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5 月 3rd, 2024

阿富汗

世界看台灣》Taiwan+開播 世界看得到台灣

昨天(31)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首個對國際發聲的英語頻道TaiwanPlusd開播,台灣主動取得對外詮釋權。各國關切美艦宣示台海安全、中國打壓台灣盟友引發反感,就連歐盟也有提案呼籲正名駐台代表處。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台灣推出英語新聞平台。報導指出,報導指出,台灣政府斥資7.7億元成立的Taiwan+除播出新聞,也將聚焦於台灣特色,包括食物、觀光、文化、科技。蔡英文總統以預錄影片指出,台灣需要平台向世界展現其多元的面貌和成果,以及我們企盼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這是自己的國際媒體平台,同心致力展現台灣可以做出貢獻。

報導指出,中國積極透過官方英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傳遞中國價值;中國並壓縮台灣國際空間,強迫外國企業在網站上將台灣列於中國項下,並定期在台灣周圍舉行軍事演習。而台灣已有若干本土英語媒體,最著名的是《自由時報》於1999年發行的《台北時報》(Taipei Times)。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報導,跨國議員譴責中國對立陶宛與台灣構成的新威脅。報導指出,包括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以及來自捷克、歐洲議會、法國、德國等14國的議員,聯名支持立陶宛,強調以外交委員會主席的身分,強烈譴責中國對立陶宛的政治、外交及經濟施壓。干涉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內政,是不受歡迎且不適當的。

而立陶宛在決定與台灣發展更密切的關係前,就率先反制中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中國官方媒體則強調中俄聯手懲罰立陶宛的可能性。

保加利亞「Fakti」也報導,美國與十餘個歐洲國家譴責中國對立陶宛施加壓力。捷克「捷克廣播電台」(Cesky Rozhlas)報導,捷克投資局表示,參議長訪團去年赴台,對中國來捷投資影響甚微。義大利《宣言報》(Il Manifesto)、波蘭「TVN 24」均報導,兩艘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中國表達堅決反對。保加利亞「Fakti」另報導,歐盟正在考慮將「台北」或「台灣」列入其駐台灣代表處的正式名稱。

韓國《韓民族新聞》報導,中國鷹派是最大變數、美國應預防中國無理措施。報導指出,李英姬財團、和平網絡、韓民族統一文化財團為探討台灣海峽的未來,於8月18日主辦「尋找台灣海峽和平」討論會。由延世大學名譽教授白永瑞主持,專家一致表示,韓國對台灣問題應特別關注,尋求發揮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角色。

「成均館中國研究所」研究室室長張永熙指出,習近平爲團結政權內的鷹派和鴿派,面臨不得不採取行動的壓力,這必然會成為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國立統一教育院」教授金智英說明美中圍繞台灣議題展開的競爭,為預防中國採取無理措施,美國應加強施壓,明確表達若中國攻擊台灣,將遭受經濟打擊的立場;美國應該與盟國加強對中遏制力,讓中國認識到用武力占領台灣是不可能的。

「參與連帶」和平國際組高級幹事申美智表示,如果美國和中國在台灣海峽發生軍事衝突,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也將成爲泡影;但韓國政府卻主張,不軍事介入台灣海峽問題的原則。「西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鄭多勳強調,半導體等技術競爭也成為兩岸關係未來的重要變數;中國正全力實現半導體自立,其成功與否及時間點將成爲重要變數;依靠美國主導力量維持台灣和平,可能刺激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軍備競爭。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時代》(Time)評論,中國想填補美國撤離阿富汗留下的空缺,但不易達成。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評論,美國在阿富汗挫敗,為中國躍為全球霸主鋪路。《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刊登專文指出,中國因應氣候變遷政策背後,隱藏強大的野心。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中國評論文章稱習近平的整頓行動是「深刻的變革」。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社論強調,「太平洋安保條約」是現代澳洲安全與繁榮之基礎。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專文指出,美國及其盟友面臨之全球威脅更甚於阿富汗災難。

記者鄭信貞

《海兒專欄》沒有831哪有中國國民黨?

