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2 月 5th, 2023

世界看台灣》中國惱怒降格立陶宛外交等級、美國力挺立陶宛與台灣友好

《美聯社》報導,中國調降與立陶宛外交關係。《路透》報導,美國給予立陶宛貿易支持。

昨天(22)世界怎麼看台灣?無視中國強烈反對,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駐立陶宛代表處掛牌成立,中國大為惱怒,降格立陶宛外交等級,美國則警告中國,不要再干涉立陶宛與台灣關係。台灣與美國關係持續升溫,第二屆經濟對話本週持續舉辦,均獲國際矚目。

在台灣與立陶宛關係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調降與立陶宛外交關係。報導指出,中國為報復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21日調降雙邊外交關係至代辦級。中國先前已驅逐立陶宛大使,並召回其駐立陶宛大使。而代辦為大使館第二順位的官員。

立陶宛的舉動反映各國政府對於擴大與台灣的關係愈來愈有興趣。北京專斷的外交、軍事政策則引發西方政府不滿。台灣還在高科技產產業扮演重要貿易者和核心角色。雖大多數國家都與北京建立官方外交關係,卻同時和台灣維持緊密的商業關係,代表處的功能等同於非正式大使館。立陶宛同意以台灣為名、而非中華台北,在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打破外交慣例。

包括美國《彭博》(Bloomberg)、英國《路透》(Reuters)、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中國降級與立陶宛外交關係。包括《美聯社》、英國《衛報》(Guardian)、《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賽普勒斯「Sigmalive」、越南《年輕人報》(Bao Tuoi tre)、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均報導,中國對立陶宛大為憤怒,恫嚇、威脅立陶宛。

《路透》報導,美國警告其他國家勿干涉立陶宛與台灣關係,並給予立陶宛貿易支持。報導指出,立陶宛經濟部長奧茉娜(Ausrine Armonaite)透露,立陶宛本週將和美國進出口銀行簽署價值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8月和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對話,同意採雙邊協調行動,協助立陶宛抵抗中國壓力。藍斯柏吉斯表示,與民主國家建立的經濟關係較為穩定和持久,他們具備法治基礎,因此更符合立陶宛利益。

美國國務次卿澤雅(Uzra Zeya)則在維爾紐斯召開記者會表示,美國反對其他國家干涉立陶宛與台灣的關係。

在台美關係方面,《路透》報導,美台將舉行第二屆經濟對話。報導指出,國務院19日表示,美國與台灣將在23日舉行第二屆經濟對話。由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國務院次卿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主導,對話主辦單位為美國在台協會、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強調兩國夥伴關係建立在強大的雙向貿易與投資、人民之間的關係以及共同捍衛自由和共同的民主價值觀上。台灣外交部表示,台灣將由經濟部長王美花、科技部長吳政忠主導。

這是美國在前總統川普執政期間與台北加強接觸的作法,拜登政府並加以延續。去年台灣政府解除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禁令,掃除了與華府達成協議的主要障礙。而台灣還是半導體的主要生產國,半導體短缺已擾亂全球供應鏈,尤其影響汽車製造商,引起華府關切,並施壓台灣加速晶片生產。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國會議員共同推動立法捍衛台灣。《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評論,呼籲拜登應該挺身而出並聲明,美國將會捍衛台灣。澳洲《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澳洲外長表示應採取各種方式,防止因台灣爆發戰爭。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巴拉圭外長在日本表示與日本締結EPA的意願,並稱將與台灣維持邦交。

在台灣的國防方面。包括美國《富比世》(Forbes)、英國《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葡萄牙「葡萄牙電視」(RTPNoticias)、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均報導,台灣的F-16V成軍。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歐洲通訊社》報導,拜登稱美國正考慮對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加拿大《CBC》報導,加拿大應該跟進抵制北京奧運會。《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評論,彭帥事件顯示加拿大在北京冬奧做出妥協。荷蘭《忠誠報》(Trouw)刊登評論指出,這是沒有新聞自由的冬奧會。

《紐約時報》刊登評論呼籲,拜登不應在中國問題上想兩全其美。《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訪中國專家白明(Judd Blanchette),指出美中關係的脆弱。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