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5 月 31st, 2024

晶片

台積電設美國新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展現出三大奇蹟 | 科技 | New

正能量 73%

27% 負能量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前(6)日舉行移機典禮,許多產業界巨頭如蘋果、超微(AMD)、輝達(NVIDIA)執行長都親自參與。其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盛讚台積電不僅是家晶圓代工廠,還展現了三大奇蹟。黃仁勳表示台積電展現出三大奇蹟,「第一個奇蹟,為數千設計客製化晶片的客戶服務;第二個奇蹟,能以極高或極低的量生產晶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美奪我矽盾「台積電成美積電」?蕭美琴揭密:台灣不可替代 | 政治 | 三

正能量 85%

15% 負能量

半導體龍頭、「護國神山」台積電赴美設廠,引發「台積電變美積電」,甚或被美方端走台灣的「矽盾」疑慮。對此,今(7)天出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進機儀式的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未來將繼續維持全球晶片產業不可替代也不可獲缺的角色。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世界看台灣》台灣晶片深化美國連結 美法同聲應對中國挑戰 國際關注

昨天(2)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積電亞歷桑那廠開工,未來會在美國生產更多晶片;中國反彈英國下議院外委會訪台;美國、法國總統共同聲明,應對中國挑戰;加拿大為中國海外秘密警察召見大使抗議。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與內政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在蘋果推動下,台積電計劃在美生產更多先進晶片。報導指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造價120億美元興建的晶圓廠將於2024年投產;在蘋果公司等美國客戶的驅使下,屆時台積電將在該廠生產4奈米晶片。台積電將6日美國總統拜登、商務部長雷蒙多前往鳳凰城出席典禮時宣布新計畫。

除蘋果公司外,超微半導體、輝達等客戶也要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廠生產更多高端晶片。客戶要求台積電在美國和台灣同步推出最新技術。台積電拒絕評論,蘋果、超微、輝達未立即回應。

美國《彭博》(Bloomberg)、《亞歷桑納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均報導,台積電在亞利桑納州的投資。

日本《每日新聞》社論指出,台灣地方大選執政黨敗北,反映出民意的平衡感。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網路報》(globalnation.inquirer.net)探討,民主台灣如何對抗假新聞。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俄羅斯《Espreso TV》探討,烏克蘭和台灣出於何種共同價值觀而戰。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中國反彈英國下議院外委會訪台。報導指出,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日指控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訪台係干涉內政,違反一中原則,稱英方損害中方利益的行徑都將受到中方有力反擊。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28日表示,北京對英國利益和價值構成的體制性挑戰日益嚴峻,並稱將以強健的務實主義、非華麗的言詞,面對國際競爭者。

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訪團由主席柯恩詩(Alicia Kearns)率領,由來自不同政黨的多位民選議員組成。柯恩詩表示,民主國家間對話交流是完全恰當的事情;儘管中國共產黨選擇制裁英國議員,以關閉對話管道,仍相信與印太的友人交流,傾聽其聲音是非常重要的。

柯恩詩表示,她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訪問英國國會,2日將拜會蔡英文總統。總統府表示,期待透過此次面對面的交流,繼續深化台英友好的合作關係,並繼續為印太區域和平穩定及繁榮共同努力。

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AIT台北處長表示,避免戰爭是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共同責任。日本《共同通信社》報導,自民黨幹部與來訪的台灣立法院長會談,雙方皆同意強化關係。韓國《新聞通訊社》(NEWSis)報導,韓國總統尹錫悅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台灣表示歡迎。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拜登、馬克洪矢言協調應對中國挑戰。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洪1日會見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中國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構成挑戰,美國和法國將繼續就尊重人權、氣候變遷等重要全球議題上與中國合作。

《法新社》報導,中國大使因中國在加拿大設立警察站被召見。報導指出,加拿大資深外交官員厄普(Weldon Epp)向國會加中特別委員會表示,以就中國在加拿大設立3個流氓警察站正式表達關切。厄普表示,已多次致電大使,表達嚴重關切。渥太華正考慮依據他們的回應,決定進一步的作為。

加拿大皇家騎警(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10月表示,正在調查關於所謂警察站」的犯罪活動報告。並宣稱有中國僑民受到騷擾。

