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5 月 21st, 2024

德國

網紅飛卡達看世足賽!怒譙主辦「超級爛」 批當地人對足球沒熱情 | 運動

正能量 62%

38% 負能量

四年一度最大的世界盃足球賽頻頻出人意料!繼沙地阿拉伯爆冷門,以2比1祭拜阿根廷,日本在世界盃足球賽小組賽,首戰上演大逆轉,以2比1擊敗世界足球強權德國,完成隊史在世界盃的首場逆轉勝,同時也是對德國的歷史首勝。台灣網紅「融融」近日也前往卡達觀戰,沒想到卻氣炸怒譙主辦單位「超級爛!」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世界看台灣》中國想以警務滲透太平洋、防疫陷崩潰 國際關注

昨天(23)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評估,這次選舉中國介入沒往常明顯;美國防長就台灣問題警告中國,美國副總統訪問菲律賓時抨擊中國不負責任;中國想在太平洋國家進行警務滲透;中國防疫,導致富士康廠員工騷亂。

在台灣遭受中國軍事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保加利亞《保加利亞通訊社》(Bulgarian News Agency)、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指出,這次選舉中國的介入沒往常明顯。美國《CNN》報導,台灣以貪污、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起訴陸軍上校。西班牙《道理日報》(La Razon)報導,面對中國攻擊,台灣仰賴矽盾。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灣稱拜習會後對美方立場安心。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洛克馬丁據報與台灣中信造船達成協議,將造艦提供東協國家。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西班牙《ABC》、希臘《自由新聞網》(liberal.gr)、韓國《朝鮮日報》均報導,美國防部長當面警告中國,不要在台採取危險行為。西班牙《ABC》報導,賀錦麗在訪問菲律賓時稱北京不負責任。

《路透》報導,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官員討論警務合作。報導指出,中國22日與幾個太平洋島國舉行視訊會議,討論警務合作。中國5月試圖和10個太平洋島國簽署安全與貿易協議,引發華盛頓、坎培拉對北京在該區域軍事野心的擔憂,並促使西方增加援助。

中國公安部長王小洪首次與部分南太國家就警務合作進行部長級對話。由索羅門群島警政部長維克(Anthony Veke)共同主持。維克是該場視訊會議中唯一出席的太平洋島國部長。中國聲稱,包括斐濟、萬那杜、吉里巴斯、東加、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警察機關首長均出席本次會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與會島國代表希望同中方深化警務執法合作,促進本地區安全、發展和繁榮。

但東加警方發言人表示,警察局長、身為澳洲公民的警察總長都不克出席會議。巴布亞紐幾內亞警方發言人表示,警察總長未出席會議。

索羅門群島警察機關官員23日在荷尼阿拉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來自澳洲、紐西蘭、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的警察均提供支持,以維持法律、秩序和警察訓練。巴布亞紐幾內亞正與澳洲就簽署防禦協定展開協商。斐濟上月與澳洲簽署協議,允許兩國軍方在彼此境內活動。

《路透》另報導,德國經濟部長指出,與中國貿易必須謹慎。報導指出,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23日表示,北京對關鍵產業的投資須受嚴格檢視。德國經濟完全不可能很快地與中國切割,但不能蒙蔽自己的眼睛,希望情勢不會變得困難。對於關鍵產業,我們判斷並防止關鍵投資的戰略影響。

德國正試圖降低對北京的依賴,且正在研擬新的對中策略;但德中分別是歐亞最大經濟體且兩國貿易關係深刻,這可能會有些棘手。哈柏克表示,在華府通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後,歐洲也在努力解決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以歐洲觀點視之,該法案違反世貿規定,長期下來不可能被接受。

德國挹注2000億歐元以在2026年前進行產業變革,包括氣候保護、氫技術及擴大電動車充電網絡。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美國對中國醫療產品延長關稅豁免。加拿大《渥太華公民報》(Ottawa Citizen)報導,加拿大首席選舉官宣稱對中國干涉的指控不知情。德國《世界報》(Die Welt)、瑞典《哥特堡郵報》(Goteborgs-Posten)均報導,中國積極拓展外交觸角,不容忽視。