正能量 52%

48% 負能量

放眼全世界,大概沒有比中國國民黨這個難民敗兵集團更不要臉的政黨了,明明他們從成立以來無論是在對日作戰或者是在 1945 年「勝利還都」後的「國共內戰」中都像阿富汗前政府軍一樣敗多勝少的老是跑給敵人追,甚至於經常不戰而降,

新聞來源:芋傳媒 TaroNews

美軍完全撤出阿富汗 剩百名公民滯留 國務院:幫到底

美國國防部30日表示,美國已完成從阿富汗撤軍的任務,最後一班軍機已飛離首都喀布爾,象徵美國結束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指出,目前約有百餘名美國公民滯留阿富汗,美國政府將持續協助美國公民、外國公民、想離境的阿富汗人離開,承諾沒有期限。

《路透》報導,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錫(Kenneth F. McKenzie Jr.)30日在美國國防部的記者會宣布,已完成向阿富汗的撤軍,以及結束撤離美國公民的軍事任務。美國最後撤離阿富汗的班機C-17運輸機,已在30日晚間7時29分起飛。

麥肯錫表示,沒有美國公民被困在機場,最後的幾架撤離航班中也沒有平民。他坦言,沒有讓每個想離開的人都離開,但如果再待上10天,也無法讓每個人離開。

神學士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表示,美國士兵離開了喀布爾機場,我們的國家得到了完全獨立。

布林肯表示,美國將持續努力讓美國人和阿富汗盟友離開阿富汗,並與阿富汗鄰國合作,在喀布爾機場重新開放後,確保他們可以透過陸路或是包機離境;目前正在確定滯留的美國公民名單。

布林肯強調,美國對阿富汗、美國公民的承諾沒有期限。

記者鄭信貞

美軍撤離阿富汗 路透民調:半數美國人 不贊同拜登撤軍方式 | 國際 |

正能量 69%

31% 負能量

美軍30日從阿富汗完全撤離,在美軍撤離過程中,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撤軍方式備受檢視,《路透》與民調機構「易普索」在8月27日至30日進行美國全國調查,有51%的民眾不贊同拜登的撤軍方式,僅有38%民眾贊同。民調顯示,有20%的美國民眾認為拜登(Joe Biden)應該為阿富汗戰爭目前的情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撤軍阿富汗大失民心 美民主黨擔憂衝擊2022期中選舉 | 國際 | 新

正能量 56%

44% 負能量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下令從阿富汗撤軍,結果美軍還沒全部離開,塔利班就將阿富汗總統逼得逃亡,不僅嚴重損傷美國的國際形象,對明年即將舉行的期中選舉恐怕也將帶來極大的衝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許多民主黨人越來越擔心,拜登總統所標榜的信條—能力、冷靜和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阿富汗機場遭恐攻 川普誓言報復 台灣堅定挺美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外26日遭受伊斯蘭國(ISIS-K)發動自殺攻擊,造成至少170名阿富汗人、13名美軍喪生。美國總統拜登誓言要為死者報仇,讓對方付出代價。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27)表示,蔡英文總統嚴正譴責恐怖攻擊行為,並向阿富汗與美國罹難者家屬致上深切哀悼之意;外交部長吳釗燮也致電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表明台灣將堅定地與美國站在一起。

拜登26日在白宮發表談話表示,情報組織評估是伊斯蘭國當地附屬團體「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策動。他嗆聲,不會原諒、不會忘記,要讓兇手付出代價。他強調,美國不會被恐怖份子嚇倒,將會繼續進行撤離行動,並讓幫助美國的阿富汗人離開。

拜登說,已下令美軍制定攻擊ISIS-K的計畫,打擊ISIS-K的資產、領導層和設施,會在美方選擇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做出精準武力反擊。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透露,拜登仍堅定8月31日前撤軍。因為阿富汗持續性的威脅,並盼能維持預定時間點完成行動,讓協助曾為美國效力的盟友夥伴及時離境。

