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5 月 30th, 2024

日本

世界看台灣》中國列台獨清單、歐洲議會訪團強力挺台 國際關注

昨天(8)世界怎麼看台灣?歐洲議會首度派出官方訪問團完成訪台行程,強調中國對台灣的欺壓,國際社會該關注、支持台灣;中國則列出台獨制裁清單,追究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國防部長邱國正投書《華爾街日報》,強調台灣絕對不會向中國投降。均獲國際關注。

在中國列台獨制裁清單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中國國台辦5日發布聲明,將行政院長蘇貞昌、外交部長吳釗燮、立法院長游錫堃本人及家屬禁止進入中國、香港、澳門,其關聯機構也將被限制與中國有關組織、個人合作,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在中國謀利。國台辦稱,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

自蔡英文2016年當選以來,中國便在軍事、經濟和外交上加強對台施壓。北京主張台灣為其領土,但執政的民進黨認為台灣已經是獨立國家。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美國承諾保護台灣免受中國的攻擊,儘管白宮後來澄清拜登並非宣布美國政策有所改變。國務卿布林肯也呼籲應讓台灣擴大參與聯合國組織。

包括英國《路透》(Reuters)、法國《法新社》(AFP)、荷蘭《荷蘭廣播基金會》(NOS)均報導,中國將蘇貞昌等人列台獨懲戒清單。

在台灣的軍事國防方面,邱國正投書《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強調台灣絕對不會向中國投降。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新社》報導,歐洲議會訪團敦促國際社會增加對台交流。報導指出,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 (含假訊息)」特別委員會,由主席古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率團訪台,為歐洲議會首度派遣官方代表團訪問台灣。訪團在離台前,5日召開記者會;古斯曼表示,訪問台灣並不是挑釁,這應該成為常態,雖然台灣受到的孤立可能加劇緊張,但將台灣納入討論中,反減輕有關國安的深切顧慮。並表示,若國際社會能與台灣多一點交流,台海情勢便能少一點危險。

法國參議員李察(Alain Richard)10月才在中國駐法大使致函警告下仍率團訪台,去年則有捷克參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訪台,遭中國斥責是挑釁,叫囂要讓他付出高昂代價。

包括荷蘭《電訊報》(De Telegraaf)、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標準報》(De Standaard)、德國《Tagesschau》、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uercher Zeitung)、西班牙《ABC》、希臘《Mediapool》、「Athens 9.84」、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A)、日本《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大阪日日新聞》均報導,歐洲議會訪團表示高度支持台灣,抵抗中國威脅。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刊登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主任揚達(Jakub Janda)專文,探討為何要來台灣成立據點。揚達指出,2020年初收到中國駐捷克大使館發文威脅捷克參議院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的官方文件,恐嚇他不得訪台,並點名3家中國準備打擊的捷克企業。柯佳洛尚未訪台就過世,稍晚繼任的韋德齊率領90名商界人士訪台,這是歐洲國家對台灣的首次高層訪問。

揚達表示,正目睹中國開始在全球爭奪主導地位。中國想征服自由的主權國家台灣,其理由與俄羅斯入侵並謀殺烏克蘭或喬治亞人民的理由相同。「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揭露俄羅斯、中國充滿敵意的影響力行動。中國在捷克非常活躍,在捷克政府2018年宣稱華為、中興通訊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後,中國隨展開干涉行動。「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剛在台北開設據點,幫助捷克人民、其他歐洲國家暸解台灣的價值、中國對台灣自由構成的威脅、如何應對此威脅;台灣是抵禦中國侵略的第一道防線,就像烏克蘭一樣。

揚達說,要阻止中國入侵台灣,需要美國提供的軍事嚇阻力,希望日本、澳洲也能提供;其次是政治和經濟嚇阻力。這是歐洲國家可以扮演的實際角色。歐洲在2014年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行失敗的制裁;沒有系統性制裁、沒有外交孤立,只是一切照舊。他認為現狀像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民主國家將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區賣給希特勒,以為此舉能防止戰爭發生。

