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1 月 19th, 2023

南太平洋

反制中國挖牆腳!巴紐總理歡迎拜登、莫迪月底來訪

中國近年積極布局、深入太平洋島國,引發美國的高度警覺與反制。現不只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下旬首度拜訪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昨(30)發布聲明證實,拜登、印度總理莫迪將於22日來訪,與太平洋各島國領導者進行歷史性會面。

《路透》報導,馬拉普在聲明中表示,拜登、莫迪將於24日在澳洲雪梨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前,22日到訪巴紐,與眾多太平洋島國領導者進行會面。這次會談具有空前的歷史意義,是首次全球強權國家要至太平洋最大島國會面,共商未來」。

在中國去年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美國不得不加快抑制北京在太平洋島國區域的影響力。中國食髓知味,想與10個太平洋島國簽署自由貿易及安全協議,最終破局。中國4月也邀馬拉普訪中,但未獲答覆。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宣稱台海是內海 擴大對台軍事威脅 國際關注

昨天(15)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宣稱台灣海峽非國際海域,宣稱絕對要武力犯台;美中防長為台灣問題針鋒相對,中國企圖威逼澳洲就範,日本警示中國滲透東亞,南太各國決定一致決議是否與中國軍事合作。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駁斥中國論點,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水道。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13日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還狂言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的,是想操弄涉台問題。

台灣外交部14日抨擊中國說法是謬論。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屬於台灣領海範圍以外的水域均適用國際法的公海自由原則,尊重外國船舶在台灣海峽任何符合國際法的行動,理解並支持美國自由航行任務對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所帶來的助益。

包括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法國《法新社》(AFP)、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中國稱台灣海峽是內海,台灣、美國均駁斥。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台灣準備好應對中國的武力侵犯台嗎?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設定對台軍售方針,反軍艦導彈等軍武為優先選項。《朝日新聞》報導,中國會從烏俄戰爭學到什麼對台的戰術教訓。《世界日報》報導,香格里拉安保會議凸顯,該應對中國可能入侵台灣加強警戒。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指出,台灣的雲峰飛彈已可打到北京,中國想侵略必須三思。

《路透》報導,台灣表明,倘中國攻台對全球貿易衝擊將遠大於烏克蘭戰爭。韓國《NEWSPIM》報導,台灣將生死存亡寄託在半導體上,投資額超過150兆韓元。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希臘《資本電子報》(capital.gr)報導,立陶宛在台灣開設商業代表處。《紐約時報》報導,加州教會槍擊案背後的台灣人身份認同之爭。

在中國的內政方面。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報導,在大規模疫情爆發後,北京再次採取限制措施。另報導,大翻譯運動揭發中國社交媒體情緒。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法國《迴聲報》(Les Echos)、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美中對話,就台灣議題互不相讓。日本《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日中關係正常化50週年不可或缺的是真心對話。《朝日新聞》警示,中國獨特的安保願景,意圖滲透亞洲各國,否定美國政策。

《路透》報導,中國與紐西蘭外長討論太平洋參與。報導指出,紐西蘭外長馬胡塔(Nanaia Mahuta)13日與中國外長王毅視訊對話。紐西蘭強調,與太平洋地區的交往須推進該區域的優先事項。對「太平洋島國論壇」等區域機構表達支持,並提及該區域面臨的重大挑戰。同時對新疆的人權議題、香港民主淪陷、台海和平穩定表達關切。

中國指出,中國和太平洋建交島國的合作與地區既有的安排並行不悖,互為補充。

《路透》另報導,薩摩亞總理表明,太平洋各國與中國的安全關係應交由「太平洋島國論壇」商議。報導指出,在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的協議引起各界譁然後,薩摩亞、紐西蘭領袖14日表示,「太平洋島國論壇」應就中國欲與太平洋島國簽署安全協議進行商議。

薩摩亞總理馬塔法(Fiame Naomi Mata’afa)在與紐西蘭總理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相關議題必須放在更廣泛的背景下討論。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也表示,根據區域協議,安全相關議題必須在「太平洋島國論壇」上討論。

「太平洋島國論壇」7月中將於斐濟舉行峰會,是2019年以來首度召開的實體會議。蛋在涉中事務上達成共識恐怕是挑戰,因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及吐瓦魯均承認台灣而非北京。

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美中防長交鋒南海議題,互相指控對方侵略。以色列《環球報》(Globes)報導,希望以色列與中國交往過程能掌握主導權。

澳洲《ABC》、《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均報導,澳洲對於中國幻想改善關係不以為然,拒絕對中國讓步。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日本強化對台連繫 F-16戰機夏威夷迫降凸顯美台合作 國際關注

昨天(8)世界怎麼看台灣?屬於台灣的F-16戰機在夏威夷迫降,凸顯美台緊密的軍事合作;日本有意派現任防衛官員駐台,並在政策文件中呼籲增加國防預算並提及對台威脅;歐盟升級與台灣的經貿對話;柬埔寨否認中國將在其境內興建海軍基地。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美關係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台灣F-16戰機迫降夏威夷。報導指出,美國官員7日表示,屬於台灣的F-16戰機6日下午在夏威夷丹尼爾·井上國際機場(Daniel K. Inouye International Airport)緊急降落,駕駛該飛機的美國空軍飛行員已送醫治療。美國經常出售F-16戰機給台灣,該飛行員從美國本土的空軍基地起飛,計劃在飛往台灣途中短暫停留夏威夷。目前尚不清楚此架戰機屬於新的或較舊的機型。

