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5 月 18th, 2024

供應鏈

晶片短缺終於有解?汽車供應鏈雨過天青,這些經濟體是最大贏家-風傳媒

正能量 51%

49% 負能量

我們想讓你知道:2021年全球經濟強勢復甦,需求和供給兩端成長的不匹配導致通膨高升,各大央行緊鑼密鼓降低寬鬆腳步。本篇我們將以供應問題最嚴重的車市為代表,分析汽車的基本面、通膨問題是否有解,以及相關的投資機會。供應鏈瓶頸籠罩,車市面臨低庫存、低銷量自疫情以來,供應鏈呈現大亂情況,

新聞來源:風傳媒

晶片短缺終於有解?汽車供應鏈雨過天青,這些經濟體是最大贏家-風傳媒

正能量 55%

45% 負能量

我們想讓你知道:2021年全球經濟強勢復甦,需求和供給兩端成長的不匹配導致通膨高升,各大央行緊鑼密鼓降低寬鬆腳步。本篇我們將以供應問題最嚴重的車市為代表,分析汽車的基本面、通膨問題是否有解,以及相關的投資機會。供應鏈瓶頸籠罩,車市面臨低庫存、低銷量自疫情以來,供應鏈呈現大亂情況,

新聞來源:風傳媒

第二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 外交部:提高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性與韌性

正能量 97%

3% 負能量

第2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今(23)日圓滿落幕,由經濟部長王美花、科技部長吳政忠以及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及環境次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主談,會議以視訊方式舉行。此次對話台美雙方主要針對供應鏈韌性、經濟脅迫、數位經濟與5G網路安全、科學及技術4大議題深入交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蘇揆:把握5G發展的新契機 擴大臺灣核心供應鏈地位 | 財經 | New

正能量 93%

7% 負能量

經濟部今(11)天在行政院會報告「擴大核心供應鏈優勢 帶動5G發展新機會」,行政院長蘇貞昌裁示,現正值全球供應鏈重組,疫後經濟復甦之際,各國政府紛紛擴大基礎建設投資,臺灣資通訊產業備受世界肯定,有其優勢利基,包括半導體、零組件到終端設備如手機等,在全球5G產業生態系當中占有關鍵地位,請經濟部、科技部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美媒最新民調 超6成美國人認為美國經濟很糟糕 | 國際 | Newtal

正能量 44%

56% 負能量

《美聯社》最新民調顯示,由於不滿供應鏈困局和通貨膨脹等問題,近 6 成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當前經濟很糟糕。據《美聯社》近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由於不滿供應鏈困局以及通貨膨脹等現狀,過去一個月美國民眾對美國經濟的看法明顯惡化。近一半的受訪者預計明年美國經濟狀況會繼續惡化。《美聯社》的民調顯示,只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世界看台灣》護國神山發威 日歐競相爭取台灣半導體合作

昨天(15)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10月起接連對台文攻武嚇,持續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台灣的國安議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獲得日、歐的積極爭取,台積電宣布日本設廠,歐盟則稱與台灣共享民主價值。

在台灣的半導體業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歐盟稱與台灣共享民主價值,鼓勵台灣半導體企業赴當地投資。報導指出,台灣已成為解決晶片短缺問題的要角。台積電已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打造價值120億美元的晶圓廠,卻未表態在歐洲設廠。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署長魏恩德(Sabine Weyand)在台灣-歐盟線上投資論壇表示,晶片短缺對汽車製造商的影響,提醒晶片的重要性;透過「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歐洲將促進增加產能,也想和理念相近的夥伴合作,包括台灣。她強調,這不只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生產能力卓越,也希望能和理念相近、有共同價的值夥伴,形塑歐盟數位議程。

台灣亟欲和歐盟洽簽雙邊投資協定。歐盟2015年首度將台灣列入有望簽署雙邊投資協定的貿易夥伴名單中,但迄今尚未和台灣就此議題展開協商。

《路透》另報導,台積電宣布將在日本設廠,惟產能吃緊恐延續至2022年。印尼「Kompas.com」報導,台灣以半導體應對中國入侵威脅。

在台灣的國防議題方面。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國防官員將赴夏威夷會晤美國太平洋軍事高層。報導指出,陸軍司令徐衍璞9日率8名軍事高層前往華府,參與11日至13日舉行的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度會議暨展覽會;還將轉往夏威夷會晤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太平洋陸軍司令弗林(Charles Flynn),而在台協訓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人員,就是由印太司令部派出。

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這是年度性的雙方定期交流。五角大廈發言人薩波(John Supple)13日表示,對台灣的支持以及與台灣的防務關係,與中國所構成的威脅是相對應的。美國對台支持強有力、有原則、獲兩黨支持。報導指出,台美雖無正式外交關係,但美國是台灣在國際上最強而有力的後盾,也是唯一定期提供台灣先進防禦性武器的國家。但美國對於協助台灣建立自我防禦能力的承諾,不能延伸成為安全保證,美國依法並無捍衛台灣抵禦中國的義務。

美國《Fox》刊登前美國眾議院院長金瑞契專文,如何在不與中國開戰的情況下保衛台灣。專文指出,在拜登總統向阿富汗塔利班投降後,支持台灣獨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若美國未能兌現對台灣42年的公開承諾,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全球聯盟體系將崩潰,立即轉向共產中國主導的國際體系。台灣面臨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且比預期的更早,10月初有近150架次中國軍機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表明北京日益渴望征服台灣。

金瑞契指出,台灣認為自己與中國愈來愈不同,有不斷成長的經濟體、強大的民主政體、新聞自由,不願步入香港後塵。但在中國經濟衰退下,習近平可能被迫決定征服台灣。中國持續積極挑釁台灣,也可能導致犯錯或過度反應。避免台海戰爭、確保台灣的獨立性,符合美國切身利益。

金瑞契強調,要讓台灣更強大並做好充分準備,美國、歐洲盟友應該提供台灣反艦武器、空投水雷、肩扛式飛彈。若全面武裝的台灣被納入日本、美國、澳洲的軍事能力範圍,穿越台灣海峽對中國來說將變得代價高昂。即使希特勒在巔峰,也未曾試圖穿越20英里寬的英吉利海峽。

金瑞契提醒,台灣是島嶼,可能被中國用飛彈、潛艦封鎖。美國、日本、澳洲海軍應提供反制威脅;確保台灣不受恐嚇攸關日本的切身利益。最近美、英、日、加、紐、荷的海上聯合軍演就是很好的例子。

台灣還可與美國太空司令部合作,對中國的任何行動建立100%的態勢感知。長而持久的無人駕駛飛行器可以在低地球衛星的覆蓋下運行40小時。新的作戰訊息中心可以整合和處理大量數據資料,並透過雷射幾乎即時地傳輸這些數據。台灣可對中國的一舉一動有深入詳細的瞭解。

《路透》報導,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不啟戰端。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刊登評論分析,為何台海危機可能爆發。《標準報》(Der Standard)分析,台海衝突升高對世界的意義。

在台灣的文化方面。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印度《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均報導,哈佛將其語文學校從北京遷至台北。

在台灣的社會新聞方面。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高雄大火,導致46死。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刊登評論指出,要抗衡中國,好的貿易政策就是好的外交政策。美國《NBC》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認為,中國不需要對台灣使用武力。加拿大《漢彌頓觀察家報》(The Hamilton Spectator)刊登評論分析,中國是否真會入侵台灣?

《澳洲人報》訪問前美國國務卿萊斯,強調透過美英澳三邊安全協議反制習近平之挑釁。蒙古《民族郵報》刊登評論指出,北京不可能為他們帶來民主。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