最近在美國公開的起訴書顯示,外國干預7名中國國民的案件中,一位遭控挪用公款並居住在加拿大的人於2018年被迫返回中國,中國政府在多倫多協調在美國的行動。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加拿大因中國設立秘密警局,召喚中國大使。另報導,中國定期攔截加拿大軍機。《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國會山莊時報》(Hill Times)、《環球郵報》均探討加拿大新版印太戰略,以及對中態度。

《路透》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指控北約在南海搧風點火。英國《亞洲事務》(asianaffairs)報導,中國與美國爭奪晶片霸主地位之科技戰。

《路透》、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ABC》均報導江澤民的病逝。《國家日報》、巴西《聖保羅頁報》(Folha de S.Paulo)探討中國的清零政策。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專文探討,該如何阻止習近平實現野心?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威脅成台灣選舉焦點 台灣晶片投資美國 國際關注

昨天(21)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深入全球的供應鏈,荷蘭ASML將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台灣投資,台灣則強化對美投資;中國威脅成為台灣選舉關注焦點;美國重視中國、俄羅斯帶來的威脅;為圍堵中國,美國與菲律賓強化安全合作。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韓國《首爾新聞》報導,荷蘭ASML將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台灣投資。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中國威脅成為台灣選舉關注焦點。報導指出,台灣11月26日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重要名義上是交通、疫情等地方議題。蔡英文總統及其執政黨將熱度炒起來,將選舉描述為對抗北京以及向世界展現台灣的民主不向威脅屈服的方式。

蔡英文在12日的造勢活動表示,鑑於中國的威脅,這不僅是一場地方選舉而已。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面臨中國威脅,台灣人民是要選擇親中政黨或家族,還是選擇捍衛民主,支持國家主權獨立的候選人、政黨,全世界都在看。

國民黨傳統上傾向與中國保持更密切關係,但否認親北京。正回擊民進黨的暗示,票投國民黨就是票投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向媒體表示,該黨將捍衛台灣的自由。文傳會副主委何志勇批評民進黨使用具誤導性的政治語言;中國議題不是地方選舉議題,這場選舉與中國入侵無關。

立委羅致政表示,雖然這與2024年選舉不同,但政治勢頭還是非常重要。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張忠謀在APEC與賀錦麗討論晶片議題。報導指出,台灣APEC代表張忠謀19日表示,有於18日與習近平談話,並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討論半導體議題。

張忠謀指出,他和賀錦麗討論該公司在美國亞利桑納州興建價值120億美元廠房的計畫;已邀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出席12月6日亞利桑納州新廠的機台移機典禮;雖然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成本比在台灣高出至少50%,但不排除將部份生產作業移至美國。

台積電也正在日本興建新廠房。日本也是APEC會員國。張忠謀暗示也在考慮其他國家。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張忠謀說賀錦麗歡迎台積電設廠決定。另報導,澳洲總理發言後,台灣表示爭取參與CPTPP不受影響。《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美國不顧中國警告,推進與台灣貿易談判。《美聯社》(AP)報導,中國統戰的大熊貓團團於台北病逝。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美國防長指出,中俄尋求「強權即公理」的世界。報導指出,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19日在加拿大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警告,中國和俄羅斯尋求一個訴諸武力解決爭端的世界;莫斯科對基輔發動的戰爭,凸顯美國在印太面臨的挑戰,中國也推動離自由穩定和開放國際體系的願景非常遙遠的事情。

奧斯汀表示,中國在台灣周圍的活動日益挑釁,幾乎每日派遣飛機靠近該島,並與多次危險攔截美國和其盟友的飛機。他表示,戰爭還是有規則必須遵守。如果一個強國可以公然違反規則,形同鼓勵其他國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準則。美國下定決心要捍衛這些規,尤其是非戰鬥人員豁免(noncombatant immunity)的基本原則。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專文探討,美國應如何同時因應中國和俄羅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中關係升溫有助本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對。《路透》報導,中國表示對與美國防長舉行會談持開放態度。另報導,為何美國欲與菲律賓強化安全合作?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中峰會,岸田首相對釣魚台列嶼、台灣問題表達關切,為改善關係將重啟部長級對話。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日中峰會,就台灣問題及領土紛爭之立場仍是「平行線」。

