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6 月 1st, 2024

歐盟

聲援歐盟制裁中國 美英加發表聯合聲明

歐盟22日公布制裁中國涉疆4高官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美國、英國、加拿大3國外交部長隨後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中國政府針對新疆穆斯林和少數族裔的壓迫行為,直指其侵犯人權事證確鑿。

歐盟外交部長會議後,宣部就中國迫害新疆,制裁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王明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王君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廳長陳明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加拿大外交部長賈諾(Marc Garneau)22日也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美英加團結一致,對中國在新疆侵犯人權的行為表示深切和持續的關注,包括嚴格限制宗教自由、強迫勞動、關押再教育營、強迫絕育,及對維吾爾族資產的破壞。

聲明指出,來自衛星影像、目擊者證詞、中國政府內部文件,顯示中國侵犯人權的相關證據確鑿,他們將繼續揭露中國違反人權的行為,共同為在新疆受迫害的人發聲爭取正義。並呼籲北京停止打壓新疆維吾爾族、少數族裔、宗教團體,釋放被任意拘留的人。

記者鄭信貞

歐盟制裁4涉疆高官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中國惱羞制裁歐洲議員

歐盟昨(22)宣布,就中國迫害新疆,制裁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王明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王君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廳長陳明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對其實施旅遊禁令與凍結資產等。

此為歐盟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以來,首次針對中國實施制裁。英國隨後也跟進歐盟,對這4人、1實體實施制裁。

中國外交部立刻採取反制措施,宣布加碼制裁歐盟10人、4個實體。

包括歐洲議會對中關系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歐洲議會議員蓋勒(Michael Gahler)、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歐洲議會人權小組副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庫楚克(Ilhan Kyuchyuk)、荷蘭議會議員史卓瑪(Sjoerd Wiemer Sjoerdsma)、比利時議會議員科葛拉提(Samuel Cogolati)、立陶宛議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瑞典學者葉必揚(Bjorn Jerden);以及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

中國表示,上述制裁名單上的相關人員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及香港、澳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同中國往來。

記者鄭信貞

歡迎!挺維吾爾遭中抵制 歐洲議會議員:我還有台灣可以去

昨(22)日,歐盟外交部長舉行會議,針對迫害維吾爾族的4名中共官員與新疆公安局進行制裁。而中國也馬上進行反擊,表示將限制支持此項決議的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等5名歐洲議會議員入境中國。對此,包瑞翰卻表示,無法訪問中國,我還有台灣可以去!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歐洲議會議長薩索里(David Sassoli)也推文聲援包瑞翰等人,包瑞翰在回覆薩索里的推文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國家的領導人顯然不尊重議會,但是,就像(前美國總統)布希(G.W Bush)可能會說的那樣,他們完全『錯估了』(misunderestimate)民主的力量和民主人士之間的團結。」

報導中也說到,中國政府宣布擴大對歐盟10名人士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包括包瑞翰、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蓋勒(Michael Gahler)、法國籍的格魯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保加利亞籍的久什尤克(Ilhan Kyuchyuk),以及斯洛伐克籍的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等5名歐洲議會議員。

此外,中國也點名荷蘭國會議員史卓瑪(Sjoerd W. Sjoerdsma)、比利時國會議員寇拉提(Samuel Cogolati)、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以及長期研究新疆人權問題、日前還遭新疆民眾「控告」的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瑞典亞洲研究學者葉必揚(Bjorn Jerden)等,其相關人員及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及港澳,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被限制與中國往來。

原報導

記者林育誠報導

疫情升溫 歐盟峰會改視訊

隨著歐洲疫情再起,歐洲理事會主席發言人萊茨(Barend Leyts)21日表示,預定25到26日在布魯塞爾(Brussels)舉行的歐洲聯盟面對面高峰會,現在將改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行。

綜合媒體報導,萊茨表示,歐盟峰會主席米歇爾決定,下週四和週五的高峰會改以線上方式舉行,因為多個成員國的COVID-19病例飆升。

第三波COVID-19的確診病例,因為具高傳染性的COVID-19變種病毒而逐日增加,迫使各國政府再度限制民眾的生活,巴黎已在上個週末進入為期4週的封鎖。

歐盟27國領袖原預定親自出席這次高峰會,共同商討如何加速歐盟集團內部的疫苗接種、產業政策、以及歐盟和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等議題。

