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6 月 3rd, 2024

晶片

柬埔寨高薪詐騙戳中痛點 獨尊半導體讓薪資差距加大 | 雲論 | ETto

正能量 52%

48% 負能量

最近發生柬埔寨詐騙問題,可以想見的是,一定會有人提出我國年輕人的低薪問題。一旦低薪,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我贊成大家注意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討論低薪問題不能流於情緒化,也最好不要政治化,而應該冷靜地發掘低薪的由來。

新聞來源:雲論

觀點投書:台積電到底是誰的籌碼?-風傳媒

正能量 47%

53% 負能量

2020年10月,美國對華為發動殲滅戰,另一方面,全世界正驚艷台積電這座晶片神殿時,我說「華為將活得更健康,台積電不一定」。在當時,此論可說是極少數的逆風評估,沈浸在「美國絞殺中國技術,高捧台灣技術」自嗨池的人們,嗤之以鼻。[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2021年2月,汽車

新聞來源:風傳媒

蔡英文推護國神山入火坑? 他揭《晶片法》如何「肢解台積電」 | ETto

正能量 71%

29% 負能量

美國推動《晶片法》,將補貼520億美元給半導體製造商,眼見總統蔡英文表態支持,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表示,全世界所有財經界的人都認為,該法案就是要肢解台積電,根本就是要把護國神山推入火坑。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美國今起禁3奈米EDA輸中 中國晶片業雪上加霜

不只美國「晶片法案」限制接受政府補助的業者與中國往來,美國商務部禁止對中國輸出3奈米以下EDA軟體也將自今(15)起生效。由於前3大EDA軟體廠商包辦中國77%市占率,中國將因此無法獲取任何先進製程。中國2000多家IC設計業,恐怕將倒掉一半。

美國將金剛石及氧化鎵(Ga2O3)兩種半導體材料、用於GAAFET架構的半導體EDA軟體、用於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壓力增益燃燒技術,加入商業管制清單,對其出口進行管控。

其中,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為電子設計自動化,涵蓋晶片功能設計、佈線、驗證等環節,極為關鍵。

目前三星已經在3奈米製程上採用GAAFET,英特爾、台積電將在2奈米製程採用該架構。美國的禁令,直接封殺中國晶片設計廠商邁向3奈米及以下的先進製程。

在中國EDA市場,前3大的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電子(Cadence)、西門子(Siemens EDA)合計超過77%。中國的華大雖排第4,但市佔率僅5.9%。

中國媒體分析,倘若美國全禁EDA,中國近2000家的晶片設計廠商,恐怕將倒掉一半。

記者鄭信貞

半導體供應鏈重整恐重創台日韓?學者曝隱憂:應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風傳媒

正能量 75%

25% 負能量

美國近日通過晶片法案,更提議組建美台日韓晶片四方聯盟,引起各界關注。東華大學財經系副教授陳松興指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對日本最大的貢獻,就是讓日本經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隨著現今供應鏈重組,仍依賴中國的國家恐更加辛苦,例如南韓就是如此。[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財信傳媒董

新聞來源:風傳媒

美國晶片法案逼台韓半導體業站隊?郭正亮曝衝擊:恐嚴重影響台積電財報-風傳

正能量 51%

49% 負能量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9日於白宮簽署晶片法案,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未來恐難在中國擴廠。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明亮看世界》中分析,台積電在美設廠恐嚴重影響財報,而美國將供應鏈與中國脫鉤,是造成通膨的部分原因;至於為何美國要逼台積電選邊站,郭正亮認為,因為科技是

新聞來源:風傳媒

快訊/英國央行升息2碼控制通膨 為27年以來最大幅度加息 | ETtod

正能量 53%

47% 負能量

英國央行於台灣時間4日晚間宣布,為了控制通膨維持在2%的目標,實施27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加息,加息幅度為50個基點、2碼。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表示,「將通膨恢復到2%的目標是絕對優先的。」

