選擇權利。

指南強調,美國支持台灣這個主要的民主國家、重要的經濟安全夥伴,這符合美方的長期承諾;美國也要確保美國企業在中國展開業務時不會犧牲美國價值觀。美國會在香港、新疆、西藏等問題,捍衛民主、人權與人性尊嚴,並努力與理念相近的國家達成共識。

記者鄭信貞

Quad落實抗中 美聯手日印澳配送疫苗

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發起的四方對話(Quad),不只在外交、國防,現還延伸到向亞洲國家派發武漢肺炎疫苗,力抗中國的影響力。

《金融時報》報導,白宮已與Quad其他成員討論,不只要透過派發疫苗對抗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還有其他各種措施;Quad可望成為美國亞洲政策的核心動力。

印度官員證實,Quad曾討論由富國支付在印度製造疫苗並配送到國外。

報導指出,這是由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主導,不只疫苗,還會有持久的影響。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印度專家馬丹(Tanvi Madan)說,Quad的抗中計畫以疫苗為焦點,能減輕其他亞洲國家擔心Quad只想圍堵中國的憂慮;Quad若能向亞洲地區展現其價值,就能傳達該集團對該區其他國家也有附加價值。

記者鄭信貞

中國欺壓台港 印太司令部:世界各國無法逃避

中國殘害香港民主、武力恐嚇台灣,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處長、海軍少將斯圖達曼(Michael Studeman)2日表明,這在在顯示中國建立明確的模式,世界各國無法再逃避中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國之音》報導,斯圖達曼2日在線上會議說,未來將發現非常全球化的中國遠征軍隊,在任何中國認為利益受到威脅的地方介入,且會愈來愈頻繁派出解放軍。

斯圖達曼指出,根據香港、台灣現在出現的事態發展,中國在如何尋求維護自己的主宰地位的問題上已經建立了一個明確的模式,就是對自由的扼殺、自治的死亡。

斯圖達曼說,中國還每天派無人機、執行特殊任務的飛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想讓台灣軍方感受到壓力,並藉此在台灣周圍建立新常態。

記者鄭信貞

19年來首次 德國預告8月將派護衛艦航行南海

不只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澳洲,現在連德國軍艦也要航行南海。《路透》報導,德國官員預告8月將派艦啟航亞洲,回程則會航經南海,為2002年以來首艘在南海航行的德國軍艦。

德國之前已透露,今年夏季將派護衛艦造訪日、韓、澳等國,甚至不排除進入南海航行。

有德國官員2日向《路透》近一步確認,這艘護衛艦將在8月啟航,前往亞洲,回程會行經南海;但不會行經「12海浬」內的海域。

記者鄭信貞

防堵中國 美印太司令部籲國會投入273億美元強化國防

為加強威嚇中國的實力,美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1日向國會遞交預算報告,籲請國會為明年度的「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預算加倍撥款,預計在2027年底前投入273億美元,完善美軍在印太地區抗中能力。

美國「防衛新聞」(Breaking Defense)披露,印太司令部為明年度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擬定46億美元預算,是去年「歐洲威懾倡議」的2/3,但已是今年度22億美元預算的兩倍。

印太司令部也計畫在2023至27年間,為太平洋威懾倡議投入逾273億美元,購置新的飛彈防禦系統、雷達站、通訊衛星,並在印太地區修建先進的訓練基地。

報告指出,美國必須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分散建立具有高度生存性的精準打擊網路。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視為最優先的項目是,斥資16億美元在關島部署「陸基神盾」飛彈防禦系統;其次是1.97億美元在帛琉部署戰術多功能雷達。

印太司令部也擬定23億美元,設置具有快速再訪率的太空雷達;並投入2.06億美元部署專門飛行器,在印太地區執行分散式多面向情報蒐集;花費33億美元添購高度生存性的精準打擊武器,支援500公里以外的地面、海上、空中部隊。

戴維森強調,必須讓北京當局相信,想透過武力達到目標的代價實在太高。

記者鄭信貞

挺台老友回來了!龐皮歐、歐布萊恩、博明將主持論壇 聚焦中國政策

最支持台灣的前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要合體了。「尼克森基金會」(Richard Nixon Foundation)公告,將每月召開1次外交政策圓桌研討會,聚焦中國政策,首場會議將於3月2日透過視訊舉行。

