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1 月 28th, 2023

世界看台灣》各國重視中國打壓立陶宛 台灣是否解禁非理性的日食禁令 國際矚目

《彭博》社論呼籲,別讓立陶宛獨自面對中國經濟脅迫。《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與日本簽署協議,是澳洲抵制中國脅迫的進攻戰略。

昨天(13)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接連出手強化對立陶宛的經貿連結,各國關切中國對立陶宛的施壓,紛紛呼籲強硬抵抗;台灣F-16V墜毀,陸續尋獲殘骸;台灣是否解禁非理性的日食禁令,尋求加入CPTPP;均獲國際矚目。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灣在中國怒氣積累之際,為立陶宛成立10億美元融資基金。報導指出,台灣上週承諾設立2億美元的立陶宛投資基金。國發會主委龔明鑫11日表示,再設10億美元的信用貸款,促進雙方加強合作;該筆投資和信貸基金可用於任何有利於台灣和立陶宛產業發展的計畫。台灣也在努力收購在中國卡關的立陶宛貨櫃產品,並向立陶宛的乳製品和穀物開放市場。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奧茉娜(Ausrine Armonaite)表示,立陶宛計劃今年初春在台北設立貿易辦事處。德國經濟暨氣候保護部次長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11日抵達立陶宛,討論中國對立陶宛企業和跨國公司施加的壓力。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與布蘭特納會面後表示,立陶宛正在與歐盟機構及成員國密切合作,以解決這個對整個歐盟十分重要的問題。

《彭博》社論呼籲,別讓立陶宛獨自面對中國經濟脅迫。社論指出,中國已將其龐大的經濟槓桿施加於波羅的海國家。中國降級立陶宛的外交關係,暫時地將立陶宛從海關系統中刪除,切斷雙邊貿易,並將矛頭指向立陶宛的零件,警告跨國公司需將立陶宛從供應鏈中剔除。這是2009年來,至少是第5個引發中國不滿的歐洲國家;之前有丹麥會見達賴喇嘛、捷克聲援台灣、挪威及瑞典指責中國侵犯人權、瑞典禁止中國的5G技術;印太地區,中國因領土爭端中止對日本的稀土出口、因韓國部署美國飛彈系統而策動消費者抵制韓企,阻擋澳洲、加拿大和菲律賓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品進口。

然而西方國家的反應與此等挑戰的規模並不相符。在大多數情況下,立陶宛只能自求多福;歐盟「反脅迫工具」或可讓歐洲國家得以透過限制金融服務、貿易投資等方式回應經濟霸凌,但至少要數個月後。歐盟應補償直接受中國限制舉措影響的企業和勞工,歐洲各國政府可與美國共同為立陶宛商品尋找新市場及吸引新的關鍵投資。理念相近國家應強化未來抵禦此類脅迫的措施,例如為遭鎖定的企業成立正式紓困基金,同時提供額外的激勵措施,德國應在今年主辦G7峰會時試圖達成共識。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中國正用經濟脅迫勒索立陶宛,美國和歐盟必須回擊。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台灣與立陶宛強化關係。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立陶宛獲台灣提供10億美元融資基金承諾。丹麥《JyllandsPosten》刊登專文指出,歐洲須對遭受經濟勒索者予以支持。

日本《NHK》報導,日方在台日經貿會議期待,台灣儘快廢除食品進口限制。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迫切加入CPTPP的台灣,是否對進口福島食品讓步。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報導,加拿大終於反擊北京,與台灣展開冾談「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加拿大擬具印太策略,將貿易焦點從中國轉移至他處。

在台灣遭受到的中國軍事威脅方面。美國《CNN》、英國《衛報》(Guardian)、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台灣F-16V墜海,並尋獲殘骸。比利時《國家廣播電視台》(RTBF)報導,台灣追加75億歐元國防預算。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台灣也面臨「人口斷崖」,人口連2年減少、出生率創歷史新低。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社論指出,與日本簽署協議,是澳洲抵制中國脅迫的進攻戰略。社論指出,澳洲正準備應對中國在該地區的發展野心,最新的行動是與日本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立下兩國軍隊往來對方國家的法律架構。

在武漢肺炎期間,澳洲決定不使用華為的技術,加劇與中國的分歧;澳洲總理還要求調查起源,遭北京外交官抨擊。中國開始對澳洲的出口實施經濟制裁、要求澳洲媒體和代表停止批評中國的政策、拘留和審判澳洲公民。中國還可能利用海軍威脅澳洲的貿易,澳洲正關注中國對澳洲周邊太平洋島國的戰略侵犯,如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萬那杜。

澳洲2020年重新加入「四方安全對話」的聯合海軍演習,2021年9月,與美國、英國締結AUKUS潛艦技術共享協議,12月與韓國簽署軍火協議。若台海發生衝突,澳洲與日本是除美國以外最有可能援助台灣的兩國。該防務協定強化此威懾力,並有助於建立更穩定的太平洋。

美國《Fox》報導,國際奧委會於北京冬奧上顯現的虛偽。奧地利《奧地利電視台》(ORF On News)報導,港府擬擴大實施中國強加於港之「國安法」。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