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6 月 1st, 2024

澳洲

世界看台灣》美國防高層密訪台灣 前英澳比領袖促強硬抗中 國際關注

昨天(18)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傳出密訪台灣;前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前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前比利時總理維霍夫斯達(Guy Verhofstadt)共同呼籲對中強硬;中國的間諜氣球事件持續延燒,拜登表示將與習近平討論該事件。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韓國《新聞城》報導,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呼籲各國共同警告中國切勿侵犯台灣。比利時《國家廣播電視台》(RTBF)報導,台灣發現氣象氣球殘體,疑來自中國。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對台軍售的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公司,被中國列入國列入黑名單。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傳出密訪台灣。報導指出,消息人士17日表示,蔡斯已抵達台灣。台灣國防部、美國五角大廈均拒絕評論此次由英國《金融時報》率先披露的訪問之行。

五角大廈發言人表示,在對抗當前由中國構成的威脅上,對台灣的支持,與台灣的防務關係維持一致。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不是很確定,對友好的賓客都歡迎。蔡斯將是已知自2019年以來訪問台灣的最資深美國國防官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重申,堅決反對美台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彭博》(Bloomberg)、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蔡斯密訪台灣。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中國正在失去台灣民心。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拜登表示將與習近平討論氣球事件。另報導,白宮稱美中外交管道暢通,軍事交流尚未恢復。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報導,紐約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參加活動被發現揮舞中國國旗。

美國《美聯社》(AP)報導,前英、澳、比領袖敦促對中強硬。報導指出,前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前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前比利時總理維霍夫斯達(Guy Verhofstadt)在17日出席東京召開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論壇(IPAC)時,同聲呼籲國際社會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做法,以減少因台灣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並因應中國侵犯人權情事。IPAC希望此次論壇能於5月在廣島召開的G7之前,催生更協調的對中外交做法。

莫里森敦促澳洲對涉及在新疆自治區侵犯維吾爾族人權的中國官員加以制裁,處理更廣泛的安全議題。

特拉斯敦促國際社會協調防禦、經濟和政治舉措,並對中國採取更強硬做法,以捍衛台灣,免得為時已晚。需要這麼做的首要原因是保護台灣人民的利益,但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以確保與台灣之間的貿易和自由航行持續暢通無阻。西方國家去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所採取的反制行動不夠迅速和強硬,她對此感到遺憾,並稱全世界應該學到教訓。

特拉斯呼籲為了自由和民主動用經濟力量,敦促G7成員國和其盟友以經濟版北約的概念採取行動。

維霍夫斯達提議以新版北約為全球安全做出貢獻,以歐洲防禦聯盟為支柱,對抗中國專斷作為。北約應該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進化成「世界公約組織」。

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特拉斯呼籲建立「經濟北約」抵抗中國。《經濟學人》報導,中國大外宣出奇有效,中國海外警局之疑慮。

《法新社》報導,北約首長對日益增長的俄中關係提出警告。報導指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7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場邊發言時表示,中國與俄羅斯正在舉行聯合軍演以及海空巡邏,呼籲相信「民主和自由」的國家團結在一起,對抗專制強權。

史托騰柏格表示,北京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戰爭,當專制強權愈走愈近,還更加密切地合作時,所有相信民主和自由的國家、在全世界的夥伴團結在一起就更加重要。如果普廷在那獲勝,這將會影響北京所做的盤算和決定。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氣球若是妨礙民航機,日本將予以擊落。《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海軍陸戰隊總司令柏格(David Berger)表明,應擴大日本自衛隊的補給體制,預期台海戰事時美日合作 利用無人機嚇阻中國。

《路透》報導,美大陣仗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凸顯對烏跨黨支持。日本《每日新聞》稱,對中國出口半導體實施管制措施,保護主義恐損及利益。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認為,ASML的商業間諜活動是重要警告。