張惇涵表示,總統指示外交部長吳釗燮,致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 ,表達我國的關心與慰問,除向罹難美軍及其家屬表達哀悼,並表達在此艱困時刻,台灣會堅定地與美國站在一起。

外交部表示,吳釗燮奉總統指示,致電AIT處長孫曉雅,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向罹難美軍及其家屬表達深切哀悼,願傷者早日康復,在此困難時刻台灣堅定地與美國站在一起。

外交部嚴正譴責這起恐怖攻擊事件,也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共同抵抗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攻擊行動,善盡國際責任。

記者鄭信貞

阿富汗爆炸震驚全球!蔡英文譴責恐怖攻擊:與美國站在一起 | 政治 | 三

正能量 19%

81% 負能量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於當地時間26日晚間發生重大恐怖攻擊事件,造成等待撤離的阿富汗民眾與美國駐軍傷亡。對此,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27)日表示,總統蔡英文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嚴正譴責恐怖攻擊行為,並向阿富汗與美國罹難者家屬致上深切哀悼之意,並希望傷者早日康復。(記者:陳政宇)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蔡英文嚴正譴責阿富汗機場恐攻行為 林濁水:總統準備收容難民了嗎 | 政治

正能量 36%

64% 負能量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26日發生自殺炸彈客恐怖攻擊事件,造成美軍及阿富汗平民至少103死,其中包括13名美軍,90名阿富汗人,另有超過150人受傷。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27)天回應,蔡英文總統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嚴正譴責恐攻行為,並表達在此艱困時刻,台灣會堅定地與美國站在一起。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則反問蔡英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世界看台灣》台灣搶到中國棄單BNT疫苗、成功控制疫情 各國關注

昨天(26)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成功搶下中國棄單的BNT疫苗,以及台灣成功控制本土武漢肺炎,都獲各國媒體的關注。台日執政黨即將對話,交往公開化,也獲熱烈報導。

在台灣的疫苗與防疫。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因為中國延遲批准EUA,台灣將提前獲得BNT疫苗。報導指出,在台灣在年初指控中國干擾與BNT的交易後,台灣採購BNT疫苗已成高度政治、外交議題。台灣政府隨後准許郭台銘、台積電,代表政府談判購買該疫苗。而原本要出貨給中國的逾100萬劑疫苗預計在8月底至9月初運達台灣,比最初規劃提前1個月。因為中國沒有通過EUA,上海復星放棄進口疫苗的計畫。消息人士稱,除了台灣以外,還有個歐洲國家也接受中國的棄單疫苗。這批疫苗瓶身會有在中國使用的簡體中文字標示。

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也報導,台灣搶到中國棄單的BNT疫苗。立陶宛「15 min.lt」報導,台灣台灣總統接種本土自行研發疫苗。英國《衛報》(Guardian)、土耳其「T24」均報導,台灣時隔3個月後,首日本土零確診。

台灣的財經方面。《路透社》報導,央行稱經濟未過熱,通膨穩定。報導指出,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5日答覆立委對升息可能性的提問時表示,台灣經濟沒有過熱,通貨膨脹獲得良好控制。在貨幣政策,必須看物價,依目前通貨膨脹率1.6%至1.7%,並沒有過熱。要讓美國縮表並升息,通膨必須超過3%或4%;相較於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台灣的貨幣政策並不是很寬鬆。央行並未大肆購買債券,僅是調降了1次重貼現率。央行將於9月23日召開理監事會,做出利率決策。而台灣在2020年3月將基準重貼現率下調至歷史新低的1.125%,至今未再調整。

希臘《車訊》((NewsAuto)、「iefimerida」均報導,台灣被寄予解決晶片荒的厚望。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日執政黨將首度舉行安全對話。報導指出,台灣民進黨和日本自民黨將各派兩名國會議員,27日舉辦「2+2」視訊安全會議。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這是日方首次主動發起這類安全對話,將討論外交、國防和區域安全議題。日本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暨參議員佐藤正久告訴《金融時報》,這次對話是部長級對話的替代做法,因為日本官方承認北京而非台北。但這也顯示日本覺得台灣情勢多麼重要,未來可能規劃與台灣政府官員舉行更高層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警告日方,需要謹言慎行。而日前發表的防衛白皮書,東京打破多年慣例,將日本的安全與台灣的安全直接連接在一起。