各國外交官和官員都表示,視訊會議對討論和決策造成了限制;不過,預料這次高峰會沒有非常重要的談判。

歐盟領導人的下次面對面高峰會,預定5月8日在葡萄牙的波圖(Porto)舉行。

記者陳軒宇報導

大外宣白做了 歐盟推疫苗護照 中國疫苗未獲認可

歐盟17日公布「數位綠色認證」(Digital Green Certificate)的武漢肺炎疫苗護照計畫,讓接種過疫苗、康復者、對病毒呈陰性反應的人,能夠恢復旅行與人員流通。而該項機制只認可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的疫苗,未獲批准的中國、俄羅斯疫苗,當然就不被認可。

《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歐盟為刺激成員國的旅遊業,17日推出「數位綠色認證」計畫,辨識已接種疫苗者,放寬出入境措施,以協助恢復歐盟成員國間的人員流動。

而「數位綠色認證」只承認獲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的疫苗。歐盟表示這是全部成員國必須承認的基本標準,但如果接種未獲歐盟批准的4款疫苗,將無法獲得歐盟分發的疫苗證書。

但包括匈牙利、斯洛伐克,不少歐盟成員國已使用未經EMA批准的中、俄疫苗。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席納斯(Margaritis Schinas)解釋說,施打未獲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的疫苗,將取決於旅行目的地成員國的接受程度。

記者鄭信貞

歐盟背書安全 歐洲各國陸續恢復AZ疫苗施打

英國AZ疫苗,疑似導致接種者血栓,遭全球多國宣布暫停施打。歐盟藥品管理局(EMA)18日公布疫苗最初報告,指該疫苗安全又有效、利多於弊。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賽普勒斯、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歐洲國家,紛因此恢復施打。

EMA指出,這30起罕見的血液失調病例,雖無法完全排除AZ疫苗與血栓之間的關聯性,但AZ疫苗仍是安全有效,且利多於弊。

EMA局長庫克(Emer Cooke)說,該局將更新其對AZ疫苗的使用指引,提醒醫師和大眾有關它的潛在風險。

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署(MHRA)18日表示,經過徹底和仔細的審查後,未發現有證據表明AZ疫苗會引發血栓,符合資格者應該去接種。

德國表示將從19日開始恢復施打AZ疫苗。德國衛生部長斯帕恩(Jens Spahn)說,謹慎暫停使用疫苗是正確的選擇。

法國總理卡斯泰(Jean Castex)也說,將在19日接種AZ疫苗。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說,義大利將恢復使用AZ疫苗,義大利政府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盡快給更多人接種疫苗。

賽普勒斯、拉脫維亞、立陶宛都表示將恢復接種AZ疫苗。

記者鄭信貞

六四後首度出手 歐盟制裁中國4官員1實體

繼1989年的六四之後,歐盟終於再度制裁中國;歐盟因中國近年迫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穆斯林人權的行徑,決定制裁4名中國官員、1實體組織;但得等歐盟各國外交部長22日正式同意後,才能公布受制裁對象。

《路透》報導,歐盟各國大使同意就新疆人權問題對4名中國人、1實體實施旅行禁令並凍結資產。雖此制裁措施象徵意義居多,已明確彰顯出歐盟在此議題對中國大幅變強硬的立場。

歐洲外交官員透露,歐盟希望組團深入新疆考察卻未獲同意的關鍵,就是歐盟擬探視2014年被控分裂國家罪並判無期徒刑,卻於2019年獲歐洲議會人權最高榮譽「沙卡洛夫獎」的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則聲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日已出面邀請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率實況調查團進駐新疆;但卡在「令人無法接受的要求」上,因歐方堅持和一名罪犯見面。