《路透》報導,富士康iPhone手機廠爆發新進員工騷亂。報導指出,數百名員工在富士康鄭州廠區加入抗議活動,一些男子砸碎監控攝影機和窗戶。這象徵著對中國極端嚴苛的防疫規定,以及對全球最大代工生產商無能處理的不滿,已累積到危險的程度。23日清晨爆發的抗議活動,引爆點似乎是延遲支付津貼的計畫。

工人口中高喊「付我們工資」,他們被身穿全套防護衣的「大白」包圍,其中有人手持棍棒。其他影片顯示發射催淚瓦斯和工人推倒隔離圍欄的畫面。工人抱怨稱,他們被迫和陽性的同事同寢。

鴻海聲明表示,已按合約內容支付津貼,且在園區宿舍安排確診的同仁與新進員工混住的報導並非事實。對於暴力行為,公司會持續跟員工以及政府做好溝通,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11月的iPhone手機的出廠量可能減少達30%,富士康的目標是在本月下半月前在當地全面恢復生產。蘋果已警示,高階iPhone 14機型的出貨量料將低於此前預期。內部人士指出,騷亂對生產造成的干擾,尤其影響到為填補勞動力缺口而聘用的新進員工。原希望新進員工是否能在11月底前上線,但發生了騷亂後,可以確定到11月底我們都無法恢復正常生產。

富士康占全球iPhone手機出貨量的70%。自該蘋果供應商在全球最大工廠實施所謂的閉環系統後,對嚴苛隔離規定、公司對遏制疫情的無能和配餐數量不足等惡劣條件的不滿,導致員工在10月下旬逃離廠區。有數千人逃離廠區。在騷動發生前,鄭州廠聘用約20萬名員工。為保留老員工並吸引更多新人,富士康不得不祭出獎金和更高的薪資。

地方當局也介入提供協助,一些官員敦促退役軍人和政府工作人員擔任臨時工。

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加拿大《加拿大電視台》(CTV)均報導中國的防疫亂象。

記者鄭信貞

快訊/日本戲劇性2比1逆轉勝 德國連兩屆不敵亞洲隊伍 | ETtoday

正能量 65%

35% 負能量

卡達世界盃E組被視為「死亡之組」,4屆冠軍德國23日晚間9點率先對上日本,雖然上半場率先以12碼破網,取得1比0領先,整場也幾乎把球控在腳下,但藍武士韌性十足,下半場上演戲劇性逆轉秀,替補上陣的堂安律和淺野拓磨接連進球,率隊以2比1反超,漂亮拿下小組賽首勝。

新聞來源:ETtoday運動雲

台歐關係大突破》國科會主委訪歐 會見德國教育研究部長

台灣與德國官方互動愈來愈頻繁,正當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政務次長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低調訪台之際;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也於近日出訪德國、法國,並拜會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創兩國部長級會面之先例。

德國媒體報導,史塔克-瓦特辛格與來訪的吳政忠會面。國科會指出,史塔克-瓦特辛格提到,台灣是重要的民主夥伴,從地緣政治上也顯見台灣在科技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德國能與台灣加強科研合作,例如先進鋰電池研發、AI人工智慧研發與應用、半導體技術及人才訓練與博士後的合作。

吳政忠表示,民主、和平、共榮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台灣樂意和尊重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國家合作交流。除了正在執行的台德鋰電池合作研究計畫外,也希望兩國未來在半導體、AI人工智慧、能源、太空等議題能建立更多實質合作,共同推動台德年輕科研人才培育與交流。

台灣與德國交流近期漸趨密切,光今年10月以來,已有德國國會友台小組、德國國會人權委員會、德台協會等3組德國會議員訪台;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政務次長布蘭特納則於15日低調訪台,為德國總理蕭茲上台後,首位訪問台的德國政府高層。

記者鄭信貞

台歐外交大突破》德國經濟部政次低調訪台 細節不對外公開

繼英國國貿部副部長韓斯(Greg Hands)上週訪台後,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政務次長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也於昨(15)抵台訪問2日。布蘭特納此行低調,著重深化雙邊實質交流,未公開行程或安排記者會。

《德新社》報導,布蘭特納15日起訪台2天,將會晤外交部常務次長俞大㵢。德國在台協會證實,但相關細節則不對外公開。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也於昨出訪德國,預計將與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長史達克-瓦欽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在柏林會晤;為兩國罕見的部長級會面。德國教育與研究部表示,希望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特別是強化與台灣等夥伴之間合作,這也是對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承諾。

