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 月 27th, 2024

亞瑟

雷/韓國瑜竟神似DC《小丑》!他曝…「7大特質」全曝光 | 政治 | 三

正能量 66%

34% 負能量

DC最新電影劇作《小丑》(Joker)終於在3日於台灣上映,好評不斷創下全台第一的票房冠軍,片中描述DC宇宙中的犯罪王子小丑,是如何從一般人逐步成為知名的反派角色,雖然此電影脫離DC宇宙正史,但仍吸引不少民眾入場支持。不過有影評家分析指出,小丑和高雄市長韓國瑜有驚人的7點共同點,引發許多網友強烈迴響!(陳又瑞報導)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這個小丑不是「真正的小丑」?導演一句話震驚網友 – Yahoo奇摩新聞

正能量 63%

38% 負能量

《小丑》自投入製作便受到注目,上週陸續於全球上映,票房果然開出佳績,北美首週獲得9350萬美元,打敗《猛毒》成為北美10月開片票房最高電影,全球首週票房更有2.34億美元。導演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卻在受訪時透露,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飾演的小丑可能不是「真正的小丑」,引發討論。

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77Re: [負雷] 小丑……其實就沒啥深度的普片(劇情雷)

正能量 49%

51% 負能量

100%

0%

作者:LoveSports (愛運動)
時間:2019-10-06 00:08:23

※ 引述《CKmoon (CK月)》之銘言:
: 亞瑟被現實(非常直白地)折磨,然後一次自我防衛下殺了人,然後現實繼續弄他,所以他
: 繼續殺掉他痛恨的人。
: 【然後還殺了他媽,因為童年時他被養父虐待時她沒保護好他,她自己也被虐待】
: ???????

看到上面括號的內容,有些不同想法。

有一種78父母,不准小孩子有負面情緒,即使是在虐待小孩的時候。
他們會要求小孩在被虐待的時候還得裝出笑臉,
這種父母其中有些是因為有自戀型人格疾患,
他們只能當好人,不願意當壞人,即使是在虐兒的當下。

電影中亞瑟翻閱母親的病歷時,病歷上提到亞瑟的母親有自戀型人格疾患。
這個問題是這部片整部的重點。

亞瑟在翻閱病例之前,以為自己不受控會笑出來是不明原因的疾病,
但翻閱病例之後,他才發現其實那是受虐的後遺症。

這是為什麼當他察覺到這點之後他的病就好了,
因為他的症狀根本不是症狀,
而是被虐待他的人「精神虐待之下的成果」,而且持續到長大成人。

為什麼他遇到與人有衝突、遭人責備或緊張焦慮的情況下,
就會不受控的笑出來,因為小的時候曾有人虐待他還要他裝笑臉。
那個人就是他的母親。

還幫他取了名字叫happy,多麼78跟假掰。

也許有人會說他母親也受虐,也是受害者。

其實這個問題大家自問一下,假如你是一個成人你有個小孩,
然後你的伴侶習慣性經常虐待你的小孩而且非常嚴重會見血的那種,
請問你會
1.隱忍讓孩子被打而且自己也一起被打
2.乾脆加入伴侶的行列跟伴侶一起虐待小孩
3.保護孩子代替孩子被打但是沒打算跟伴侶分手
4.保護孩子代替孩子被打並且決定盡快離開伴侶
5.保護孩子反抗伴侶並且決定盡快離開伴侶
6.保護孩子帶孩子報警或逃到天涯海角

其實選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自戀型人格疾患是一種非常需要關注的病。
這類患者如果剛好跟78伴侶在一起,又因為需要關注而離不開伴侶,
然後剛好78伴侶又會打小孩,小孩就完了,變成替死鬼。
(有的更78的還會設陷阱讓伴侶打小孩)

重點是一個成人,為什麼放任自己小孩受虐?
「她自己也受虐,怎麼可以要求受害者保護她的小孩?」

問題是站在小孩受虐的立場,她受虐與否也許會讓她的罪輕一點,
但仍舊必須追究她身為未成年子女扶養者與監護者的義務。

放任伴侶虐待子女,是家暴共犯者。
(甚至有些78的還會故意引導伴侶去打小孩發洩以避免打自己)