記者鄭信貞

來不及上大學!健康男22歲前夕「睡夢中猝死」 才知心臟有這問題 | ET

正能量 60%

40% 負能量

澳洲一名年輕男子平時身體沒有任何異狀,看似相當健康,22歲生日前夕竟在睡夢中猝死,事後才發現他心臟腫大,恐怕死於未被發現的心臟疾病。他生前正準備攻讀大學,本應擁有光明未來,突如其來的噩耗令家屬悲痛不已。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英澳聲明 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及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及防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共同舉行AUKMIN年度會議,會後聯合聲明反對任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並將致力深化與台灣在各領域關係

英、澳AUKMIN去年首度在會後聯合聲明提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今年的聲明新增英、澳反對台海現狀遭單方面改變,願意持續與台灣深化在經濟、科學、貿易、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關係。

在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方面,今年的措辭較以往強烈,由去年的表達支持,調整為承諾將合作支持台灣。

英、澳外交、國防首長在倫敦、朴茨茅斯(Portsmouth)會晤,並視察澳洲部隊在英國協助訓練烏克蘭志願兵。

聯合聲明提到,英、澳強調共同確保印太區域開放、穩定、繁榮的重要性,以及主權、人權和國際法必須獲尊重;所有國家都有必要負責任地管控戰略競爭,並將協力增進印太區域各國的韌性。

英、澳將建立「經濟安全對話」(Economic Security Dialogue),以強化雙邊協調合作。澳洲並表達支持英國儘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英、澳也將合作促進印太區域的海上安全,包括由英國提供太平洋島國相關訓練、增進英國軍事工程和管理人員參與澳洲武裝部隊在印太區域執行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

英、澳重申強烈反對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以及任何脅迫或破壞穩定的行為,必須確保各國得以在南海行使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自由和權利,包括航行和飛越自由。也對新疆嚴重的人權侵害事件表達嚴正關切。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法澳2+2升級抗中友台論述 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法國、澳洲30日公布繼2021年8月後的第2份外交、國防首長2+2聯合聲明,重申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更將深化與台關係,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外交部昨(31)對此表達高度歡迎和肯定,這展現兩國政府堅定友台立場,也凸顯台海和平是國際社會穩定繁榮不可或缺一環。

法國外交部長柯隆娜(Catherine Colonna)、國防部長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1月30日在巴黎舉行2+2部長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

聲明清楚寫道,法、澳外交、國防兩部部長共同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呼籲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兩岸問題,而非威脅、武力或強制手段。重申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立場,承諾在符合國際組織章程規範之條件下,雙方共同努力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重申將持續深化與台灣經濟、科技、貿易、技術及文化領域之關係。

此份聲明內容對台灣支持力度升級,特別呼籲兩岸「以對話和平解決問題」,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正面強調將持續與台灣深化經濟、科技、貿易、技術及文化領域的關係;均較2021年版本更加具體詳盡。

外交部對此高度歡迎並給予肯定。外交部說,這是法國繼2022年發布國家戰略報告、新版印太戰略、法日2+2會談、法國外長柯隆娜多次公開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等友台言論的延續。該聲明展現法、澳兩國政府堅定友台立場,也凸顯台海和平是維護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乃至國際社會穩定繁榮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的國際夥伴深化合作關係,致力實現共同目標及願景。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防中入侵 澳洲大舉採購智慧水雷

為防止中國的武力威脅,澳洲政府23日表示,將加速購置先進水雷,以保護水上航道與港口免受潛在侵略者威脅。澳洲媒體指出,相關採購金額高達10億澳幣(約211億台幣),是自越戰以來澳洲首次大規模採購水雷。

《雪梨晨驅報》報導,澳洲國防部表示,這種「智慧水雷」(smart sea mine)可佈置在主要港口海域,並具備辨識軍用和一般船隻的能力,對企圖入侵的敵方船隻造成巨大威脅,進而達成保衛港口的任務;且能遠端令其啟動或失效,讓友好的商業和民用船隻順利通過。

坎培拉當局將斥資多達10億澳幣購買這種高科技水中武器,但最終總額仍被視為機密。澳洲政府將很快公布合約,從歐洲武器供應商手中購買,義大利、西班牙是歐洲主要水雷生產國。

