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 月 4th, 2024

支持年輕人 賴清德拒予定義或框架 民進黨執政將持續投資年輕世代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獲邀在《鏡週刊》提出對年輕人的主張。賴清德指出,年輕人不喜歡被框架和定義,要爭取年輕人的支持,不該片面定義年輕人喜歡什麼;要尊重年輕人的獨立思考,支持年輕人用跳脫框架的創新活力來參與民主、追求自己和國家更好的未來;堅持價值、提出政策、和團隊一起務實解決問題,則是其自我要求。他會用這樣的態度與自我要求,持續爭取年輕選民的信賴,讓台灣成為創新繁榮、公義永續、民主和平的國家。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獲邀在《鏡週刊》提出對年輕人的主張。賴清德指出,年輕人不喜歡被框架和定義,要爭取年輕人的支持,不該片面定義年輕人喜歡什麼;要尊重年輕人的獨立思考,支持年輕人用跳脫框架的創新活力來參與民主、追求自己和國家更好的未來;堅持價值、提出政策、和團隊一起務實解決問題,則是其自我要求。他會用這樣的態度與自我要求,持續爭取年輕選民的信賴,讓台灣成為創新繁榮、公義永續、民主和平的國家。

賴清德指出,每個時代的青年,都在承擔那個時代發展的結果,雖然有承擔,但也帶來改變與希望。作為負責任、準備承擔國家的政治工作者,他一直自我期許,希望在自己和團隊的努力下,守護台灣的民主和平,讓每個世代的年輕人,都能在國際上驕傲地喊出「我是台灣人」;更重要的是,希望建立一個進步的社會,投資年輕世代,讓每個年輕人都有公平發展的機會,讓台灣成為重視多元價值、公義永續的和平國家。

賴清德說,自己來自北海岸的貧窮家庭,一路就是半工半讀,才成為醫師。雖其成長經驗不能類比到現在的年輕人,但也年輕過,租房子過生活,為未來咬緊牙關努力。可以理解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渴望有立足點上的公平,渴望獲得更多支持後,自由追尋人生的夢想。

他常被問到關於青年支持度的問題。但年輕人的選擇,不是簡單一兩句口號就能左右。政黨與候選人堅持的價值理念、提出的政策主張,以及對問題重視的程度,才是決定年輕人回答的關鍵。民進黨在不同時期,都有一群又一群懷抱理想的年輕人加入,年輕世代所追求的價值,也是民進黨追求的價值。

賴清德指出,曾有年輕朋友直白地說,年輕人租房子時,不一定能遇到和善的房東;上班時,不一定能與雇主相處愉快,下班後有可能被LINE個不停。年輕人每天出門,不論是騎機車、搭乘大眾運輸、還是走在馬路上,並沒有每個人都覺得交通便利舒適又安全;年輕人在校園或職場,並沒有都能免於被不舒服的言行舉止騷擾。如果「你們過得好嗎」這個問題,在某些生活經驗上會得到否定的答案,那執政黨就必須負責任,面對年輕人的不滿、解決年輕人的問題。

年輕人的不滿,部分也受大環境影響。在台灣經濟靠「護國群山」帶動攀升時,不同行業間的薪資待遇、比如半導體產業與服務業之間,開始有了差距;即使台灣物價相對平穩,但對於每天連餐費也要再三衡量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來說,5元、10元,都是有感的數字。

賴清德說,對政治人物來說,怪罪選民是最不應該的事,也無須把表達不同意見的選民,直接貼上特定政黨支持者的標籤。民進黨是因為對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對人權與多元進步價值的追求,懂得將理念化做執政的藍圖,才獲得年輕人的支持。民進黨若失去價值與理想,將會一無所有。

一定要認清,堅定支持台灣的年輕人、認為兩岸互不隸屬的年輕人,也不見得就會支持民進黨。情緒勒索在年輕世代身上,恐怕起不了太多作用。因此執政團隊延續2016年至今的步調,一步一腳印深化改革。

在既有的居住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囤房稅修法;透過前瞻基礎建設擴大軌道運輸後,又提出照顧通勤族荷包的TPASS區域通勤月票;意識到高教不平等的狀況,於是推出減免學費與學貸的方案。在性別議題上,進行性平三法的修法;在交通議題上,提出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和交通工程面的改善;在淨零趨勢上,確立2050淨零轉型目標,制定路徑與策略,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

​賴清德強調,政府推動政策,有長期的討論,也會詳細評估可行性,一切是按部就班,而非「選舉到了才做」。每項政策,也都確認過財源,並依法落實財政紀律。

民進黨接手的政府,財政狀況不是太好,執政團隊花了幾年,才把財政調整好。在大規模稅改及經濟、稅收整體提升的基礎上,目前,政府已經連續6年有賸餘。中央政府債務占當年度GDP的比重,已經從2012年高峰時的34%,下降至2021年的26.3%、2022年的 26.1%,財政紀律受到國際評級機構高度肯定。

既然政府財政不錯,就該擴大社會投資,投資年輕世代,促進公平正義。也因此提出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每年最高達3.5萬元的政策。感謝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支持,讓政策得以迅速推動。

同時也提出居住三策,透過打擊炒房、釋出空屋,建立合理的房屋市場;也希望透過青安貸款和利息補貼,讓初次購屋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支持;預計興辦更多社宅,並透過擴大包租代管和租金補貼,達到協助百萬租屋家戶的總目標。

​賴清德說,有些候選人對很多問題只有看法,卻沒做法。他不僅有明確的看法,而且知道該怎麼做。實際上也有很多政策即將上路,因為年輕人的未來不能等。

接下來,除了延續有原則、穩定且可預測的執政路線,在後疫情時代的台灣,也會持續在意社會的公平、經濟成長果實的分配。一定要投資年輕人的教育,投資年輕人的生活支持體系,例如居住、托育、交通、性別、文化。生活品質好,年輕人才會留下來,社會支持足夠,家庭才有餘裕去投資自己和下一代。

​賴清德強調,也要務實面對境外的威脅。中國威權勢力持續擴張,台灣不能沒有準備,更不能用卑躬屈膝、減損主權的方式去祈求和平。政府頂住壓力,調高國防預算、恢復1年兵役、和世界上民主盟友加深合作、主張「四個堅持」與「和平四大支柱」,就是為了維持現狀,守護台灣的民主及和平,維持區域的穩定繁榮。

強化自身準備,絕對不是挑釁。改善軍隊的設備和軍人的待遇,更不是對任何國家的威脅。準備愈充分,敵人愈不敢越雷池一步,台灣肯定就越和平。

​​賴清德說,我們不僅要檢驗提出政策的候選人,還要檢驗候選人背後的團隊。當前既能理解年輕世代處境,能對症下藥,並具有執行力的總統候選人,就是他。在執政過程中,民進黨累積了有經驗的團隊,也持續栽培年輕世代,儲備了廣泛的青年人才庫。

國家治理是團隊作戰。他和民進黨團隊,針對未來的施政,提出了「國家希望工程」的治國藍圖,接下來會在適當時間逐一公布,希望透過各項政策,打造更好的台灣。

​​賴清德認為,要爭取年輕人的支持,不該片面定義年輕人喜歡什麼;因為年輕人不喜歡被框架,所有人都有多元的樣貌。尊重年輕人的獨立思考,支持年輕人用跳脫框架的創新活力來參與民主、追求自己和國家更好的未來,這是我的態度。而堅持價值,提出政策,和團隊一起務實解決問題,則是他的自我要求。他會用以上態度與自我要求,來持續爭取年輕選民的信賴,讓台灣成為創新繁榮、公義永續、民主和平的國家。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