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1 月 10th, 2023

世界看台灣》日本文春專訪蔡英文 台灣出口續升受矚目

日本《文藝春秋》獨家專訪蔡英文,暢談各種議題。

昨天(10)世界怎麼看台灣?日本《文藝春秋》專訪蔡英文總統,完整闡釋對台日關係、台灣前途、海峽和平,提出看法。台灣7月出口創新高,獲得高度重視。中國擴武威脅全球,也引發各國的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英國《路透社》(Reuters)均報導,台灣7月出口再創新高,科技業前景樂觀。

在台灣參與奧運遭不公平待遇方面。比利時《運動報》(Sporza)刊登評論指出,一個不在地圖上卻贏得12枚獎牌的國家,「中華台北」背後的故事。

日本《文藝春秋》獨家專訪蔡英文,暢談各種議題。蔡英文先祝賀日本順利完成舉辦奧運,給世界帶來鼓舞。接著感謝日本致贈台灣疫苗,證明雙方長期以來的友情,日本在台灣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台灣人民內心都非常感激。對於台灣開發國產疫苗,採取「免疫橋接」,現也陸續有各國採用。她也表示,中國在疫情期間散播不實訊息,台灣非常重視正確訊息的傳遞,功地阻止假新聞的流傳。

蔡英文感謝日本關心台海和平,包括在美日峰會、G7,這顯示世界主要先進國家對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極為重視,也證明破壞台灣海峽現狀的並不是台灣。中國在亞太顯露出極大的野心,給區域和平與穩定帶來不確定因素。她呼籲中國應該考慮國際社會的動向。她表示,台灣國防預算有限,因此將資源集中在提升非對稱作戰能力、提高自主生產能力。希望在東亞早日構築安全保障的對話機制。台灣立場是不屈服壓力,獲得支持也不冒進。

蔡英文也說,台灣要擺脫對中國產的製品、零件、軟體等高度依賴之現狀,讓貿易與投資能更多元的發展。除日本與美國外,與東協、澳洲、紐西蘭、印度等國,都盼能建立起貿易與投資關係。

蔡英文說,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高,是因形成高度成熟的產業聚落、台灣特殊的商業模式;台灣前往日、美設廠,對台灣也有很大的利益;日本在半導體製造裝置及材料等特定領域具有台灣所未有之優勢,美國在生產領域也有非常高的技術力。而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以來與政府建構起良好的緊密關係,而此關係至今未變。

蔡英文期待台灣能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但必須獲得所有加盟會員國的承認,其中有與台灣無外交關係的國家。台灣需要獲得這些國家的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不應該出現「地理上的空白」,如果能參加WHO,相信對全世界人們的健康能有所貢獻。

蔡英文強調絕對不接受「一國兩制」,香港已證明此制度不可能實現。她期許台灣十年後成為尊重民主、人權,平等的社會;促進區域和平與安全的國家;即使遭遇許多困難與挑戰,台灣依然能毅然地生存。

蔡英文最後指出,台、日人民有非常深厚的情感,當一方遭遇到困難時,另一方即迅速地伸出溫暖的援手,這正是所謂的「患難見真情」。台灣也會以各種方式協助其他國家等,回饋給國際社會。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系列專文,辯證中國是否急於侵台。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東亞計畫研究員杜睿清(Rachel Esplin Odell)、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首席研究科學家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反駁美國企業研究所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觀點,認為美國應該強化「一個中國」及戰略模糊政策,避免對台灣做出承諾。認為美國應在氣候變遷、全球大流行病管控等議題上與中國展開雙邊合作,還應與中國開啟正式的核對話。幻想美國能為中國的變革打開大門。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安全事務資深研究員和中國實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石可為(David Sacks)則肯定,美國需加倍努力確保習近平不會侵台,但美國將需要投資長程武器或讓解放軍飛彈難以瞄準的武器,並表明美國願意在中國對台動武的情況下使用這些武器;華府還應繼續敦促台灣增加國防開支並投資不對稱作戰能力,尤其是水雷和反艦飛彈。美國需與台灣合作,不讓台灣感覺被逼到牆角。美國還應幫助台灣保護其關鍵基礎設施,加強其網路防禦,並提升其海上情報、監控和偵察能力。

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認為,如果台灣被美國拋棄,台灣可能不戰而降;最終決定台灣未來的,是美國的意願,而不是台灣的意願。他不認為台灣對美國至關重要,未來的美國總統可能會傾向放棄對台灣含蓄的安全保證,以避免發生毀滅性的戰爭,或者換取中國在其他方面讓步。而北京沒理由再拖了70年後,立即征服台灣。

梅惠琳對於這些批評不以為然,況且這些人就算一廂情願地認定中國尚無能力侵台、沒有侵台可能性,但仍建議台灣提高防禦能力,並建議美國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姿態;所以大家是有共識的,台北和華府必須採取更多行動,以增強對中國的嚇阻力。

美國《加勒比海全球報》(Caribbean News Global)報導,美國參議院立法,通過加強對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支持。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灣憂心觸犯「港版國安法」,不會組隊參加明年香港同志運動會。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彭博》刊登評論,指中國的狂妄對其自身經濟未來構成威脅。《CNBC》報導,國務卿布林肯就中國核武威脅,警示東南亞國家官員。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社論,均關切中國增加的核武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中國奧運獎牌成就下暗藏政治權術。報導指出,中共已隨著過去在奧運的成功建立起強大的體育計畫,視此為民族自豪感和國際正當性的重要來源。中國在其傳統上的強項表現出色,包括桌球、跳水、舉重、羽球、射擊;以往不擅長的運動項目上也有所突破。但網路上的民族主義、中國運動員的政治表現、對中國在新疆及香港之國安鎮壓的批評,都有可能破壞中國奧運隊伍的表現。

部分網民表示,奧運再度喚起其「抗日精神」。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中國體育專家布朗奈爾(Susan Brownell)表示,考慮到中國因武漢肺炎造成的污名、仇日,奧運的政治色彩是無法避免的。「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沃登(Minky Worden)表示,不應有雙重標準使中國既侵犯人權、壓制新聞自由,卻又能一如往常的主辦奧運。

荷蘭《改革日報》(Reformatorisch Dagblad)專訪漢學家Schulte Nordholt,強調歐盟應該摘下玫塊色眼鏡,握成鐵拳對抗中國。加拿大「加拿大電視台」(CTV)發表民調顯示,多數加拿大人支持抵制北京冬奧。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刊登評論指出,加拿大須在質疑北京冬奧的聲浪難以漠視之前,享受它的陽光時刻。

《澳洲人報》專訪前總理艾波特,主張聯合印度以阻絕中國威脅。艾波特(Tony Abbott)表示,澳洲與新德里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代表民主世界遠離對中國之傾斜。他與日本駐澳洲大使山上信吾獲邀對工黨全體聯邦參、眾議員演講。呼籲,強澳、日、印度之密切合作,作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關係發展之一部分。

艾波特主張加強貿易多元化、遠離北京。澳、中率先在G20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雖澳洲對中國之出口有成長,但現在顯示北京政權只是將貿易視為政治手段。他強調,印度和澳洲是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印度是澳洲第7大貿易夥伴,但兩國雙邊貿易受到關税及彼此都認為對方並非良好貿易市場之看法所影響。事實上,幾乎所有關於中國問題之答案都是印度。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