新聞來源:ETtoday財經雲

柯建銘證實裴洛西和劉德音談晶片 盛讚「勇者無懼」 | 政治 | Newt

正能量 74%

26% 負能量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今(3日)率團訪問立法院,與朝野4黨團總召進行閉門會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會後受訪時,盛讚裴洛西「勇者無懼」,並證實裴洛西上午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談及晶片問題;民眾黨團總召邱臣遠則說,黨團關切經濟等議題;時代力量總召邱顯智聚焦人權問題,而裴洛西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立院民進黨團讚裴洛西「勇者無懼」 不屈服專制國家威脅 | ETtoday

正能量 44%

56% 負能量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3)日上午拜會立法院,由副院長蔡其昌接率領4位黨團總召迎接。會後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接受媒體訪問指出,在中國大陸的壓力之下,裴洛西還是堅持來台,這傳遞了非常重要的訊息給亞太、印太地區,美國或民主國家不會屈服於中國的威脅。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世界看台灣》台灣處於中國威脅險境 美商貿高度防中 國際關注

昨天(19)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遭受中國軍事威脅的險境;美國財長訪韓,重批中國的貿易,美參議院將就中國晶片法案進行表決;中國與澳洲的關係未見解凍可能。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經貿方面。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中國大疆遭美國制裁,台灣加緊扶植無人機產業。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丹麥《政治報》(Politiken)報導,馬祖堪稱是世界最危險的群島。報導指出,距離中國8公里的馬祖,宛似西柏林,是赤色紅海中的一隅民主。在南竿島無數人工開鑿出的隧道中,存放著導彈、深水炸彈、軍艦。北海隧道寬達10米、640米長、18米高,範圍足以容納哥本哈根的Nørrebrogade住宅區。對於中國漁民侵入馬祖海域捕魚、抽砂,台灣稱其為灰色地帶挑釁。馬祖漁民表示,這就像群海上流氓。

軍事專家認為,中國武力犯台或台海灰色地帶衝突可能發生的情形為:中國大舉犯台、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或襲擊台灣小島以破壞穩定。中國可能選擇在馬祖引發衝突,解放軍可能劫持當地人民、試圖讓台灣屈服。但台灣的國防與安全研究院專家不確定解放軍是否會入侵台灣,因為此舉代價將過於高昂。

《經濟學人》2021年稱台灣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美國海軍上將戴維森也指出,2027年中國將完成武力犯台準備。2400萬台灣人雖憂心忡忡,但對這場衝突以及世界如何在硬實力時代避免另場毀滅性的大戰,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態度。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對中國武力犯台擔憂加劇,西方企業面臨生存危機。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報導,美國宣布價值近1.1億歐元的對台軍售。加拿大《加印新聞》(Can-India News)報導,瞭解台灣。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台灣為東亞安全之焦點,美中關係軍事勝於外交。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韓國《NEWS1通訊社》報導,韓國「最想去的國家」票選將台灣列為國家,引發中國網友不滿。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訪韓期間批評中國的貿易作為。報導指出,葉倫18日訪寒時演說指出,不能容許中國這樣的國家利用其在重要原物料、技術、產品的市場地位,干擾經濟或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中國投入大量資源,試圖主宰某些尖端技術,包括半導體生產,同時採行諸多貿易不公措施以達此目的。呼籲各國以「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來降低經濟風險。

葉倫演說所在地的LG,4月才宣布,將於亞利桑那州興建14億美元的電池工廠。葉倫也會拜會韓國總統尹錫悅。

英國《路透》(Reuters)也報導,葉倫在韓演說表示,欲終止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路透》另報導,美國參議院將就縮減版中國晶片法案進行表決。報導指出,民主黨籍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參院19日將開始就晶片法案進行表決。並表示,世上還有其他可供選擇的投資目的地,若國會未提供這些誘因,在美國擴產所需的資本投資不符合經濟效益。草案已經縮減,內容將包括520億美元的產業補貼計畫,及提供給美國半導體製造商的稅額抵減方案。

參院希望在8月休會前將該法案送請白宮,呈交拜登總統簽署成法。

《路透》報導,美國官員透露,盟友尋求加入新疆強迫勞動禁令行列。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參議員魯比歐投書,指控中共在美國知名金融企業內部秘密成立黨部分支。《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中國的特洛伊木馬孔子學院仍存在於美國校園。