布蘭特納則於推特分享其13日在《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的投書,強調德國必須找到夥伴,對中國才能更經濟獨立。

布蘭特納表示,疫情、俄烏戰爭顯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除能源,在晶片、風電、太陽能的製程中,關鍵原料也掌握在少數國家的少數公司手中,中國甚至佔據某些稀有原料的9成。為使德國經濟更具韌性,必須轉向世界尋找更多合作夥伴,透過多元化分散風險,這主要是私有企業的責任,但德國經濟部也盼在這方面支持私有企業,提供有關全球原料市場的全方位資訊。

布蘭特納立場也高度有台。在立陶宛因與台灣交往而遭中國報復性制裁時,布蘭特納曾公開聲援立陶宛。布蘭特納今年8月也以視訊方式,與經濟部政次陳正祺共同出席第20屆台德經濟合作會議。

記者鄭信貞

德副總理:德國對與中國的愚蠢貿易沒興趣 侵犯台灣將釀災難性後果 | 國際

正能量 67%

33% 負能量

德國副總理暨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新加坡出席德國業界會議時警告,中國侵犯台灣將造成災難性後果,他希望中國知道「全世界都在看」;他還表明德國「對與中國的愚蠢貿易沒興趣」,正努力分散供應鏈和市場,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哈貝克13日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訪問時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世界看台灣》英國貿易部次長訪台 台灣首度投資立陶宛 國際關注

昨天(8)世界怎麼看台灣?英國貿易部副部長訪台,引發中國憤怒;台灣官方首度投資立陶宛產業,立陶宛在台代表處掛牌;德國總理訪中,掀起國內、歐洲質疑。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Fakti)報導,台灣相強調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衛自己;中國軍機、軍艦頻頻擾台。韓國《東亞日報》報導,中國強調台灣海峽隨時準備戰爭。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英國國貿部副部長韓斯(Greg Hands)訪問台灣,將見蔡英文總統,引起中國憤怒。報導指出,韓斯本週訪台進行貿易對話並會見蔡英文,創西方政府與台灣從事高層交流的最新案例。英國國際貿易部表示,韓斯將在台訪問兩天,會見蔡英文、台灣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經濟部長王美花,並主持第25屆台英經貿對話會議。顯示英國對強化台英雙邊貿易關係的承諾,擁護在以規則主導的全球貿易系統下的自由公平貿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北京表示,中國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敦促英方停止與台灣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台灣經濟部拒絕評論,表示其規劃中的這場會議不對媒體開放。英國與台灣並無正式外交關係,但雙方的經濟與非正式關係緊密,且英國在台北設有實質大使館。儘管北京強烈反對,仍有愈來愈多西方國會議員及官員訪台。

包括美國《美聯社》(AP)、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法國《法新社》(AFP)、希臘《政治新聞》(politic.gr)、《e報紙》(iefimerida.gr)均報導,韓斯不顧中國反對,訪問台灣。

《路透》報導,台灣將投資千萬歐元用於立陶宛的晶片生產。報導指出,台灣駐維爾紐斯代表處7日表示,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將與立陶宛的電子產品製造商Teltonika合作,在該國建立半導體技術能力;台灣將向立陶宛人提供20多筆獎學金,以供接受技術訓練。

立陶宛2021年11月允許台灣設立實質大使館,因而激怒將民主治理台灣視為其領土的中國。北京隨後調降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限制貿易並迫使跨國公司與擁有280萬人口的立陶宛切斷關係。歐盟已就此貿易限制向世貿組織提訴,並得到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台灣的支持。

台灣為立陶宛和其他中東歐國家推出2億歐元的股權投資基金和10億歐元的貸款機制。黃鈞耀表示,首批對立陶宛的股權投資總額為1000萬歐元,將在明年年初完成。首批900萬歐元的貸款,應可於本月底發放。台灣也對立陶宛的乳製品、魚類、蛋類產品發放進口許可,並可能在年底前允許進口該國牛肉。

立陶宛也在7日正式設立其駐台代表處。

美國《彭博》(Bloomberg)、《法新社》均報導,立陶宛在台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法新社》另報導,台灣將在美歐設立更多華語文中心。