中國近年加強擴張在太平洋勢力,去年和索羅門群島簽定安全協議。去年澳、中發生至少兩次軍事對峙,包括5月在南海上空,中國殲16戰機攔截澳洲P-8海上偵察機,殲16甚至釋放裝有小鋁片的干擾彈。中國海軍船艦之前還開進澳洲北岸海域,並使用艦上的雷射瞄具,鎖定巡邏的澳洲軍機。

澳洲國防部認為必須及早做出準備。除加快腳步添購水雷,也正與英美兩國協商,希望購入核子動力潛艦,讓英美澳聯合防線更加擴大。不過核潛艦預計要到2040年才有機會實現,在那之前,加強港口武裝,是更實際的做法。

記者鄭信貞

曾轟動一時 原來只是詐欺犯! 遭澳洲拒絕政治庇護 「間諜」王立強被遣返

正能量 63%

37% 負能量

自稱「中共間諜」的王立強 3 年前投誠澳洲尋求政治庇護,包含對澳洲媒體大肆爆料共諜在各國的動向細節,更自曝受到上層指示攻擊台灣選舉,引發熱議。而今(10)日澳洲政府正式拒絕王立強政治庇護申請,將其遣返回中國。此後,王立強更被捲入一起針對澳洲民眾的詐欺案,澳洲內政部 2022 年底通知王立強其政治庇護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世界看台灣》德強化友台警戒中國 美日合作抗中威脅

昨天(9)世界怎麼看台灣?德國國會議員4個月內3度訪台,德國對中新戰略轉為警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G7,將強調安全顧慮、擴軍、晶片等議題,圍堵中國;中國疫情影響全世界,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建議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12月出口下滑,是連4個月負成長,雖全年創新高,2023年第1季恐續呈減勢。

在台灣遭遇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軍艦今年首度通過台海,中國嚴加監視。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德國國會議員訪台。報導指出,德國自民黨議員佛格(Johannes Vogel)在推特上公布與德國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史琪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在「飛往台灣的飛機」上的合照。史琪曼表示,此行是為了展現與台灣團結同心。

消息人士透露,繼此國會代表團之後,德國教育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也將於今春訪台。將是26年來首次有德國內閣官員訪台。

德國在外交上對台灣示好可能激怒北京。北京去年在軍事上對台加強施壓,並在美眾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後舉行數十年來最大規模軍演,使台海緊張急遽升高。中國反對任何國家與台灣進行官方交流,且對一連串西方人物對台訪問愈發憤怒。德國空軍今年8月強化其印太軍力,在該區域部署13架軍機。德國2021年在暌違近20年後首度派遣巡防艦航入該區域。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岸田文雄訪問歐美強調安全顧慮。報導指出,日相岸田文雄9日起展開為期1週的訪問,以強化日本與歐洲及英國的軍事關係,並在華府的峰會上聚焦討論美日聯盟。9日晚間抵達首站巴黎,之後陸續訪問義大利、英國、加拿大,13日與美國總統拜登的會談將是此行的重點。岸田表示,他與拜登的峰會將強調美日聯盟的力量,以及兩國在日本新安全防衛戰略下如何更密切合作。

日本去年12月對安全與國防事務進行重要改革,包括建立反擊能力,偏離日本戰後獨有的單純自我防衛原則。日本表示,目前部署的飛彈攔截系統不足以抵禦中國、北韓快速發展的武器。岸田將向拜登說明日本的新戰略,將討論美日聯盟的進一步強化,以及如何共同達成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他指的是美日為抗衡中國日益壯大的軍事與經濟影響力,而推動的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合作願景。

在此戰略下,日本計劃2026年開始部署能夠攻打中國目標的遠程巡弋飛彈,目前在GDP占比1%的國防預算,也將在5年內幾乎翻倍至北約要求成員國的2%,同時改善網路安全與情報能力。拜登政府及美國國會議員欣見日本的新戰略。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及外務大臣林芳正將於11日飛往華府,會晤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及國務卿布林肯,兩國防長也將於12日另外舉行會談,為拜登與岸田文雄的峰會鋪路。日本官員指出,美日領袖在白宮的會談料將提及中國、北韓的核武和飛彈發展,以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會上也會談及供應鏈、經濟安全上的合作。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上週在華府會面討論合作的重要性,以推廣和保護半導體等重要新興科技,並對出口進行管制以因應競爭力和安全關切。

