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1 月 10th, 2023

世界看台灣》愛沙尼亞准台設處 日菲強化防務合作 國際關注

《美聯社》報導,愛沙尼亞修訂政策,將准許台灣設立非外交代表處。另報導,日本首相參觀菲律賓巡邏艦並加強盟友關係。

昨天(6)世界怎麼看台灣?行政院通過晶創方案,10年投入3000億元。愛沙尼亞修訂政策,將准許台灣設立非外交代表處。日本首相訪問菲律賓,承諾加強盟友關係。澳洲總理訪問中國行。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內政方面。秘魯《一號報》(Uno)報導,行政院通過晶創方案,10年投入3000億元,結合生成式AI促創新。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文化日報》報導,台灣關注中國的全方位介選。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探討,中國侵台的5種可能戰略。《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國安秘書長稱,習近平在國內感到不安,短期內不會攻台。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報導,美國和加拿大兩艘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引發中國警惕。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愛沙尼亞修訂政策,將准許台灣設立非外交代表處。報導指出,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3日表示,其政府在2日的內閣會議上討論中國政策時,修訂了對台政策。如同其他許多歐盟國家,也準備同意台灣設立非具外交性質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以促進各自的關係。

薩克納說,愛沙尼亞不承認台灣是國家。基於一中政策,不會與台灣發展政治關係。與此同時,在經濟、教育、文化及公民社會組織等類似領域溝通方面提振對台關係至關重要。愛沙尼亞盼其現行中國政策與歐盟一致,而歐盟同樣視北京為夥伴、競爭者及對手。

台灣外長吳釗燮將訪問愛沙尼亞。他將就台灣的外交政策發表演說,並出席當地智庫8日在塔林舉辦的討論會。薩克納強調,吳釗燮並非應愛沙尼亞政府之邀往訪,訪問期間也不會與其內閣官員進行官方拜會。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愛丁堡大學將排灣族勇士頭骨歸還台灣。報導指出,愛丁堡將近150年前遭殺害的4名部落勇士頭骨歸還台灣原住民;日本士兵1874年入侵台灣南部、與排灣族對戰時,將頭骨作為戰利品取走。1907年,頭骨輾轉流落至愛丁堡大學。

台灣原住民委員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表示,,此為國際返還台灣原民祖先遺骨首例,深具歷史意義,也是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重要里程碑,希望遺骨返還過程能讓部落族人感到撫慰與療癒。學術機構及博物館應合作反省歷史不正義,促成社會重視原住民族人權。

遺骨將暫時安置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待牡丹鄉部落研議永久收藏地點。台灣原民會於2021年11月提出遺骨返還要求,2022年7月獲該校同意。愛丁堡大學解剖學主任吉陵瓦特(Tom Gillingwater)表示,該校與台灣社會共同促成遺骨返還。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聯社》報導,日本首相參觀菲律賓巡邏艦並加強盟友關係。報導指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日登上日本製造的菲律賓巡邏艦「馬格巴努亞號」(BRP Teresa Magbanua),象徵性地展現日本對菲支持。岸田向艦上的菲國政府及海巡高層官員表示,真心希望這將帶來區域和平及繁榮,以及自由開放的印太。

日本近幾年已提供十幾艘巡邏艦給菲國,包含這艘97公尺長的「馬格巴努亞號」。岸田3日與菲國總統小馬可仕談及加強防務關係,同意就重大防務協定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展開磋商。根據這項協定,兩國軍隊得以互相進入對方領土,以舉行聯合軍演。岸田也宣布將依據旨在強化友軍的新安全補助計畫,提供菲律賓海軍海岸監視雷達。

《法新社》報導,菲日宣布就重大防務協定展開磋商。另報導,澳洲總理以「很高興來到上海」開啟中國行。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加拿大譴責中國戰鬥機在加拿大飛機前發射照明彈的行為。

《彭博》社論探討,如何在下次選舉中阻止外國干預。德國《世界報》(Die Welt)報導,對手、朋友還是勁敵?歐洲對中國毫無警覺的交往。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