張明堅稱,中國政府在新疆面臨的問題是反恐怖、去極端化、反分裂的問題,而不是什麼人權問題。

記者鄭信貞

歐洲最大黨推中國戰略文件 籲歐盟對台展開貿易談判、反制中國

日前,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EPP)推出針對中國的戰略文件,其中呼籲歐盟應開始對臺灣展開貿易談判、啓動雙邊投資協議,且共同反制中國。文件中也提到,臺灣在此次武漢肺炎疫情中,已展現優異的危機管理,世界衛生組織(WHO)應歡迎臺灣加入。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EPP的「嚴格對等原則」主張,歐盟在必要時,必須「像照鏡子」般,用中國對待境內歐洲公司的手段對待在歐洲尋求業務發展的中國公司。比如在公共招標領域,如果中國政府對歐洲公司有所限制,同樣歐洲也應該對中國公司加以限制。

報導中也說到,該戰略文件強調,「為避免不公平競爭,歐盟應制定『競爭中立工具』,確保中國國有企業在歐洲市場的競爭中立性」。歐盟執委會應向中國當局施壓,消除強制技術轉讓和侵犯知識產權保護的行為,以及「中國在歐盟5G網絡開發領域的參與應被仔細審查,同時那些被認為是安全威脅的公司必須被排除在歐盟27國的任何5G相關企業之外」。

該文件指稱,「我們必須承認,中國現任領導層的態度越來越強硬,已經脫離了集體領導的方法,重新擁抱個人崇拜。全球民主與專制之爭是決定我們與中國關係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和經濟交流的空間縮小了」。

原報導

記者林育誠報導

繼六四制裁以來 歐盟將制裁新疆4官員

日前,美國政府與部分歐洲國家認定中國對於新疆維吾爾族人正實施「種族滅絕」,且表示多數惡行罪證確鑿。對此,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將正式對新疆4名官員進行制裁,而這也是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歐盟以侵害人權為由,第一次制裁中國。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歐盟高官本週為此進行冗長磋商後,就動用其新的人權制裁機制將中國官員列入黑名單取得共識。制裁內容包括歐盟國家對他們入境的旅行禁令,並凍結其在歐盟國家管轄下的資產。歐盟外長會議預定本月召開,屆時可望獲正式批准並公布。除被鎖定的四名中國官員外,俄羅斯、北韓及非洲亦有人被列入該黑名單。

報導中也說到,歐盟國家駐歐盟大使本週費時三天才克服分歧,針對前述制裁對象達成協議。匈牙利總理奧班領導的政府與北京保有密切的政商聯繫。期間,匈牙利代表曾領銜反對,但二十七個成員國最終仍於十一日獲得共識。對此,中國「駐歐盟使團」尚未有所置評。

六四事件後,歐盟及其前身曾對北京實施一連串經濟制裁和禁運 。惟隨著中、歐關係於一九九○年代與二○○○年代發展,早已解除制裁,只剩武器禁運。近年來,雙方因貿易議題、人權以及歐盟指控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資訊上不透明而齟齬,關係已漸趨緊張。一名歐盟外交官就說,情勢確實正不斷演變,中國「在歐洲栽了什麼、就會收成什麼」。

原報導

記者林育誠報導

台歐供應鏈也要合作 蔡英文:台灣準備好了

台灣不只要與美國建立非中供應鏈,與歐盟也展開合作。台歐盟供應鏈合作論壇昨(10)登場,由歐洲議會議員暨友台小組副主席柯契夫(Andrey Kovatchev)主持,蔡英文總統視訊致詞時強調「台灣準備好了」,盼在台美、台日之外,,為台歐關係訂下政策基調。駐歐盟代表蔡明指出,歐盟正透過連結概念推動和亞洲國家合作。

駐歐盟代表處與國經協會(CIECA)、歐盟亞洲研究所(EIAS)合辦「台歐盟供應鏈合作論壇」視訊會議。蔡英文在預錄的致詞影片指出,新興的全球挑戰凸顯供應鏈韌性之必要性,台灣的良好表現正證明,台灣已經準備好擴大與合作夥伴的雙邊投資,共同挺過疫情並強勢回歸。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曹世綸說,台灣在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等建構完整半導體生態系,台歐可攜手加大投資、技術創新、策略聯盟,共同解決晶片荒問題。

