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6 月 2nd, 2024

中國

世界看台灣》聯亞EUA未過 各國紛開發國產疫苗

昨天(17)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第二間申請EUA的國產聯亞疫苗,因未達標準而未獲通過。國際間高度重視,自製疫苗已是各國共識,西班牙也宣布,首支國產疫苗,能有效抑制印度變種病毒。立陶宛抗拒中國的霸凌,持續獲得國際的矚目。

在疫苗相關新聞,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台灣駁回聯亞的EUA申請,蔡英文總統將接種國產疫苗。報導指出,儘管台灣已訂購數百萬劑莫德納、AZ疫苗,不過開發本土疫苗一直是主要目標,下週就要開打國產高端疫苗。但聯亞疫苗的EUA申請遭駁回,因為其誘發的抗體未達AZ抗體基準。衛福部長陳時中對此表示遺憾。蔡英文則於臉書宣布,下週將接種高端疫苗。台灣疫苗覆蓋率已近40%。不同於亞洲其他國家,台灣每日僅有少數本土案例。

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也報導,台灣駁回聯亞的EUA申請。西班牙《ABC》報導,西班牙首支國產疫苗,可有效抑制印度變種病毒。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專訪唐鳳,即使在海拔4000公尺的玉山頂,也保證寬頻上網。唐鳳表示不接受Zoom視訊,因為其未採端到端加密,所以公部門電腦不允許安裝。唐鳳說,他為了安全,使用Linux,自己開發所需軟體。當初接受入閣的條件,就包括遠距辦公、自願結社、徹底透明。唐鳳認為,台灣的寬頻是值得德國學習,每月只要15歐元,可以在台灣獲得無線4G上網或有線上網,即使在4000公尺的地方。

唐鳳認為,Facebook不是民主的放大器,在裡面公民交談就像在夜總會一樣,須大聲喊叫。對於台灣的外交處境,唐鳳說,.tw在網路治理中得到認可。他在2017年的聯合國論壇上,扮演了遠距呈現機器人,以digitalminister.tw的身份發言。吐瓦魯是台灣名符其實的鄰居「.tv」。如果可以入侵世界上的任何系統,唐鳳希望把太陽調小一點,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立陶宛總統,他誓言果斷處理與中國及白俄羅斯的爭端。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表示,他們在面對與中國、白俄的爭端時不會退縮,因其致力於捍衛民主原則與價值觀。立陶宛在漫長的歷史中,擁有複雜的鄰國,已學會如何與鄰國交手。他告訴白俄政權,民主國家是強大的,是團結的,是尊重法治的。立陶宛面臨白俄對整個歐盟的「混合式攻擊」,4000多個難民被白俄送進立陶宛,這是武器化移民。

中國還召回駐立陶宛大使,表達對台灣設立代表處的抗議。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稱,中國應與俄羅斯、白俄聯手懲罰立陶宛。瑙塞達戲稱立陶宛同時面臨來自白俄、中國的壓力是種巧合。立陶宛向來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也希望能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則與中國交往,否則雙方對話變成單方面的最後通牒和各項要求,這是國際關係中所無法接受的。立陶宛作為主權獨立國家,有自由決定與那些國家或領土發展經濟與文化關係。

希臘《國防觀點》(Defence Point)專文指出,在涉及台灣問題時,立陶宛勇於對抗中國,希臘卻恐懼畏縮。保加利亞「Fakti」報導,儘管中國施壓,華府仍支持台灣與立陶宛發展關係。

「Fakti」另報導,台灣和澳大利亞深化雙邊關係。但台僑抗議挪威政府將其劃歸為中國籍後,向歐洲人權法院提起上訴,法官裁定未違反人權與自由。日本《Business Insider》刊出親中派記者岡田充的專文,大罵日本政府與媒體掀起「台灣會發生事端」的討論。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中抗疫措施大相逕庭,結果顯示美國經濟增速可能超越中國。西班牙《ABC》報導,世衛科學家指出,武漢為疫情起源地。加拿大《CBC》報導,儘管加中關係緊張,加拿大不太可能抵制北京冬奧。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刊登專文指出,紐西蘭對中國在南海的主張採取強硬立場。日本《西日本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將提前修改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