揚達肯定,若與台灣建立深入的關係,台灣對抗中國的經驗與知識基礎,可以發揮像以色列般的貢獻。所以他們來台灣設點,歐洲在全球抗中時的防禦戰略,需要台灣的經驗知識。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申請加入CPTPP是為牽制台灣。《每日新聞》報導,台灣為加入CPTPP增強攻勢。《選擇月刊》認為,CPTPP最終將是「兩岸入會」。斐濟《斐濟時報》(The Fiji Times)報導,台灣向世貿組織提訴中國。

美國《彭博》報導,台灣遭聯合國排除參與COP26會議,透過舉辦場邊活動爭取參與。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德國海軍著眼中國,增加歐洲在太平洋的部署。報導指出,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號」(F-217)5日在東京靠港。20日至30日將與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本海軍共同培養協同作戰能力。

德國最高軍事官員左恩(Eberhard Zorn)在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登艦參觀後表示,這艘巡防艦被派往印太地區,表明德國對共同價值觀的承諾。德國官員表示,「巴伐利亞號」不會通過台灣海峽。岸信夫表示,非常歡迎德國對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貢獻。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刊登專文指出,習近平未出席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為何加拿大要參加北京冬奧?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渥太華擬訂印太戰略,聚焦中國侵略。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中國劍指美英澳三方安全協議,稱核潛艦計畫極不負責任。

《路透》引述《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將制定計畫補貼國內晶片生產。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不只英國 德國也擬定期向印太派遣軍艦

德國布蘭登堡級巡防艦「巴伐利亞號」(F-217)8月初啟程航向亞洲,5日在東京靠港。德國海軍司令舍恩巴赫中將(Kay-Achim Schönbach)指出,德國為在印太地區維持國際秩序、為和平做出貢獻,未來可能會以每兩年1次的頻率向印太地區派遣軍艦。

舍恩巴赫接受《共同社》專訪時指出,德國海軍未來可能每兩年會向印太地區派遣軍艦1次,軍艦航行至印太地區期間,將會參與和印太盟友共同舉行的演習活動,彰顯德國在印太的軍事存在。預計派遣艦艇將以巡防艦為主,補給艦也有可能同行。

舍恩巴赫提到,目前軍方正討論未來向印太地區派遣軍艦時,讓軍艦在印太地區待1年半至兩年時間,以避免來回奔波。下次派遣行動時間,舍恩巴赫表示,要視南海狀況和政治判斷而定,但大致上是2023年。

舍恩巴赫表示,若遇到中國軍艦應沒有通行問題;但若受到阻礙,也會有所準備。

記者鄭信貞

真正壞厝邊! 日自衛隊74%軍機因中國而緊急升空

中國解放軍海空侵擾,受害者不只台灣。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5日發布航空自衛隊緊急升空次數統計,在最近7個月總計516次緊急升空行動中,針對共軍行動而緊急升空的次數高達382次,高達緊急升空行動總次數的74%。

在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佈的統計表中,今年4月至10月間,針對中國所進行的緊急升空行動合計382次,針對俄羅斯則有123次,其他國家則有11次。雖台灣、北韓皆名列表單中,但緊急升空行動次數均「0次」。

緊急升空行動若依航空自衛隊各地防衛區域劃分,總部位於沖繩縣那霸基地的「南西航空方面隊」在今年4月至10月間,升空次數最多,高達359次,該防衛區域位於東海,正好是共機最常繞飛的區域。

防衛北方空域的「北部航空方面隊」則是為了因應俄國軍機行動,4月至10月間也出動了112次之多;負責九州、四國、中國地區空域的「西部航空方面隊」則為34次;負責關東、中部及近畿一帶的「中部航空方面隊」,在緊急升空次數則是4個航空方面隊中最少的,僅11次。

記者鄭信貞

謝金河/中國房地產骨牌一張張倒下! | 雲論 | ETtoday新聞雲

正能量 56%

44% 負能量

中國房地產骨牌一張張倒下!繼恆大系全面仆倒,曾慶紅子女的花樣年,江西的新力控股,及華夏幸福,藍光集團因為還不出理財產品債務,股價紛紛停牌,這兩天最受矚目的是佳兆業集團,也因為還不出債務,旗下4家上市公司,包括佳兆業集團,佳兆業美好,佳兆業健康及佳兆業資本全面告急。

