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2 月 25th, 2024

疾病

狠甩肥胖用這招! 天天運動30分鐘健康甩肉 – Yahoo奇摩新聞

正能量 44%

56% 負能量

肥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許多疾病伴隨肥胖悄悄上身,為響應世界肥胖日,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曾梓展呼籲大家動起來,天天運動30分鐘、每週累積150分鐘,且日日5蔬果及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每天用電腦、看電視、玩電玩、打電話不超過2小時,遠離疾病、健康甩肉從生活做起!曾局長指出,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腎臟病等8項與肥胖有關,肥胖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問題。曾局長表示,據教育部107年運動現況調查,台中市肥胖盛行率為11.1%,低於全國13.7%,市府將持續推廣培養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促進健康體位,維持健康體態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宣傳台灣燈會 中市衛生局打健康牌 – 生活

正能量 23%

77% 負能量

台中市衛生局好棒棒,用健康行銷2020台灣燈會!明年台灣燈會將重返台中舉辦,台中市政府各局室全員動員做宣傳,中市衛生局在局長曾梓展領導下,選在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呼籲大家動起來,遠離疾病、健康甩肉,並歡迎全國民眾自由行或揪團一起來看台灣燈會,欣賞特色花燈外,也健走漫步。曾梓展說,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台中市衛生局好棒棒,用健康行銷2020台灣燈會!明年台灣燈會將重返台中舉辦,台中市政府各局室全員動員做宣傳,中市衛生局在局長曾梓展領導下,選在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呼籲大家動起來,遠離疾病、健康甩肉,並歡迎全國民眾自由行或揪團一起來看台灣燈會,欣賞特色花燈外,也健走漫步。曾梓展說,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腎臟病等8項與肥胖有關,肥胖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問題。且據教育部107年運動現況調查,台中市肥胖盛行率為11.1%,低於全國13.7%,市府將持續推廣培養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促進健康體位,維持健康體態。曾梓展說,天天運動30分鐘、每週累積150分鐘,且日日5蔬果及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每天用電腦、看電視、玩電玩、打電話不超過2小時,可遠離疾病、健康甩肉從生活做起!他也提到2020台灣燈會將在台中舉行,主展區將於109年2月8日至2月23日於后里花博森林園區以及馬場園區展出,展期共16天;文心森林公園的副展區將於108年12月21日至109年2月23日展出,展期共65天,民眾自由行或揪團一起來賞花燈外,也能健走漫步,一兼二顧。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這樣測試血管年齡 提早解除腦梗心梗威脅 – 生活

正能量 41%

59% 負能量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頭號殺手,透過醫療儀器檢測,可以是否有血壓血糖血壓三高,作為判斷是否易罹患此疾的參考,其實血管是否夠健康年輕,也可作為預防的手段。要測試自己血管狀況也可自己來,以下有12個指標可簡單判定你是否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指出,血管年齡若比實際年齡更大,無形中會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腦梗、心梗、猝死的發生率將大為增加。測試血管年齡將有助提醒個人趁早保護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頭號殺手,透過醫療儀器檢測,可以是否有血壓血糖血壓三高,作為判斷是否易罹患此疾的參考,其實血管是否夠健康年輕,也可作為預防的手段。要測試自己血管狀況也可自己來,以下有12個指標可簡單判定你是否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指出,血管年齡若比實際年齡更大,無形中會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腦梗、心梗、猝死的發生率將大為增加。測試血管年齡將有助提醒個人趁早保護血管的健康。1、最近情緒壓抑2、過於認真計較3、愛吃方便食品及餅乾、點心4、偏食肉類5、缺少運動6、每天吸菸支數×菸齡>4007、爬樓梯時胸痛8、手足發涼、麻痺9、經常丟三落四10、血壓高11、膽固醇或血糖值高12、親屬中有人死於腦中風以上羅列的12個標準,若符合其中4項或4項以內,可能說明測試人血管狀態還不錯;如果超過4項,代表血管年齡要比實際年齡大!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生酮飲食能控制痛風?免疫科醫師正解在此 – Yahoo奇摩新聞