日本將與英國、義大利共同研發生產F-X下一代戰機,並計劃於2035年進行部署。日本和英國也討論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便能移除在兩國舉行聯合軍演的障礙。日前已與美國、澳洲有類似協議。岸田文雄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談時,料提及兩國對中國在南太平洋活動日增的共同關切,並確認日法將加強聯合軍演。

《路透》報導,岸田文雄料於訪問G7國家時討論擴軍與晶片問題。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刊登評論指出,台灣及烏克蘭可能左右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路透》報導,中國駐德大使稱,德國對中國新戰略係由「意識形態主導」。報導指出,中國駐柏林大使吳懇向《商務日報》(Handelsblatt)表示,德國更強硬的對中政策係由「意識形態主導」,反映出冷戰思維,不是基於德中共同利益。吳懇表示,該文件以某種和現實無關的方式,誇大兩國間的競爭和對立,特定的價值和人權將成為未來合作的前提,這將為兩國的合作構成障礙。並批評德國在中國政策事務上喪失其獨立性,轉而完全遵循美國。

德國正在制定新戰略「中國問題內部指導方針」(Internal Guidelines on China),對與中國的關係採取更清醒的看法,旨在降低對亞洲經濟超級大國的依賴。其措施包括要求特別依賴中國的德國公司與政府分享業務細節並定期進行壓力測試。

《路透》報導,澳洲總理將出訪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加強經濟與安全關係。報導指出,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7日表示,將於12日出訪巴布亞紐幾內亞,在首都摩士比港(Port Moresby)向該國國會發表演說。會是在巴紐國會發表演說的首位非巴紐領導人。艾班尼斯感謝巴紐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給了澳洲這份偉大的榮譽。

艾班尼斯表示,此行討論的內容將涵蓋兩國的經濟和安全關係、支持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經濟發展,以及澳洲推動在該地區的友誼,尤其是有關氣候變遷議題。澳洲此前表示,希望與巴紐達成雄心勃勃的安全條約,使兩國的海陸空軍人員更頻繁地合作。

艾班尼斯同時表示,政府與美國在AUKUS安全協定上保持非常正面的立場。AUKUS向澳洲提供操作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艦技術和能力的計畫。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顯示,中共治理能力只是神話。《法新社》報導,德國、比利時及盧森堡建議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

記者鄭信貞

二十大後,澳中關係可能再度緊張!北京祭出經濟制裁無效 澳洲致力尋求區域夥

正能量 56%

44% 負能量

澳洲中左翼新總理艾班尼斯5月就任後,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烏克蘭戰爭、通貨膨脹等。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20日指出,澳洲政府還有另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那就是與亞太鄰國中國之間緊張的政經關係。[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澳、中的緊張關係中國是澳洲重要的貿易

新聞來源:風傳媒

世界看台灣》德國現任部長將訪台 日澳越大動作防範中國威脅 國際關注

昨天(15)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轟炸機擾台創新高;德國教研部長明年訪台,是26年來首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面對中國威脅,日本將激烈改革國防政策,澳洲要提新版安全協議,越南則大力擴張南海據點。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積電魏哲家入選《彭博》50大風雲人物。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西班牙《道理日報》(La Razon)、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Fakti)報導,中國派出創紀錄數量具有核能力戰機挑戰台灣。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行政院所轄部會禁用抖音等軟體,違規將懲處。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報導,德國教研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將於明年訪台,是26年來首次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報導指出,德國自民黨(FDP)議員海特(Peter Heidt)12日宣布,教研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將在2023年訪台,自民黨也在研究如何邀請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德國。