新聞來源:雲論

旅日外野手王柏融 確定與日本火腿續約一年 | 體育 | Newtalk

正能量 91%

9% 負能量

體育日刊報導,28歲的台灣旅日棒球外野手王柏融下一季將續留日本,他已確定與日本職棒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續約一年。擔任外野手的王柏融於2018年季後取得旅外自由球員資格,其後與取得優先議約權的日本職棒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簽下總額4億日圓加上激勵獎金的3年大型合約加入球團。王柏融待在日本火腿的第一年,飽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感謝國際挺台友人 賴清德邀美日澳印英使節釣蝦去

副總統賴清德4月曾邀駐台使節走訪阿里山特富野古道、達邦部落;近日再邀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伉儷、澳洲辦事處代表露珍怡(Jenny Bloomfield)、印度台北協會會長戴國瀾(Gourangalal Das)伉儷、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鄧元翰(John Dennis)等,共同體驗最「台味」的休閒活動「釣蝦」;並誠摯感謝日本、美國近日再贈台疫苗。

賴清德日前邀美、日、澳、英、印駐台使節前往「至善釣蝦場」,體驗「釣蝦」。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讓駐台使節們了解台灣民眾生活文化,對台灣留下深刻的印象。

各位使節均有斬獲,最後由戴國瀾釣到最多尾,由賴清德頒予「金竿獎」。

賴清德說,釣蝦是台灣具特色的休閒文化,也是陪伴許多人成長、約會、狂飆的美好回憶。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很開心能和一群台灣的好朋友,在釣蝦等待、專注、上鉤及分享辦桌美食的過程中,一起體驗台灣文化的豐沛脈動。

記者鄭信貞

房地產骨牌一張張倒下!謝金河:將拉低中國的經濟成長強度 | 財經 | 三

正能量 42%

58% 負能量

又一地雷引爆!繼恒大系全面仆倒之後,中國房企佳兆業集團也驚傳債務危機,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中國房地產骨牌一張張倒下!」為題在臉書發文表示,房地產泡沫破裂,內需消費將首當其衝,也將拉低中國的經濟成長強度!(記者:戴玉翔報導)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王柏融可望續留日職 經紀公司:以球團公布為準 | 運動 | 三立新聞網

正能量 77%

23% 負能量

日本職棒台灣好手王柏融本季和火腿合約到期,7日日本媒體《日刊體育》報導,王柏融將續留日本,火腿球團將和他續約一年,大王可望留在日本發展,對此經紀公司回應表示,仍以球團發布消息為準,現階段不方便對此做出回應。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世界看台灣》歐洲議會在台籲挺台、美國防部報告揭中軍武擴張 國際關注

昨天(5)世界怎麼看台灣?歐洲議會首度派出官方訪問團來台,相繼拜會行政院長、總統、外交部,強調歐洲對台灣的支持,並呼籲歐盟加深與台灣的互動,引發中國暴怒;美國各方促轉向戰略清晰,明確軍事挺台;美國防部揭露中國軍力報告,將擁千枚核彈頭;均引發國際關注。

在歐洲議會訪台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歐洲議會訪團呼籲歐盟與台灣發展更強勁關係,引發中國抨擊。報導指出,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 (含假訊息)」特別委員會,由主席古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率團訪台。蔡英文總統感謝歐洲議會以得86.3%的票數,通過挺台報告。

古斯曼在拜會蔡英文時表示,接下來需要具體的高層會議,建立更強勁的台歐盟夥伴關係。還稱台灣為關鍵的理念相近夥伴,肯定台灣是區域內最活躍、強健和激勵人心的民主國家,應該被珍惜和保護;台灣並不孤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隨後暴怒表示,中國已向歐洲議會代表團表達強烈不滿,並提出嚴正交涉。

包括英國《路透》(Reuters)、《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比利時《歐盟觀察家》(EUobserver)、《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法國《世界報》(Le Monde)、葡萄牙「葡萄牙電視廣播新聞」(RTPNoticias)、希臘「capital.gr」、「Newsbeast」、保加利亞「news.bg」、「Fakti」、賽普勒斯「Sigmalive」、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智利《水星日報》(emol)、智利「Infogate」、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均報導,歐洲議會首度派出官方訪問團來台,強調與台灣的友好關係,並引發中國暴怒。