記者鄭信貞

唱和中國?國民黨拿阿富汗類比台灣 民進黨團轟不倫不類

美國支援阿富汗20年,卻在美軍宣布撤出之際,「神學士」火速襲捲阿富汗。部分國民黨藉此大倡親中反美謬論,形容台灣將像阿富汗,喪失美國支持就會淪陷。立法院民進黨團強調,阿富汗的狀況比較像國民黨1949年在中國的流亡、轉進,別用這種方式作賤自己;台灣會持續和民主價值相同的夥伴站在一起,對抗極權,守護生活價值。

民進黨團書記長羅致政表示,少數人把台灣類比阿富汗,這不恰當,非常沒有客觀依據。反之,過去在中國的國民黨,和今日阿富汗比較像,當時國民黨在流亡、轉進,就像阿富汗政權失去人民和國際支持一樣,阿富汗之所以背離國際支持,是被自己人民背棄,而非被美國背棄。

羅致政說,就像當年國民黨因貪污、腐敗,無法得到人民支持,所以美國才放棄;如何積極獲得人民支持,自立自強,才是國家生存之道。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民意志,相信國際都給予支持與肯定。可以理解國民黨回想起1949年時的心境,但類比現在是不倫不類。

黨團幹事長劉世芳說,台灣是民主世界非常重要的成員,台灣人已了解民主價值,在於我們願意按照民主政治程序,選擇自己的國家、總統和定位,和現在的阿富汗政權完全不同。少數人不要用國民黨一路轉進到台灣的心態來類比,千萬不要用這樣的方式作賤自己。

羅致政補充,從相關畫面可以發現,阿富汗軍隊遇到塔利班,就放下武器立刻投降,這樣的軍隊怎麼扶得起來?國內有投降論的,主張打不過就投降的,容易被國際社會背棄;自己站得起來,才能獲得支持。

記者鄭信貞

果然流氓國家》中國海外秘設黑牢 受害者證實曾在杜拜被關過

不可思議,中國竟然明目張膽在外國設立黑牢,隨意關押中國人民。中國女性爆料,由於其未婚夫被中國當局視為異議者,她在逃避被遣返回中國的途中,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被秘密關押8天,且在場還有2名維吾爾族人士。

《美聯社》報導,26歲中國女性吳環(Wu Huan)透露,她是在杜拜一家飯店被綁架後,被監禁在一處莊園改造成的監牢;當時還看到或聽到另2名被關押者,2人都是維族人士。在被押期間,有人用中文詢問及威脅她,並強迫她簽下法律文件,指控其未婚夫不斷騷擾她。她最後在6月8日獲釋,正在荷蘭尋求政治庇護。

報導指出,雖然「黑牢」在中國很普遍,但吳環證詞顯示,北京在其他國家也設有「黑牢」。這反映中國正逐漸利用其國際影響力,從海外拘押或帶回公民,包括異議者、貪腐嫌疑犯、維族等少數族群。

《美聯社》表示,目前無法獨立證實或反駁吳環的證詞。然而,旗下記者曾看到或聽到相關確證,包括吳環護照上的戳印、中國官員詢問她問題的手機錄音檔,她在被關押時傳送給牧師的簡訊等。

記者鄭信貞

耍流氓沒用》立陶宛總統霸嗆 不向中國、白俄羅斯退讓

中國惱羞成怒,不滿立陶宛同意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10日宣布將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已表明,立陶宛作為主權獨立國家,可自行決定與哪些國家發展關係。近日受訪時再次強調,立陶宛將會堅持捍衛民主、法治等原則,決不會在與中國、白俄羅斯等國家中的爭端當中讓步。

《金融時報》報導,瑙塞達受訪時表示,與俄羅斯、白俄羅斯接壤的立陶宛,早已習慣與難相處鄰國的往來,也已經學會如何應對。

瑙塞達說,希望在互相尊重的原則基礎上與中國建立關係,否則的話,對話就會變成單方面的最後通牒,這是國際關係中不可接受的要求。瑙塞達表示,中國可能會重新考慮並改變召回大使的決定,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立陶宛可以自由決定與哪些國家或地區發展經濟和文化關係。