《檀香山星廣報》(Honolulu Star-Advertiser)、《新聞週刊》(Newsweek)均報導,台灣F-16戰機迫降,揭開美台軍事合作面紗。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政務委員鄧振中受訪時指出,台灣的目標是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在台日關係方面。《路透》報導,日本在其政策文件中呼籲增加國防預算並提及對台威脅。報導指出,日本7日通過年度經濟政策文件,希望在未來5年內大幅增加國防支出,首次同時提及支出的時間表以及對台灣面臨威脅的關切。文件的草案本來都沒有這些內容;去年的路線圖僅稱日本將視需要大幅增加國防支出,並未提及台灣。此份政策路線圖係岸田執政以來的首份路線圖。

新年度的路線圖,沒有說明「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承諾的金額,但提及北約成員國做出的占GDP的2%承諾。日本現在在其自衛隊上的支出僅略高於1%。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預定今夏派遣現任防衛官員駐台,以加強蒐集資訊。報導指出,日本政府3日表明,確定將於今夏派遣防衛省現役官員進駐日本駐台機構,以因應中國在台灣周邊軍事活動日益活躍。目前日本派遣駐台的是退役防衛省自衛官。不過這是被稱為「西裝組」的文官。

日本1972年與台灣斷交後,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負責實質使館業務。派駐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職員採取委派「民間人士」的形式,從外務省、經濟產業省、警察廳、海上保安廳等部門的現任官員中借調。也設有相當駐外使館防衛武官的「安全保障擔當主任」,由相當於少將的退役自衛官出任。此為1996年爆發台海危機後,於2003年設立該職。

但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上台後,中國在台灣周邊的海、空域持續加強軍事活動,促使G7發表共同宣言,稱台海和平穩定極為重要。日本執政黨內有人認為,為加強蒐集資訊,應將駐台官員升格為現役自衛官。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美國及歐盟加強與台灣關係。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報導,歐盟與台灣加強晶片對話。加拿大「戰略分析網絡」(Network for Strategic Analysis)刊登專文探討,台灣面臨邦交國流失問題,加拿大應如何協助。韓國《NEWSis》報導,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提供台灣快篩因應Omicron疫情。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中國經濟學家籲若遭美制裁,中國應奪台積電。德國《ZDF》專訪駐德代表謝志偉,直指中國武嚇加劇。日本《東洋經濟週刊》刊登專文探討,兩岸衝突最糟糕的劇本為何?

在中國的內政問題方面。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中國體制化在新疆維吾爾族之強迫勞動。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問題方面。《路透》報導,太平洋島國論壇成員修補裂痕。報導指出,薩摩亞、庫克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斐濟、帛琉、馬紹爾群島等6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成員7日就如何化解重大紛爭達成共識。太平洋島國論壇成員共有18國,在部分國家要求召開更廣泛區域會議以進行討論後,中國上週無法與承認北京的10國達成全面貿易和安全協定。

斐濟總理拜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7日發布聲明表示,擬議的論壇改革方案將可深化區域互信。此方案須於下次集會時獲得全體成員採納後生效。太平洋島國論壇將於7月12日至14日在斐濟首都蘇瓦召開會議,係兩年來各國領導人首次召開實體會議。

庫克群島總理布朗(Mark Brown)說,這個家庭會待在一起。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表示,太平洋上方的烏雲已經消散,並稱太平洋面對外部和內部壓力時將更加強大。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領導人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同意這項改革,此改革將促使太平洋更加團結。

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美國、澳洲、日本、印度上月也曾表達支持太平洋島國論壇團結之立場。

澳洲《ABC》報導,太平洋島國領袖抵達斐濟,論壇領導權危機成為焦點。《彭博》、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柬埔寨否認允許中國在其境內建祕密海軍基地。

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在澳洲抗議中國共戰機挑釁後,北京恐嚇澳洲。《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刊登評論指出,中國期待澳洲全然磕頭。加拿大《國家新聞觀測報》(National News Watch)、《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均報導,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抨擊中國軍機的行為,挑釁、不負責任,置人命於險境。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灣出口有望23紅 中國持續深入南太 國際關注

昨天(7)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5月出口可能創連23月成長;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明確表態,持續引發國際探討,日本也因此加強防衛準備;中國持續伸入南太平洋,澳洲新任政府強調會持續推動核子動力潛艇案。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該社民調顯示,台灣5月出口可望連23月成長,但增速減緩。報導指出,《路透》對17位分析家做民調,5月出口估計較去年同期成長13%,漲幅低於4月的18.8%。可望達連23個月成長,但中國疫情封控及烏克蘭戰爭效應影響,增速放緩。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估計較去年同期成長3.3%,增幅略低於4月的3.38%。

《路透》另報導,越南因銀行安全漏洞問題逮捕台籍人士。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日本日文版《Newsweek》刊登評論分析,美國是真心要防衛台灣嗎?專文指出,美國總統拜登5月23日在東京的記者會上表明,若中國攻打台灣,美國願加以協防。這已非拜登首次這樣說;過去9個月中,拜登3度針對美國對台防衛義務發表與戰略模糊政策迥異的言論。為回應中國近年來強化軍力,美國保守派呼籲捨棄「戰略模糊」,明確承諾出現緊急事態時會防衛台灣。拜登在東京的發言,顯然從「戰略模糊」跨出一步。拜登每次類似發言後,美國政府當局便急著滅火。說明政策並未改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白蘭斯(Hal Brands)指出,1次或許是失言,3次就是政策。並認為這樣是正面的。