正能量 60%

40% 負能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目前生酮飲食正夯,有些人為了健康,有些人為了減重,而有些人則是亂跟風,因此導致身體變得更糟糕。國軍桃園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沈明忠表示,生酮飲食在以前主要就是用來控制兒童頑固性癲癇的發作,而且效果非常良好。這種飲食的方式是攝取極少量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及大量脂肪,身體會從燃燒醣分轉換為燃燒脂肪形成酮體,作為主要能量來源,目前有很多文獻報導生酮飲食對於慢性疾病的控制是有幫助的。 身體發炎的原因 根據文獻報導NLRP3發炎體和很多風濕疾病有關,其中包含了痛風。痛風形成的因素,除了因為先天基因異常導致尿酸無法順利排出,大部分發生急性痛風都與不正當生活作息和不恰當的飲食有關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少吃紅肉防癌?專家教你這樣吃 – 生活

正能量 48%

52% 負能量

紅肉會致癌、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屬的研究機構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甚至將紅肉列為2A級的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各國的飲食也都建議少吃紅肉。但近期有一個分析研究推翻這樣的說法,認為吃紅肉跟疾病沒有顯著的關係,因此不用刻意少吃。風險低到不用在意,真的嗎?這項由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及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負責分析紅肉會致癌、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屬的研究機構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甚至將紅肉列為2A級的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各國的飲食也都建議少吃紅肉。但近期有一個分析研究推翻這樣的說法,認為吃紅肉跟疾病沒有顯著的關係,因此不用刻意少吃。風險低到不用在意,真的嗎?這項由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及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負責分析,由14位各領域專家,包括研究方法專家、營養流行病學家、營養師、家醫科及內科醫師,組成跨國營養研究團NutriRECS撰寫飲食指南,分析54篇、共計54,000人的綜合分析研究集結而成。研究結果發現,紅肉和加工肉品如火腿、培根與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沒有顯著的關聯,並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其中指出,如果1,000人中,每週減少3份紅肉或加工肉,分別持續以下時間,則會出現:●持續一生:因癌症死亡的情況會減少7例●持續11年:因心臟疾病去世的情況會減少4例如果1,000人中能夠每週減少3份不同肉類攝入情況持續7年,則情況如下:●減少紅肉: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情況會減少6例●減少加工肉: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情況會減少12例研究者之一約翰斯頓(Bradley Johnston)是戴爾豪斯大學社區健康與流行病學(Community health and epidemiology)助理教授,同時也是NutriRECS共同創辦人,他指出,這項發現並不是認為吃紅肉和加工肉品沒有風險,只是證據相當薄弱,減少紅肉攝取能降低疾病的效果很小,不如繼續食用。而基於環境保護因素對於攝食紅肉的建議則不納入研究範圍。研究也指出,以往的飲食指南建議減少或不吃紅肉,都是基於觀察性和回溯性的研究,每個致病因子相互混雜,無法得到真正可能的致病原因,此外這些組織或協會的建議都沒有經過嚴謹的系統性分析,而且受限於與業者的利益關係。這番言論和世界衛生組織、英國國民健康署、美國癌症協會和美國心臟協會等國際健康組織機關的飲食建議大相逕庭,引起許多專家的反駁。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凱伊(Tim Key)指出,已經有充足的證據顯示加工肉品和紅肉會造成大成直腸癌,所以WHO才在2015年把紅肉、加工肉列為致癌物。