瑙塞達說,由於立陶宛自獨立以來歷史教訓和經驗,非常認真承擔作為北約及歐盟成員的責任。他強調,立陶宛的歷史痛苦且複雜,但即使在21世紀,原則和價值觀也很重要,我們會努力捍衛。

除了中國的霸凌。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政權也刻意製造的數千名非法移民,大量湧入立陶宛。

記者鄭信貞

中國疫苗誰敢打》親中派香港議員驚爆 國藥接種後半年失效

中國疫苗無效,再獲認證。這次是中國人大香港代表、親中派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自爆,2月接種2劑「國藥」疫苗後,抗體濃度快速下降,到9月可能就會失效,呼籲港府研究追打第3針。

田北辰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透露,即使已經接種2劑國藥疫苗,半年後的抗體濃度已瀕臨臨界值,再過1個月就等於沒打過疫苗;他認為「科興」也有相同情況,要求港府研究補打第3針。

田北辰說,他2月接種兩劑國藥疫苗,5月檢測抗體,指數跌至90,7月剩下70,到9月應該就會失效。田北辰認為,以色列和中國接種率高,近期疫情卻重現,應與疫苗效力下降有關。建議港府可安排接種科興疫苗的民眾檢測抗體量,並讓抗體量低的人接種第3針科興疫苗。

泰國研究便顯示,接種2劑科興疫苗的民眾,每40天體內抗體就減少50%,第二劑接種後超過60天者,對抗原始武肺病毒的保護力約50%。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最新研究指出,高達96%的莫德納疫苗接種者,在完成第2劑疫苗施打的6個月後,體內仍有抵抗Delta變種病毒的抗體,甚至對英國Alpha病毒株、巴西Gamma病毒株等其他變種病毒,也都還有足夠的保護力;只有面對南非Beta病毒株時,僅約54%的接種者體內仍有對抗該病毒的抗體。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灣經濟表現亮眼、美國挺台擴展外交空間 國際關注

昨天(16)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在本土疫情肆虐下,經濟表現仍創十年新高;美國不顧中國的惱羞成怒,霸凌立淘宛與台灣發展關係,直接聯繫立淘宛表達支持。持續獲得全球的關注。

在中國霸凌立陶宛的餘波。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強調美國支持立陶宛抵制中國「脅迫」作為。報導指出,針對中國對立陶宛的脅迫,雪蔓對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美國與立陶宛堅定團結在一起。立陶宛是美國的北約盟友,也是歐盟夥伴。雪蔓重申對白俄羅斯民主運動的支持,並呼籲白俄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立即停止策劃非法移民湧入立陶宛的行動。

比利時《標準報》(De Standaard)刊登評論,大酸立陶宛是中國毛皮中的蝨子。義大利《宣言報》(Il Manifesto)刊登評論指出,立陶宛親近台灣,北京召回駐使。《環球時報》的狂言,俄羅斯《獨立報》(Nezavisimaya Gazeta)看到了,報導中國呼籲俄國共同懲罰立陶宛。韓國「中央日報電視台」評論,北約新兵立陶宛,打出台灣牌的理由何在?

在台灣的財經表現。《路透社》報導,台灣出口強勁揚升,今年經濟成長有望達十餘年來最快增速。報導指出,主計總處13日上修台灣GDP成長率,從6月預測的5.46%,上調至5.88%,為2010年擴張10.25%後,最高的年度。明年則可能較溫和成長3.69%。因為疫情促成遠距商機加速全球企業數位轉型,且全球對科技產品需求強勁;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尤其是國內半導體尖端製程正進入量產。

主計總處預測2021年出口將比2020年增加28.15%,高於先前預測的20.45%。明年出口,則將擴張5.22%。今年5月突然爆發本土疫情,則讓第二季GDP成長預測從7.47%降至7.43%。

美國《彭博》(Bloomberg)也報導,在出口、投資強勁下,台灣上修經濟成長率創2010年來新高。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彭博》刊登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Hal Brands)專文,稱中國常用「切香腸」策略來逐步改變現狀,為「薩拉米香腸戰術」(Salami Slicing)或「漸進戰術」;以南海為例,中國逐步將島礁變成人工島,再興建軍事基地,避免直接與美國發生衝突。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因此在2018年就承認,中國現在有能力在戰爭以外的所有情況下控制南海。