龐皮歐和歐布萊恩透過「尼克森基金會」發布聯合聲明,強調這是推動美國利益、為美國培養下代現實主義決策者,至關重要。

論壇主持人為龐皮歐、歐布萊恩,參與者包括博明、前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

這幾位友台派人士,均在拜登1月20日宣誓就任總統同時,遭中國政府以「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為由,宣布實施制裁。

龐皮歐日前才因拜登下令聯邦文件禁用「中國病毒」,公開表示失望。歐布萊恩曾砲轟中國政府隱匿武漢肺炎疫情,遠比蘇聯隱匿車諾比核災更致命。

記者鄭信貞

阻中國開戰 美智庫籲華府與盟邦助台自衛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11日發表報告,建議美國應保持過去50年維護和平的政治平衡,在不改變台灣地位下,與日本等盟邦制定可挑戰中方對台軍事作為、協助台灣自衛的新方案,嚇阻中國擴大戰事、對台灣開戰。

這份名為「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 Strategy to Prevent War」(美國、中國與台灣:一項預防戰爭的策略)的報告,由資深研究員卜威爾(Robert Blackwill)與維吉尼亞大學教授澤里可(Philip Zelikow)執筆。

報告指出,台灣逐漸成為全球最危險的潛在戰爭引爆點;一旦開戰,美國、中國與其他大國都可能捲入其中。美國應改變並闡明預防台海開戰的策略,美國對台灣的戰略目標應是維護其政治與經濟自主、自由社會活力,由美國與盟邦共同嚇阻,不刺激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

報告假設中共武力犯台的3種途徑:侵略南海的太平島、東沙群島或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以強行掌控空域與海域的方式封鎖台灣;以傳統包圍與兩棲攻擊、或空降與特種作戰方式進犯台灣本島。

對中方而言,侵略台灣本島風險雖高,但能一勞永逸解決台灣主權議題。關鍵在於台灣、美國及其盟邦是否有可能改變北京算計。指望美軍單獨面對中國對台各種攻擊,在政治或軍事上都是不現實;假定在衝突後,美國從全面封鎖或打擊中國本土目標,升級成對中方的大規模戰爭,也不切實際。

報告建議,美國應保持過去50年維護和平的政治平衡。敦促拜登政府不試圖改變台灣地位,與日本等盟邦一同制定可挑戰中方對台軍事作為並協助台灣自衛的新方案,加重中國擴大戰事的負擔,但不假定戰線將擴大到中國、日本或美國本土。

報告最終指出,美國與中國最有可能為台灣開戰,拜登團隊應高度重視雙方爆發戰爭對全球產生的可怕後果。

記者鄭信貞

美日外長再對話 促進印太盟邦更深層區域合作

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0日再度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對話,除重申美日同盟是自由開放印太地區和平、安全和繁榮的基石外,也盡一步對推動多邊合作進行商談。

雙方在會談中提及,應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包括透過美日韓三邊協調,以及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的四方安全對話等機制。

因應中國近期通過「海警法」,授權中國海警可動武;布林肯重申,尖閣諸是「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的適用對象。

記者鄭信貞

美國硬起來 拜登指示國防部設中國小組 確保美國獲勝、捍衛盟友

美國總統拜登10日首度造訪國防部,當場宣布成立中國工作小組(DOD China Task Force),全面評估中國挑戰,確保美國能獲勝,並捍衛周遭的盟友。

拜登表示,該工作小組很快就會開始工作,以便在與中國相關事務上制訂出一條穩健向前的道路,這是美國迎向中國挑戰與確保美國人在未來競爭中取勝的方式。

美國國防部表示,中國工作小組由國防部15名文官與軍官組成,負責人是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的中國問題特別助理拉特納(Ely Ratner);預計在4個月內向奧斯汀提交評估報告,複查從戰略、任務概念、科技與部隊結構、軍事態勢、部隊管理與情報科技等領域上的美國對中國策略,同時會檢視美國與夥伴的關係,及其對美中關係、美國國防部與中國關係的影響。