義大利《蟻報》(Le Formiche)報導,中國製造污染卻領導COP(締約國會議),而台灣被排除在外。「全球法治委員會」(Global Committee for the Rule of Law “Marco Pannella”)專文指出,台灣為全球淨零轉型注入動力。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西班牙《ABC》報導,德國與中國雙邊會談令歐盟不悅。報導指出,德國總理蕭茲擬與北京發展更緊密的經貿關係,成為習近平於20大展示權力後首位訪中之西方領導人。為了消除不信任,蕭茲抵達時談及尊重人權之必要性,並要求中國利用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來終結烏俄戰爭。蕭茲與李克強總理會面後在記者會上表示,二國政府均無法接受俄羅斯揚言使用核武,稱此舉既不負責任又危險。習近平呼籲交戰雙方理性、克制,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中國協助歐洲促成和談並建立永續安全架構,但仍未對俄羅斯入侵行為給予絲毫批評。

蕭茲為此行辯白,在危機時刻,對話更顯重要,來到北京是美好且正確的。此次訪中共有12家大型企業代表隨行,包括福斯、德意志銀行、西門子等。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ok)表示,德國應以俄羅斯為鑑,不應依賴與德國不具相同價值的國家。

包括德國《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荷蘭《電訊報》(De Telegraaf)、《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忠誠報》(Trouw)、《大眾日報》(Algemeen Dagblad)、《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均報導,德國總理訪中,引發種種質疑與爭議。

美國《CNN》刊登評論指出,習近平在國內已鞏固政權,現要在國際舞台大展身手。加拿大《環球新聞網》(Global News)報導,加拿大情報部門警告總理杜魯道,中國暗中資助2019年大選候選人。

記者鄭信貞

中資企業擬收購Elmos車用電子晶片廠!德國經濟部出手攔阻 | 科技 |

正能量 65%

35% 負能量

據《路透社》報導,德國晶片製造商Elmos於前(7)日證實,在德國政府出手攔阻下,其出售旗下車用晶片廠給中資企業的交易恐將告吹,原因是當局認為此收購案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Elmos主要負責開發、製造及銷售用於汽車的半導體晶片。去年年底,該公司即宣布打算將旗下晶片加工廠以8500萬歐元總價出售給瑞典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中國惹人嫌》打臉總理訪中 僅9%德國人信任中國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不顧國內高度歧見,4日快閃訪問中國。不過德國最新民調顯示,僅9%德國民眾認為中國是「值得信賴的夥伴」,且有近9成民眾呼籲政府,杜絕對非民主國家產生經濟依賴。

《德國之聲》報導,《德國電視1台》「德國趨勢」節目授權Infratest-Dimap民調對1307位民眾進行的調查顯示,僅9%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值得信賴的夥伴,遠低於5年前的36%。認為俄國值得信賴則有10%,稍勝中國。

近9成受訪者呼籲政府應從整體上杜絕對非民主國家產生經濟依賴。針對蕭茲4日訪問中國,49%受訪者認為,德國應減少和中國經貿合作的規模,34%支持保持現狀,僅10%認為應加以擴展。

近2/3認為,中國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但高達86%認為是俄羅斯。在蕭茲政府放行中國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貨櫃碼頭,69%認為政府決策錯誤。

記者鄭信貞

德總理訪中、G7外長會議 同步提醒中國和平解決台海爭端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昨(4)訪問中國,並於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談後記者會表明,台灣現狀的任何改變,都必須是以和平方式或者雙邊同意的。G7外長也同步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韓發射飛彈,並提及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關切。

蕭茲昨先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蕭茲告訴習近平,兩人能在局勢緊繃時刻面對面會談是好事,並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為基於規範的全球秩序帶來問題。

蕭茲在午後與李克強會談。並於會後記者會表示,德國與美國一樣,實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樣表明,台灣現狀的任何改變,都必須是以和平方式,或者雙邊同意。

G7外長在聲明則列出11點關注事項,當中的第8點為G7對中國的提醒。聲明提醒中國需要擁護「聯合國憲章」當中的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避免威脅、脅迫、恐嚇或使用武力。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現狀的企圖。

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G7成員國對於台灣問題的基本立場沒有更動,包括明確的一中政策。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各國籲關切中國對台威脅 德國批評總理訪中 國際關注