不過美國川普、拜登政府也採用了漸進的方式,提升台美關係。包括川普政府增加、加速對台軍售,軍售愈頻繁,每次的軍售爭議也就愈小;川普、拜登政府擴大對台灣的高層訪問,承諾幫助台灣加強在世界衛生大會的地位,宣布將針對台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還呼籲其他國家,特別是G7集團、澳洲,公開反對中國侵略台灣。這樣漸進式的政策,努力扭轉台灣長期惡化的全球地位,可能會在幾年後達到顛峰,屆時台灣的國際地位將大幅提升。但這需要時間,就看台灣還剩下多少時間。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刊登專文指出,中國尋求統一台灣之際,台灣認同持續增強。法國《法新社》(AFP)報導,香港藝術家為何選擇在台灣「自我流放」。日本《時事通信社》、《日本經濟新聞》均報導,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與駐日代表謝長廷會談。澳洲《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稱台灣是民主國家陣營的最前線,正爭取納入自由貿易協定。

海地的多家媒體,包括「Haiti24」、《海地公報》(Gazettehaiti)、「西北網路」(Rezo nodwes)、「Trip Foumi」、「Triboland」均報導,台灣關切海地震災,捐贈50萬美元。

在中國與武漢肺炎的關係。澳洲《澳洲財經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導,中國在病毒資訊戰偽造令人懷疑的非瑞士籍生物學家。加拿大《溫哥華商業週報》(Business in Vancouver)報導,安全專家指出,中國已展示將病毒武器化的可能。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社論指出,日本正面臨新的中國現實。社論指出,日本對中國軍事崛起的擔憂聲浪愈來愈大,副首相麻生太郎警告,中國入侵台灣可能威脅到日本的「生存」;防衛大臣岸信夫直言坦承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相對來說正在衰落,日本需要透過自身軍力填補空白。若中國針對台灣發生戰爭,已很大程度偏向對中國有利。日本必須建立一個可以保護自己的結構。

日本的防禦主要仰賴美國,而在眼下的海權重組中,美國的軍事預算遭到削減,日本觀察人士懷疑美國能否維持二戰以來對太平洋安全的承諾。如果要防止中國在亞洲稱霸,更加自信的日本是無可避免和必要的。如果美國威攝失敗,太平洋爆發戰爭,美國和日本都將付出代價。

《華爾街日報》另刊登專文分析,美國海軍削減軍力的危險。專文指出,前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Adm. Phillip Davidson)3月向國會表示,中國可能在6年內入侵台灣。其繼任者阿基里諾上將(Adm. John Aquilino)春天提出的類似評估,暗示美國戰鬥力的任何重大削減,都會誘使中共發動攻擊。

專文指出,美國「撤資以投資」(divest to invest)計畫具危險性。這無法保證海軍能夠如預期地節省經費。還不清楚國防工業基地執行海軍擬議「投資」的速度,是否能夠快到得以避免艦隊數量大幅下降。無人載具的情況也沒有比較好,沒有快速投入服役的跡象。海軍可能在2024年至2026年間撤資,但投資可能會要5年後才能到位,美國將有非常脆弱的過渡期。因此,維持300艘,將使國防工業基地能夠趕上大國競爭的需求。加快潛艦建設也必須列為優先事項。

《美聯社》(AP)報導,中國將釋放建立病毒新聞檔案庫的兩名程式人員。《路透社》報導,新任中國駐美大使會晤美國副國務卿,強調台灣重要性。日本《沖繩時報》報導,日海上保安廳警告,於釣魚台周邊海域違法作業的中國漁船累計達80艘。《雪梨晨鋒報》報導,日本呼籲澳洲帶頭抵制中國之區域影響。

記者鄭信貞

反中成主流》德國總理熱門人選籲 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

德國總理梅克爾長期過於親中,已引發國內反彈。欲角逐總理的在野黨參選人,紛紛表態抗中。德國國會議員、綠黨主席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指出,歐盟應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更高關稅,以避免中國大量傾銷和不符合環保標準。

