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2 月 4th, 2024

世界看台灣》台灣自購疫苗到貨、TIFA討論放寬疫苗貿易 國際關注

《路透》報導,台灣將在與討論放寬疫苗貿易。《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想要外交戰狼收斂言行,但民族主義構成阻礙。

昨天(30)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向美國自購的莫德納疫苗到貨,加上TIFA復談將討論台美間放寬疫苗貿易,美國白宮公開表示台灣疫苗供應管道被切斷,都是世界關注的焦點。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強調台灣的重要性,陸續在各國輿論引發迴響。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更多莫德納疫苗將運抵台灣。報導指出,副指揮官陳宗彥29日證實,41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於30日抵台。台灣已訂購505萬劑莫德納疫苗,政府先前證實將於30日到貨,但未直接說明將有多少疫苗。台灣迄今已收到485萬劑疫苗,其中124萬劑為日本捐贈、250萬劑則為美國捐贈;日本承諾加贈100萬劑疫苗,立陶宛也將提供台灣2萬劑疫苗。

台灣已訂購1000萬劑AZ疫苗、476萬劑COVAX疫苗,亦向兩家國內研發本土疫苗的廠商訂購1000萬劑疫苗。台灣爆發的本土疫情已逐漸受到控制,但政府仍擔心少數具高度傳染力的Delta病毒株個案。

荷蘭《鹿特丹商報》(NRC Handelsblad)專訪前副總統陳建仁,他表示台灣全力應對疫苗問題。

在台美TIFA重啟,《路透》報導,台灣將在與討論放寬疫苗貿易。報導指出,蔡英文總統29日表示,台灣將在TIFA與美國討論放寬疫苗進出口,這將有助於控制疫情。就是簡化疫苗和其他醫療物資的進出口程序,這些實質合作對現階段的疫情控制將會帶來重要的助力。已經請談判團隊務必全力以赴。如果台灣的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波動減少,就能夠為印太地區的和平繁榮多一分貢獻。

報導指出,台灣是主要半導體生產國,半導體的全球短缺已在全世界造成迴響,不過台灣的本土疫情爆發並未對供應產生實質性影響。而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表明,台灣的疫苗供應管道被切斷了。拜登政府曾表示,中國利用疫苗在全球進行政治脅迫,包括企圖「低劣地」阻撓民主台灣的疫苗採購能力。

陳時中則表示,台灣不會放棄任何機會,目前正檢視自身為國際藥廠生產疫苗的能力;正盤點國內廠商的產能、意願、分工,之後談的時候會比較順暢。

在台灣的外交方面。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白宮發言人莎琪強調,美國對台支持堅若磐石。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在中國假訊息猛攻下,台灣的團結出現裂痕。

包括美國《彭博》(Bloomberg News)、《CNN》、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塞爾維亞「kurir.rs」、希臘《每日報希文版》(H KAΘHMEPINH)、印尼《應時日報》(Kontan)均報導,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28日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演說時,質疑包括美日等多國遵循的「一中」政策。並表示,民主國家必須保護彼此,所以我們必須保護作為民主國家的台灣。

德國「GermanZ」刊登外交部長吳釗燮專文,期待G7及北約峰會後,西方能更大力挺台。越南《法律報》(Bao Phap luat)引述吳釗燮的專訪,強調台灣須為可能與中國發生的軍事衝突做好準備。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灣代表因「一個中國」爭執,離開澳門。日本《每日新聞》報導,中國統一台灣之企圖,因美國加強對台軍事關係而陷入瓶頸。

在中國的政治、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想要外交戰狼收斂言行,但民族主義構成阻礙。報導指出,中國高層正竭力緩和其強硬的「戰狼」外交,但中國的民族主義熱情已削弱這項努力,隨著中共慶祝建黨百週年,這熱情只會加劇。

中國4月即召開高層會議討論緩和中國的強硬外交作法,擔心該戰略已疏遠美國和其他國家,從而使中國經濟遭到孤立。他們還討論在10月的G20峰會安排拜習會,盼能緩和美中緊張。中國外交部正採取措施撤回強硬作風,包括草擬關於外交官使用「推特」的指導原則,但擔心過於明顯的軟化則會激怒大批民族主義網民。

習近平本人則發出混雜訊號。5月與資深中共官員會面時,敦促努力在國外為中國樹立「可信、可愛和受人尊敬」的形象;卻也要求外交官在捍衛中國免遭屈辱時表現出「戰鬥精神」。

這凸顯出,北京在駕馭共產黨在國內的聲譽和國外對其看法之間日益強烈的對比時,所面臨的困難。在川普執政期間呈現的人權、技術、疫情起源的雙邊衝突,在拜登上任後仍持續,拜登已尋求與盟友建立更為協調的關係以向北京施壓。而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變得越來越負面,10個美國人中,就有9人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或敵人。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副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表示,中共培養民族主義的方式使北京難以在與其核心利益相關的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黨可以控制這種民族主義,但這麼做將需要付出他們可能不願或無法支付的政治資本。一些以強烈支持北京優先要務而著稱的中國媒體人士,已經歷收回其措辭的困難。民族主義式的黨營小報《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在批評某國營「微博」似在嘲笑印度疫情危機後,就成為中國社群媒體的謾罵目標。

《彭博》刊出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Hal Brands評論,認為拜登正在重組打贏冷戰的民主聯盟,但對中國可能無效。《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也刊出Hal Brands評論,稱拜登的外交政策定調為民主與專制之爭。加拿大《多倫多太陽報》(The Toronto Sun)報導,中共政權正利用加拿大原民寄宿學校事件,掩飾自身種族滅絕行為。匈牙利「portfolio.hu」報導,亞洲是否正在形成新的反中聯盟?

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傲慢與自信可能是習近平致命弱點。報導指出,習近平自視為現代中國第3位「改革派」領導人,不必與胡錦濤、江澤民遵循同樣規定,這能破壞過去40年來中國經濟成功的基礎。澳洲《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人權觀察組織揭露,留澳中國學生遭中國政府支持者騷擾和監視。紐西蘭「」(紐西蘭廣播公司國家廣播電台)(RNZ)報導,前白宮國安顧問指出,紐西蘭不願陷入美中之爭,但可能因此奉送給中國經濟脅迫的力量。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