包括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美國《彭博》(Bloomberg)均報導,台日執政黨將舉行安全會談。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刊登評論指出,台灣對日本安全至關重要。

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刊登專文強調,今日阿富汗不是明日台灣。《外交家》(The Diplomat)刊登專文分析,何以台灣對美國至關重要?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散播美國實驗室外洩陰謀論。報導指出中國政府正努力宣傳武肺病毒源於美國軍事實驗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在官方管道宣傳,馬里蘭州德特里克堡(Fort Detrick)的生物實驗室才是病毒外洩的地點。《環球時報》發起了網路請願,呼籲對該實驗室進行調查。在官員、學者、中央宣傳機構、社群媒體的推動下,這些理論在中國獲得更廣泛的傳播。有可能打亂針對病毒起源的調查,加劇美中已破裂的關係。

中國駁斥武漢實驗室外洩的假設,還嚴格控制WHO調查疫情起源的作為,拒絕第二階段調查的要求。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Dali Yang)說,這些東西充斥於坊間,大多數普通中國人無法看到這些東西背後的情況。中國官媒日前援引瑞士生物學家的話,稱WHO調查疫情起源的努力將成為美國的工具;瑞士駐華大使館隨表示該專家並不存在。

《CNN》報導,拜登將與科技、教育、關鍵基礎設施領袖會面,討論網路安全。《彭博》刊登專文探討,中國並不打算嘗試侵台。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乘海地局勢混亂,對其發動外交攻勢。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越南首都河內傳「哈瓦那症候群」,賀錦麗仍依計畫訪問越南。西班牙《道理日報》(La Razon)、智利《水星日報》(emol)均報導,賀錦麗向東南亞國家抨擊北京的壓迫。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呼籲,美國必須說服亞洲夥伴國家。

記者鄭信貞

阿富汗機場遭恐攻 蔡英文:台灣會堅定與美國站在一起 | 政治 | 新頭殼

正能量 24%

76% 負能量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於當地時間8月26日晚間發生重大恐怖攻擊事件,造成等待撤離的阿富汗民眾與美國駐軍傷亡。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27)日表示,蔡總統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嚴正譴責恐怖攻擊行為,並向阿富汗與美國罹難者家屬致上深切哀悼之意,並希望傷者早日康復。張惇涵表示,蔡總統並指示外交部長吳釗燮,致電美國在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阿富汗連環恐攻炸死美軍 蔡英文慟:台灣會堅定地與美國站在一起 | ETt

正能量 45%

55% 負能量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昨發生連環炸彈恐攻,至少造成90人阿富汗人及13名美軍死亡,而這也是美軍10年來在阿富汗單一事件中最大傷亡人數,震撼國際;目前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阿富汗支部「ISIS-K」已聲稱犯案。對此,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27日表示,總統蔡英文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嚴正譴責恐怖攻擊行為,並向阿富汗與美國罹難者家屬致上深切哀悼之意,並希望傷者早日康復。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邪惡同盟》中國、神學士正式接觸 中讚雙方溝通順暢

這是邪惡同盟嗎?阿富汗激進組織「神學士」近日入主喀布爾,取得阿富汗政權,神學士發言人昨(25)透露,神學士代表團與中國駐阿富汗大使在喀布爾會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大讚,中方與神學士有暢通有效的溝通與磋商。

神學士政治辦公室發言人納伊姆(Mohammad Naeem)透露,神學士高層率領的代表團在喀布爾會見了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雙方討論中國大使館和外交官的安全、阿富汗當前局勢、雙邊關係、中方人道主義援助。納伊姆稱,中國是阿富汗的鄰國,兩國有良好關係,與俄羅斯也是如此。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早在7月就與神學士政治委員會領導人巴拉達爾(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會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也讚,神學士比上次執政時更加清醒和理性。