美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亞洲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則認為,這會發出被誤認政策變更的信號,很危險;習近平會將此視為對中國核心利益之挑戰,或許會提早對台灣發動攻擊。她認為,美國從「模糊」階段性地移往「清晰」不是壞事,但拜登聽起來像是脫口而出。

美國或許應捨棄「戰略模糊」,更明確表達自身立場,至少應該要開始進行公開的討論,絕不能陷入自我矛盾。

《路透》報導,朱立倫訪美,極力撇清國民黨的親中標籤。捷克《今日日報》(MF Dnes)報導,台灣民眾表明不屬於中國,而是主權國家。保加利亞《Fakti》報導,到2027年,中國軍隊將有能力攻擊台灣和盟軍部隊;台灣將繼續為民主而戰,反對威權擴張。

美國《Fox》報導,日本增加國防預算在遏制中國上奏效。保加利亞《Fakti》報導,日本加強台日軍事關係。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CNN》報導,為何人煙稀少的南太平洋成為美中較勁場。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完成為期10天的南太8國訪問,想推動全面區域安全及經濟倡議。引發澳洲、紐西蘭、美國爭先恐後地採取行動。中國的圖謀最終失敗。

美國在南太有軍事基地,並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帛琉簽署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澳洲在該地區派駐海軍,長期與鄰近的島國政府保持著國防和安全關係,包括維和及軍事訓練。澳洲和紐西蘭都有參與太平洋地區和雙邊安全條約。

對於美國和澳洲來說,對地區現狀的威脅與二戰相似,當時這些島嶼被日本帝國用來威脅澳洲,然後成為美國「跳島」攻勢的部分。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研究員希斯(Timothy Heath)表示,這些島嶼橫跨美國和澳洲海軍艦艇和商船往來的重要通道。

中國2000年代初期開始走上成為太平洋島國經濟和外交夥伴的道路,尤其是在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2019年改而與中國建交後,14個南太國家,只有4個正式承認台灣。中國在部分太平洋島國支持的著名計畫包括,索羅門群島舉辦太平洋運動會的國家體育場、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高速公路、斐濟的橋樑;中國也派高層官員到該地區,也成為太平洋島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夥伴。

在中國和索羅門群島4月簽署安全協議後,人們對北京可能在該地區有軍事野心的擔憂加劇。中國學者和戰略家經常討論,中國擔心被美國及其盟友包圍。中國試圖加強打破被視為包圍中國的「島鏈」概念。

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讓其他大國深感不安。2018年澳洲的「強化」(Step-up)政策、紐西蘭的「重設太平洋戰略」(Pacific reset),2019年後華府的「太平洋承諾」(Pacific Pledge)。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太平洋島國研究副教授卡布陶拉卡(Tarcisius Kabutaulaka)表示,太平洋島民對全球地緣政治競爭並不陌生。1800年代,這些島嶼是殖民競爭的焦點,到冷戰時期,太平洋島國面臨迴避蘇聯進攻的壓力,這可能是為什麼北京構思的全面協議上週最終並未成真的因素;另個可能是該地區的「藍色太平洋」概念,它強調透過與所有成員協商來對地區進行集體決策。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太平洋地區國家敦促美國加強與該地區交往。另發表社論指出,中國測試澳洲新總理。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王毅呼籲澳洲重啟關係。《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澳洲新任國防部長表明,會成功推動核子動力潛艇案。

加拿大《加拿大廣播》(CBC)報導,加拿大批抨中國戰機威嚇本國飛機後,北京反控加拿大進行挑釁行為。《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報導,烏克蘭戰爭持續百日後,立陶宛與加拿大外長面對有關中俄侵略性行徑的艱難問題。「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發表專文提醒,如果俄羅斯是風暴,中國就是氣候。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南太達共識 與中國任何協議須區域會議討論

中國近年積極插旗南太平洋國家,引起澳洲、紐西蘭、美國緊張,反而弄巧成拙。在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出訪南太各國後。薩摩亞總理馬塔法(Fiamē Naomi Mataʻafa)2日表明,太平洋島國領袖同意,在決定和中國簽署廣泛的貿易及安全協定前,都需要先在區域會議中討論。

馬塔法、黃英賢2日召開聯合記者會。馬塔法明言,被找來討論北京的提議,並期待會有全面的決定或結果,這無法接受。她強調,南太平洋地區已得出結論,即有必要召開區域會議,考慮發展夥伴提出的一切提案。

太平洋島國論壇(PIF)成員包括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吐瓦魯、澳洲、紐西蘭,以及其他太平洋國家。

黃英賢表示,坎培拉認為區域安全是太平洋大家庭的議題,澳方將提供薩摩亞新的澳製「守護者級」巡邏艇,汰換觸礁擱淺的舊艇。

中國外長王毅5月31日訪問東加,2日到訪巴布亞紐幾內亞。黃英賢也於3日訪問東加。

巴紐外長沃亨古(Elias Wohengu)則直言,北京的區域安全協定提案已引發國內不滿。巴紐總理歐尼爾(Peter O’Neill)表明,大選前不應該與中國締結協定。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啟動 中國插旗南太挫敗 國際關注