《法蘭克福匯報》訪問貝爾伯克。她指出,當世界其他地區出現傾銷時,德國必須堅持標準,例如對那些在中國市場獲得補貼或不受環境標準約束的產品,課徵附加費。

貝爾伯克呼籲,政府應對歐洲產業冠軍或提供關鍵技術的企業集團之公開招標等領域提供更多援助,以降低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

貝爾伯克早在4月25日受訪就強調,德國及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是威權力量和自由民主之間的「制度競爭」,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強硬的權力政治。如果中國政府要求華為在內的中國公司傳遞歐洲的數據和信息,就不該在歐洲的基礎設施中安裝這些製造商的產品。

梅克爾領導的基民黨(CDU)目前與中間偏左的社民黨(SPD)共組聯合政府。最新民調顯示,SPD、德國綠黨、德國自由民主黨在選後有機會籌組聯合政府,貝爾伯克有機會出任新聯合政府的總理。綠黨現在的民意支持率將近20%,使CDU之後的第2大政黨。

記者鄭信貞

巴鐵兄弟也不放過 華為被控竊取巴基斯坦國安數據

中國四處在網路上竊取機密資料,連最堅實的巴基斯坦也不放過!繼荷蘭媒體指控華為監聽該國內閣官員後,美國企業提告,華為委託其於巴基斯坦建置系統,協助華為任意獲取巴國公民、政府的敏感信息。

《華爾街日報》報導,加州的軟體公司 Business Efficiency Solutions LLC (BES) 開發用於收集敏感信息,供巴基斯坦政府使用的軟體。BES於11日向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華為要求其於中國建立系統,讓華為能夠任意獲取巴國公民、政府的敏感信息。

巴國安全城市管理局首席官員Muhammad Kamran Khan表示,政府正開始調查美企BES對華為的指控,並要求華為解釋。他強調,此監控問題爆發後,已對華為進行數據安全檢查,但沒有證據顯示華為竊取數據。

華為則說,不對正在進行的法律案件發表評論,並聲稱華為尊重知識產權,沒有證據表明華為曾在產品中植入任何後門。

華為聘請BES提供軟體和其他服務,幫助其在2016年贏得巴基斯坦拉合爾安全城市項目的建設權。華為最終以1.5億美元的出價擊敗了包括摩托羅拉、諾基亞等西方競爭對手。

但華為與BES關係不佳,華為在巴基斯坦起訴了BES,BES在巴基斯坦也起訴華為,這次是BES在美國對華為提起訴訟。

記者鄭信貞

邪惡政權背後的推手 中國力挺阿富汗神學士組織

阿富汗恐怖組織神學士,在美軍撤出後,不斷攻城掠地。而這個邪惡組織的背後,就是有中國在撐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月28日在天津接見神學士政治委員會領導人巴拉達爾(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準備在第一時間率先承認該政權合法統治阿富汗。

《路透》報導,在王毅與神學士高層見面時,王毅曾對神學士高層表示希望阿富汗能有一個「溫和的伊斯蘭政策」;中媒《環球時報》在13日刊登阿富汗在野黨領導人的訪談,該領導人在訪談中表示,過渡政府必須包含神學士在內。

在美軍逐漸撤離後,神學士在阿富汗各地的攻勢逐漸猛烈。中國一方面在新疆打壓宗教極端主義,卻又當起神學士靠山。

上海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表示,當中國這樣的亞洲大國透過如此公開的會見來承認神學士的政治合法性,是給了神學士重大外交勝利。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斯莫爾(Andrew Small)指出,中國面對神學士有好幾張牌可以運用,而神學士也很清楚,中國將是阿富汗的唯一經濟外援,如果北京當局對神學士政權存疑,這些經濟援助就不會送往阿富汗了。而中國在阿富汗境內並沒太多直接經濟利益,但是在巴基斯坦等鄰國,有許多和中國相關的「軟目標」,才是北京當局真正憂心的地方。

記者鄭信貞

芭樂票大王》中國允諾菲律賓90億美元投資 僅1成多兌現

原本高度親中的菲律賓,近來重新轉向美國,全面恢復「軍隊互訪協定」(VFA)。現被爆出,中國允諾投資菲律賓的90億美元(約新台幣2520億),實際簽約僅15.8億美元。學者研判,中國擔心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明年屆滿後,反中勢力崛起,預先築起防火牆。

