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2 月 10th, 2024

財經

2023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早鳥優惠倒數中! 九大跨領域專家、洞察最新總經

正能量 59%

41% 負能量

每年一度由亞洲首家總經投資數據平台—財經M平方(MacroMicro)領銜主辦的「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GEIS」,將在2023年7月2日於福華文教會館卓越堂盛大展開!這場讓廣大投資者引頸期盼的年度峰會,一次邀集九位重量級專家暢談「全球總經、未來世界及投資策略」三大主題,並透過三場深

新聞來源:風傳媒

韓國超羨慕!台灣人均GDP隔18年反超韓 南韓媒體憂難再逆轉

台灣因近年適度與中國保持距離、防疫出色等因素,經濟持續成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更睽違18年,再次超越韓國。韓媒稱這是半導體策略不同所致,這讓韓國和到苦澀;若無法在代工等領域獲得超額競爭力,很難再次趕上台灣。

《東亞時報》報導,去年台灣的人均GDP時隔18年首次超越韓國。雖然兩國的出口主力都是半導體;但韓國主打的記憶體陷入嚴重不景氣,而台灣的晶圓代工則大為成功。

台灣2022年人均GDP為3.2811萬美元,比3.2237萬美元的韓國多出1.8%。台灣主計總處指出,原因包括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企業的能動性變化。10年間韓國平均經濟成長率為2.6%,台灣則是3.2%。

台積電的全球代工占有率接近60%,是位居第2的三星電子3倍以上;台積電的市價總額在2019年末已超過三星電子。而由於購買40%半導體的中國製造業停滯,韓國去年出現478億美元的貿易赤字。台灣卻因系統半導體的出口增長,貿易順差達514億美元。

隨著台灣政府集中支援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台灣大學科系以半導體為主導、提供減稅政策,比韓國提前制定劃時代的支援對策。

若韓國不能做到企業通過攻擊性投資確保在代工領域超額競爭力、全國動員當靠山,很難再次趕上台灣。

記者鄭信貞

政府挺產業!蔡英文接見8大工商團體:嚴謹因應國際變局 穩定國內發展

全球今年經濟狀況非常險峻。蔡英文總統昨(20)接見8大工商團體理事長時指出,行政團隊會嚴謹因應,讓國內經濟維持穩健發展;政府也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計畫,要協助企業穩定經營、留住人力、提供具體策略、專案貸款,共同支持產業進步,盼做企業最好的靠山。

蔡英文由衷感謝在疫情期間,業界領袖們帶領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工商團體,扮演企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梁,協助台灣經濟在全球逆勢中持續成長。展望2023年,國內外機構都預測,全球在通膨等挑戰下,經濟成長將趨緩,企業也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從去年底國安會議開始,就請行政團隊要嚴謹因應,讓國內經濟維持穩健發展。

蔡英文說,台灣的中小企業雇用全國8成就業人口,是穩定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骨幹。行政院、經濟部已公布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計畫,不只要協助企業度過短期難關,來穩定經營、留住人力,也提供轉型升級的具體策略,以及轉型發展專案貸款,支持產業持續進步發展。

蔡英文說,政府也會輔導企業邁向智慧化和低碳化,並且由專家輔導團提供諮詢、診斷,再加上資金的協助,希望做企業最好的靠山,讓中小企業能夠長久經營發展。

蔡英文表示,也要在研發創新方面不斷精進,才能繼續鞏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今年修正公布「產業創新條例」,提供前瞻研發跟先進製程設備的投資抵減,希望能鼓勵企業擴大投資,讓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繼續深耕,同時帶動中下游供應鏈一起成長茁壯。

蔡英文說,淨零轉型是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去年國發會已經公布淨零排放轉型路徑,再加上今年氣候變遷因應法的通過,都顯示政府推動淨零碳排的決心。政府會以「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方式循序漸進,降低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衝擊。也會透過補助機制,加速企業投入低碳生產技術,把低碳、零碳的挑戰轉化成為商機,將綠能產業打造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蔡英文說明,中小企業面對法規調整的擔憂,政府非常了解,也會積極和大家一起解決,會輔導中小企業完成碳盤查和減碳的策略規劃,這次特別條例也特別規劃相關的資源,幫助中小企業進一步跟上淨零碳排的行列,一起為台灣創造更大的繁榮及發展。

訪賓括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中華民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理事長葉政彥、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長王美花、勞動部長許銘春、陸委會主委邱太三、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張惇涵均在場陪同。

