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4 月 12th, 2024

世界看台灣》日副相禦台說引發關注 中國霸道全球反感

《路透》(Reuters)報導,隨著疫情緩解,台灣打算放寬限制。《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社論提醒,全球應嚴正看待習近平之「頭破血流」警告。

昨天(6)世界怎麼看台灣?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中國若侵犯台灣,日本應將此視為的「存立危機事態」,依安全保障相關法制行使集體自衛權,日、美就必須一起防衛台灣。這番說法引起日本國內高度關注。而中國長期的霸道行徑、對台施壓,則引發各國反感。

在台灣的疫情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台灣國產疫苗緊急授權流程,引發親中派反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台灣彰化的防疫旅館失火,造成4人死亡。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隨著疫情緩解,台灣打算放寬限制。報導指出,行政院5日認為台灣有放寬限制的空間。台灣在5月以前,連續好幾個月沒有或僅有少數社區傳染發生;之後本土病例激增,台灣發布對群聚的限制措施,包括關閉娛樂場所、限制餐館不得內用。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目前尚未滿足完全解除三級警戒條件,但各行各業的限制措施都有合理調整的空間。請有關部門提前規劃和準備。

報導指出,台灣從未全面封城,關鍵的半導體業大致未受影響。但邊境仍對所有人關閉,旅客都必須接受嚴格的隔離措施。相較其他國家,台灣本土感染的爆發規模較小,但政府採取極為謹慎的作為。

在台灣的財經新聞。德國「新聞電視台」(NTV)報導,台積電稱霸晶片市場,是台灣對抗中國的盾牌。阿根廷《ABC世界日報》(ABC Mundial)報導,美國再度認同台灣打擊人口販運表現。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封面。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中國公布以彈道飛彈襲擊台灣的模擬影片。報導指出,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出版的雜誌《艦船知識》發表短片,匯集導演、編劇、網路使用者針對「解放台灣」所展現的「智慧和創新想法」。包括發射數百枚導彈,台灣戰機尚未起飛即被摧毀、破壞台灣防空導彈之後、擊沉台灣軍艦。而習近平也在百年黨慶表示,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台灣民選總統蔡英文則拒絕承認「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若中國想攻台,還是要顧慮美國的反應,因為美國對台有安全協議。

法國《解放日報》(Libération)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他指控中國企圖在台灣製造混亂。吳釗燮在專訪中說,台美近期重啟TIFA協商,台美經貿可望出現更多合作機會,進一步深化台美雙邊互補利益。

針對中國對台的軍事及假訊息威脅,吳釗燮表示,中共軍機近年在台灣周邊頻繁演訓,也透過內容農場或中國網民大量散播假訊息,以混合戰方式持續對台發動攻擊,依據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遭受假訊息攻擊程度是世界第一。台灣除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外,也獲得理念相近國家及國際社會的支持,兩岸議題現已成為區域及全球的關注焦點。

台灣政府始終秉持「維持現狀」的立場,強調我方願意在平等基礎上,與對岸展開對話;台灣盡最大努力維持台海現狀及區域的和平及穩定,也期盼對岸承擔應有的責任,未來並將持續捍衛民主及自由價值,與美、英、法及歐盟等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吳釗燮也提到,近年香港局勢證明,中國政府承諾的「一國兩制」實為強行推動「一國一制」;目睹香港情勢發展,台灣人民將更加堅定捍衛自身的民主自由體制,我國政府會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而奮戰到底。

日本《讀賣新聞》、《西日本新聞》、《朝日新聞》均報導,麻生太郎表示,中國若侵犯台灣,日本應將此視為的「存立危機事態」,依安全保障相關法制行使集體自衛權,日、美就必須一起防衛台灣。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中國充耳不聞式的外交,讓歐洲國家展現強硬態度。報導指出,中國在歐洲失去朋友的速度,可能比獲得朋友的速度要快。主要源自3月份對歐洲制裁的報復。布魯塞爾智庫「俄歐亞研究中心」(CREAS)主任方嫻雅(Theresa Fallon)表示,北京透過其「充耳不聞式的戰狼外交」猛烈辯護其政策造成了反效果,導致整個歐洲採取進一步強硬的立場。北京的回應是對「民主國家結構」的攻擊。如果他們認為這樣不會受到反擊,那就大錯特錯。

美國總統拜登6月在G7封會、北約封會,結盟歐洲對抗中國。方嫻雅表示,歐盟採取緩慢但協調的方式,確保其成員國及其關鍵基礎建設免於受到來自中國或其他人過度的外部影響。中國在歐洲最大的障礙之,可能是精英與公眾輿論之間的「巨大分歧」,這種不信任的程度很高。

「皮尤研究中心」6月30日公布的民調結果發現,包括歐洲在內的大多數先進經濟體對中國的負面看法仍「接近歷史高點」,中位數為66%。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曾銳生表示,當北京決心表現出無視英國、背棄「中英聯合聲明」的義務,在香港、新疆問題「恣意妄為」時,英國政府意識到黃金時代談話「無法延續的本質」。但中國對英國的外交政策並無根本性的變化;發生變化的是英國對中國政策的看法及理解。

《福斯》(Fox News)報導,美國媒體報導中共百年黨慶的慶賀語氣示警。報導指出,《CNN》最近被嘲笑為「習NN」,因為它宣稱習近平是慶典中的明星;《ABC》則在「推特」稱中共黨慶是「派對時間」。

作者章家敦認為,這是因為很多新聞機構都想在中國做生意,所以他們願意輕描淡寫地報導。而習近平對其他國家有領土意圖、想要發動戰爭,這點並沒有被指出。相較於中國有共產黨主導的中國媒體,美國的媒體卻不愛國。

前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史達偉(David Stilwell)說,中國專注於政治戰、訊息戰、進入美國的系統、推動中國的訊息。確實因為經濟上的誘因,致許多新聞機構對中國採溫和態度,但部分是記者單純沒有好好準備。以及擔心簽證問題,這會影響駐北京記者的報導。史達偉還批判《NBC》主持人陶德(Chuck Todd)要求對批中言論自我審查的態度,這是最糟糕的迎合方式。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社論提醒,全球應嚴正看待習近平之「頭破血流」警告。社論指出,習近平的發言表明,中國將對全球民主國家及鄰國構成與日俱增的威脅,特別是台灣。美國前總統川普、國務卿龐皮歐讓外界誤以為美國無端升高與中國的言詞交鋒,並發動失焦的貿易戰。習的演說就提醒世人,中國確實對全球秩序及世界和平構成威脅。

社論說,習堅稱「中國從未欺負、壓迫、奴役過其他國家人民」,這否認中國在西藏、新疆地區的行為。其「必將在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之言論,在台灣議題尤不容漠視。習似將併吞台灣、鎮壓維吾爾人、香港自治視為其政治遺緒。

《紐約每日新聞報》(New York Daily News)社論指出,中共百年,留下長期壓迫的遺產。

比利時《 法語國家廣播電視台》(RTBF)報導,中共百年,是否過度沉醉於經濟上的成功?西班牙《ABC》報導,中國囤積原物料,對全球工業發展造成致命影響。愛爾蘭《週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刊登評論,中共百年的壓迫沒有什麼好宣傳的。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社論指出,面對自己當年對原住民的罪惡,並不意謂必須在獨裁者面前退縮。

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社論指出,區域盟邦應齊心協力。《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中國指責澳洲阻撓巴紐疫苗協助事宜。「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刊登專文諷刺,這個偉大、光榮、正確的共產黨。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