在台灣的國際貿易方面。《路透》報導,台灣就中國暫停其鮮果輸銷向世貿提出貿易關切。報導指出,中國海關總署9月停止進口台灣釋迦、蓮霧。台灣駐世貿代表團已針對中國向世貿「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並指出,台灣向中國提出雙邊對話的要求未獲回應,但台灣將繼續努力。台灣在閉門會議上指出,水果中發現害蟲時,一般處理程序是加以檢疫和燻蒸,而不是發現少部分水果感染,就全面禁止進口。

世貿發言人、中國商務部均未對此發表評論。

在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方面。《路透》報導,美共和黨參議員里契(Jim Risch)提出「台灣威懾法」(Taiwan Deterrence Act),尋求每年撥款20億美元強化台灣抵禦中國的軍事能力。報導指出,該立法將授權每年為台灣提供20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直到2032年,這是美國的贈款和貸款,使各國能購買美國生產的武器和國防設備。共同提案人係包括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雷波(Mike Crapo)、柯寧(John Cornyn)、海格提(Bill Hagerty)、羅姆尼(Mitt Romney)、盧比歐(Marco Rubio)。

資金將以有條件的方式提供,包括台灣承諾搭配美國的配合款、台北和華府是否同意為能力發展進行聯合長期規劃。該法也將修訂現有規範對外軍售的「武器出口管制法」(Arms Export Control Act),使美國企業更容易向台灣出售武器,並要求每年評估台灣推進對中防禦戰略的作為,改善與台灣間的軍事交流,擴大台灣軍事人員在美國接受專業軍事教育和技術訓練的機會。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也報導,霍利提新法案協助台灣增強軍事能力。

包括美國《Fox》、法國《迴聲報》(Les Echos)、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均報導,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表示,中國未來兩年內不可能侵台;倘台灣面對中國攻擊求援,美國有能力捍衛台灣。

美國《時代雜誌》(Time)刊登評論,呼籲美國若不澄清對台戰略,將面臨災難性風險。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美國重要民主黨人士要求美國政府表達得更清楚,質疑目前戰略模糊下的協防台灣戰略。

《路透》、《國家郵報》均報導,國安局長陳明通透露,中國曾就是否攻擊台灣轄下的島嶼展開辯論。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德國《每日郵報》(Die Tagespost)呼籲,應與台灣同舟共濟。西班牙《邁向自由》(Avance de la Libertad)刊登評論,強調不容許中國侵略台灣。澳洲《外交官雜誌》(The Diplomat)刊登專文,呼籲邁向可持續之澳台關係。

在中國的軍武威脅方面。包括美國《彭博》、《NBC》、《新聞週刊》(Newsweek)、《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日本《沖繩時報》(Okinawa Times)均報導,五角大廈報告指出,中國核彈數量將於2030年達千枚,並可能在近年內強迫台灣坐上談判桌。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專文指出,日本選民支持對中強硬。報導指出,選前不被看好的自民黨,僅於改選喪失少數席次,獲得穩定多數,首相岸田文雄處於強勢地位。如果自民黨損失慘重,將不得不更加依賴公明黨的和平主義盟友,從而擱置任何抗中舉措。

最近幾個月,日本高層更直接批評北京恫嚇台灣的策略。稱中國侵台將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因為沖繩可能是下一個。自民黨已提出將國防預算增加倍增至占GDP的2%。岸田文雄將延續安倍晉三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政策,在外交方面會努力加強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對於美國而言,日本是遏制中國迫在眉睫威脅的重要夥伴。

德國「德國文化電台」(Deutschlandradio Kultur)刊登專文,批評面對中國的權力政治,德國的貪婪妨礙了抵抗。

記者鄭信貞

日本疫情趨緩「台日旅遊泡泡」有譜?陳時中鬆口:積極商議 | 生活 | 三

正能量 83%

17% 負能量

日本是不少台灣人喜歡去的國家之一,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之後,都相當關心何時可以再出國遊玩,先前和帛琉的旅遊泡泡成行,讓大家都相當期待,近期日本疫情趨緩,是否「台日旅遊泡泡」也有機會?對此,陳時中指揮官表示,雙方正在積極商議中。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日大選揭曉 學者:俄中艦隊挑釁 成自民黨最佳助選員