海特表示,這次訪問非常重要,因為德國想拓展與台灣的關係。藉此明確表示,台灣是重要夥伴,不能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史塔克-瓦特辛格將是1997年以來,德國首次對台灣進行部長級訪問。經濟部長芮克斯洛特(Günter Rexrodt)曾在1994、1997年兩度訪台;經濟部長莫勒曼(Jürgen Möllemann) (自民黨)也曾於1992年訪台。史塔克-瓦特辛格11月在柏林會晤來訪的台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經濟部次長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同時也訪問台灣。

海特表示,紅綠燈聯盟對於史塔克-瓦特辛格的訪台計畫無異議。自民黨對德國的孔子學院抱持批評的態度,思考能否在大學領域與台灣建立合作關係。海特並指出,邀請吳釗燮前往德國是可以想像的。吳釗燮曾在2021年訪問布魯塞爾、布拉格。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駐英總領事館人員毆打民主示威者後,中國召回6名外交官。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15日表示,在香港民主示威者於曼徹斯特的中國總領事館遭到攻擊後,中國政府已召回1名總領事和5名外交人員。英國警方本想就示威者Bob Chen遭到攻擊訊問6名官員,要求北京取消6名官員的外交豁免。中國大使館通知,曼徹斯特總領事任期已屆滿,並已返回中國。

中國外交部堅稱Bob Chen非法闖入總領事館、襲擊總領館人員。中國駐英大使館表示,已向英國提出嚴正交涉,並暗示可能採取報復行動。

《美聯社》另報導,澳洲以新安全協議爭取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報導指出,澳洲與萬那杜簽署新安全協議;涵蓋人道援助、救災、執法、網路安全、國防、邊界安全和海上安全。這是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持續競逐影響力的一部份。

中國之前和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引發南太平洋地區警覺,認為此協議可能導致軍事力量擴增。中國也嘗試讓10個太平洋國家簽署涵蓋安全到捕魚等各方面事務的全面性協議,但沒有成功。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13日在萬那杜首都維拉港(Port Vila)表示,有責任確保主權決策加強太平洋地區所有成員的安全。太平洋國家希望如何與澳洲接觸、他們所尋求的合作程度,以及他們選擇優先考慮的事項,都是每個國家的議題。

澳洲拜表團接著前往帛琉、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表示,經濟不應被用來影響其政策;他們面臨將外交承認轉至中國的壓力,但帛琉態度堅定。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日本將激烈改革國防政策,以應對中國威脅。《路透》報導,美國智庫揭露,越南大力擴張南海據點。

美國《彭博》刊登評論,圍堵中國的矽圍欄即將完成。《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評論,如何阻止中國的經濟脅迫。西班牙《ABC》報導,美國為在非洲取代中國及俄羅斯而提供550億美元。

《路透》報導,白宮指出,若北京開口,美國準備好協助其因應升溫疫情。《美聯社》報導,因威脅張貼支持中國民主傳單者,波士頓柏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的中國籍學生遭起訴。

記者鄭信貞

澳洲國會議員訪團8日見蔡英文 展現對台堅定支持

澳洲6位跨黨派眾議員5日至9日低調訪問台灣,並於8日與總統蔡英文會晤,就雙邊合作、經貿、教育、綠色轉型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換。政府高層在對方接受外媒訪問後予以證實,此行展現澳洲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這是疫情趨緩後,首個澳洲國會議員訪團。成員包括澳洲聯邦參眾兩院國家殘障保險計畫聯席委員會主席蔻科(Libby Coker)、退伍軍人事務影子部長、前澳洲副總理喬伊斯(Barnaby Joyce)、眾議院農業委員會主席絲旺森(Meryl Swanson)、自由黨眾議員巴克霍茲(Scott Buchholz)、工黨眾議員絲旺森(Meryl Swanson)。共6位跨黨派眾議員。

訪團會見蔡英文後,接受《衛報》訪問,暢談此行之收穫。

知情人士透露,蔡英文與訪團會晤時表示,台澳共享自由、民主、人權等共享價值,澳洲近年積極參與「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區域安全機制,在維護印太區域和平扮演重要角色。