昨天(2)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美經貿合作關係獲得重大突破,兩國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就11面向全面深化兩國經貿關係。中國軍機又大舉擾台,瞎扯這是戰備警巡;中國大動作伸入南太10國,最後挫敗收場。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美台啟動貿易會談,挑戰中國。報導指出,美國與台灣1日啟動旨在加強兩國貿易關係的會談,名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拜登總統上週宣布與12個亞洲經濟體達成「印太經濟架構」(IPEF),但台灣被排除在外。

官員表示,與台灣進行的會談將不牽涉關稅或市場准入。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聲明稱,雙邊將按部就班進行,以達成具高標準承諾和具經濟意義成果的協議;旨在制定加強經濟和貿易關係的具體方法,在共同價值的基礎上促進彼此的貿易優先事項,以及為我們的勞工和企業促進創新和具包容性的經濟成長。

52名參議員組成的跨黨派團體敦促拜登將台灣納入IPEF,拜登也面臨與台灣加強關係的壓力。資深官員表示,仍有時間將台灣加入此協議中,打算在未來對IPEF的參與採取有彈性和可調整的作法。另名官員表示,目標在於制定「高架構、有約束力的協議」,但沒有提出時間表。首次會議將於6月下旬在華府召開,將涵蓋關稅流程、法規,包括農業貿易、勞工權益和打擊「有害的非市場政策」的規則,明顯指的是中國。

美國商務部已與台北就技術與投資啟動單獨對話,此係印太經濟架構所涵蓋的另外兩個領域。

包括美國《彭博》(Bloomberg)、《CN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英國《路透》(Reuters)、加拿大《金融郵報》(The Financial Post)均報導,台美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在台美關係方面。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日本《共同社》均報導,美國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訪台,引發中國抗議。南非《技術中央》(TechCentral)報導,美國電影「Top Gun: Maverick」播出台灣國旗的相關畫面。

對於台灣遭受中國武力威脅方面。《路透》報導,中國稱在台灣周邊舉行戰備警巡。中國30日派出30架次軍機擾台,解放軍東部戰區對此發布聲明表示,近日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展開「戰備警巡」,這是針對美台勾連採取的必要行動。並嗆聲,中國部隊持續加強練兵備戰,以挫敗外部勢力干涉和支持台獨者。

包括《共同社》、澳洲《ABC》、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均報導,中國大規模軍機擾台,還說這是戰備警巡。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刊登專文探討,中國會入侵台灣嗎?《路透》另報導,烏俄戰爭引發中國犯台疑慮,愈來愈多台灣人開始學習射擊。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加拿大《政策雜誌》(Policy Magazine)刊登專文探討,加拿大的印太政策與台灣海峽。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香港人來台後,又想離開。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南太平洋國家拒絕與北京結為命運共同體。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5月27日起,依序訪問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薩摩亞、斐濟、東加、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並視訊訪問密克羅尼西亞、庫克群島、紐埃。在5月29日、30日訪問斐濟期間,王毅與各國外長舉行聯合會議,以議決中國與上述各國在經濟、海底地貌測量繪圖、開採自然資源、培訓維安警力、防治網路攻擊等層面加強合作之協議。

密克羅里西亞稱上述協議草案欲以南太島國個別國家與中國之雙邊關係取代原為南太諸島國與中國之多邊關係,並企圖引導各國單獨對中國輸誠。南太平洋諸島國領導人仍表示,由於缺乏區域共識,無法接受中國所提「共同發展願景」。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亦反對中國所提此議。

中國事後發布「中國關於同太平洋島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立場文件」,未提及安全事項。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國家安全暨戰略防衛計畫主任休布瑞吉(Michael Shoebridge)表示,中國欲利用南太投射軍力之企圖對澳洲構成相當威脅,目前情勢之演變誠為二戰結束迄今最嚴重者。

澳洲新總理艾伯尼斯(Anthony Albanese)允諾對南太國家增加折合逾3.5億歐元之援款、簡化簽證申請措施、協助對抗非法捕漁,以及南太國家至為關注惟遭澳洲保守派自由黨政府長期忽視之氣候變遷威脅。新任外長黃英賢獲命於26日奔赴斐濟訪問時強調,澳洲同為太平洋家庭一份子,將與南太平洋各國在各項迫切議題上合作。美國政府則在王毅到訪斐濟前3日,宣布斐濟加入IPEF。

《法新社》報導,中國稱無意競逐南太影響力。澳洲「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刊登專文表示,領袖峰會顯示「四方安全對話」狀況良好,惟仍應強化合作。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恐已於亞洲贏得經濟外交勝利,拜登的計畫似為時已晚。《彭博》報導,美國盼與中國在香格里拉會議舉行國防對話。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台啟動國民兵合作 中國軍機大舉擾台 國際關注

昨天(1)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訪台,傳遞兩國國民兵合作訊息;中國軍機又大舉擾台,中國威脅以色列撤除吳釗燮專訪;中國大動作伸入南太10國,最後失敗收場。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防疫方面。美國《富比世》(Forbes)報導,台灣受到疫情因素,影響GDP成長。

在台美關係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蔡英文總統表示,美國國民兵計劃與台灣軍方合作。報導指出,蔡英文31日接見來訪的達克沃絲,讚許其領銜提出「台灣夥伴法案」(Taiwan Partnership Act),獲得跨黨派支持。並表示,美國國防部正積極研議國民兵與台灣的合作,期待台美在區域安全的合作上,能更深化、更緊密。

達克沃絲隨後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展開對話,稱與她同行的美國國民兵州夥伴合作計畫主任將協助台灣建立徹底防禦。但未詳述細節。