哈佛大學陳曾熙公衛學院營養學系主席胡教授(Dr. Frank Hu)說,該研究的方法不適當,是一個相當不負責任的飲食建議,甚至表明,他不願看到美國人民遵從NutriRECS的飲食建議,重新吃會傷害身體的食物。研究反覆莫衷一是,紅肉究竟能不能吃?紅肉跟癌症有關,流行病學上的研究是從病人回溯其飲食習慣,發現紅肉吃得比較多。但紅肉跟癌症真的有直接關係嗎?芒果社企執行長、營養師林雅恩指出,如果單只有紅肉,是不成立的,只能說有關連而不是因果關係。聯新國際醫療、聯新營養總營養師呂美寶也指出,營養學研究相當複雜,許多因素如生活習慣、烹調方式等等會影響結果,不能一篇研究就斷定該怎麼吃,「該飲食建議是分析其他研究而來,但這些研究受試者是怎麼吃紅肉的,其實不清楚。」現在紅肉如豬、牛、羊肉之所以被認為較不健康,是因其所含的飽和脂肪酸較白肉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白肉如魚、雞肉油脂較少,魚類的油脂也是人體所必需的好油,「如果以1份蛋白質30克來計算,1份牛肉大約有10~15克脂肪;1份雞肉大約只有5~7克,」林雅恩說。各國的飲食指南大都沒有建議不吃紅肉,而是少吃或改吃植物性蛋白如豆類、菇類,而少吃的用意除了健康考量,更多的是碳排放,「飼養家畜需要更多農作物,加上運送、飼養中造成的汙染,所以有些程度是為了永續發展。」但加工肉品如培根、火腿等是高鹽的食物,加上必須添加其他化學物質防腐、保色,所以更建議應少吃,「比起吃加工肉品,吃新鮮的紅肉致病風險較低,」呂美寶說。紅肉仍然是良好的營養來源,富含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B群,但要怎麼吃才不會疾病上身呢?呂美寶表示,根據世界癌症研究組織(WCRF)的建議,每週只能攝取350~500克紅肉或加工肉品,等於每天只能吃50~70克。烹調方式也應該選擇涮、煮、滷、燉,少油炸或燒烤,「紅肉經過高溫烹調,會產生雜環胺和多環芳香烴,這些都是致癌物質,」呂美寶說。許多人認為食用部位和致病或致癌有關,林雅恩認為這毫無科學根據。他指出,以往認為豬脖子、雞脖子是注射藥品的地方、不要吃,但藥品注射後是全身都在作用,不會只停留在脖子;第二,注射藥品是為了預防疾病,但人力、藥物成本會提高,因此現在畜牧業大多以改善環境、增強飼料營養的方式來預防疾病。「與其挑部位吃,不如挑油脂少的地方吃,」林雅恩指出,例如豬肉就買瘦肉、少吃豬腳、五花肉,雞肉不要吃皮、牛肉則是避免牛腩,買牛腱、牛肩、里肌、腰內肉等,油脂較少,吃起來較健康。呂美寶也建議少吃富含脂肪的部位,「動物脂肪是容易累積毒素的地方,有新聞報導過有孩子喜歡吃肥肉導致賀爾蒙失調的案例。」此外她也建議吃草飼牛而非穀飼牛,紐、澳的草飼牛油脂中omega-3比例較高,較不容易引起發炎;但美國榖飼牛的的脂肪和omega-6比例高,攝取過多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紅肉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注意攝取量和部位,這麼一來不僅能吃到紅肉所富含的營養,更能享受到美味;人工肉則是建議少吃,如果要吃也應該盡可能少量,或用新鮮的紅肉代替。資料來源: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BBC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少吃紅肉能防癌?新研究顛覆認知 專家教你怎麼吃才健康 – Yahoo奇摩

正能量 52%

48% 負能量

紅肉會致癌、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屬的研究機構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甚至將紅肉列為2A級的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各國的飲食也都建議少吃紅肉。但近期有一個分析研究推翻這樣的說法,認為吃紅肉跟疾病沒有顯著的關係,因此不用刻意少吃。 風險低到不用在意,真的嗎?這項由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及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負責分析,由14位各領域專家,包括研究方法專家、營養流行病學家、營養師、家醫科及內科醫師,組成跨國營養研究團NutriRECS撰寫飲食指南,分析54篇、共計54,000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反覆腹瀉、尿尿漂菜渣 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 Yahoo奇摩新聞

