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2 月 12th, 2023

世界看台灣》龐皮歐籲美外交承認台灣 中國從烏克蘭戰爭學到侵台不易 國際關注

《路透》報導,龐皮歐籲美國應承認台灣。《財星雜誌》專文探討,台灣不是烏克蘭的理由。

昨天(7)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前國務卿訪台,高調呼籲美國應該外交承認台灣;中國提高軍費,增加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台灣地位因烏克蘭危機益發受到重視,台灣因此高度警示中國威脅,而戰況也顯示中國若侵台佔不了便宜,以及中國維護俄羅斯的態度。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龐皮歐訪台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龐皮歐籲美國應承認台灣。報導指出,龐皮歐(Mike Pompeo)4日在台灣的智庫主辦演說中表示,美國政府應立即採取必要且早該採取的措施,來做正確且明顯的事情:即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的主權國家。給予2300萬熱愛自由的台灣民眾和其合法民選政府外交承認,已不能再被忽視、逃避或視為次要任務。並表示,在北京成功殘暴地接管香港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感到更有力量,不會滿足於在香港止步;接管台灣是其要務,不僅會助長、實際上更會鞏固習近平狂妄的偉大主張。

拜登政府拒絕就此評論,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基於慣例,不會就個別公民的旅遊行程或意見加以置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痛罵,龐皮歐是信譽破產的前政客,這種人的狂言妄語是不可能得逞的。

包括美國《彭博》(Bloomberg)、法國《法新社》(AFP)、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葡萄牙《每日新聞報》(Diario de Noticias)、保加利亞《news.bg》、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均報導,龐皮歐籲美國應承認台灣。

包括希臘《新聞自由報》(Eleftheros Typos)、希臘《In.gr》、瓜地馬拉《焦點新聞》(Centranews)、日本《讀賣新聞》、《大阪日日新聞》、《神戶新聞》、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均報導,龐皮歐訪台,接受蔡英文總統贈勳。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報導,商界領袖呼籲加拿大政府支持台灣加入CPTPP。

在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國防開支增加7.1%至2290億美元。報導指出,中國5日宣布,2022年國防開支增加7.1%至2290億美元。其國防預算規模僅次於美國,維持全球最大的常備軍,包括300萬名人員及先進武器軍火庫,包括2艘航空母艦、匿蹤戰機、先進飛彈部隊、核動力潛艦。觀察家認為,這筆預算未列入中國的許多武器支出;中國的武器大多為國內自行研發生產。

解放軍主要任務在於維持動武收復自治台灣的威嚇,但近來在南海、西太平洋、印度洋等地也日益專斷。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全國政協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對台方針不變;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外界猜測,若中國察覺到美國及其盟友缺乏決心,可能使其更傾向於對台動武。

英國首相強生2月19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警告,中國可能更加膽大妄為。若烏克蘭陷入危險,全世界都將受到衝擊,包括東亞和台灣。人們會斷定侵略能獲得回報。美國太平洋空軍最高指揮官維巴赫(Kenneth S. Wilsbach)3日表示,正密切關注中國的軍事動態。美國今年國防開支僅成長2%,達7682億美元。

包括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均報導,中國軍費支出大增。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台灣因應中國威脅,計劃提高飛彈年產能。《路透》報導,李克強稱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

在烏克蘭危機方面。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專文探討,台灣不是烏克蘭的理由。專文提到,華府「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研究員舒曼(Michael Schuman)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投書稱,北京武統台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兩國都是中等規模的民主國家,被強大的專制鄰國所籠罩,且由想復興國家榮耀的「強人」領導者治理。

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認為,普廷承認所謂的頓內茨(Donetsk)和盧甘斯克(Lugansk)為「獨立國家」,可能會破壞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好比美國承認台灣是個獨立國家,並派遣第7艦隊作為「維和部隊」進入。

不同於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陸地邊界達1400英里。台灣與中國相隔90英里的海洋,習近平將得動員比普廷襲擊烏克蘭更為龐大的部隊,並主導險峻的兩棲攻擊。「大西洋理事會」顧問烏爾曼(Harlan Ulman)估計,中國將需要超過120萬士兵的軍隊才能全面入侵台灣。且近70年來,台灣的武裝部隊一直在挖掘洞穴、地堡、隧道,容納部隊和武器。

烏克蘭與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們對美國的相對戰略價值不同。拜登政府沒有表明美國是否會在中國攻擊時捍衛台灣,維持「戰略模糊」政策。龐皮歐則表示,美國應將其對台政策從「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並主張在外交上全面承認台灣為「自由主權國家」。

美國在台灣經濟中的利害關係也遠大於烏克蘭。台灣是美國的第8大貿易夥伴,而烏克蘭排名第67位。更重要的是台灣扮演先進半導體生產者的角色,台積電(TSMC)就占全球最先進半導體產量的90%以上。美國和中國都非常依賴台灣的晶片廠。

包括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均報導,烏克蘭危機強化台灣的對國家安全的警覺。韓國《NEWSPIM》報導,台灣總統表明堅定支持烏克蘭立場,並捐出1個月所得。

美國《CNBC》、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均報導,澳洲正界高度關心中國是否趁烏克蘭危機攻擊台灣,提出警告。英國《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提醒中國,入侵台灣不可能成功。捷克《經濟日報》(Hospodarske noviny)專文指出,中國對於烏克蘭的抗敵感到震驚,會影響其未來併吞台灣的計畫。南非《商業日報》(Business Day)提醒,中國因此要侵犯台灣更為困難。日本《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中國徹底誤判俄烏局勢。

在中國與俄羅斯狼狽為奸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反對向俄羅斯實施制裁,助長削弱西方制裁的效力。報導指出,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有本錢制定自己的制裁路線,而中國政府在本能上不信任由美國主導的規則。

中國反對經濟制裁的部分原因是其官員和公司經常成為目標,從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到由美國主導的阻礙華為公司的努力。拜登政府在2021年採取的765項制裁措施中,70項與中國有關。北京也對所謂的干涉和長臂管轄權表示反對。

與中國打交道的企業高階主管們緊張地等待著北京部署一系列新的但迄今為止尚未使用的法規。這些規定賦予北京當局懲罰遵守外國政府命令的個人和公司。如果中國公司因俄羅斯制裁而捲入紛爭,此類規則可能會派上用場。

包括美國《時代雜誌》(Time)、《Fox News》、《Quartz》、《華爾街日報》、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畫報》(Bild Zeitung)均報導,中國消極面對世界的制裁,以及全球對俄羅斯的憤怒,進退兩難。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