瑞典《工業日報》(Dagens Industri)探討,中共黨代會如何影響瑞典經濟。德國《每日日報》(taz)刊登評論指出,就中國對俄立場,鼓掌並不合適。

加拿大《環球新聞網》(Global News)報導,貿易部長稱加拿大與中國的關係將是相互尊重的。《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杜魯道表示,加拿大軍隊將加強投入印太地區。

記者鄭信貞

特斯拉、福特向台積電擴大下單?王美花:車用晶片是台灣很大機會 | 科技

正能量 83%

17% 負能量

車用晶片訂單熱絡,傳出特斯拉(Tesla)、福特(Ford)皆向台積電擴大下單,經濟部長王美花昨(21)日受訪時表示,個別公司的商業問題,主管機關不方便說明,但強調車用晶片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成長性較大的機會。台灣的晶片供應在國際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希望車用晶片設計領域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立法院經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中資企業擬收購Elmos車用電子晶片廠!德國經濟部出手攔阻 | 科技 |

正能量 65%

35% 負能量

據《路透社》報導,德國晶片製造商Elmos於前(7)日證實,在德國政府出手攔阻下,其出售旗下車用晶片廠給中資企業的交易恐將告吹,原因是當局認為此收購案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Elmos主要負責開發、製造及銷售用於汽車的半導體晶片。去年年底,該公司即宣布打算將旗下晶片加工廠以8500萬歐元總價出售給瑞典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蘇揆裁示:提出台灣半導體未來發展戰略 維持競爭優勢地位 | 財經 | N

正能量 73%

27% 負能量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7)天表示,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管制禁令集中在高階運算的運用領域,對台灣半導體業者的影響有限;不過,為維持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優勢,已請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相關部會及業界研議,提出未來發展戰略,維持競爭優勢地位。蘇貞昌今天在院會聽取經濟部報告「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管制及我方因應策略」,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華郵專訪 王美花:破壞台海和平對中國無益 | 政治 | Newtalk

正能量 63%

37% 負能量

經濟部長王美花在華郵今天刊登的專訪中表示,台灣4成貿易及6成晶片出口中國,與北京作為世界工廠與全球組裝生產線的地位緊密相連,破壞台海和平對中國無益。王美花9日至16日率團訪美,促進台美企業交流,並說明台灣半導體的重要性。她在美期間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內容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被美國「整碗捧去」?王美花駁:台積電技術無人取代 | 政治 | Newt

正能量 65%

35% 負能量

美國發布晶片禁令,外界關切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18日)強調,這對台灣影響不大,而台積電技術仍無人取代。行政院長蘇貞昌今率相關部會赴立法院院會進行施政總總質詢,王美花會前接受媒體訪問。媒體詢問,是否擔心美國把台積電「整碗捧去」(全部拿走)?王美花否認說,「不是這樣」,她說,美國針對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世界看台灣》美國法案持續挺台 台灣晶片供應鏈安全 國際關注

昨天(12)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國防授權法」繼續納入挺台內容,台灣的晶片供應鏈安全攸關全球局勢;台灣開始面對中國船艦的威脅;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強硬捍衛台灣主權;馬斯克涉台言論跪舔中國,引發台灣反感。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若台灣安全,晶片供應鏈便安全。報導指出,王美花11日赴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演說。她說,台灣的安全也代表全球供應鏈的安全,台灣積極推動更多台美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具備韌性。由於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扮演要角,中國若予以干擾,中國自己也會受到影響。

王美花表示,若以武力強行奪取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將使該公司停擺。她引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言論表示,若台灣發生甚麼事情,將對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台灣與美國及其他盟友合作,維持最有效率生產,才是對全球經濟利益最有效的保護。

王美花表示,台灣感謝美國國會跨黨派支持強化台美關係,稱台灣企業將遵守國際法規。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建立40餘年,擁有規模非常龐大的供應鏈,幾乎無法複製或取代。