他媽媽是病患,病歷上寫說有妄想性人格跟自戀型人格。
生病是很可憐沒錯,問題是她媽媽不到失能的程度。

這是為什麼後來服刑結束後居然還能繼續跟亞瑟在一起。
如果她失能很嚴重,輪得到她繼續扶養亞瑟嗎?
而且亞瑟直到翻閱病歷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媽媽有精神疾病。

為什麼不知道?當然就是他媽隱瞞他阿。
隱瞞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他媽媽知道自己生病還因此犯罪被判刑還住過精神犯罪者的監獄,
可是卻沒有讓亞瑟知道,而且後來出獄就沒有繼續就醫。

反而是眼睜睜看著亞瑟定期就醫耶?

明明真正始作俑者病到犯罪病到虐待自己小孩,這麼嚴重耶,
(不是只有放任伴侶施暴,她本身也有忽略跟施暴)
挖靠居然讓自己小孩傻傻當精神病患長期就醫這麼多年都已經變成歐哩桑了。

會去精神科定期且長期就醫的病患,大多數是有良心的病患。

也許有些板友會覺得「說不定她沒有病識感能怪她嗎?」

人只要還有自由意志,
就算真是病到沒病識感,也還是得為自己行為負責任。
(看著自己兒子自主就醫數十年自己卻完全不會想就醫?)
(而且還很不小心地?忘記?跟自己兒子說自己病史跟犯罪史?呵呵~)

很遺憾地既然人物設定是人格疾患,而且是自戀型人格疾患,
很有可能是知道自己需要看醫生,但因為想裝成沒生病的人,
所以讓自己兒子當替死鬼^^ 

自戀型人格疾患有種變態的惡趣味,就是他們很喜歡嘲笑有精神疾病的人。
所以他們遇到已經在就醫的會特別開心,因為非黑即白思考,
看到就醫病患會心想,喔我沒有就醫了喔我沒有病我康復了好棒棒!
遇到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子女晚輩,只要有一點心理上小問題就會說服他們去看精神科。

既然劇情提到自戀型人格疾患,就不得不懷疑,
亞瑟也許根本一開始就沒病,那些不符合情境的不受控的笑,
根本不是症狀而是被媽媽用精神虐待的暴力方式給教育出來的反應行為。

也就是說那是媽媽灌輸的「做人處事遇到某些情境下的自然反應」。
當他發現原來媽媽是精神病患而且因為虐待過他而成為罪犯被關過,
他很有可能因此想起小時候受虐的情景,以及推理出為何自己會不受控大笑。

並非是「當他察覺到真相之後,他的『病』就好了。」
而是「當他察覺到原來他會在不對的情境大笑是因為被78媽媽虐待的後果,
   原來媽媽不愛他而且長期精神虐待他,
   原來他可以不用聽媽媽的話當個成天看人臉色畏畏縮縮的那個happy,
   原來他不用在那些令人焦慮的情境下有那樣的反應,
   因為別人不會動不動就虐待他,真正狠狠虐待過他的是他的母親,
   他可以不用做出那些反應來吸引別人當他是怪人甚至認為他很好欺負。」

以上是我的感想,其實一部戲劇怎麼解讀是觀者的自由。
我的感想也許包含很多我本身的投射與移情在內。

不論如何我很高興這部電影拍成這樣而且還提到自戀型人格疾患,
希望社會上有更多人關注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問題。

因為大多數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子女長大後可能會同化,
即使他們原本不是那樣的人格。

這部電影中小丑最後同化了,很遺憾但也覺得很無奈。
如果他長期配合的醫療機構有醫師或心理師曾經認真聽過他的說法,
或約見他的家人發現真相點出疑點讓他早點察覺,
也許並不會發展成最後那樣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疾患本身有存在不被認同的問題,劇中他也提到這一點,
可是那位能開藥的心理師或醫生?根本沒認真在聽他講話。