《南華早報》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選前宣稱,要為民答那峨島修建鐵路,還說中國要借款830億比索(約16.4億美元)做為鐵路建設資金。但至今卻什麼都沒有。

菲律賓財政部在8月10日稱,政府已簽79.5億美元的雙邊 ODA(政府開發計畫),主要用於大型基建項目;日本佔61.2 億美元,近80%,卻未揭露中國的投資比重。

菲律賓財政部資料顯示,菲律賓政府與中資銀行簽署的5份契約,總額只有15.8 億美元,比中國原先承諾的90億美元,少了74.2億美元。

分析人士直言,即使杜特蒂拼命討好中國,中國對一帶一路所涉及的投資已經放緩,甚至推遲;加上菲律賓明年將進行總統大選,擔心反中勢力崛起,導致原定投資計畫遭棄置,中國對菲律賓的投資已趨於謹慎。

記者鄭信貞

強銷無效疫苗做白工 索羅斯轟中國疫苗外交不會贏得朋友

中國在今年上半年,大規模輸出武漢肺炎疫苗,藉機大打外交戰。但隨著中國疫苗被驗證無效,歐美疫苗產量開始充裕後,中國的疫苗戰已非無往不利。金融巨擘索羅斯嘲諷,習近平沒受過應有的教育,不知道金融市場如何運作,只會威脅恐嚇,就算進行疫苗外交,也因為效力低劣,而不會為中國「贏得任何朋友」。

索羅斯投書《華爾街日報》,坦言自1984年以來就積極參與中國事務,還將中共改革者介紹給家鄉匈牙利的同行。隨後在這兩國設立基金會,直到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才關閉基金會。

索羅斯說,他在習近平上台後,恢復對中國的積極參與,但中國卻成為極權主義國家,抓捕政敵、迫害少數民族;習近平已是世界開放社會最危險的敵人,特別令人不安的是,中國竟能接受信用監控系統。

索羅斯稱,習近平是鄧小平改革的受益者;但因鄧鄧懷有強烈的私人恩怨,加上習沒受過應有的教育,沒出國、沒學外語,以致窮畢生之力消除鄧對中國的影響。習堅信至少還需要10年,才能徹底掌握黨政軍;為讓敵人沒有抵抗能力,先拿有錢人開刀;包括馬雲旗下螞蟻集團的IPO、監管滴滴出行及補教業、孫大午遭重判等,對國際投資人的影響恐已出乎習近平的意料。

索羅斯認為,習近平打壓會下金蛋的企業,採取國進民退策略,又在大企業安插黨代表,只會讓企業失去靈活性,全成習的應聲蟲。

索羅斯直言,習靠恐嚇統治,官員不敢告知實情,將危及中國的未來;例如國藥疫苗明明效能不及其他國際疫苗,還是堅持要將國藥疫苗出口到世界各地,這樣做,並不會為中國贏得任何朋友。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因應台海情勢 日擬修改中期防衛計畫 追加國防預算

日本政府多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國內也數度討論若中國侵台的因應之道。這不只是紙上談兵,日本政府已展開修訂2019至2023年度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協調作業,可能增加防衛預算的總額,加快整備進度

《共同社》報導,數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已展開修訂最新的2019至2023年度5年期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協調作業,最快能在今年內完成修改。日本政府研判,此舉旨在為漸趨緊迫的台灣海峽情勢和中國的海洋擴張行動等情況預做準備,並強化日本國防嚇阻力,而有必要增加其防衛預算的總額,加快整備進度。

「中期防」訂定日本近5年內防衛支出的估算與必需的國防裝備數量。現行的中期防是2018年12月定案,同時通過約十年期的日本「防衛大綱」。2014至2018年中期防及2019至2023年度的中期防,均由安倍晉三內閣制定。

現任首相菅義偉和防衛大臣岸信夫等,8月上旬確認將修訂中期防的方向。以日本防衛省及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之下的國家安保局為主進行討論;這也是菅義偉內閣付諸實施其於4月美日聯合聲明,「決心加強日本的防衛力」之內容。