歐盟9日才公布「數位羅盤」計畫,擬在2030年前生產20%先進半導體。蘋果於10日宣布,將把德國慕尼黑打造為歐洲晶片設計中心,未來3年投資將超過10億歐元。日前也傳出,歐盟力邀台積電前往設廠。

記者鄭信貞

蔡總統盼台歐盟深化供應鏈 歐洲議員高聲呼應 | 政治 | 新頭殼 New

正能量 59%

41% 負能量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面對新興的全球挑戰盼台灣和歐盟強化合作打造出堅韌、多元且可靠的供應鏈,對此歐洲議會議員發文高聲呼籲擴大與台灣合作。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CIECA)、及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亞洲研究所(EIAS)今天在布魯塞爾時間上午9 時舉辦「台歐盟供應鏈合作論壇」,蔡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挺台! 保加利亞前外長籲:歐盟應進口台灣鳳梨

三年前曾受台灣世代智庫邀請來臺,力推保加利亞加入歐盟,並曾擔任保加利亞的前外長索羅門帕西前(7)日在推特中發文,呼籲歐盟執委會的夥伴,應進口台灣鳳梨,藉此加強台灣與歐盟之間的關係。

綜合報導表示,三年多前曾訪台的所羅門帕西(Solomon Passy),當時是應「台灣世代智庫」的邀請遠道而來。當年邀請他來台訪問的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陳冠廷表示,所羅門部長2004年就成功推動保加利亞加入北約組織,褪去前華沙公約國家的身分,並且以保加利亞外交部長身分成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輪值主席,之後擔任保加利亞國會外交委員會召委期間,繼續與時任外交部次長的夫人潔嘉娜共同繼續推動保加利亞於2007年成功加入歐盟。

報導中也說到,台灣與歐洲、特別是東歐近年的交流,隨著中國的戰狼外交失靈,逐漸增溫,如立陶宛的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曾指出北京與中東歐17國的合作機制「幾乎沒給立陶宛帶來好處」,並曾表達擔心歐洲被分化的立場,未來與民主化之中東歐國家的交往、更顯得重要。

記者林育誠報導

抗中成共識》美歐暫緩關稅戰

有什麼能讓美國、歐盟暫時捐棄成見,放下關稅報復戰?當然是對抗中國。美國總統拜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5日通話,雙方達成擱置飛機製造商波音、空中巴士補貼爭端的共識,暫緩115億美元產品關稅4個月,轉而面對中國帶來的貿易扭曲。

《路透》報導,美歐雙方均表示,關稅戰停火是改善雙邊緊繃關係的契機。聯合聲明指出,4個月關稅凍結將涵蓋美國對75億美元歐盟產品加徵的全部關稅、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進口產品加徵的全部關稅。

歐盟官員指出,對抗中國及設定飛機產業的跨大西洋標準是重要目標。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美歐和解仍需解決中國飛機領域新進者構成的挑戰。

美國將取消對歐洲產品加徵的關稅範圍,包括葡萄酒、威士忌、乳酪、橄欖、飛機等;歐盟將取消對歐洲產品加徵的關稅範圍,包括噴射客機、葡萄酒、行李箱、櫻桃與堅果等。

白宮表示,拜登強調對歐盟的支持及修復、振興美歐夥伴關係的承諾,同意暫停攸關飛機爭端的關稅4個月,攜手解決在世貿組織(WTO)的長期爭端。拜登已表明與盟友合作,共同對抗中國不公平貿易和非法競爭行為。

歐盟讚能與美國關係「重開機」。馮德萊恩表示,此決定是跨大西洋關係重新開始,對雙方商業和工業是絕佳消息。

記者鄭信貞

黨內會議遭嗆「不要逆時中」 連勝文:乾脆直接加入民進黨! | ETtod

正能量 54%

46% 負能量

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5日表示,台灣取得疫苗速度嚴重落後,將持續影響經濟。他指出,去年在黨內會議中建議加強監督政府,卻被黨員批評「不要逆時鐘」。連勝文表示,作為在野黨還要憂讒畏譏,怕被媒體罵、怕被名嘴修理,或是怕被網軍霸凌,「那乾脆直接加入民進黨不就得了?」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