記者鄭信貞

經濟成長全民共享》破除謠言 財政部:絕不增加舉債

中央政府去年度有3800億元的稅收餘裕,包括2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電價補貼、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1800億元將普發給全民6000元現金。對於外界造謠聲稱這是舉債發現金,財政部強調,普發現金經費約1400億元,將以歲計賸餘支應,不會增加舉借債務。

財政部說明,根據「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規劃用於挹注健保基金、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普發現金等9類範圍,草案規定,所需經費上限為3800億元,以2022年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數屬於中央政府部分約3800億元為財源,其中普發現金經費約1400億元,目的在與全民共享過去經濟發展成果,整體所需經費將以歲計賸餘支應,不會增加舉借債務。

財政部並指出,配合國家發展需要,運用財政政策維繫經濟穩定成長,並利用經濟成長帶動稅收增長,適時增加還債,截至2022年底長期債務實際數為5兆6998億元,低於預算數6兆3994億元,實際債務比率28.2%,也較預算數31.7%大幅降低,顯示政府恪遵財政紀律,債務控管成效更獲國際主要信用評等公司肯定,未來將持續採行審慎的財政政策,增加財政韌性,以確保國家長遠發展。

記者鄭信貞

發錢一時爽 經濟學者:非對症下藥

面對外界幾乎是以短視近利的方式,情緒勒索政府要發現金。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目前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全力因應全球經濟不佳可能帶來的衝擊,至於發放消費券、現金須要視整體經濟局勢,把「錢花在刀口上」。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發券對內需的貢獻較大,但緊接下來台灣將面對的逆風是出口,如果用救內需的方式處理,並非「對症下藥」。

財政部預估2022年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中央稅收佔3800億元;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進行電價補貼;1000億元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1800億元,將在財政許可範圍內,適時研議與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蔡英文元旦談話時表示,近來有人主張皆大歡喜,將這筆錢平均分給每個人,但在全球經濟高度不確定的此刻,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要未雨綢繆,把寶貴的資源,優先協助高風險的國人與產業,來維持國家因應危機的韌性,這個決定不容易,但為了國家必須這樣做,也要請國人能夠理解,並且支持。

蔡英文指出,減輕勞保財務壓力、從源頭平抑物價也是還稅於民的方式;今年全球經濟局勢比大家預期的更嚴峻,不確定性非常高,剩下的1800億元,也許會有第2波、第3波因應措施,還是要審思以備不時之需。

蔡英文說明,在完成上述的幾項規劃,最後才是行有餘力在財政許可範圍適時研議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然而,部分媒體炒作,甚至扭曲歲計剩餘意義,近來所謂「還稅於民」的呼聲不小。蔡英文提出4階段對策,就是強調先因應經濟風險,協助弱勢,而行有餘力、財政許可範圍下,才會適時研議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對此,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也呼應,如果以2021年來看,當時因為疫情打擊內需像是餐飲業等,發五倍券就有意義,但緊接下來,台灣將面對的逆風是出口,與之前的狀況完全不同,如果用救內需的方式處理,並非「對症下藥」。

記者鄭信貞

蔡英文元旦談話》全球經濟嚴峻 須未雨綢繆 將檢討6大核心戰略產業

面對外界幾乎是以短視近利的方式,情緒勒索政府要發現金。蔡英文總統昨(1)指出,中央稅收3800億元餘裕,已確定2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電價補貼、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1800億元將在財政許可範圍,適時研議與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她提醒,今年全球經濟局勢極為嚴峻,可能還要規劃第2波、第3波因應措施。攸關國家長遠發展的6大核心戰略產業,總統府、行政院將共同進行階段檢討,並召開諮詢會議。

財政部預估2022年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中央稅收佔3800億元;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進行電價補貼;1000億元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1800億元,將在財政許可範圍內,適時研議與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蔡英文表示,近來有人主張皆大歡喜,將這筆錢平均分給每個人,但在全球經濟高度不確定的此刻,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要未雨綢繆,把寶貴的資源,優先協助高風險的國人與產業,來維持國家因應危機的韌性,這個決定不容易,但為了國家必須這樣做,也要請國人能夠理解,並且支持。

蔡英文指出,減輕勞保財務壓力、從源頭平抑物價也是還稅於民的方式;今年全球經濟局勢比大家預期的更嚴峻,不確定性非常高,剩下的1800億元,也許會有第2波、第3波因應措施,還是要審思以備不時之需。