昨天(4)世界怎麼看台灣?「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訪團訪台,強調要密切注意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國際呼籲不要重蹈對俄羅斯的錯誤;日媒評論,美國應該要制定新的台灣原則;多國抗議中國派遣祕密警察。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億雄資遣越南鞋廠員工。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台灣繼電子產品、半導體後,第3個武器是電動汽車。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方面。荷蘭《忠誠報》(Trouw)報導,面對中國,不要重蹈對俄羅斯的錯誤。報導訪問正在台灣的荷蘭議員史卓瑪(Sjoerd Sjoerdsma),他表示如果當時確定俄羅斯入侵會發生,會採取不同的行動。現在可以在台灣問題上採取不同作法。政策可以更加強硬,要把制裁在內的措施擺上檯面,以向北京表明,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成本將遠大於預期的利益。雖然台灣很遠,但負責生產全球90%的高階晶片,如果陷入停頓,經濟將受到直接打擊。許多貨物都通過台灣海峽,所以經由鹿特丹的開放經濟也將因此受到阻礙。

史卓瑪參加「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訪團,他說此行有議員被恐嚇,這次訪問是不受歡迎的。但他們是支持亞洲的重要的民主國家。訪團由7名議員組成,來自比利時、荷蘭、捷克、德國、烏克蘭、科索沃、英國。於3日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IPAC參與國必須要有政府、反對黨各有1名議員出席,共識是中國為主要威脅。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日本前海軍司令呼籲加拿大和西方為中國侵台做準備。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社論批評,美軍自沖繩撤出F-15戰機,恐為實力減弱的跡象。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德國總理出訪中國在國內引發辯論。報導指出,IPAC訪台,德國綠黨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表示,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即將出訪中國的時機以及他將向北京發出什麼信號,已在國內引發質疑。

包瑞翰表示,就像在其他歐洲國家和歐盟一樣,對中政策在一段時間內將出現轉變和過渡,不能再回到以往的對中政策,因為現實情況已經轉變。德國的執政聯盟已同意,首次明確支持台灣以民主對抗中國的侵略,以及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史卓瑪表示,要向北京傳遞一個訊息,我認為我們在這裡訪問的核心訊息是,台灣不會被孤立,接觸只會增加,我們不會被恫嚇,我們的關係和我們的友誼不會由他人決定。

台灣外長吳釗燮表示,代表團訪台展現台灣與歐盟之間關係的力量,以及將我們和全球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聯合起來的紐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這些議員的訪問是拙劣的政治炒作。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美國應制定新的「台灣原則」。報導指出,拜登政權公布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但最大的難關還是在台灣問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直言,中國已無法接受現狀。原因包括,台灣接受統一的比例愈來愈低,蔡英文總統主張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這獲得美國支持,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將台灣與同盟國等同對待。皮尤調查中心調查,認為兩岸關係緊張嚴重的美國人達78%。

中國在相隔22年後於今年8月所再度發表的「台灣白皮書」中,對台灣及美國的獨立派警告說,若跨越紅線將採取斷然措施。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0月黨大會中也強調,絕不承諾放棄武力。

美國自與中國建交以來,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同時基於「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防衛武器。萬一兩岸發生衝突,美國並未明言是否會軍援台灣。最初表明防衛台灣的是在1954至1955年台海危機時制定「台灣原則」(doctrine)的艾森豪總統。剛結束的韓戰就是因美國未明言是否會防衛韓國而引發。基於此教訓,艾森豪在回憶錄中寫下對防衛台灣絕未有絲毫模糊之決心。

目前有跡象顯示「台灣原則」可能復活。拜登雖多次表示若是中國動用武力將會軍事介入,但卻反對防衛將變成義務的「同盟」化。緊張愈是升高則愈不容易控制,因此需要的是制定能夠取得平衡的新「台灣原則」。倘能明確於此,將有助於降低發生衝突的風險。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提醒台灣已對習皇帝敲響警鐘。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德國《第一電視台》(Tagesschau)報導,德國政府不會容忍中國在德動用警察權。加拿大《加拿大廣播》(CBC)報導,加拿大廣播公司關閉中國分社。《路透》報導,G7將攜手提供烏克蘭冬季援助。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FCC首訪台灣 G7外長會議探討烏克蘭與中國問題 國際關注