最後他成為了那麼多人在街上拱起來崇拜的明星,他應該很開心吧。
不過這種開心是無法持續的,因為當他同化成自戀型人格疾患,
就必須要定期去尋求關注,這造成了日後會繼續犯案來引起社會大眾關注的結果。

87
0
44

新聞來源:Ptt 批踢踢實業坊

68[普偏好雷] 以精神疾患者的角度看《小丑》

正能量 51%

49% 負能量

100%

0%

作者:lulicat (嚕哩貓)
時間:2019-10-04 16:54:38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電影版首po就獻給《小丑》了~

我本身是領有重病卡的躁鬱症病友,
患病當年情況頗嚴重,只差沒領身心障礙手冊。
我自認在病友當中算是非常幸運的,
一路以來的治療都有人陪伴,也不愁沒錢看病。
持續服藥十多年,至今過著跟一般人相差無幾的生活。

我想以一個慢性精神疾患者的角度,
寫下《小丑》的觀影心得。
先說,我看完這部片真的心情不太美麗,
只好寫點東西整理一下情緒^^”
真心不建議正陷於情緒障礙中的病友觀看,
可能會對病情有負面影響…。

關於治療///

我很慶幸自己在台灣,看診拿藥有健保,
有認識的病友在美國,她說:
「只有工作,才有資格生病,否則沒人負擔得起龐大的醫療費」。
但即便在台灣,還是有認識的病友,因為長期失業沒錢看病;
或是害怕服藥副作用造成失能而失業,因此停止服藥,導致病情惡化;
甚至有人在患病當下,沒辦法正常工作,為了籌錢看診,選擇賣身。

從電影得知,亞瑟的心理諮商是政府原本提供的福利,
只是後來經費被砍了,導致諮商停止,也沒辦法領藥吃。
台灣也是有免費心理諮詢服務,但那是不給藥的,
各縣市衛生局提供的次數上限不同,大概4-6次左右。

前陣子的火車刺警案,躁鬱症病友被輿論地圖砲罵到翻掉:
「精神病患就是該被關到死」、「不服藥的病人不該放出來害人」…等,
那次事件顯現「不服藥是違反社會期待的」。
然而,以精神疾病的治療來說,服藥除了幫助病友穩定的這種正向作用外,
還會出現以下兩種典型的狀況:
1. 雖然服了很久的藥,但是沒效→必須自費做心理諮商,或rTMS
2. 服藥後出現強烈副作用,沒辦法就學或工作→放棄課業/工作跟放棄治療擇一

沒有人自願生病,
如果能毫無負擔地接受治療,那接受治療的本身不會有太大問題,
問題是在實際執行時就是會有其難度。
就像有些病友還得同時負擔家計,沒辦法辭掉工作,
藥物影響工作表現,又沒辦法跟老闆或同事解釋,最後索性自行停藥。

而在影片中,亞瑟吃了七種藥,
突然停藥造成的戒斷,
可能是亞瑟抖腳、或是整個人縮進冰箱的原因(分散注意力)。
精神疾病本身及藥物帶來的苦痛,不是單純心理上的,
而是肉體上也會覺得難受,卻又很難形容。
「胸口像有把火在燒」、「感覺整個人一直墜落」、「彷彿燒成灰燼」,
雖然都是「形容」,感受上卻非常真實。
我在重度憂鬱發作時,曾在手臂上劃開兩個很大的口子,
坦白說,完全不會痛,彷彿皮肉的痛已經完全麻木了。
瓦昆詮釋精神疾病的味道非常到位,
在他的每一個顫動、聲線跟細微的臉部表情,
都可以清晰地描繪出精神疾病帶來的折磨。

關於如何看待精神疾病///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被這段電影台詞觸動:
「精神病最痛苦的,就是別人總希望他們假裝自己正常。」

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表現,旁人的期待跟病友本身的認知難免會有差異,
我舉兩個例子:

某位憂鬱症病友傷心地說,他父親告訴他:
「你就是因為不懂感恩,才會一直好不起來。」
他既委屈又自責,但並不是他不懂感恩,
而是憂鬱症會讓人失去感恩的能力。

另一位躁鬱症病友則難過於,她的母親在她看起來比較輕快時,
脫口說出:「妳是躁症又發作了吧?」
把她一下又打到谷底,好像不管怎樣的表現,
無論開心或不開心,都會被當成病人。

精神疾病百百種,
以亞瑟的狀況來說,看起來是童年虐待傷及腦部引起的神經失調,
他很可能是藉由藥物「讓自己比較沒那麼痛苦」,
也就是說,原本腦傷造成的痛苦指數是-100,
吃藥可以抑止痛苦指數,變成-40,但還是比一般人不快樂。
悲哀的是,亞瑟從小就被患有妄想症的媽媽,
教育成「帶給他人快樂就是你的使命」。
一個根本難以感到真實愉悅的人,還要表現得比一般人更快樂,
恐怕也是一種心理層面的虐待吧,無論是出於自願或被迫。

當然我相信他也有快樂的時候,
例如逗弄公車上的孩童、在醫院娛樂癌症病童,
或是陪媽媽一起觀看脫口秀時。
但是這些短暫的快樂,都沒辦法提供他足夠的心理強度,
去處理被霸凌、嘲諷、同事背後捅刀、失業、母親中風,
或是面對他血淋淋的真實背景(我想正常人也很難一口氣面對這麼多事吧)。

我自己是在治療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有意識地接納自己的狂喜或悲苦」,
難過就難過吧!咬牙撐過去,太陽總在烏雲之後。
開心就開心吧!人不會永遠在谷底,也不會永遠在雲端。
壓抑痛苦遠比痛苦的本質更痛苦,與其壓抑,還不如接受自己就是會那個樣子。
但我前面已經說了,我算是幸運的,
有些人之所以有「微笑憂鬱症」,是因為病友本身有社交或經濟壓力,
不得不戴上面具,不然生活無以為繼。
亞瑟為了工作,抑或為了滿足母親的期望,戴上面具。
超脫那勉強的笑顏之後,他終於能夠「做自己」,卻又是另一樁悲劇的開始。

在亞瑟對公車上的黑人媽媽,遞出那張小紙片時,
我真的看得非常心疼。
病友平常根本不願意跟旁人坦承自己有病,
他卻被迫得要跟別人「解釋」自己的病。
但他真的有病嗎?或是有病的其實是整個社會?
也許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某種毛病,都有需要別人同理之處,
只是我們不見得都會說出來,不見得能理性溝通,
我們都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事情,
這不是誰的錯,所有人都必須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學習……

結語///

《小丑》道出精神疾病犯罪的某個面向,
但是這中間還有很多需要琢磨,
不能太過淺白地解釋(比如合理化犯罪動機)。
我倒是很想知道:「所以這樣的人,該怎麼辦?」
朝自己射一槍就沒事了?
但真的就只能這樣嗎?
這個大哉問,很多精神病友都想過,我也不例外,
我很幸運,有人把我拉回來,但不是每個患者都有這樣的幸運。

我相信並非只有家人才能給予愛,
假如社會能充滿堅定而溫柔的力量,
那麼,高譚市只會是電影裡的一個虛構的城市,
我們都會活在烏托邦的世界,過著安和樂利的日子。
但現實的確不是這樣,那該怎麼辦?
我想,我所能做的,大概就是接受這世界本來就不完美,
然後用自己微小的力量,讓這個世界再更理想一點點。
當然啦,每個人理想的世界都不一樣,
或許正因為這樣,人生才會這麼多采多姿吧。

寫完了,心情也舒暢一點了~
不得不說,電影真的拍得非常美!配樂非常讚!是我的菜!
會只有給普偏好雷,是因為我對好雷的標準是《刺激1995》^^”
以上,謝謝各位的觀看。

73
0
37

新聞來源:Ptt 批踢踢實業坊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