美國退役海軍少將、目前在「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擔任資深研究員的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表示,夏威夷國民兵很適合台灣,原因是台灣和夏威夷都是島嶼地形,且美國印太司令部總部也位於夏威夷。他認為這是台美舉行更廣泛聯合海軍、空軍演習的前兆。可能披著人道和災難救援的外衣,但同時包含後備役管理的訓練。

蔡英文也表示,台灣將持續表達參與「印太經濟架構」(IPEF)之意願。期待在短期內,台美將以嶄新的作為,規劃出具體的途徑,共同深化台美雙邊經貿夥伴關係。

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也報導,蔡英文表示,美國國民兵計劃與台灣軍方合作。

美國《美聯社》(AP)報導,達克沃絲在中國加強軍事威脅之際訪台。報導指出,近來中國持續對台展開侵擾行動,30日派遣30架軍機飛近台灣。達克沃絲31日展開近1年來第2次訪台行程。她對蔡英文表示,要特別強調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支持,她提案推動台灣軍隊與美國國民兵合作,獲兩黨強勁支持。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使中國對台威脅再度成為焦點,也讓美國兩黨更加支持對台軍售及在政治上力挺台灣。中國5月主動接洽索羅門群島及另外9個島國,以簽署範圍含括廣泛的安全協議。外界認為,若中國攻打台灣,便能藉此路線阻擋美國及其盟友前往馳援。

美國《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捍衛戰士續集再現台灣國旗,恐激怒中國。

包括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法國《迴聲報》(Les Echos)、《世界報》(Le Monde)持續探討,美國的對台戰略模糊,是否需要改變,未來將如何發展。

在台灣的國防方面。《路透》、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均報導,台灣空軍在發生2022年第2起致命事故後,暫停訓練。

在台灣面臨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英國《衛報》(Guardian)、法國《法新社》(AFP)、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均報導,中國發動今年第2大規模的軍機擾台。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美國《Fox》均報導,中國不滿《耶路撒冷郵報》專訪吳釗燮,,揚言降級對以關係。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瞄準南太平洋的中國,高度警戒的美澳。報導指出,中國外長王毅近日在南太平洋8國訪問。在30日由中國所主辦的外長會議中,各國協商安保及貿易等廣泛項目合作的新構想,但因部分國家有不同意見,並未達成合意。

參加外長會議的10國,是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玻里尼西亞等區域共14國中,除與台灣維持邦交的4國以外之國家。斐濟總理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在會後證實,在特定的議題上有人提出疑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僅表示,在達成最終協議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大家同意在形成合意前繼續協商。

中國於今年4月和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保障協定,外界並不清楚詳細內容,但據說包含同意中國的軍艦停留港口及派遣軍隊、警察等。中國想要將此方式的安保合作擴大至其他的南太平洋各國。

而對各島國而言,來自中國的經濟援助極富魅力。2019年中國對南太平洋的開發援助約為1.7億美元,僅次於澳洲、紐西蘭、日本。

與美國有簽訂關於安全保障合作「自由聯合協定」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其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表示這會會威脅區域穩定,考慮拒絕。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則搶先發表,斐濟將加入IPEF。國務卿布林肯在2月訪問斐濟,已是相隔37年;他當時宣布,將重新在索羅門群島設立自1993年以來關閉的美國大使館。澳洲也對中國的動向極為注意。新任外長黃英賢在就任後立即出發訪問斐濟。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於亞太區域競爭加劇之際,拉斐濟加入IPEF。包括日本《日本經濟新聞》、澳洲《澳洲人報》、《ABC》、《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荷蘭《忠誠報》(Trouw)均報導,中國意圖與南太10國簽署安保協議,最終失敗,美澳紐高度關注中國野心。

《華爾街日報》、加拿大《加拿大廣播》(CBC)均報導中國的新疆人權問題,雖獲外界關注,但聯合國人權高專的呼籲極為溫和。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插旗南太失敗 拜登軍援台灣說續討論 國際關注

昨天(31)世界怎麼看台灣?拜登軍援台灣的談話,持續引發討論,呼籲拜登消除外界的疑慮;中國軍機又大舉擾台;中國大動作伸入南太10國,最後失敗收場。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中國軍機大舉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報導指出,台灣30日通報有30架中國軍機飛入其防空識別區,已派戰機緊急升空警告驅離。此次共計22架中國戰機參與侵擾任務,另外還有電戰機、預警機和反潛機。這是今年度自1月23日的39架中國軍機侵擾以來,最大規模的侵擾行動。

台灣稱中國頻頻在其周遭進行軍事活動的做法為「灰色地帶」作戰,意在使台灣頻繁地出動戰機應處以消耗其軍力,同時藉此測試台灣的應變能力。

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AZ)報導,法蘭克福的台灣人表示,非常憂心中國侵犯台灣。《NTV》專訪駐德大使謝志偉,強調來自中國的攻擊危險是真實存在的。哥倫比亞《脈動電子報》(Pulzo)報導,中國威脅要在台灣附近進行軍事部署。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台灣國防部公布飛彈演訓。

在拜登軍援台灣談話的後續討論方面。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刊登專文表示,為了在台灣議題上威懾中國,拜登需要消除疑慮。專文指出,拜登9個月內3度使用相同的語言談論台灣,這幾乎就具有官方意涵。這是公開說出幾年來模糊的話語,美國願意以武力威脅來嚇阻中國入侵台灣。過去被隱含在「戰略模糊」中,現在變得不那麼模糊。

