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2 月 8th, 2023

併發症

33歲女健檢「糖化血色素爆表」以為患糖尿病 醫曝4數值判斷才準 | ET

正能量 64%

36% 負能量

台中一名33歲杜姓女子由於作息不規律又少運動,健檢時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0.2%,正常值應小於5.7 %,嚇得以為自己罹患嚴重糖尿病,所幸經醫生診斷後發現是虛驚一場。杜女的主治醫生表示,糖化血色素在某些情況下,無法當成血糖控制好壞的指標,最好還是就醫交由專業醫師判斷。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糖尿病併發症早期症狀不明顯 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避免並遠離威脅 | ETto

正能量 42%

58% 負能量

糖尿病可能導致大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進而發生失明、腦中風等併發症,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應維持健康生活,遠離吸菸、飲酒等疾病風險因子,並定期檢查血糖,若是發現血糖異常,則要盡早尋求專業醫事人員協助,遵照醫囑控制血糖並定期檢查,以降低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糖尿病年輕化!5成患者不愛檢查釀失明、腦中風危機「5招」降風險 | 健康

正能量 35%

65% 負能量

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據統計,仍有約5成的病人沒有定期進行眼底與尿液檢查。由於罹患糖尿病恐釀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等,可能進而導致失明、腦中風,國健署呼籲民眾掌握5項控糖原則並定期檢查,以降低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發生風險。(記者:簡浩正)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攝護腺肥大「6問題秒測」!不只尿尿異常 泌尿醫:有致命併發症 | ETt

正能量 31%

69% 負能量

攝護腺為男性特有器官,然而年過50歲的男人,除了要擔心勃起功能障礙外,「攝護腺肥大」也是難逃的宿命。泌尿科醫師高銘鴻指出,除了引發一連串尷尬的尿尿問題外,攝護腺肥大恐招致泌尿道感染、膀胱受損與膀胱結石等致命併發症,經年累月,問題如滾雪球般日益嚴重。平時可透過「6個問題」初步檢測自我的攝護腺健康。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1年就醫256萬人!醫:糖尿病共病多難控管 中風機率比常人多3倍 | 健

正能量 38%

62% 負能量

糖尿病共病多,中風機率竟比常人多3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去(111)年糖尿病就醫人數已突破256萬,且每三名患者就有一名未滿60歲,近年糖尿病患者年輕化的同時,因為平均壽命延長所致,罹病年數只增不減,將來可能得花上20、30年與糖尿病共處。糖尿病併發症多,其中心血管疾病、腎病變比例高,且發生機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穩定控糖又做好共病管理成為關鍵。(記者:簡浩正)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星雲糖尿病纏身56年!醫揭「高危險族群」 有8症狀=惡化了 | ETto

正能量 33%

67% 負能量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法師圓寂,享耆壽97年,佛光山今(6)日一早也證實並公布訃聞。星雲法師2011年因中風後健康每況愈下,又飽受糖尿病所苦長達56年,晚年外出幾乎得靠輪椅代步,雙眼看不清,連提筆寫最愛的書法都有困難。而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增加16萬名糖尿病新個案,儼然已成為新國病,而醫師也示警糖尿病「9大危險族群」。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開始進食2小時內測血糖 醫曝真相:沒選對時間量等於白做工 | 名家 |

正能量 45%

55% 負能量

根據2022年國民健康署的調查,花蓮18歲以上民眾有一半比例體重超標,且平均血糖值達到糖尿病前期,肥胖比和平均血糖值都是全台第一。自我監測血糖了解血糖變化,有助於減少併發症的風險,不過,一般人跟糖尿病患者驗血糖的頻率和標準不同,要量對時間血糖數值才具參考意義。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20歲妹確診3天後失明…「視力剩0.02」救不回了 醫生示警1現象 |

正能量 36%

64% 負能量

大陸一名20歲女孩感染新冠發燒3天後,突然視力下降到0.02,連視力表上最大的視標都看不清,幾近失明。近日,浙江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接診的一名患者,被診斷為急性黃斑區神經視網膜病變(新冠引起的眼部併發症)。醫生表示,由於其眼部併發症進展比較快,即使後期病情控制住,她的視力也很難恢復到原先的狀態。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健保大負擔!每年新增16萬例糖尿病患 中西醫合療緩解併發症 | ETto

正能量 52%

48% 負能量

花蓮慈濟醫院多年來大力推動中西醫合療,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指出,中醫是以中醫學整體觀與辨證論治,經由中藥與針灸幫助病友緩解糖尿病併發症。花蓮慈院日前在糖尿病病友會,由楊成湛主任分享「中醫養生」,希望讓糖友更了解中西醫合療,幫助病友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糖尿病成新國病!每年新增個案逾16萬人「超車新生兒數量」 | ETtod

正能量 52%

48% 負能量

國內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儼然已經成為新國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示警,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我國每年增加約16萬名糖尿病新個案,已正式超車2021年新生兒出生數字。然而至今仍有許多病友誤解胰島素用藥,錯過治療黃金期,呼籲國人利用成人健檢及早發現,並且遵照醫囑、結合數位醫療工具達到個人化治療,進一步達到血糖控制目標,降低併發症風險。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另類國安危機?台灣糖尿病友「年增16萬」已正式超車新生兒數 | 健康 |

正能量 45%

55% 負能量

糖尿病已是國病!據統計台灣逾230萬名糖尿病患者,但健保主診斷人數僅約180萬人,中間落差數與衍生健康問題值得深究外,我國每年糖尿病新增個案數,竟已超越新生兒出生數。對此,醫師表示至今仍有許多病友誤解胰島素用藥,而錯過治療黃金期,針對治療後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應積極以胰島素或腸泌素複方針劑對症下藥,呼籲糖友遵照醫囑外,也可結合數位醫療工具達到個人化治療,避免血糖在不知不覺中超標。(記者:簡浩正)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五成糖尿病友控糖不佳! 洗腎比率翻倍成長近2成要洗腎 | 生活 | 三立

正能量 53%

47% 負能量

糖友控糖不佳,後遺症超多,糖尿病衛教學會今指出,根據台灣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研究,有55.9%糖友的糖化血色素,未能控制在小於7%的目標值。控糖不佳,特別是慢性腎臟疾病、因慢性腎衰竭而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比率,從2000年到2019年,翻倍成長,已從原本的9.2%翻倍成長到17.9%,有將近2成的糖友要洗腎。(記者黃仲丘)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研究:一等親有2型糖尿病 這族群「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增2倍 | ETt

正能量 43%

57% 負能量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的最新研究發現,佔比僅1%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若有一等親屬罹患第2型糖尿病,本身發病年齡又小於20歲,其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風險將比一等親屬未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第1型糖尿病患增加2.61倍,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頂尖期刊「JAMA Network Open」。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