蔡英文說明,在完成上述的幾項規劃,最後才是行有餘力在財政許可範圍適時研議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沒有具體討論發放消費券或現金、時程,都要視整體經濟局勢再討論。

蔡英文表示,攸關國家長遠發展的6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綠能產業、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國防產業等,總統府和行政院將共同進行國家戰略產業發展的階段檢討,並召開諮詢會議,邀請民間企業及公協會,共同參與。其中,半導體產業已提出對總統的政策建言書,各相關部會,正在研處各項政策議題。

記者鄭信貞

正視國際經濟挑戰 府院定調:維持成長、照顧弱勢、確保穩定

民進黨在2022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重創後,蔡英文總統昨(6)邀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副院長沈榮津及相關部會首長,就整體經濟情勢、政府各項因應方案討論。蔡英文在會中就維持經濟成長動能並穩定民生物價、加強照顧弱勢並減輕人民生活負擔、確保整體經濟與金融穩定等3面向作出指示。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國際經濟正面臨高通膨、衰退的雙重風險,加上持續的疫情衝擊、美中競爭、烏俄戰爭等嚴峻挑戰,不僅加劇全球經濟金融的波動,影響全球供應鏈重組進程,也連帶牽動台灣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府院因此深入討論。

張惇涵指出,鑑於全球經濟面臨的重大變局,以及國際主要機構皆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將減緩,台灣雖預估明年可望連續5年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但仍將面臨各項挑戰。

蔡英文認為,政府必須全力維繫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及持續穩定民生物價、照顧弱勢族群及年輕朋友並協助受衝擊產業減輕人民生活負擔、確保整體經濟與金融穩定。

在持續維持國內投資成長、活絡內需及消費市場,應提出相關振興措施以協助產業恢復元氣,同時加強穩定民生物價,從成本及供給面雙管齊下,確保重要民生物資供應及價格的穩定。

對於經濟弱勢族群應持續給予協助,減少生活負擔,中央政府將主動規劃推動公共運輸補貼政策,減輕通勤族支出。為減輕人民租屋負擔,現行租金補貼政策朝向更簡政便民進行調整,並將加速推動相關修法,及運用多元政策平抑房價。

強化金融機構及國營事業因應經濟、金融波動的韌性,建立有效的應變機制,確保整體經濟及金融的穩定。

蔡英文也請行政院及相關部會陸續提出具體政策措施,因應國際及國內整體經濟局勢變遷。與會者包括蘇揆、沈榮津、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經濟部長王美花、財政部長蘇建榮、交通部長王國材、主計長朱澤民、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國安會諮詢委員傅棟成、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內政部次長花敬群。

記者鄭信貞

每月薪水只能存3千,如何生出買房頭期款?柴鼠兄弟、蕾咪一一解答,小資族這

正能量 61%

39% 負能量

許多人想學習投資理財,但只要碰到財經專有名詞,就會覺得股票、基金、保險等理財工具艱澀難懂,因此打退堂鼓,導致無法養成理財習慣。[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事實上,學習投資理財並不如想像中困難,平常除了閱讀財經資訊,培養理財相關知識之外,如今也能在影音分享平台YouTube

新聞來源:風傳媒

沒天天在過年!大摩分析師:中國不再是世界經濟引擎

中國過去挾龐大經濟實力,要脅發展中國家,甚至是歐洲的小國。不過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指出,雖中國在2021年佔全球GDP增長的1/4,卻因少子化、債務增加、政府突襲式的監管政策,市場光環褪色,不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於《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在2021年佔全球GDP 增長的1/4,已經低於疫情大流行前的1/3。中國現推出自力更生的貿易戰略,形同與其他經濟體脫鉤。

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少子化、債務增加、政府強力監管措施,令中國經濟光環褪色,昔日扮演世界經濟成長引擎的角色,恐怕已經達到頂峰。

Ruchir Sharma也對高政府債務提出示警,全球債務已經持續4年走升,疫情流行期間增長更為快速。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25國債務總額超過GDP的300%,而1990年代中期則為零。中央銀行大印鈔繼續使金融市場膨脹,並加深債務陷阱。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打壓適得其反 台灣更為自立 國際矚目

昨天(23)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全方位打壓台灣,但台灣的企業因此另尋出路、台灣母語地為更為提升、台灣限制台商出售中國資產。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威脅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中國施壓台灣企業反讓台企另尋出路。報導指出,遠東集團11月在中國遭罰款1400萬美元,中國官員、官媒表明,這是因為遠東集團長期捐款民進黨。中經院楊書菲表示,許多企業開始擔心,被中國政府刁難的風險正在升高;雖不會立即撤出中國,但會更加考量非經濟因素,並將遷移至東南亞和印度等其他地區。