戰略模糊在中國較弱時,這種平衡相對容易維持。但中國已經變得強大,嘲弄美國是國力式微的強權。而這是拜登首度公開表示美國承諾防衛台灣的時候,很像美國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友的義務那般。但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認為,這種混淆沒有幫助。

因此,要讓對台灣的承諾成立,拜登還有工作要做。目前已得到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盟國的支持。政府正敦促台灣升級防禦。但拜登也需要向中國保證,美國並未暗中鼓勵台灣宣布獨立。

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刊登評論指出,拜登有關台灣的發言幫了加拿大大忙。日本《AERA》刊登專文指出,拜登稱台灣有事時美軍會介入是為避免發出錯誤信號,也確認日美間不可動搖之關係。韓國《首爾經濟新聞》刊登評論指出,美國的對台政策有所變化,韓國準備好了嗎?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中國和太平洋諸島國未能就區域協議達成共識。報導指出,王毅30日在斐濟舉行視訊會議,原先規劃的全面貿易和安全協定被迫延後,王毅呼籲太平洋地區,不要對中國的目標過於焦慮。

中國在會前向受邀國家發送公報草案、5年行動計畫。這經《路透》報導後,引發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反對,也有國家希望修改公報或延後決定。紐埃表示,希望有時間考慮中國的提議,因為其涉及地區戰略利益。斐濟總理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會後向媒體表示,太平洋島國正在優先考慮達成共識。

中國駐斐濟大使錢波聲稱,與會國家已同意討論公報草案和5年計畫,直到達成協議為止。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 Forum)秘書長普納(Henry Puna)敦促中國,與該地區就其優先事項(氣候變遷、武漢肺炎復甦),並透過其商定的機制共同合作。

日本《NHK》報導,王毅訪問太平洋島國,或意在消除彼等戒心。哥倫比亞《時報電子報》(ELTIEMPO.COM)報導,中澳為什麼要爭奪南太平洋島嶼?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新任自由黨黨魁表示,面對北京不會退縮。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中正安排兩國國防部長於香格里拉對話面對面會晤。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刊登專文探討,俄羅斯還是中國?美國必須做出選擇。

英國《The Spectator》專訪立陶宛外長,指控中國對其火力全開。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限制日本產食品進口作為外交籌碼。

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報導,中國官方媒體試圖影響有關敏感議題的搜尋結果。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訪問中國行程結束,避免深入談論有關對維吾爾族之鎮壓。並以社論抨擊,中國對維吾爾族的滅絕。

記者鄭信貞

中國惹人嫌》王毅大陣仗串聯南太十國 多國領袖打臉表疑慮

實在太糗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大陣仗出訪南太平洋7國,並於昨(30)在斐濟舉行10國元首視訊會議,準備簽署廣泛的安全協議。不過多國領袖紛紛打臉,發言表達深切疑慮,讓中國的圖謀無法得逞。

美國媒體已於事前披露,中國希望10個太平洋小國可以簽署一份範圍廣泛的協議,想要訓練太平洋國家的警察,在「傳統和非傳統安全」上合作,並擴大執法合作;也希望和這些國家共同研擬一份漁業海事計畫,促進彼此在區域網路營運上的合作,並設立孔子學院和教室。

王毅此行訪問10國中的7國,即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薩摩亞、斐濟、東加、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並與庫克群島、紐埃、密克羅尼西亞進行視訊會議。希望5月30日在斐濟與這10國的外交部長會晤後,簽署預先寫好的協議,成為聯合公報的部份內容。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則向其他太平洋國家領袖表明,不會加入該計畫,警告這將不必要地升高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並對區域穩定構成威脅。

在昨日的斐濟閉門會議結束後,王毅並未直接提及該協議。僅表示雙邊將繼續進行持續的深入討論與諮商,以更進一步形成合作的共識。

王毅說,10個太平洋島國已同意就中國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倡議達成合作備忘錄。呼籲擔憂北京意圖的人士勿過於焦慮和緊張。

斐濟總理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會後表示,有必要取得廣泛同意,才能簽署任何「新的區域協議」。

記者鄭信貞

中國惹人嫌》王毅與薩摩亞簽擴大合作協議 澳搶先出訪斐濟

中國近日積極在南太平洋展開外交攻勢。訪問南太諸國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8日與薩摩亞簽訂協議,尋求擴大雙邊合作。澳洲新任外長黃英賢則搶在王毅之前訪問斐濟。

王毅27日深夜抵達薩摩亞。薩摩亞政府28日聲明,總理馬塔法(Fiame Naomi Mata’afa)已與王毅會面,雙方簽署了包含「經濟和技術合作協議」等多項文件,中國將持續提供薩摩亞多個不同產業的基礎設施發展援助,未來還會有項新架構待雙方決定、同意。

而根據日前報導的協議草案,該協議計畫擴大安全、經濟交往。

澳洲外長黃英賢則搶先於27日到訪斐濟。斐濟總理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28日發文指出,兩人有很棒的會面,加強與澳洲的友誼夥伴關係。

巴依尼馬拉馬說,斐濟不是任何人的後院,是太平洋家庭的成員。黃英賢表示,有向斐濟公開表達對中國與索羅門群島安全協議的憂心。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國宣布對中政策 轟中國提高緊張 中國伸入南太 國際關注