正能量 33%

67% 負能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是拉肚子嗎?季節轉換之際,天氣忽冷忽熱,許多人出現頻繁腹瀉的症狀,以為是吃壞肚子或腹部受寒,但醫師提醒,無論是哪一個季節,只要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且經常伴隨腹痛、體重減輕或發燒等症狀,可能罹患連醫師都覺得難纏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嚴重時會提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不可不慎!男大生長期腹瀉、尿尿漂菜渣 多年才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在台灣小腸醫學會衛教講座中,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會長楊式光分享,今年34歲的小兒子在正要展開多彩多姿大學生活的那一年,突然頻繁腹瀉,體重從原本98公斤爆瘦剩50公斤,且發生肛裂和肛門廔管,多次進出醫院仍查不到病因;直到4、5年後膀胱也長出廔管,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爆Re: [新聞] 洗手的歷史:這個19世紀醫生曾呼籲這個

正能量 35%

65% 負能量

99%

1%

作者:jfsu (水精靈)
時間:2019-10-05 19:41:42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9875057
: 6.備註:
: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長知識了
: 不過記者文筆好爛

我想,底下簡短地聊一下微生物與滅菌的歷史。因為這些無所不在的微生物影響著
人類的健康,而且一直到19世紀末,才證實了微生物和疾病的關係
翻開近代醫學史,微生物可說是一些惡疾與疫病的元凶。

在上古時代,民智未開,人們往往將疾病歸咎於鬼神作祟與精靈附體,甚至是上天
降下來的災禍與懲罰,於是請巫師、術士作法來祭饗鬼神,祈求疾病速速離身。
因此,醫療與宗教是脫離不了關係;即使到了現代,在世界各地仍可以看到巫師、
術士cosplay成醫生的角色來進行疾病的醫治,一如電影還願中的那句耳熟能詳的
「恭迎慈孤觀音、渡世靈顯四方」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個現象一直到西元前四、五百年,才在黑暗中露出第一道
曙光。中國最偉大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用大自然的陰陽五行來解釋人體五臟之間
的關係,而疾病的成因來自於人體陰陽失衡所致,並提出順應時節的養生之道。

在西方,希臘人希波克拉底提出「體液論」,認為人體由空氣、火、土、水等4種
元素所相對應的體液所組成,主宰著人體的健康與情緒,生病的原因則是與體液的
失衡有關。為此,所採取的保健策略為注重環境與體液的平衡,包括飲食(蜂蜜檸檬水)
與住所的選擇、空氣與水的流通等方式。

不論是陰陽五行還是體液論,此時疾病不再由天邪寶寶的神祕力量所引起,而是改以
自然因素來解釋。

時間進入到中古世紀後,歐洲社會不斷地發生大規模的傳染病,如麻瘋病與黑死病,
這使得人們不得不積極尋找更有效的治病方法。而在文藝復興運動之後,科學快速地
發展,醫學知識也與日俱增。

致病微生物的發現標誌了近代醫學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串起微生物與疾病之間的關係。

1546年,義大利醫生法蘭卡斯特羅提出疾病是由「疾病的種子」—一種肉眼看不見的
微粒狀物質所引起,這種物質可以在病人體內繁殖,從而引發疾病,並在人與人之間
傳播。在今日,他所謂的微粒狀物質指的就是微生物。這是最早的微生物致病論。

到底什麼是微生物呢?一般而言,微生物是指難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到或看不清楚的
一切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等原生動物與單細胞藻類等等。

早在37億年前,微生物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一直到17世紀,列文胡克則用自製的
顯微鏡,觀察並記錄了這些前所未知的小生物。1854年,倫敦發生霍亂流行,
著名的白雪王子斯諾(John Snow) 在疫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利用統計的方式,推論
疫情是經由飲水傳染。

18世紀中葉,外科手術上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麻醉與細菌感染的控制,大大地增加
手術的成功率。麻醉的部份,前面已經說過了,接下來談談細菌感染。

