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2 月 28th, 2023

世界看台灣》中國打壓適得其反 台灣更為自立 國際矚目

《彭博》報導,中國施壓台灣企業反讓台企另尋出路。《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壓力助長台灣母語復興。

昨天(23)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全方位打壓台灣,但台灣的企業因此另尋出路、台灣母語地為更為提升、台灣限制台商出售中國資產。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威脅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中國施壓台灣企業反讓台企另尋出路。報導指出,遠東集團11月在中國遭罰款1400萬美元,中國官員、官媒表明,這是因為遠東集團長期捐款民進黨。中經院楊書菲表示,許多企業開始擔心,被中國政府刁難的風險正在升高;雖不會立即撤出中國,但會更加考量非經濟因素,並將遷移至東南亞和印度等其他地區。

而台商現在也面臨競爭加劇、勞力成本攀升的情形。經濟部長王美花11月指出,遠東遭罰引發台商返鄉回流潮。政府已經對在台灣擴增產能或員工的台灣公司提供優惠貸款,優惠政策也將再延長3年。實際上,台灣對美國出口訂單增加、來自東南亞訂單增加,也有愈來愈多台商把工廠遷往東南亞。台企逐漸與大陸脫鉤的趨勢可能會延續。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壓力助長台灣母語復興。報導指出,對中國的厭惡,使台灣許多人不自認為是中國人,愈來愈多人否認與中國之間的聯繫,本土語言愈加受到歡迎。

育有3子的辛女士表示,改與子女用台語交談。愈來愈多父母開始講母語,視為抵抗中國獨裁影響力的方式。政大6月民調,台灣人認同比率,從2018年的54%增加到63%。當年國民黨政府實施國語教育,超過95%說國語。但最近本土語言開始復興,2020年參加台語、原住民語能力檢定的人數達到近4.5萬人,2012年才不到1.6萬人。2021年YouTube上台灣點閱數最高的音樂,是本土搖滾樂團「茄子蛋」的「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

語言學家和語言運動者認為,儘管台灣過去許多年就著力振興本土語言,但是最近與北京緊張關係升高,給台語顯著的能量。師大語言學教授賀安娟(Ann Heylen)指出,台灣和愛爾蘭、加泰隆尼亞、馬其頓一樣,是少數力抗語言消失趨勢的地方。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台灣將限制科技公司出售在中國資產。報導指出,投審會將有權阻止國內科技公司出售其在中國的子公司或其他資產,防止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敏感技術洩露至中國。經濟部表示,正修訂現行法規,要求台灣公司若計劃將其在中國的任何資產、工廠或子公司出售或者移轉給中國同業或其他當地買家,必須獲得批准後才能交易。法規修訂條文17日已送請行政院,最快將於今年年底前生效。

法務部、陸委會也起草新法規,防止專業人員洩漏商業機密及關鍵技術給中國、香港及澳門等外國敵對力量,以加強阻止民眾為對岸公司工作。任何曾獲得政府資助計畫的專業人士若想前往中國,必須獲得核准。

iPhone金屬外殼供應商可成科技去年將旗下工廠賣給中國科技供應商藍思科技。iPhone組裝商緯創則將昆山廠賣給中國立訊。投審會指出,雖可成、緯創的個案較不涉及敏感技術,但揭露出未來可能洩漏敏感技術的漏洞。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葡萄牙《大眾報》(Publico)報導,台灣雖因外交鋼索上失去邦交國,但非官方支持增加。韓國《韓民族新聞》批評韓國政府取消唐鳳演講,是外交失禮。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知名哈佛教授因隱瞞與中國關係,遭起訴罪名均獲認定。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澳洲國防部長相當關切中俄、太空軍事化作為。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