昨天(27)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新對中政策,批評中國改變,不循國際規則,提高台海緊張。美國總統拜登的軍事保台說,持續發酵,各國高度討論,中國憤而在台灣週邊軍演,武力恫嚇。中國大動作伸入南太10國,中國迫害新疆人權檔案曝光。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美國宣布新對中政策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布林肯表示,對中政策在於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而非尋求新冷戰。報導指出,布林肯(Antony Blinken)26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發表對中政策,表示華府不會試圖改變中國的政治體制,但將捍衛國際法和機構,也不尋求衝突或新冷戰。

布林肯表示,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最嚴重的長期挑戰。拜登政府準備好在各種議題上和北京展開直接對話,若中國官員採取行動處理美國所關切的事物,美方將正面回應。美國會形塑北京周圍的戰略環境,以推進對開放且具包容性國際體制的展望。

布林肯表示,中國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共產黨在國內加強壓迫,在國外變得更具侵略性。布林肯重申美國在台灣議題上遵循「一中政策」,也就是美國給與中國外交承認,但依法有義務提供台灣自我防衛的手段。

布林肯說,改變的是北京脅迫加劇,像是試圖切斷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並阻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中國軍方幾乎每天都在台灣附近活動,此舉極度破壞穩定。

包括美國《彭博》(Bloomberg)、法國《法新社》(AFP)、哥倫比亞《W Radio》均報導,美國宣布對中政策,批評中國破壞國際規則,升高高台海緊張。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將訪問台灣。

包括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英國《衛報》(Guardian)、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哥倫比亞《聖以利亞報》(San Elias)、《W Radio》、日本《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印度《印度人報》(The Hindu)均持續探討拜登挺台發言的涵義,有認為這是口誤,或強調美國政策不變。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威脅方面。英國《The Spectator》刊登專文,分析台灣從烏克蘭戰爭學到的教訓。

《路透》報導,台灣在打擊非法挖角晶片工程師的最新行動,搜查中資公司。報導指出,調查局25日指出,搜查10家涉嫌非法挖角晶片工程師及其他科技人才的中資公司,有近70人遭傳喚審訊。調查局發布聲明表示,中資公司非法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嚴重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並危害國家安全。呼籲民眾對中國這類活動保持高度警惕。

資深調查局官員4月表示,調查局已針對大約100家涉嫌非法挖角高科技人才的中資公司展開調查。調查局3月搜查8家中資公司,這是第2波大規模搜查。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報導,台灣金融科技公司Xrex在立陶宛成立。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對南太展開外交攻勢,王毅訪問8國強化區域經營,搶先一步壓制澳洲新政府。報導指出,中國加快腳步在南太島國擴大影響力,其外長王毅27日起將對7個南太島國、東帝汶展開為期10天的訪問行程。意在澳洲新政府上台後搶先一步強化對南太區域的經營。

王毅首站是索羅門群島。中索雙方擬就4月簽署的「中索安保協議」舉行正式簽約儀式,針對經濟相關協議展開討論。雖索方雖否認中國將在其境內建設軍事基地,但此類基礎建設長期下來可能轉為軍事用途,中國將索國軍事據點化的行為仍不斷增強當中。

王毅亦將造訪吉里巴斯、東加。14個太平洋島國中有10國與中國有邦交,而王毅將訪問其中7國。《金融時報》報導,吉里巴斯及另外某國也刻與中國協商簽署安保協議。

澳洲新任總理艾伯尼斯24日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後表示,中國企圖在太平洋行使更強大的影響力。中方趁艾伯尼斯面臨忙碌的外交行程,率先派遣王毅出訪南太,意圖在澳洲新政府前搶佔先機。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南太區域情勢專家索拉((Mihai Sora)指出,王毅此次出訪,意在阻撓澳洲遏止中國在區域擴大影響力的行動。澳洲外長黃英賢25日宣布將訪問斐濟,與斐國總理巴依尼馬拉馬(Voreqe Bainimarama)會談。

包括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澳洲《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印度《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均報導中國在南太的大動作。

包括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ABC》、智利《水星日報》(El Mercurio)均報導,中國向聯合國辯稱沒有打壓新疆人權,但密檔戳破中國謊言。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首相承諾將增加防衛預算。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伸入南太、迫害新疆人權密檔曝光 國際關注

昨天(26)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總統拜登的軍事保台說,持續發酵,各國高度討論;中國憤而在台灣週邊軍演,武力恫嚇;多國挺台參與世衛;中國大動作伸入南太10國,中國迫害新疆人權檔案曝光。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拜登公開表態軍事介入中國犯台方面。荷蘭《艾塞維爾雜誌》(Elsevier)刊登前AIT高雄分處長杜維浩(Robert DeWitt)專文,肯定拜登發言。杜維浩指出,現在如果有人問拜登,若中國襲擊台灣,美國會怎麼做?回答美國將提供軍事支援。然後白宮就會跳出來解釋,對台政策沒變。這已經是慣常的模式。

杜維浩說,或許大家會認為台灣問題太複雜,對老邁的拜登太困難。但這無法解釋,拜登1年內4度對台承諾。也許這是巧妙的外交遊戲,在台灣議題上表明對台灣攻擊是紅線;同時,白宮則重申沒有任何正式改變。這是明智的,因為中國對台灣步步進逼。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直到2月24日,才對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採取行動。最好的做法是提前表態,告知西方會如何應對中國的侵略。拜登的背書無疑會讓中國慎思侵略台灣的代價。