蔡英文提到,今年8月針對中國對台軍演,澳、美、日共同發表3國外長聯合聲明,強調維護台海安全穩定決心。感謝澳洲政府堅定支持,並表示台灣將持續與澳洲及其他民主盟友共同合作。

蔡英文指出,台、澳具高度經貿互補性,為絕佳貿易夥伴。澳洲為台灣最大能礦供應國,澳洲牛肉等農產品,廣受台灣消費者喜愛;2021年台澳雙邊貿易額高達196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66%。未來更盼兩國在氣候變遷、供應鏈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

而台灣已於2021年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盼與澳洲簽署經濟合作協定(ECA)。台灣已做好充足準備,有信心可符合CPTPP高標準的經貿規範,進一步深化台澳經貿連結。

據轉述,訪賓表示本次訪團最大價值在於展現澳洲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在台期間拜會我外交、貿易等部會首長、產業界代表,收穫良多,深感台澳同為民主國家,實有諸多共同點可加強合作,尤其台灣高科技實力,更為澳洲未來國家發展所需。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 英澳波議員相繼訪台

昨天(7)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進行進機儀式,宣示擴大投資美國,拜登親赴現場;不顧中國反對,英國、波蘭、澳洲國會議員相繼訪台;美國提升對台軍售的愛國者飛彈內容;美、澳邀請日本加入部隊輪調。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積電估計亞利桑那州晶片廠年營收達100億美元。報導指出,台積電計劃在亞利桑那州打造第2座晶片廠,年營收將達到100億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公司、輝達公司(Nvidia Corp)、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等執行長,均於6日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的開幕儀式。,該廠造價120億美元,是美國歷史上最大投資之一。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兩座晶圓廠都完工後,每年將製造超過60萬片晶圓、1.3萬工作機會、年營收達100億美元。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近600位在亞利桑那州招聘的工程師已被派往台灣接受訓練,他25年前的夢想現在將能實現。

包括美國《CNN》、《亞歷桑納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拜登親自出席。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擬升級對台軍售,給台灣100枚最先進愛國者飛彈。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導,加拿大將派遣更多軍艦穿越台灣海峽。《路透》、德國《Funk》、荷蘭《艾塞維爾》(Elsevier)、日本《讀賣新聞》均探討台灣如何在中國威脅下生存。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新社》報導,不顧中國警告,澳洲議員抵台。報導指出,台灣外交部6日證實澳洲議員代表團已經抵台,此代表團將討論有關共同利益的各項議題,但並未提供細節。此次訪台的6位眾議員來自多個政黨,包括中間偏左的執政黨工黨、保守派的反對黨自由黨及其盟友國家黨。

中國外交部5日對此行表達反對立場,並呼籲澳洲遵守「一中原則」。澳洲總理艾伯尼斯(Anthony Albanese)試圖淡化此代表團的重要性。

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社論指出,國會議員訪問台灣是值得的。

《路透》、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Fakti)均報導英國議員訪台歸國後,提出挺台言論。波蘭《TVN 24》報導,波蘭國會議員組團訪台。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新社》報導,美、澳邀請日本加入部隊輪調。報導指出,美、澳舉行外長、防長2+2會議。將邀請日本部隊加入3方輪調,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這是為了在區域內提供平衡,並邀請區域內其他國家參與,期待未來能和日本進行更多交流。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盟友期望日本能夠參與在澳洲進行的聯合任務。美澳同意增加轟炸機任務編組、戰鬥機及美國陸海軍的輪調頻率。同意強化三邊防衛合作,並邀請日本加入美國在澳洲的軍力部署倡議。

6日稍早,澳洲跨黨派議員代表團不顧北京警告訪問台灣。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在華府表示,有關台灣問題不應片面改變現狀,坎培拉極為珍視與台灣長期以來的非官方關係。

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抨擊美國的軍事報告,重申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荷蘭《DutchNews.nl》、《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均探討,美國對中的晶片施壓,讓荷蘭很掙扎。加拿大《CBC》、《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均報導,國際特赦組織發現遭到來自中國的網路攻擊。《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溫哥華星報》(The Star Vancouver)均報導,加拿大境內還有更多中國設立的警察站。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探討,中國抗議活動表明習近平的控制幻覺破滅。《NBC News》、日本《東洋經濟週刊》均分析,中國將展開外交交涉。