當時很多醫院的產婦產後都難逃產褥熱的死劫。所謂產褥熱,是微生物致病論出現
之前的一個通稱,許多產婦在生孩子之後(也就是所謂產褥期)會發燒,這是除
了瘟疫之外,在一般疾病裡,婦女的第二大殺手。

有些病人進到醫院治病,卻因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以目前的眼光來看,這無疑是
醫療事故,家屬可是會抬棺抗議。但不可思議的是,當時的醫生並沒有「病原」
與「感染」的概念。

1850年,匈牙利醫師塞麥爾維斯(Semmelweis)正為院內產婦的高死亡率苦惱著。
他注意到如果產婦是在解剖室旁的產診室,當醫生或是實習生在解剖屍體完就去幫產婦
接生或產檢,產褥熱就高居不下;反觀是在助產士教學病房內由助產士照顧的話,
產婦的死亡率非常低。

於是塞麥爾維斯要求自己所在的產科醫生,在給下一位產婦接生或檢查之前,尤其
是作完屍體解剖後,必須用肥皂與漂白水仔細洗手,並刷洗指甲底下的汙垢。

這樣一個簡單的洗手動作,讓產婦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也引起守舊派醫生的敵意
與抨擊,連病房主任也說是因為醫護同仁們用心禱告的結果,跟什麼洗手沒有關係。
由於因為當時歐洲的醫學還是在承襲希波克拉底和蓋倫的體液說,認為疾病是體內的
體液是失去平衡所引起的,加上醫師袍上的血污是賣力的象徵,是向人炫耀的證明。
殊不知,病人卻因此感染而死。

塞麥爾維斯因此被視為異端,遭到鋪天蓋地的抹黑,後來精神錯亂被送進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不像火雲邪神那麼幸運,他受到院內人員的棍棒毆打,
兩周後因傷死亡。

多年之後,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顯微鏡下找到了鏈球菌的蹤跡,醫學界也確認
這就是引發產褥熱的致病菌,院內的交叉感染和缺乏消毒則是傳播原因。另一位醫師
科霍(Rober Koch)也陸續找出了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桿菌、造成肺結核的結核桿菌,
及造成霍亂的霍亂弧菌,證實了微生物與致病間的關係。

巴斯德與科霍的研究,讓人們瞭解到微生物能使人類致病的事實,從而發展出各種
殺菌和抗菌的方法,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因為他們兩人的努力,醫學界終於認識到自然界存在著微生物,而微生物能讓人生病
(即微生物致病說),塞麥爾維斯所倡導的方法才受到重視和推廣,洗手也成為醫療常規。
他因此被後人稱之為「Savior of Mothers(媽媽救星)」

有了巴斯德與柯霍的研究成果,1865年,有「外科聖手」之稱的名醫李斯特,終於
將消毒觀念帶進病房與外科手術中。在這之前,開刀房可是細菌與病原的溫床。
手術器械用完後連清洗都沒有就遭到放置play,醫生身上的衣服往往沾滿病人的血液
與污物,縫合用的縫線更是常掛在鈕扣上,病人因此遭受到致命的感染。

他偶然發現到,化學工廠排放含有苯酚(又名石炭酸(Carbolic acid))的廢水竟然讓一小
段流經市區的河流變得清澈,加上吉普賽人的祖傳秘方似乎也是使用這種液體清洗傷口,
他因而用石炭酸來進行消毒,包括手術器械與醫師袍,連開刀房也必須完全潔淨。

當時李斯特開了35檯截肢手術的刀,16位病人在術後死亡;但當他引入消毒法之後,
3年之中他開了40檯刀,只有6人死亡。

李斯特的抗菌革命,使得醫生得以對付難纏的術後感染,但也再次引起了守舊派醫生
的敵意與抨擊,他們認為李斯特是對他自己的手術缺乏信心,而且這些消毒滅菌方式
只會讓外科醫生分心,最重要的是「醫生是紳士,紳士的手是乾淨的。」

