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2 月 24th, 2023

世界看台灣》英國會正式訪台 中國核彈將擴至1500枚 國際關注

《美聯社》報導,英國在與中國關係緊張之際,國會代表團正式訪台。另報導,美國南海執行任務,不理會中國反對。

昨天(30)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在全球經濟放緩下,下調經濟成長率;英國國會派出官方代表團訪台。美國國防部提出報告,中國核彈數量2035年前恐達1500枚;美國南海執行任務,不理會中國反對。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全球經濟放緩,台灣下調經濟成長率。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葡萄牙《每日新聞報》(Diario de Noticias)報導,對於中國武力犯台,台灣抱持最佳希望,但做最壞打算。韓國《新聞通訊社》(NEWSis)報導,美國因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將延遲對台軍售交貨。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英國在與中國關係緊張之際,國會代表團正式訪台。報導指出,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柯恩斯(Alicia Kearns)率領外委會議員於29日訪台。英國首相蘇納克就剛在28日宣稱,英中關係的「黃金年代」已經終結。

柯恩斯表示,在印太地區台灣的聲音獨特且珍貴,在全球安全與繁榮面臨多重挑戰之際,民主國家之間更需要建立建設性的關係,例如英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英國議員表示,此行將促進外委會對英國轉向印太地區的了解。

荷蘭《改革日報》(Reformatorisch Dagblad)報導,荷蘭眾議院盼與台灣增進關係。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聯社》報導,五角大廈警告中國核彈恐在2035年增加至1500枚。報導指出,五角大廈29日發布「核態勢評估報告」,稱中國擴張其核武軍力,照此速度其核彈數量將於2035年以前成長近4倍,達1500枚。匿名國防高層官員表示,該報告著眼於中國2021年的活動,因此並未評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對中國軍事化的優先要務或是政策有何影響,國防部不認為台灣有立即遭到入侵的威脅,而是建立加強威嚇的新常態。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China Power Project)主任林碧瑩(Bonny Lin)表示,中國軍力建設的意圖也充滿不確定性。

軍備管制與禁止核武擴散中心(Center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資深政策主任艾拉斯(John Erath)表示,中國也密切關注國際社會對於俄羅斯威脅在烏克蘭使用核武的說法有何反應。若俄羅斯可以透過核武威脅達到其目的,中國將吸取經驗,可能對台灣等與中國領土野心有關的鄰國做出這類威脅。

英國《路透》(Reuters)、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五角大廈警告中國核彈恐在2035年增加至1500枚。

《美聯社》報導,美國南海執行任務,不理會中國反對。報導指出,美國海軍海軍巡洋艦「昌塞勒斯維號」(CG-62)在南沙群島附近航行。遭中國抗議。五角大廈發言人空軍准將賴德(Patrick Ryder)表示,中國聲稱驅逐美艦,這是不正確的。

中國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里空軍大校表示,美國海軍行徑嚴重侵犯中國的主權和安全。

美國第七艦隊反駁,只要一些國家繼續主張且其伸張對權利的限制超出了國際法規定的權限,美國將繼續捍衛保障所有人的海洋權利和自由。

《路透》報導,英國就《BBC》記者所受待遇問題召見中國大使。

加拿大《溫哥華星報》(The Star Vancouver)、《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環球新聞網》(Global News)、《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均報導,加拿大發布印太戰略,視中國為威脅。

美國《CNN》、《彭博》、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共和報》(La Repubblica)、西班牙《ABC》、《國家日報》(El Pais)、希臘《每日報》(H KAΘHMEPINH)、加拿大《義務報》(Le Devoir)均報導,中國因防疫引發抗爭,美國高度關切。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