汪文斌昨大讚,中方與神學士方面有著暢通有效的溝通與磋商,喀布爾自然是雙方討論各種要務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強調願與阿富汗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為阿富汗革命的重建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賀錦麗向東南亞保證美國可依靠 台美強化供應鏈合作 世界關注

昨天(25)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國產高端疫苗開打,持續獲得國際的矚目。台美間的供應鏈合作愈緊密,並多次公開、大動作宣示,獲國際關注。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東南亞,批評中國並強調美國可以依靠,也獲國際關注。

在台灣國產高端疫苗正式接種方面,包括荷蘭《忠誠報》(Trouw)、芬蘭「芬蘭國家廣播」(YLE)、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智利「亞洲經濟-美洲連結」(Asianlink America Economia)、「展示者電子報」(El Mostrador)、南非《特立日報》(The Daily Maverick)、澳洲《ABC》均有報導。日本對此更是高度關注,包括《讀賣新聞》、《產經新聞》、《大阪日日新聞》、《神戶新聞》均有報導,韓國「聯合新聞電視台」也報導。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再度向美國保證已盡力解決晶片短缺問題。報導指出,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23日會見經濟部長王美花,討論晶片短缺問題。這是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3位民主黨參議員致函請台灣政府協助解決晶片短缺問題後,王美花首度公開表態,台灣正盡力協助解決晶片問題;以車用晶片會使用到的微控制器(MCU)為例,上半年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增加60%。經濟部表示,2021年第4季車用晶片的全球供需有望達到平衡。

報導指出,台灣奮力向美國保證已盡其所能,此議題已染上強烈外交色彩,尤其是在中國日益增加對台軍事施壓之際,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支持者和武器供應國。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灣持續列美國外匯「觀察名單」。報導指出,台灣飆升的貿易順差意謂著當下次報告發布時,很可能續留在美國的外匯觀察名單。美國4月的報告,決定不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因台灣出口的電子產品與電腦晶片價格上漲和需求增加,導致貿易順差飆升。不過今年迄今,台幣兌美元匯率已上漲1.3%,為亞洲表現最佳的貨幣。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SA)駐香港資深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表示,台幣可能比過去有更大的上漲空間。新加坡馬來亞銀行(Malayan Banking BHD)資深外匯策略分析師黃經隆(Christopher Wong)認為,在今年稍晚發布報告時,台灣很可能會留在觀察名單上,強勁的出口表現將為台灣經濟和台幣提供支持。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灣車隊被要求在利曼賽事移除國旗。報導指出,法國「利曼24小時耐力賽」(24 Heures du Mans)的台灣車隊創辦人陳漢承接到主辦方要求,在開賽前將台灣的旗幟換成中華奧會旗。中國騰訊因此決定不直播這場賽事。主辦單位法國西部汽車俱樂部(The Automobile Club de l’Ouest)屈服中國要求,表示保留要求參賽者使用奧會旗幟的權利。週末舉行賽事時,台灣車隊的國旗已被移除。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也報導這起蠻橫的事件。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荷蘭「荷蘭廣播基金會」(NOS)刊登前荷蘭外交官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專文,分析台灣不是阿富汗。韋傑理指出,在阿富汗,威脅是來自內部,在台灣則是來自外部。中國將自家門口蓬勃發展的民主視為威脅,試圖讓該民主國家日子不好過,並威脅以武力吞併。台灣則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是個民主國家,蔡英文總統的政府以進步、開放和民主政策聞名,擁有不斷增長的經濟和有效率的國防,因此獲得人民的廣泛支持。且美國在東南亞的參與是非常不同的,美國在東南亞則長期參與和平與安全,導致中國和日本的經濟出現相當可觀的增長。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為了加強在亞洲-東南亞的地位。副總統賀錦麗也表達這個明確訊息。

韋傑理指出,習近平在台灣問題只是虛張聲勢。中國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的所作所為,使台灣人決定不以任何方式成為其中一部分,並考慮與美國的關係;從長遠來看,該地區對美國非常重要。阿富汗顯然不是經濟發動機,不是民主國家,當然也不具備戰略重要性。對美國而言,繼續留在台灣至關重要。包括荷蘭在內的西方國家將會逐漸認知到台灣是個民主國家,如果民主在世界上應該受到支持,那麼就應提供台灣更多支持。