王美花本週訪問美國,也將拜訪美國科技公司,它們都是台灣半導體企業的重要客戶。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專文指出,中國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威脅值得美國投資界關注。韓國《東亞日報》評論,台灣是靠半導體,而非靠美國武器護國。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路透》報導,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納入挺台條款。報導指出,參議院11日開始對「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展開辯論,並將「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大部分內容納入其中。

包括對台提供軍事融資。「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包含65億美元的軍援,分5年撥款,以強化台灣的軍事能力。

人員培訓及物資儲備。要求國務院及五角大廈擴大聯合軍事訓練,以提升台灣的防衛能力及美台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可能實施的對中制裁。列舉中國對台「大幅升高侵略」情況下,拜登總統可以採取的制裁措施;制裁目標的對象包括中共黨內高層、政府官員與機構、國有國營銀行。可能包括禁止中國企業在美從事房地產相關交易,及禁止受制裁者取得美國簽證。

但包括將台灣視為「主要非北約盟友」、「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可能不會納入。

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報導,台灣全民防衛機制疾呼需美軍訓練。

《路透》報導,中國巡邏侵擾更頻繁,為台灣老舊巡防艦帶來沉重負擔。報導指出,國防部11日表示,中國海軍自8月起加強在台灣附近的巡邏強度,為老舊的巡防艦隊帶來沉重負擔。國防部在提交立法院尋求通過採購新型巡防艦預算的報告指出,在台灣附近水域中進行例行巡邏的中國艦艇,其數量已翻倍至1天4到5艘,海軍必須每天派遣相應的軍力進行監視,並根據威脅程度派遣額外的軍力進行應對。

國防部表示,台灣海軍僅有26艘主力作戰艦艇,其中6艘濟陽級巡防艦已服役30年,裝備老舊。濟陽級巡防艦是美國在1970年代製造,1992年台灣接艦服役;美國海軍稱其為諾克斯級巡防艦,已於1994年讓此型艦艇退役。

台灣國防部表示,正在打造新型反潛巡防艦和防空巡防艦,但首批船艦投入服役最早將是在2025年。2000噸上下的新型巡防艦在大小上與中國的同類艦艇相仿,更適合應對中國在台灣附近例行部署的艦艇。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國防部長指出,考慮將中國無人機入侵視為第一擊。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包括英國《衛報》(Guardian)、瑞典《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瑞士《觀點報》(Blick)、《時代報》(Le Temp)、《20 minutes》、《日內瓦論壇報》(Tribune de Geneve)、《晨報》(Le Matin)、西班牙《ABC》、葡萄牙《大眾報》(Publico)、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強硬捍衛台灣主權、民主、自由。

《衛報》、法國《法新社》(AFP)、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號外電子報》(Extra)、巴西《聖保羅頁報》(Folha de S.Paulo)均報導,馬斯克涉台言論跪舔中國,引發台灣反感。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新社》報導,美國宣布對中出口管制,亞洲晶片製造股應聲下跌。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報導,德國政府在對中政策上存在分歧。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美晶片管制發威 外資駐廠人員離中企 華裔高管遭禁

美國政府7日公布對中國的全面出口管制措施,全球無論何處,只要製造晶片的過程中使用美國設備者,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就會生效。影響所及,外商半導體設備廠人員已陸續撤出中國半導體公司,數百名相關專業背景的華裔美國人,即便已獲美國公民身分,也受到管制。

依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公布的對中禁令。對於中國邏輯IC的管制,從高階AI晶片擴大至16、14奈米製程晶片。在DRAM及NAND快閃記憶體部分,除限制DRAM在18奈米製程或更先進製程的製程技術外,還包括NAND快閃記憶體的128層或更高層數產品。包括長鑫存儲、中芯京城、長江存儲都受影響。

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除非取得美國商務部特別許可證,否則不得將生產先進邏輯晶片的設備出貨給中國。

為了遵照美國政府規定,包括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東京威力科創等外國半導體廠商的駐廠人員,已陸續撤出包括長江存儲、長鑫存儲、華力、上海集成電路、上海積塔半導體、杭州積海半導體、華為等相關的晶圓廠,不但不賣設備,後續也不提供維護支援。

而對中國高科技業貢獻量多的數百名赴美高管,現在也受到管制,禁止協助中國開發用於超級電腦、人工智慧、其他關鍵技術應用的先進半導體。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