李斯特因此遭到了醫界的抵制,直到多年之後才被接受。

以上

Reference
1.怪才、偶燃與醫學大方現
2.外科大歷史
3. 致 自由

對流血一週仍然不死的生物千萬不能大意……。

112
1
16

新聞來源:Ptt 批踢踢實業坊

秋老虎來了! 護心5攻略快get起來 – Yahoo奇摩新聞

正能量 30%

70% 負能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秋分到來,早晚溫差大,正是秋老虎發揮的時候,中央氣象局預測秋分後早晚溫差可高達10℃,當溫差大時,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 占總死亡人數的3成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31%;另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造成21,569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977人死亡,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守護一顆心 七大危險因子:3個以上,就屬高危險族群! – Yahoo奇摩

正能量 37%

63% 負能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李先生,因工作壓力大,每天抽兩包菸以上,下班應酬重口味又油膩。直到出現咳嗽、喘後長達半年後,才緊急就醫,最後確診為心臟擴大引發肺積水導致。李先生的心臟功能僅剩下正常人一半,需裝三支心臟支架,才恢復三分之二的功能。李先生才開始警惕,希望透過運動替換抽菸來紓壓,並努力戒菸,飲食轉為清淡。心臟疾病年輕化 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疾病為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且有年輕化趨勢。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表示,心臟疾病有七大危險因子,包含:年紀(男性超過45歲, 女性超過55歲)、家族遺傳、高血壓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寶寶4滴腳後跟血 可篩出21項代謝疾病 – 生活

正能量 36%

64% 負能量

一名27歲男子,因原發性肉鹼缺乏症,引發心臟問題而猝死,妹妹事後也發現自己患有相同疾病。然而,這樣的狀況可及早發現並治療。國健署1985年推動新生兒篩檢,今日開始,篩檢項目由11項擴大至21項,只要在出生後2、3天採集4滴腳後跟血,即可及早發現先天性代謝疾病,讓寶寶健康長大。嬰兒時期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普遍不明顯,一旦出現代謝問題,毒素恐在體內不斷累積,進而導致身體、智力發展出狀況。因此,寶寶的健康必須藉一名27歲男子,因原發性肉鹼缺乏症,引發心臟問題而猝死,妹妹事後也發現自己患有相同疾病。然而,這樣的狀況可及早發現並治療。國健署1985年推動新生兒篩檢,今日開始,篩檢項目由11項擴大至21項,只要在出生後2、3天採集4滴腳後跟血,即可及早發現先天性代謝疾病,讓寶寶健康長大。嬰兒時期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普遍不明顯,一旦出現代謝問題,毒素恐在體內不斷累積,進而導致身體、智力發展出狀況。因此,寶寶的健康必須藉由新生兒篩檢的機制來預防。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該署1985年開始推動新生兒篩檢,原先篩檢項目僅5項,隨著國內檢測儀器的進步,2006年擴大至11項,今日起則擴大至21項,包括原發性肉鹼缺乏症、丙酸血症、瓜胺酸血症第一及第二型、三羥基三甲基戊二酸尿症等。家長負擔的費用不變,自付350元、政府補助200元,低收入戶則全免。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某些寶寶無法代謝蛋白質,確診後需重建飲食;某些寶寶天生缺乏肉鹼,則透過補充肉鹼的方式,避免低血糖、心臟問題產生。而出生後2、3天,是進行篩檢的最佳時機。簡穎秀表示,進行新生兒篩檢時,只需在腳後跟取出4滴血,放在血片上,密封後即可送往檢驗。若出現異常,醫護人員將在3天內通知家長回診確認,並進行復檢。林宜靜表示,復檢所需費用一律由政府承擔,新措施上路後,初估政府年增600多萬開支,將由中央、地方共同買單。金管會2012年起就函請各保險公會,只要投保年齡為0歲新生兒,就應排除等待期間的規範。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家長,切勿為了保險,讓寶寶錯過黃金治療期。林宜靜亦提醒家長,代謝疾病的項目多達數千種,進行新生兒篩檢後,仍須留意寶寶情況,若發現寶寶有任何異常,應向醫師求助。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