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5 月 20th, 2024

ETtoday健康雲

我家就是健身房! 居家防疫在家也能輕鬆動起來 | ETtoday健康雲

正能量 75%

25% 負能量

民眾為防疫在家期間,仍需適度運動,並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以更好的健康狀態來抵抗疫情。建議可以和家人一起「天天量體重」,即使防疫在家,也能做好體重控制,避免體重直線上升。為大家整理出4個居家適度運動的方法,讓你在家也能輕鬆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109年十大致死癌症!肺癌連續17年居首、前列腺癌排名上升 | ETto

正能量 33%

67% 負能量

衛生福利部今天公布109年度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9年排行第一,年奪5萬多條人命。進一步分析十大死亡癌症,肺癌自93年以來排行第一,已經連續17年居首。整體排名僅有前列腺癌從第六名上升至第五名,口腔癌與前列腺癌排序對調,但如果從長期觀察來看,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的排名都有往前。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口罩難貼合?她激推1招「30秒平面→立體」小臉必學 連醫生都說讚 | E

正能量 60%

40% 負能量

台灣新冠疫情自5/11統計以來,本土確診病例已突破1.1萬,死亡數破400人,室內室外大家口罩戴緊緊,但統一規格的成人口罩,對於小臉的民眾而言,未緊密貼合恐成為病毒侵入的破口。前主播鄭凱云分享「1招折口罩方法」,不僅戴得舒適,又能緊密貼合。並且加碼分享丟口罩的秘訣,避免病毒侵擾。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糖尿病友防疫宅家要注意! 居家照護四大妙招報你知  | ETtoday健

正能量 35%

65% 負能量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民眾配合防疫措施,減少非必要外出同時,患有糖尿病、三高以及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疫情期間宅在家,更應注意自身健康管理。根據資料統計,105-108年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9.82%,也是108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第5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更可能引起相關併發症。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冰箱塞滿了!營養師推可常溫保存的食材 泡麵也有健康吃法 | ETtoda

正能量 70%

30% 負能量

全民拚防疫!多數民眾選擇自己在家料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需要採買也多遵守「少次、多買、快速離開」原則,但每天都要自己料理,得備齊不少食材,在冰箱保存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該怎麼買才好呢?營養師欣儀在臉書粉專分享,可以買一些能在室溫保存的食材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能兼顧營養。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30多歲女染疫亡!減重醫「真的不是嚇大家」:BMI30↑應先打疫苗 |

正能量 47%

53% 負能量

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新增22例死亡個案,其中1名30多歲女性5/26出現症狀,曾快篩陽性,PCR二採陰轉陽性確診,收治住院6天即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說明,該個案體重達90多公斤,為風險因素。減重醫師蕭捷健也表示,「真的不是在嚇大家,減重也是防疫很重要的一部分」,過胖恐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也呼籲政府BMI超過30者,未來該納入優先接種疫苗對象。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吸菸「包年數」檢視是否為高風險群 遠離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肺癌」 | E

正能量 29%

71% 負能量

臺灣108年共9,701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的19.3%約為五分之一。肺癌多年來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肺癌也是排名第一。研究指出,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9倍,每天吸20根菸以上男性,風險可達13.7倍,而女性風險則高達24.1倍。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台股動盪壓力大粉領族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師辯證下藥配合坐息調理找回健康 |

正能量 51%

49% 負能量

近期疫情嚴重波及台股動盪,40歲的王小姐壓力甚大,失眠、焦慮、腸胃不適,看過神經內科、腸胃科、精神科,服用醫師所開藥物後,症狀部分減緩但卻出現新症狀,經求診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曾印正醫師,診斷應是自律神經失調,經中醫辯證下藥配合運動,讓王小姐找回健康。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親子居家「宅」料理時光 輕鬆吃出健康保護力 | ETtoday健康雲 |

正能量 64%

36% 負能量

疫情持續緊繃,大小朋友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家長們也多了陪伴和照顧的任務,除了需要準備餐點,也要想盡各式活動讓小朋友開心度過居家時間,透過這樣的時間親子同做健康料理,在備餐過程中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小朋友也更願意吃下自己做的餐點,補充重要營養素,吃出保護力。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北醫附醫啟動「遠距通訊診療2.0」 納入泌尿科、婦兒科等13科 | ET

正能量 64%

36% 負能量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啟動「遠距通訊診療」2.0版,除原本居家隔離/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等對象之外,擴大至門診慢性穩定的病患,提供13個科別供民眾透過電腦、手機即可完成看診、開立處方箋等流程,也會視民眾就醫需求,滾動式調整開診科別。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高壓力環境下工作型態 會影響男性重要部位健康 | ETtoday健康雲

正能量 42%

58% 負能量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醫師謝昆霖指出,在泌尿外科門診發現,診斷出睪固酮低下症候群或性功能障礙的男性病人,有蠻高比例都是在高壓力環境下工作,且其中不少人伴隨有輪班或夜班等非正常上班時段的困擾,不適當的工作型態常會影響相關重要男性健康。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擔心禿頭又軟掉!「8大食物」男人不能少 泌尿醫激推:生蠔真的有效 | E

正能量 59%

41% 負能量

許多男性聽到只要多吃含鋅的食物,就認為是要補足「戰鬥力」,幫助性生活更加美滿!泌尿科醫師解答,男人是真的要補鋅沒錯,但是鋅不只影響生殖機能,若缺少還會導致疲勞、掉肌肉等。藉此,醫師也推薦大家常見的8種補鋅食物,並提醒,過量對身體還是會有反效果。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