昨天(3)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委員卡爾(Brendan Carr)訪台,是首位以官方身分訪台的現任FCC委員。韓國將派退役上將駐台;荷蘭要求中國關閉海外秘密警察;G7外長將設法解決烏克蘭戰爭與中國問題;德國總理訪中惹議。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經濟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若有必要維持外匯穩定,央行將出手干預。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FCC委員訪台,討論網路安全、電信議題。報導指出,FCC委員卡爾抵達台灣,將出席5G、網路及電信相關會議,展現美國對台支持。這是是首位訪台的FCC委員,卡爾對中國抱持強力批判立場,也是FCC兩位共和黨員之一。卡爾認為,美國政府應該以國家安全疑慮為由,禁止中國擁有的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

卡爾表示,美國展現對台支持及美國係台灣盟友的一舉一動,在中國的計算當中都具有重要性。卡爾接受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邀請,將與多個政府機關進行連串會議,展開雙邊對話。也將在新竹與科技和電信產業人士會面,並舉辦會議。

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熊貓專家訪台,兩岸罕見交流。韓國《韓國日報》,新任駐台韓國代表內定為4星、預備役上將,是兩國斷交後最高層級。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記者簽證申請未獲回應,加拿大廣播公司將關閉中國辦公室。報導指出,加拿大廣播公司2日表示,其記者兩年來申請中國工作簽證毫無下文,該公司將關閉北京分社。加拿大廣播總編輯芬隆(Brodie Fenlon)指出,過去兩年來與中國駐加官員溝通過無數次,但未能達成解決方案。

加拿大廣播在中國設立分社已40餘年。幾個月前,俄羅斯外交部強迫該公司關閉莫斯科分社,以回應加拿大對其國營電視台《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的禁令。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探討,中國如何失去美國。《富比世》(Forbes)探討,中國在太平洋軍力漸增之際,美國卻在該地區減少空軍勢力。

德國《每日日報》(taz)、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德國總理訪中,讓人質疑德國對中國的依賴。荷蘭《國民日報》(De Volkskrant)、《荷蘭媒體要聞》(Media Monitor)、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均報導,荷蘭要求中國關閉海外秘密警察。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報導,北京將不會放棄莫斯科。

《美聯社》報導,G7外長將設法解決烏克蘭戰爭與中國問題。報導指出,G7外長本週在德國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談中,設法解決俄烏戰爭的影響、中國日益壯大的經濟影響力和對台灣的意圖、伊朗對待反政府示威者等問題。

G7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G7馬上實施制裁,但幾乎起不了作用,反而加劇其對基礎建設的攻擊、派遣更多部隊。資深美國官員表示,預計3、4日的討論將重申G7在烏克蘭和許多其他議題上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在中國方面,該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向俄羅斯靠攏,使西方國家感到失望。美國官員表示,G7將尋求進一步協調與中國在其國家投資有關的政策,並警惕北京可能對台灣採取的敵對行動。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即將訪問北京,這是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首次有歐洲領導人訪中。此時中國對德國漢堡計畫的投資已引發華府和其他國家的關切。

美國官員表示,其對於合約已修訂感到滿意,使中國在漢堡港的持股降低至少數,但重要的是,所有國家必須仔細審視中國提議的投資和其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蕭茲已承諾將利用其中國之行,來說服中國在緩和烏克蘭與台灣局勢上採取溫和態度及提供協助。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探討,習近平在北京集權。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富士康河南廠遭遇到的困境。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漁船拒美登檢 荷要中國關閉秘密警察 國際關注

昨天(2)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的半導體業是否遭受中國威脅。中國漁船涉嫌濫捕,卻在公海與美國海岸防衛隊對峙;美國指控中國拒絕核談判;荷蘭要求中國關閉海外秘密警察,德國總理訪中惹議。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加拿大《溫哥華星報》(The Star Vancouver)報導,捍衛台灣自由的半導體產業,現在是否處於危險?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漁船船隊在公海與美國海岸防衛隊對峙。報導指出,距離厄瓜多的加拉巴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不遠,美國海岸防衛隊海巡艦駛向數百艘烏賊捕魚船的中國船隊,檢查船上是否有任何非法、未申報或未受管制的捕魚跡象。