而台商現在也面臨競爭加劇、勞力成本攀升的情形。經濟部長王美花11月指出,遠東遭罰引發台商返鄉回流潮。政府已經對在台灣擴增產能或員工的台灣公司提供優惠貸款,優惠政策也將再延長3年。實際上,台灣對美國出口訂單增加、來自東南亞訂單增加,也有愈來愈多台商把工廠遷往東南亞。台企逐漸與大陸脫鉤的趨勢可能會延續。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壓力助長台灣母語復興。報導指出,對中國的厭惡,使台灣許多人不自認為是中國人,愈來愈多人否認與中國之間的聯繫,本土語言愈加受到歡迎。

育有3子的辛女士表示,改與子女用台語交談。愈來愈多父母開始講母語,視為抵抗中國獨裁影響力的方式。政大6月民調,台灣人認同比率,從2018年的54%增加到63%。當年國民黨政府實施國語教育,超過95%說國語。但最近本土語言開始復興,2020年參加台語、原住民語能力檢定的人數達到近4.5萬人,2012年才不到1.6萬人。2021年YouTube上台灣點閱數最高的音樂,是本土搖滾樂團「茄子蛋」的「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

語言學家和語言運動者認為,儘管台灣過去許多年就著力振興本土語言,但是最近與北京緊張關係升高,給台語顯著的能量。師大語言學教授賀安娟(Ann Heylen)指出,台灣和愛爾蘭、加泰隆尼亞、馬其頓一樣,是少數力抗語言消失趨勢的地方。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台灣將限制科技公司出售在中國資產。報導指出,投審會將有權阻止國內科技公司出售其在中國的子公司或其他資產,防止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敏感技術洩露至中國。經濟部表示,正修訂現行法規,要求台灣公司若計劃將其在中國的任何資產、工廠或子公司出售或者移轉給中國同業或其他當地買家,必須獲得批准後才能交易。法規修訂條文17日已送請行政院,最快將於今年年底前生效。

法務部、陸委會也起草新法規,防止專業人員洩漏商業機密及關鍵技術給中國、香港及澳門等外國敵對力量,以加強阻止民眾為對岸公司工作。任何曾獲得政府資助計畫的專業人士若想前往中國,必須獲得核准。

iPhone金屬外殼供應商可成科技去年將旗下工廠賣給中國科技供應商藍思科技。iPhone組裝商緯創則將昆山廠賣給中國立訊。投審會指出,雖可成、緯創的個案較不涉及敏感技術,但揭露出未來可能洩漏敏感技術的漏洞。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葡萄牙《大眾報》(Publico)報導,台灣雖因外交鋼索上失去邦交國,但非官方支持增加。韓國《韓民族新聞》批評韓國政府取消唐鳳演講,是外交失禮。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知名哈佛教授因隱瞞與中國關係,遭起訴罪名均獲認定。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澳洲國防部長相當關切中俄、太空軍事化作為。

記者鄭信貞

只能報喜不准報憂 中國全面掃蕩財經網路社群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上月27日宣佈,將針對各網站平台與自媒體違規發佈財經類資訊的狀況,展開專案整治,讓許多評論人譏笑,根本是要求報喜不報憂。並在昨(8)日公佈第一波整治成果,共有2929個帳號違規,其中更有1793個帳號遭到封鎖,更有3個擁有超過百萬粉絲的帳號。

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中國網信辦8日晚發布,截至目前,已處置違規的自媒體帳號達2929個,其中,遭到封禁的帳號有1793個,包括3個擁有超過100萬以上粉絲的帳號,最多的一個甚至有300多萬名粉絲。此外,還清理有害的資訊達4萬7153條。在整治的過程中,中國網路社群平台如微信、百度、抖音、快手紛紛宣布配合官方政策,並定期發布整治報告。

報導中也說到,此外,上海證監局今日也發布整治財經黑嘴的初步成果,總共下架音檔、影片、節目3187個,關閉了53個直播間。上海證監局稱,嚴格禁止未經資格認證的個人和機構,發布涉及投資理財等財經領域的內容;加強受理對涉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網路資訊的舉報,對於核實為違規的內容進行調查,提高舉報處理效率。

上海證監局並稱,持續藉由“股民學校”專門頻道,傳播各類證券相關基礎知識和法律法規,加強投資者教育。

原報導

記者林育成報導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