記者鄭信貞

健康力首重企業ESG 黃千芬植樹參與台澳永續高峰會!產品擬降低碳排放 |

正能量 95%

5% 負能量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匱乏等議題,如何「永續經營」是企業近年來的重要課題。健康力集團董事長黃千芬,特別關注企業發展與ESG的關聯性,包括落實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等面向。4日黃千芬董事長特別參與澳洲西雪梨大學,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及支持企業夥伴們,共同舉辦的台澳永續植樹計畫,為愛護地球盡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世界看台灣》英澳國會議員訪台 台積電美國廠動工 國際關注

昨天(5)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反彈英國下議院外委會、澳洲跨黨派國會議員相繼訪台;台積電亞歷桑那廠開工,未來會在美國生產更多晶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中;中國清零政策即將失守。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美國《富比世》(Forbes)、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報導,台積電在美國的首家晶圓廠破土動工。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刊登評論指出,德國經濟部中國攻擊台灣的警告,是正確的訊息、錯誤的措辭。評論指出,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制定包括台灣警告在內的中國戰略,德國需要變得更加獨立於中國之外,但戰爭絕非不可避免,2027就是關鍵數字;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將是人道主義和全球經濟災難。

鑑於北京對鄰國的軍事行為,哈柏克的中國戰略是好的,也有道理。但把2027年攻打台灣視為不可避免的命運是致命的。因為世界政治沒有必然性,戰爭不是命運。任何散佈這種言論的人,包括民主台灣的字面上最後期限,都在考慮降低損害而非預防戰爭的發生

評論指出,中國境內的軍事、經濟、社會因素已經複雜化可能入侵台灣的行動,可藉由外部威懾予以阻止。美國發揮的作用最大,但德國作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也不該妄自菲薄。德國應該為入侵台灣做好準備,但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哈柏克推動這些步驟的事實值得歡迎,最近派經濟部次長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前往台灣也是。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英國國會下議院外委會主席訪台,討論防務合作。報導指出,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柯恩詩(Alicia Kearns)率團訪台,,和台灣討論防務合作。她2日拜會蔡英文總統後表示,他們的會議聚焦於如何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以及英國如何以民主國家的身分對此做出貢獻;並談到雙方都各自面對來自不同敵人的網路威脅,討論不實訊息,也討論傳統軍事衝突。防務合作也是討論的內容,因為這本該是整個對話的一部份。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11月28日表示,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並稱北京對英國利益和價值構成的體制性挑戰日益嚴峻。中國駐倫敦大使館1日譴責英國議員代表團訪台係干涉中國內政。

韓國《韓國日報》報導,中國指責英國議員訪問台灣是「粗暴干涉內政」。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澳洲國會代表團將訪問台灣。報導指出,澳洲國會代表團將於4日啟程前往台灣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這將是3年多來首次有跨黨派國會團訪問台灣,疫情擾亂了這段期間的航空旅遊。

代表團共6人,成員包括立場中間偏左的執政工黨國會議員,以及保守派的在野自由黨與其盟友國家黨。保守黨議員巴克霍茲(Scott Buchholz)發言人指出,前副總理、國家黨議員喬伊斯(Barnaby Joyce)也是訪團成員。

澳洲總理艾伯尼斯(Anthony Albanese)試圖淡化此行的重要性。他稱,長期以來都有後座議員訪問台灣,這次也是。

《路透》報導,澳洲總理表示,將不隨國會議員團訪台。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Fox News》報導,美國防部長奧斯汀稱美國「不會讓」中國重塑印太地區。美國《美聯社》(AP)、西班牙《ABC》均報導,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中,呼籲尊重人權。加拿大《CBC》報導,中國特使多次被傳喚去見部長以回應有關「警察局」之指控。

包括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ABC》均報導,中國因嚴格封控引發反彈,清零政策即將破功。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