韓國《朝鮮日報》也分析,台灣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阿富汗?美國《普羅維敦斯紀事報》(Providence Journal)刊登專文強調,日本與美國聯手保衛台灣。《富比世》(Forbes)刊登評論指出,如果中國想侵台,需動員全球最大的運輸艦隊。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刊登專文指出,加拿大民主機構改革可以取法台灣。

鄰近立陶宛的波蘭《選舉日報》(Gazeta Wyborcza)報導,美國支持與中國產生齟齬的立陶宛。瑞典《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刊登專文指出,是時候所有人都該亮出立陶宛這張牌,另專文稱讚立陶宛是獨裁者的噩夢。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香港擬修訂「電影檢查條例」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箝制電影內容。《彭博》報導,賀錦麗批評中國,稱美國不會逼亞洲國家選邊站。《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賀錦麗向東南亞強調,美國可以依靠。智利「Infogate」報導,中國在中國海強大的軍事力量,美國重申對東南亞盟友的支持。

英國《BBC》報導,阿富汗如何使亞洲感到驚慌及替中國壯膽。西班牙《道理日報》(La Razon)報導,中國對阿富汗稀土資源虎視眈眈。

記者鄭信貞

憂美軍遭襲擊 拜登決定如期在831撤軍阿富汗

美國宣布將在8月底撤離阿富汗所有美軍後,神學士政權大舉進攻,迅速掌握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美國一度希望延後撤軍期限,但遭神學士斷然否決。白宮24日表示,由於伊斯蘭國(ISIS)的威脅愈來愈大,拜登總統決定按照計畫在8月31日完成撤軍,但強調保留延長時間的機會,要求國務院和國防部制定緊急計畫。

《路透》報導,白宮新聞秘書莎琪(Jen Psaki)24日聲明指出,拜登24日在G7領袖視訊會議轉達其決定,表示美國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撤離任務,將按計畫在8月31日的期限內完成。

拜登還明確傳達,來自恐怖組織「呼羅珊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Khorasan)的威脅與日俱增,美國每天在阿富汗的行動,都讓地面部隊的風險增加,而要在8月31日前完成撤離任務,取決於與神學士的持續協調,包括持續讓撤離人員進入機場。此外,拜登強調保留延長時間的機會,要求國務院和國防部制定緊急計畫,以便在必要時調整撤離時間。

2名美國官員透露,由於擔心神學士進行報復,阿富汗人和外國公民湧入喀布爾機場,希望儘快離開阿富汗,這也令人們擔心伊斯蘭國會在機場發動自殺式襲擊。其中1名美國官員說,問題不是伊斯蘭國是否會發動攻擊,而是何時發動攻擊,當務之急是在襲擊發生前完成撤離。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灣國產疫苗開打 全世界高度矚目

昨天(24)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國產高端疫苗開打,成為世界少數自產疫苗的國家,但國內政治紛擾不斷,由蔡英文帶頭接種,獲世界各國高度矚目。以及中國趁阿富汗風暴,散播美國棄台論,也不斷有來自美國的反駁聲浪,更加深美國與台灣的連結。

美國《美聯社》(AP)報導,台灣總統接種本土研發疫苗。報導指出,高端疫苗在7月獲得緊急授權,引發部分人士強烈反對。台灣採取比較AZ疫苗的抗體濃度,作為授權與否的依據。高端屬於蛋白次單位疫苗,取出小部分病毒DNA,以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台灣政府表示,高端必須在取得使用授權1年內遞交實際效力數據。審查結果,高端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是AZ疫苗的3.4倍。

蔡英文23日上午在台大體育館接種疫苗,她和其他民眾一樣,是將健保卡插入電腦系統中報到。台灣疫苗接種已達40%,相較於5月不到5%,是極大的進展。且台灣過去1年半幾乎沒有任何疫情,直到5月Alpha變種病毒蔓延。當時台灣自購的疫苗,僅約70萬劑到貨。後來取得日本、美國捐贈的約500萬劑疫苗。