包括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ABC》、《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法國《費加洛日報》(Le Figaro)、保加利亞《news.bg》、秘魯《快報》(Expreso)、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觀察家報》(El Espectador)、日本《讀賣新聞》、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印度《印度人報》(The Hindu)均持續探討拜登挺台發言的涵義,包括美國強化對台灣的防禦,這或許不是口誤,美國戰略模糊不再。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中國稱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以警告美國。報導指出,中國國營媒體報導,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表示,最近在台灣周邊實施演習,是對台灣與美國勾連的嚴正警告。並嗆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說一套做一套,這是虛偽的、徒勞的。

包括美國《彭博》、《紐約時報》、希臘《天空電視》(ΣΚΑΪ)均報導,拜登發表涉台言論後,中國宣布軍演。

在台灣參與世衛方面。義大利《信使報》(Il Messaggero)報導,疫情期間表現出色的台灣,尋求加入世衛。哥倫比亞《Canal 1》報導,墨西哥人權組織指責世衛不讓台灣參與。瓜地馬拉《時論電子報》(Cronica)報導,10個國家支持台灣參與WHA。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中國官嗆台台灣承認一中即可參與WHA。菲律賓《馬尼拉公報》(Manila Bulletin)、《菲律賓星報》(The Philippine Star)、《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globalnation.inquirer.net)均報導,菲國參議員呼籲世衛將台灣納入防疫體系。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中國表示,中俄聯合巡航並非針對任何國家。報導指出,在25日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其間,中國軍方與俄羅斯在日本海、東海及西太平洋共同執行聯合飛航,此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首次進行的巡航任務。中國國防部宣稱,這是年度軍事演訓。外界質疑,這是不滿拜登的挺台言論。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亞洲諸國希望避開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衝突。《讀賣新聞》刊登專文分析,不結盟的印度參加Quad深具意義。另登專文期待,Quad能朝安保議題發展。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社論指出,東京峰會顯示民主國家戰略逐漸轉變。

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盼10個太平洋國家加入「共同發展願景」。報導指出,中國希望10個太平洋小國可以簽署一份範圍廣泛的協議,中國想要訓練太平洋國家的警察,在「傳統和非傳統安全」上合作,並擴大執法合作;也希望和這些國家共同研擬一份漁業海事計畫,促進彼此在區域網路營運上的合作,並設立孔子學院和教室。中國也提及和太平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此舉正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本週偕20多名成員的代表團在該區域展開訪問。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25日對中國的意圖表達關切;認為其協商過程可能過於倉促且不透明。該協議內容包括派遣中國安全官員至太平洋國家,只會加劇區域國家間的緊張,並加深外界對於北京將其國內安全機關擴及太平洋的擔憂。

王毅將訪問10國中的7國,即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薩摩亞、斐濟、東加、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並與庫克群島、紐埃、密克羅尼西亞進行視訊會議。希望5月30日在斐濟與這10國的外交部長會晤後,簽署預先寫好的協議,成為聯合公報的部份內容。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已向其他太平洋國家領袖表明,不會加入該計畫,警告這將不必要地升高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並對區域穩定構成威脅。他表示,中國可能因此攔截電子信函,並監聽電話。表示這是此生見過最可能改變太平洋地區遊戲規則的協議草案,最好的狀況是可能迎來新冷戰時代,最壞的狀況則是世界大戰。

密克羅尼西亞和美國簽署「自由加盟協約」(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也和中國締結「偉大友誼」。

協議草案寫道,「中國將為太平洋國家進行中、高階警務訓練。」各國將加強「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擴大執法合作」,「共同打擊跨國犯罪」,「並在執法能力和警務合作上建立對話機制」。也將「擴大各國政府、立法機關和政黨間的合作」。亦載明太平洋國家「恪守」一中原則。

覆隨該協議的5年行動計畫草案,提及許多中國提供給太平洋國家的立即性誘因。中國將於2025年充分設置2500個政府獎學金。中國也將舉辦有關太平洋島國治理及規劃的研討會。中國將按照太平洋島國需求建造犯罪鑑識實驗室,可用於指紋鑑識、法醫解剖及數位鑑識。額外斥資200萬元,並派遣200位醫療人員至太平洋島國,協助防疫和促進公共衛生,並承諾協助這些國家因應氣候變遷。

《路透》、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均報導中國想直接深入南太10國。《澳洲人報》報導,澳洲總理與外長將增加正式訪問南太國家次數,以對抗中國擴大影響力之做法。

包括荷蘭《忠誠報》(Trouw)、西班牙《ABC》、智利《水星日報》(El Mercurio)均報導,外洩文件顯示中國警方拘捕數千名維吾爾族人。

記者鄭信貞

因應中國威脅》美日澳共建太平洋海纜 抗中快速擴張

為因應中國在南太平洋的急速擴張,日本、美國、澳洲將合作在太平洋地區鋪設海底電纜;美日澳產官學代表3月在非正式會議中同意,強化海底電纜的合作及對中國活動的資訊分享。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指出,中國在海底電纜領域快速崛起,觸發美、日、澳合作,以保障攸關安全的基礎建設,防止數據外洩或遭切斷等風險。日、美、歐企業共掌握全球90%的海底電纜;曾經是華為子公司的華海通訊,目前全球市占率排名第4。

中國在一帶一路下,積極在許多地區鋪設海底電纜,尤其力圖擴展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

報導指出,中國企業在政府資金支持下,靠低價贏得合約。美、日、澳也將提供資金,支持可信賴電信網路的建設。

日本恩益禧(NEC)1月贏得連接帛琉、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海底光纖電纜合約;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美國與澳洲官方機構提供融資。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