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1 月 13th, 2023

糖尿病

60歲男不胖,竟罹患脂肪肝、糖尿病前期!醫曝1個致病飲食習慣,很多人以為

正能量 54%

46% 負能量

肥胖是導致許多疾病的主要原因,然而錯誤的飲食觀念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導致健康風險,就有一名66歲男子,體態正常,飲食避免油炸、糕點類,卻在健檢後才發現罹患脂肪肝、糖尿病,身體早已出狀況。[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60歲男不胖卻罹脂肪肝、糖尿病前期,竟是愛吃水果惹的禍北投健

新聞來源:風傳媒

青壯年空腹血糖達「1數字」別再拖! 醫示警:恐糖尿病前期 | ETtod

正能量 50%

50% 負能量

小小年紀就罹患糖尿病,長大恐怕會大幅增加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包括大家想得到的失明、截肢、心血管疾病等等,那麼這些兒童一旦診斷為糖尿病,是不是就代表這一輩子要依賴吃藥控制而沒救了?或是只要好好接受治療,並且改善不當的生活習慣就仍有治癒的機會?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減失明風險!永信攜手宏碁智醫推AI醫材!助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 |

正能量 61%

39% 負能量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宏碁(2353)旗下宏碁智醫(6857)與永信藥品集團(3705)今(18)日宣布締結策略夥伴關係,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廣宏碁智醫旗下智慧醫材VeriSee DR(AI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合永信在醫藥產業的資源和糖尿病照護經驗,助醫療院所提升糖眼篩檢效率,增進患者照護品質。(記者:簡浩正)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快訊》台大醫院前院長、糖尿病名醫戴東原去世,享壽84歲-風傳媒

正能量 52%

48% 負能量

台大醫院院長戴東原今(16)辭世,享年84歲。戴東原有糖尿病權威美譽,更是家庭、老人醫學重要推手,曾獲27屆醫療奉獻獎表揚,肯定他讓台灣社會感受醫者仁心。[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現任仁濟醫院總院長李龍騰證實,今天早上外籍看護發現戴東原「叫不醒」,由於上午有門診,第一時

新聞來源:風傳媒

快訊》睡夢中告別人生!糖尿病權威、台大醫院前院長戴東原今辭世享壽84歲

正能量 67%

33% 負能量

台大醫院前院長戴東原,今天早上在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他是國內糖尿病醫學的權威,也致力於推動家庭和老人醫學的發展,曾獲第27屆醫療奉獻獎。其貢獻受到同行和社會的敬重和讚揚。戴東原自小受外祖父影響,外祖父是屏東醫界的傳奇人物,病人對他敬仰有加,因此他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他在師大附中畢業後,保送進入台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不是手搖杯、零食!他常吃「1類食物」導致糖尿病,很多人幾乎天天吃-風傳媒

正能量 59%

41% 負能量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指出,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國約有200萬餘名糖尿病的病患,且每年以25,000名的增幅持續增加,每年破萬人因該病而死亡,糖尿病及其引發的併發症不容小覷,醫療負擔也相當龐大。日前一名台商自中國出差返台後,發現自己如廁時,「有很多泡泡」,等了逾十分鐘還未散

新聞來源:風傳媒

研究:腿細罹糖尿病、高血壓比腿粗高2倍 關鍵看1部位 | ETtoday

正能量 57%

43% 負能量

過去民眾聽到「腿粗」可能會聯想到不健康,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根據研究,其實腿細的人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的比例,是腿粗的人的兩倍,關鍵在於內臟脂肪,「油堆在大腿比堆在肚子好」,但也不代表腿越粗就是越好,大腿圍小於46公分或大於60公分都是比較不健康的。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醫界呼籲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接種「四大疫苗」以防重症 | 生活 | 三立新聞

正能量 36%

64% 負能量

台灣是亞洲地區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國家,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然而,因血糖控制不佳及高血糖所導致的免疫功能受損,糖尿病患者為感染性疾病發生的高風險族群。歷經COVID-19大流行,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常規疫苗預防接種宣導更是顯得格外重要,疫苗接種不僅可以直接防止疾病的發生、減少住院率,進而避免因感染而影響血糖控制。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喝全糖珍奶遭趙少康酸「不顧健康」 賴清德:的確 但若健康吃ok | 政治

正能量 65%

35% 負能量

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日前在社群媒體分享跑行程時有時會買珍珠奶茶喝,還說要喝全糖「才夠味」,引發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主持的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討論,還下標酸「搶年輕票不顧健康飲食」。賴清德今(7日)出席活動提起全糖珍奶議題,對於被說「不夠健康」,他笑稱「的確也是如此」,但他強調糖尿病的成因非糖吃多或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潘懷宗/人工胰臟改善2-6歲第一型糖尿病童血糖 | ETtoday探索

正能量 64%

36% 負能量

人工胰臟同時大幅度減輕了患兒的家庭成員們(父母/祖父母)對血糖飄動的緊張和焦慮,尤其是在夜間。目前由於醫療的持續進步,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不僅生活品質大幅度提昇外,其平均壽命也與正常人差距在10年以內,甚至幾乎一樣。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糖尿病不一定「尿中有糖」!醫提醒:「若真的有」代誌大條了 | 生活 |

正能量 50%

50% 負能量

據國健署推估,台灣有超過230萬名糖尿病患者。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科醫學科主任洪暐傑也表示,「糖尿病」會讓許多人誤以為是尿中有糖,但糖尿病的判斷標準其實是血糖數值,若空腹血糖達126 mg/dL以上就達糖尿病的標準,因此即便尿中無糖也可能是糖尿病。尿液一直要到空腹血糖高於160-180mg/dL時,才真的會出現「糖」,但這也表示病情嚴重了。(許雅惠)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30歲女憂糖尿病!飲食改超養生 醫一查「是中度」:1觀念錯了 | ETt

正能量 72%

28% 負能量

飲食中被認為「健康觀念」不外乎是「少鹽」、「少油」。不過,很多人看到要少油,就以為是盡量要讓油的攝取變成零。醫師提醒,若完全不攝取油脂,即便吃下再多維生素,也無法在體內吸收;有一名30歲的女性因為家族有糖尿病史,飲食習慣相當養生,沒想到竟然在擔心糖尿病的狀況下,不只刻意節食,甚至少吃油鹽,改吃一堆水果,讓輕度糖尿病進化成幾近中度糖尿病。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