包括美國《彭博》(Bloomberg)、《CN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英國《路透》(Reuters)、《BBC》、波蘭《共和日報》(Rzeczpospolita)、荷蘭《鹿特丹商報》(NRC Handelsblad)、比利時《Business AM》、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希臘《論壇報》(TO BHMA)、「Sofokleousin.gr」、「In.gr」、葡萄牙《新聞報》(Jornal de Noticias)、加拿大《加拿大電視台》(CTV)、《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高端首度上路施打,蔡英文率先接種,但國內出現許多雜音。

在美國撤軍阿富汗引發的棄台論風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台灣民眾高度信賴美國,對中國威脅置之不理。盧森堡《盧森堡言報》(Luxemburg Wort)刊登評論指出,台灣並非阿富汗。日本《神戶新聞》報導,台灣針對中國掀起的棄台論,出現論戰。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彭博》報導,台灣在疫情趨緩後,服務業就業人數增加。報導指出,台灣7月失業率降至4.36%,低於《彭博》的最低預估值,7月就業人數較6月增加約6.3萬人。以服務業新增就業人數最多,因政府允許婚宴場所、旅遊景點、保齡球館從自7月27日起重新開放,7月服務業就業人數比6月增加5.3萬人。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新聞,日本《產經新聞》刊登分析,指台日間摸索閣員級官員接觸方式,顯示菅義偉政權重視台灣。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博明(Matt Pottinger)的專文,直指中國透過剝削美國來壯大自己的大戰略。博明指出,北京對華府的敵意早在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前、甚至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上台前已經開始。美國和其他自由社會很晚才意識到這場競爭。如果美國決策者和立法者的意志堅定,就能夠找到方法將華爾街和矽谷拉回正軌,將美國的弱點轉化為優勢,減輕北京政治戰的有害影響。但這需要阻止美國資本流入中國軍民融合企業,並從半導體產業開始。美國還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揭露和對抗北京的資訊戰。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未能考慮到美國社會和企業被武器化以符合中共長期議程的方式,可能被歸咎於天真或盲目的樂觀主義。北京繼續將美國的資金和機構轉為利己,使得華府採取實際行動的必要性更加強烈。中共的新武器是利用美國社群媒體公司。

儘管川普和拜登政府所頒佈的行政命令已禁止美國投資涉及中國軍隊現代化或人權暴行的59家中國公司,但財政部需要將該名單至少擴大至所謂軍民兩用科技的中國公司。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需要履行2020年「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的義務,若中國公司連續3年不符合美國會計標準,將從美國證券交易所下市。華府還應補貼在美國的新晶圓代工廠,消除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任何潛在優勢。最後,華府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應對北京的資訊戰。

而中共已非常明確地表達其對全球領先地位的渴望,政府有責任制定因應對手的指導方針。有了嚴格的新參數,華府可以為所有美國公司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更新他們對美國長達245年民主實驗的承諾,而不是屈服於中國政府的新極權主義實驗。

《路透》報導,G7領袖計劃對神學士採取一致立場。報導指出,G7領袖24日召開線上峰會,將針對是否正式承認或制裁神學士採取一致立場。G7可能利用統一給予官方承認或是再度實施制裁,逼迫神學士信守尊重女性權利和國際關係的承諾。前美國駐喀布爾大使館副館長佛才莫(Annie Pforzheimer)表示,給予承認是僅存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承認的力量會大得多,然能使未來神學士包容異己,並遵守阿富汗的人權承諾。G7領袖也將討論延長8月31日美軍撤離期限的可能性。但神學士官員表示,外國軍隊並未尋求延長時間,就算提出申請也會遭到拒絕。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必須確保即刻挹注更多資金來進行人道救援。G7成員國應符合外界期待並負起責任,找出因應之道,減輕此嚴峻的人道困境所造成的影響。

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ABC》均報導,中國對阿富汗透露極大的興趣。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刊登評論提醒,錯估對中國形勢恐帶來災難。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