面對這種合法的登船檢查,3艘中國船疾馳而去,甚至以具攻擊性的90度迴轉衝向海巡艦。海岸防衛隊史杜伊斯(Hunter Stowes)中尉表示,他們想避開。美國認定這是令人不安的先例,因為這發生在海岸防衛隊首次在東太平洋執行打擊非法捕魚任務時。

拉丁美洲國家對中國遠洋捕魚船隊的活動日益警覺,促使海岸防衛隊展開前所未有的航程。科學家憂心這種撈捕方式無法永續。

8月份就非法捕魚進行逾10天的巡邏,海岸防衛隊在1個多月後發布簡短聲明,慶祝完成該次任務,並附上其成功登上兩艘船的照片,但沒有提及逃走的3艘船。幾天之內,北京就提出正式書面抗議。中國外交部抨擊美國藐視國際規範,未守防疫定執行未經授權的檢查,可能將海員的性命置於危險境地。

海岸防衛隊提出異議,表示所有登船小隊的成員除已接種疫苗外,均穿戴口罩、手套和長袖。還向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SPRFMO)舉報了其檢查兩艘船所發現的可能違規行為。美國國務院發出措辭嚴厲的外交信函,提醒北京其國際義務。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習近平20大誓言強化戰略威懾,美國表示中國拒絕核談判。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暗示北京將強化其戰略遏阻力。美國高階官員1日表示,中國仍無意討論降低核武風險的措施。

五角大廈指出,中國正大舉擴充其核部隊,且有望在2030年前擁有1000枚核彈頭。美國國務院軍控核實和履約局代理首席副助卿貝爾(Alexandra Bell)對「大西洋理事會」表示,儘管華府已付出努力,美中雙方仍未開始針對此議題進行對話。

美國國防部負責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政策核子武器和反擊武器的副助理部長強生(Richard Johnson)在該論壇上表示,美國正試圖與中國就更基本的事項與中國展開對話,而非討論核彈頭數量。討論為美中雙邊關係設置護欄,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危機。假如北京不想要雙邊對話,也可以對其核武擴充展現透明度,透過國際原子能總署公告其民用的鈾庫存量。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國計劃派遣B-52轟炸機至澳洲以對抗中國。並探討,美國軍事支出不足的高昂代價。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荷蘭要求中國關閉海外秘密警察。報導指出,「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9月稱中國在全球設立54個海外警察局,兩個位於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及鹿特丹(Rotterdam),英國、加拿大各有3個。荷蘭外交部長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這些警察局「並未尋求荷蘭許可」,已通知中國大使,這些警察局必須立即關閉。

荷蘭媒體RTL和調查網站「追蹤金錢」(Follow the Money)引述中國異議人士說法表示,這兩個「警察局」於2018年設立,旨在讓中國政治異議人士噤聲。麗水市公安局於2018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開設第一個警察局,由兩名移居荷蘭前在中國擔任公安的男子管理。福州市公安於今年稍早在鹿特丹設立第2個警察局,由一名退役軍人管理。

中國外交部表示,這些「服務站」旨在協助海外公民處理更換駕照等事務。加拿大聯邦警察表示,正就多倫多地區有3個中國警察局的相關報導進行調查。

《法新社》另報導,德國總理舒爾茲將展開高風險訪中之行。報導指出,蕭茲(Olaf Scholz)本週將展開風險極高的訪中之行,是2019年以來首位造訪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歐盟國家領袖。預計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

柏林正因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進口而受到衝擊,和中國的關係也因台灣、新疆維吾爾族人權遭侵害等議題而愈趨緊張。維吾爾族倡議人士暨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多里坤.艾沙(Dolkun Isa)抨擊蕭茲規劃的訪中行程,並指控他向習近平表達敬意,完全漠視人民承受的痛苦。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擔心,德國在與俄羅斯關係上犯的錯誤將在與中國的關係上重演。

德國國際安全事務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學者迪特(Heribert Dieter)表示,這時機糟透了。西方盟友,包括在巴黎、華盛頓,以非常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此行。

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報導,中國成為德國執政聯盟的內部爭執點。

《法新社》報導,中越誓言「管控」南海爭端。日本《朝日新聞》,專訪美副貿易代表畢昂琪,盼盡早達致IPEF成果。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中國無意採取彈性防疫政策。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