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認為,拜登至今雖向中國傳達強烈訊號,但傾向淡化與中國競爭時的硬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但來自北京的軍事危險與日俱增,這必須成為凌駕其他議題的當務之急。

記者鄭信貞

拜登終與習近平通話 表達對香港、新疆、台灣議題的關切

美國總統拜登終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拜登清楚表明美國對中國鎮壓香港、侵犯新疆、威脅台灣的關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才在5日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強調美國會捍衛新疆、西藏及香港的人權、民主價值,並追究中共威脅區域和平的責任,包含穿越台灣海峽、藐視以法為本的國際體系運作等行徑。

美國白宮今(11)發出新聞稿指出,拜登甫與習近平通話。拜登強調將捍衛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健康、生活方式,並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拜登也對中國的強制性、不公平的經濟競爭,以及鎮壓香港、侵犯新疆、威脅台灣表達高度關切。

認為美、中應就武漢肺炎、全球衛生安全、氣候變遷、防止武器擴散等共同挑戰,交換意見。

記者鄭信貞

拜登熱線莫迪 四方安全對話將延續

美國總統拜登8日首度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通話,雙方確認將延續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強化印太地區的安全。

白宮發布聲明表示:雙方領導人同意繼續緊密合作,促進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包括支持航行自由,領土完整和透過四方安全對話加強區域架構。

美國正在推動美、日、澳、印四國元首高峰會,只剩印度尚未同意。而莫迪願意延續Quad,也讓四國元首高峰會的可能性大為提升。

記者鄭信貞

美日澳關島軍演 F-35首度降落友邦帛琉

由於中國頻於東海、南海展現軍事實力,美國空軍於10日至19日,與日本、澳洲在關島舉行聯合演習,F-35A也因此首度部署於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並首度降落友邦帛琉。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7日還在臉書貼出F-35的照片。

這場名為「北方對抗 2021」(Cope North 2021)的空戰演習,由美國太平洋空軍(PACAF)主導,美方共派遣1800兵力,日本航空自衛隊、澳洲皇家空軍則派遣400人,F-35為首度參與。

PACAF聲明,演習包括空戰演習,提高這3個國家的靈活性、通用通信能力。雖日、澳已獲F-35A,但仍派遣其他類型戰機參與;日本空自派出F-15J、F-2、C-2運輸機、E-767預警機;澳洲皇家空軍則派E-7A預警機、KC-30A加油機。

「北方對抗」也將驗證美國空軍「彈性戰鬥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 ACE),重啟廢棄已久的關島「西北機場」,作為美軍F-35A、F-16起降、加油、發動攻擊的根據地,強化包括戰鬥、地勤單位快速部署能力。

美國《空軍》(Air Force)雜誌報導,安德森空軍基地司令、准將斯隆(Jeremy T. Sloane)指出,中國空軍有能力穿透第一島鏈,延伸至日本、菲律賓的群島,這可能會讓愈來愈多美國的海外基地置於危險之中。

惠恕仁則在臉書上貼出F-35的照片,指出這是「北方對抗」中的首次燃料補給作業任務。展現美國聯合盟友對抗中國的企圖心。

記者鄭信貞

南海超熱鬧 不只美軍雙航艦 法國潛艦也參一腳

就是衝著中國來。不只美國有「尼米茲號」航艦(USS Nimitz)與「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在南海聯合演訓;遠在西歐的法國也派出紅寶石級核動力攻擊潛艦「翡翠號」(Emeraude,S604)、支援艦「塞納河號」(FS Seine A-604)前往南海執行航行任務。

法國國防部長帕莉(Florence Parly)8日在推特宣布,法國兩艘軍方艦艇在南海巡邏,包括「翡翠號」核攻擊潛艦和「塞納河號」支援艦。她強調,這證明法國海軍有能力被派遣到遙遠的地方,與戰略夥伴澳洲、美國、日本進行遠距離和長期部署合作。

帕莉強調,這是要加強法國在南海的知識,並確認國際法是唯一有效的規則,無論航行到哪個海域都是如此。

兩艦於2020年12月抵達關島。美國海軍表示,這是法國海軍長期部署於印太地區的一部分。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