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中國抨擊澳洲新任防長與極度反中的前防長一樣糟糕。另報導,澳洲財長呼籲中國撤銷莫里森任內對澳洲之貿易禁令。《澳廣》(ABC)刊登評論指出,澳中關係雖破冰,但仍未解凍。

《美聯社》報導,美國開發衛星系統以追蹤高超音速武器。另報導,日韓外長承諾改善雙邊關係。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國再對台軍售 中國坑殺窮國 國際關注

昨天(18)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嚴管技術外流,對富士康投資中國紫光罰款,也起訴洩密給立訊的可成員工;美國政府又宣布對台灣軍售;中國對窮國製造債務陷阱,並大幅擴張在太平洋國家勢力。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與內政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指控蘋果中國供應商立訊竊取商業機密,起訴14人。報導指出,台灣新北地檢署15日偵查終結,指出中國立訊精密工業為迅速打入蘋果生產鏈,鎖定台灣競爭者可成科技。立訊以高薪承諾,誘使可成派駐中國的研發團隊竊取大量營業秘密資料。以違反特別背信罪及意圖在境外使用而侵害營業秘密等罪嫌,起訴14名相關人士。並強調會全力偵辦此類案件,維護台灣企業健全發展並確保國家產業競爭力。

可成聲明指出,公司配合檢調。台灣5月突襲10家公司或其在台灣的研發中心,其皆涉嫌非法挖角晶片工程師、科技人才。

《路透》另報導,台灣正在衡量對富士康投資紫光之罰款。報導指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代工廠台灣富士康表示,已透子公司投資7.97億美元,成為中國晶片企業集團紫光集團之股東。但富士康並未在進行投資前先行尋求台灣政府的許可,當局認為其已違反「兩岸條例」。經濟部投審會正衡量是否對富士康處以2500萬元新台幣的最高罰款。富士康則提及之前向證交所提交的文件,表示將在近期內遞交該文件給投審會。

富士康可能因未經許可進行投資而遭到5萬元以上、2500萬元新台幣以下的罰款,將在收到申請書後審核投資案並做出決定。如果未獲許可,鴻海須撤回該投資。

富士康正將業務拓展至電動車市場,尤其熱衷於製造汽車晶片。台灣禁止公司在中國設立最先進的晶圓廠,確保其不會將最精良的技術外移。

紫光集團原為中國清華大學的分支機構,在前董事長趙偉國管理下陷入債務危機,使該公司在2020年底發生多筆債券違約,面臨破產。至今尚未培育出任何半導體界的全球領導人。

韓國《世界日報》報導,台灣將要求富士康對投資紫光提出申請案。《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台積電第2季營收創新高。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台灣國家基金介入阻止股市下跌。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政大選研的長期民調顯示,支持統一比例創新低。《路透》報導,「台灣隊長」蔡英文總統啟動地方選戰活動。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路透》報導,美國務院批准對台軍售。報導指出,五角大廈15日表示,國務院已批准售台約價值1億0800萬美元的軍事技術協助方案。包括坦克與戰鬥車的零件與備品,及美國政府與承包商的技術和後勤支援。將有助於採購國維護其車輛、小型武器、戰鬥武器系統及後勤支援品項,以強化其因應當下與未來威脅的能力。

台灣國防部表示,該筆軍售可望在1個月後生效。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肯定該筆軍售;但表示,軍售內容顯示拜登政府聚焦於提供台灣武器維修及彈藥補充,台灣的軍隊現代化已不再是優先事項。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刊登專文探討,安倍成功調整日本對台政策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在中國的內政方面。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官媒利用習近平對香港及新疆訪問,提升習平定周邊動盪的領導人形象。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斯里蘭卡債務危機考驗中國作為窮國融資者的角色。海地《國家日報》(Le National)刊登專文質疑,中國是否從事債務陷阱外交?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太平洋島國論壇指責中國以拙劣手段要求簽署協議。《紐約時報》報導,澳洲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改變基調,對區域島國表現尊重並建立影響力。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刊登專文呼籲,加拿大與澳洲必須站出來,對抗中國在印太的耀武揚威。

日本《讀賣新聞》社論批判,中國外交之多極化戰略自相矛盾。《路透》報導,《日本經濟新聞》揭露,日本2023年防衛預算不設天花板。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