日前,日本舉行眾議院選舉,由岸田文雄所領導的自民黨一共在選舉中獲得過半席位,順利維持其第一大黨的地位。而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日本學會理事李明峻認為,自民黨大勝的原因,恐在俄中艦隊對日本的不停挑釁。

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台灣國策研究院11月1日上午舉行“日本大選、G20與美中競爭”座談會,就剛剛結束的日本眾議院選舉,新台灣國策智庫研髮長、日本學會理事李明峻表示:中俄艦隊在10月下旬選前實施“中俄聯合戰略巡航”,聯合通過津輕海峽和大隅海峽,雖然中方認為有助震懾美國及其地區盟友,但某程度成為自民黨最佳助選員,同時日本各黨幾乎都對此提出批評。

報導中也說到,李明峻指出,岸田曾強調經濟國安與台海安全的戰略升級,表示台灣位於民主與專制對抗的最前線,日美兩國有必要就台灣有事進行聯合兵推演練,這種“台灣有事,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的論述,已成為自民黨的主流觀點,雖然岸田在黨內被視為鴿派、自由派,但岸田在安保問題上展現對中強硬姿態。

李明峻分析,選前民調有超過9成日本民眾對中國觀感差,逾7成民眾支持日本應該參與維持台海穩定,而日本人對台灣懷有親近感者高達7成7,台灣人也對日本懷有親近感者近8成,在這種情況下,短期內台日關係看不出有變壞的徵兆。

原報導

記者林育成報導

日執政黨獲絕對安定多數 外交部期待深化友好關係 學者讚有助台日關係

日本眾議會昨(31)進行改選,標榜反中友台的自民黨,獲絕對安定多數的261席;與共產黨聯手的在野陣營大為挫敗。外交部今賀日本順利完成大選,肯定日本政局可望更加穩固,期待持續深化雙邊關係。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李明峻表示,岸田內閣強調經濟國安與台海安全的戰略升級,這對台日關係發展有正面意義。

不只自民黨獨獲絕對安定多數,自民黨、公明黨的執政聯盟,若再加上日本維新會,則達334席,遠超過修憲所需的310席。

日本的在野勢力此次選舉大秀下限,立憲民主黨與共產黨等5個在野黨聯手,以統一推出候選人試圖集中火力,並大開豪不負責任的減稅、現金補助的選舉支票,最後卻未發揮效果。反而讓第三勢力日本維新會坐收漁利,從選前的11席暴增至41席,穩坐第3大黨。

外交部今發布新聞稿祝賀日本順利完成大選。外交部指出,近年來台日友好關係日益密切,日本政府公開表示支持台灣參加世衞大會(WHA),歡迎我正式申請「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多次在國際場域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尤其今年日本政府6度馳援台灣捐贈逾420萬劑AZ疫苗,我國政府也回贈醫療物資,充分展現台日間互信互惠與相互支援的深厚情誼。

外交部表示,此次大選後,日本政局可望更加穩固,社會也將持續繁榮。台日是理念相近的堅韌夥伴,外交部期待未來持續深化雙邊全方位實質友好合作關係,攜手共創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國策研究院今舉辦「日本大選、G20與美中競爭」座談會。李明峻表示,岸田路線強調經濟國安與台海安全的戰略升級。「台灣安全」已成為自民黨內的顯學,雖岸田在黨內被視為鴿派、自由派,但在安保問題上他展現對中強硬姿態,主張比現任政府官員更為前進。

李明峻認為,基本上,這次選舉結果對台日關係影響不大,但對日中關係的發展應有影響。因岸田擔任外務大臣期間是日中關係最緊繃的時期。而自民黨幹事長甘利明在選區落選,將辭去幹事長職位;甘利(AMARI)是與安倍(ABE)、麻生(ASO)合稱3A的夥伴,現在更換幹事長,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如果是茂木敏充可能就往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是日中友好議員聯盟的林芳正就可能稍微煞車一下。

記者鄭信貞

日本眾院完成選舉 外交部:盼台日共創印太和平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正能量 90%

10% 負能量

日本完成眾議院選舉,由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自民黨仍維持第一大黨地位。外交部今天表示祝賀並指出,台日是理念相近的堅韌夥伴,期待未來持續深化雙邊全方位實質友好合作關係,共創印太和平。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