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2 月 15th, 2023

世界看台灣》台海安全 台灣付出多少 美國能協助多少

《華爾街日報》以「美國對中國侵台意圖之關切 使台灣的防禦弱點成為焦點」為題報導,中國在台灣周遭增加的軍事活動、美國對北京的意圖感的擔憂,讓外界重新把焦點置於台灣阻止中國入侵的能力。

世界各國的新聞,昨天(25)怎麼看台灣?台灣的安全、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美日澳歐洲能怎麼協助台灣,現已是國際媒體高度矚目的重大議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美國高度中國侵台意圖,讓台灣防禦的弱點成為焦點。《路透》(Reuters)指出,澳洲國防部長為來中國可能侵犯台灣,強硬表態。「法新社」(APF)關注,日本下月將與美、法舉行聯合軍演。

日本政府則是高度關切台海安全問題。《產經新聞》報導,支持台灣與中國競爭。《世界日報》關注,中國首艘兩棲攻擊艦服役,以攻打台灣為假想目標

除了對台灣的威脅,中國對民主世界的危害也倍受關注。美國《 新聞週刊》(Newsweek)揭露,500多名美國科學家因涉嫌被中國收買,遭受調查。《華爾街日報》關注,拜登是否會善用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對抗中國掠奪行徑。《彭博》(Bloomberg)評論提醒,美國與中國制定氣候目標應務實,也要展現野心。《時代》(Time)直言,美中關係不會因為氣候議題而有所改善。

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The Vancouver Sun)關切,華裔加拿大人博物館董事會成員,是否包括否認新疆種族滅絕者,讓人質疑其公正性。澳洲《ABC》評論,澳洲政府撤消維多利亞州與中國「一帶一路」協議,是在進行高風險遊戲。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南非《公民日報》(The Citizen))均關注澳洲撤銷與中國「一帶一路」協議。

台灣的經濟、防疫表現,則一直都受到關注。《路透》報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的樂觀展望,並報導中美洲銀行將開設台灣辦事處。

阿根廷《號角日報》(Clarin)驚嘆台灣的防疫成就。友邦史瓦帝尼《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介紹台灣捐贈的教學設備。

《華爾街日報》以「美國對中國侵台意圖之關切 使台灣的防禦弱點成為焦點」為題報導,中國在台灣周遭增加的軍事活動、美國對北京的意圖感的擔憂,讓外界重新把焦點置於台灣阻止中國入侵的能力。

包括美國官員、前台灣軍事領導人、安全專家均表示,台灣需要採取更多行動,確保能摧毀來犯的敵軍,撐到美國抵達為止。而中國目前陸軍數是台灣的100倍,軍事預算是台灣的25倍。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台灣需要水雷、飛彈攻擊艦、可攜式火箭發射器。

美國外交政策專家主張,美國應明確承諾會在中國對台動武時介入。美國國防部正研究反制中國封鎖或攻擊台灣的假想情境,但民調顯示,美國民眾不會支持美軍出兵協防台灣。

報導指出,台灣年度漢光演習即將展開,先展進行電腦兵棋推演,全面檢視中國所有攻台情境;7月舉行實彈演習。

國防部長邱國正表明,中國要打多久,台灣就陪多久。

但報導點出台灣的國軍員額減少、役期縮短、後備軍人訓練少。學者黃介正指出,台灣多數人不相信中國會動武。但史丹福大學中國軍事議題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表示,中國軍方領導人深信,有能力在1年內統一台灣。

「蘭德公司」(Rand Corp)台灣事務專家哈羅德(Scott Harold)表示,要跨越台灣海峽對台發動全面入侵並非易事,不只海象非常惡劣,而台灣高度開發的海岸線與泥灘,讓軍艦艇難以登陸。

但中國還有其他對台施壓的選項,包括封鎖,或奪取離島。

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代理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曾於去年呼籲蔡英文總統,增加國防支出,採取更多舉措。但他也說,這不保證台灣能善用其地理、先進技術、勞動力、民眾愛國心,發揮防禦所需的優勢。

報導最後點出,馬英九執政8年,台灣走向親中路線,但中國沒停止擴軍。寇謐將(Michael Cole)直言,那8年是浪費了,當年並不像現在這般重視反制中國的攻台舉措。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