每次中期防會在訂定3年後再做檢討,此次相當是提前修訂。由於自民黨內部「為了追加國防支出,應該提前修改」的呼聲愈來愈大。檢討重點包括因應台海「有事」,日本自衛隊有必要儲備大量彈藥和燃料與裝備的零組件等。

記者鄭信貞

美台友好》反制中國切香腸戰 美國漸進提高台灣國際地位

中國常使用「切香腸」逐步改變現狀,擴張在南海的地位。不過美國也在川普、拜登總統任內,採取美版「切香腸」戰略,漸進提高台灣國際地位,讓中國吞不下台灣。

《彭博》刊登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Hal Brands)專文,稱中國常用「切香腸」策略來逐步改變現狀,為「薩拉米香腸戰術」(Salami Slicing)或「漸進戰術」;以南海為例,中國逐步將島礁變成人工島,再興建軍事基地,避免直接與美國發生衝突。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因此在2018年就承認,中國現在有能力在戰爭以外的所有情況下控制南海。

不過美國川普、拜登政府也採用了漸進的方式,提升台美關係。包括川普政府增加、加速對台軍售,軍售愈頻繁,每次的軍售爭議也就愈小;川普、拜登政府擴大對台灣的高層訪問,承諾幫助台灣加強在世界衛生大會的地位,宣布將針對台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還呼籲其他國家,特別是G7集團、澳洲,公開反對中國侵略台灣。

這樣漸進式的政策,努力扭轉台灣長期惡化的全球地位,可能會在幾年後達到顛峰,屆時台灣的國際地位將大幅提升。但這需要時間,就看台灣還剩下多少時間。

記者鄭信貞

中俄聯手駭立陶宛外交部?傳挺台抗中機密文件外流

難道是中國駭客搞的?解密資料庫交易平台Raidforums最近兜售宣稱立陶宛外交部的機密文件,包含立陶宛與白俄羅斯、中國的雙邊關係文件。立陶宛外交部證實遭到「不友好國家」的網路攻擊,但未透露詳情。

疑似駭客8日在Raidforums販售宣稱是立陶宛外交部的重要機密文件,包含167.7萬封電子郵件,涉及「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等重要國際議題和談判細節、準備對白俄羅斯發動戰爭,以及美國指示立陶宛的抗中計畫。該網友指稱,就是美國指示立陶宛友台抗中。

立陶宛外交部11日發表聲明,內部確實發生網路攻擊,但並未詳細說明;12日又發表聲明說,與偷竊文件有關的攻擊來自「不友好國家」。

立陶宛總統外交政策首席顧問斯凱吉里特(Asta Skaisgirytė)12日表示,外交部有重要文件被盜走;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12日證實,調查正在進行,將對這起攻擊事件的後果做出評估,有跡象顯示洩露出去的是機密訊息,可能會對盟國造成巨大損害。

立陶宛國防部長艾努沙斯卡斯(Arvydas Anušauskas)表示,外交部數據庫去年11月就被駭客入侵,可能都與俄羅斯特種安全單位有關,但所謂的外洩資料可能以假亂真,或根本是假造。

記者鄭信貞

耍流氓沒用》美副國務卿通話立陶宛外長共挺台 外交部致謝

中國惱羞成怒,對於台灣將在立陶宛設處,展現瘋狗外交本質,要求召回大使,實質上還驅逐立陶宛駐中大使;立陶宛舉國不為所動,堅定要與台灣發展關係。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則於13日與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通話,支持立陶宛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外交部感謝美國展現全球民主陣營領袖風範,在民主國家面對專制政體脅迫時,公開且堅定表達支持。

美國國務院13日公布新聞稿指出,雪蔓與藍斯柏吉斯13日進行電話交談,兩人強調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為基礎,發展美國與立陶宛雙邊關係;雪蔓還表示堅定支持立陶宛,包括立陶宛決定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而遭到中國的脅迫行動,美國與他們站在一起。

外交部指出,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持續力挺台灣,公開支持台灣與立陶宛加強關係,並關切中國對他國與台灣的無理威脅。

外交部強調,會持續推動與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發展實質友好關係,增進互惠交流,台灣做為全球的一股良善力量,會持續捍衛民主、法治、保障人權,不會因為外在壓力脅迫而退縮,也會在既有深厚基礎上,加強與美國緊密合作,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