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5 月 14th, 2024

外交

美台友好》美國相助 農委會家畜所以台灣之名加入口蹄疫、非洲豬瘟研究聯盟

台灣對抗口蹄疫、非洲豬瘟成果卓越。農委會昨(7)指出,在美國的全力相助下,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用「台灣」名義成為全球口蹄疫研究聯盟(GFRA)、非洲豬瘟研究聯盟(GARA)成員,是我國首度用台灣為名加入全球動物疫病聯盟。

2023年台美農業科學合作會議6日召開。美國由農業研究署(ARS)署長Simom Liu率團,共8人與會,為歷年來訪的最大規模。在美國、駐美代表處合作下,家畜衛生試驗所過去只是GFRA、GARA的合作會員,僅能參與特定計畫項目。現首度以台灣之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成為GFRA、GARA的成員,可全面參與所有計畫;有助台灣維持口蹄疫非疫區,並強化阻絕非洲豬瘟入侵。

這次台美會議將在「農業淨零碳排」、「永續農漁業」、「韌性林業」、「人才培育交流」等4主題強化合作,並舉行相關座談會與研討會,另外也對去年合作的「動物健康」、「營養與食品」、「農糧」等議題交流。

台美雙方同意將結合農委會、ARS、美國大學合作,培育年輕世代的研究員與技術傳承。科技處副處長陳瑞榮表示,今年已選出2位台灣年輕農業人員赴美進修,專攻項目分別為作物生長模式與淨零排放,以及種子創新檢驗技術。

農委會表示,美國農業部擁有世界最龐大之農業研究組織,其中ARS居首位,其任務在進行與農業有關研究,提供技術服務、協助解決產業相關問題,並改善農產品品質與食用安全性。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擴大對台軍事威脅 蔡英文下月訪美 國際關注

昨天(7)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軍費大幅成長7.2%,遠高於GDP成長;中國正找任何機會擴大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蔡英文總統可能在4月出訪,並於加州會見聯邦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美日為防止中國侵台,應著重5大策略。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國防部長邱國正提醒,要提防中國軍隊突然進入台灣鄰接區。報導指出,邱國正6日警告,今年須提防中國軍隊突然進入台灣鄰接區,即距離岸邊24浬水域。台灣尚未發現中國軍隊進入鄰接區,但去年擊落1架飛入外島空域的民用無人機。

邱國正指出,北京不滿台美軍事交流日益頻繁,解放軍可能會藉故進入其領海及領空附近的區域。中國一直在尋找對台採取動作的立論基礎,例如他國高層訪台,或國軍頻繁與他國軍事交流等。台灣已準備好在中國航空實體進入其領海領空時發出第1擊。

對於美國是否打算將部分軍備儲放於台灣。邱國正表示相關討論正在進行中,但拒絕詳加說明。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希臘《每日報》(H KAΘHMEPINH)、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均報導,邱國正提醒,要提防中國軍隊突然進入台灣鄰接區。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法國《法新社》(AFP)、荷蘭《忠誠報》(Trouw)、西班牙《國家日報》(El Pais)、《ABC》、巴西《聖保羅頁報》(Folha de S.Paulo)均報導,中國軍費大幅成長7.2%,遠高於GDP成長。

日本《讀賣新聞》刊登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的專文,指出美日同盟應著重5大策略以面對台海戰事。專文指出,美日國防合作在這幾年間有顯著成長,但應不僅於此,要對未來的美日同盟能做的事、必須做的事更懷雄心。有必要盡早為應對中國參與其中的重大異常事態開始做準備。

日本領導人已打破國防預算在GDP的1%之限。再來是重新檢視關於針對外國攻擊的應戰能力之限制。美軍將新設「陸戰隊濱海作戰團」(MLR),可為日本西南諸島的防衛作出貢獻。美日領導人應該進一步提出下階段的構想。將精力集中在強化足以嚇阻台海戰事的能力。這包含5大因素。

首先是美日同盟就儲備計畫展開合作的時間點。紛爭若拖長,中國的高生產力相對美日將成該國強項。其次是確立軍事技術開發計畫,若能確立美日兩國共同開發、生產的方式,就可共同生產用於遠距飛彈的彈藥。第3是擴大嚇阻,也就是「核保護傘」。美、日韓、澳應當展開擴大嚇阻協商。

第4要素,美日兩國最終應在西南諸島建立共同基地,並可能將基地的相互使用擴展到民用港灣及機場。台海戰事之際,美國空軍、航空自衛隊恐被迫將據點從最前線迅速轉移至遠方,屆時美軍、自衛隊將被要求須具備能從美到日、從日到美,連續切換基地的能力。

最後是美日兩國應當確立21世紀的指揮系統模式。日本宣布將設立「聯合司令部」。美國會也要求印太區域美軍設立重視西太平洋的業務單位。需要得以發揮「美日聯軍」最大程度共享能力的聯合部隊。這代表要將美軍及自衛隊的主要幹部部署到同處,並賦予他們應對危機的權限及人力。真正的戰爭總是需要聯合指揮系統,應將此事列為最優先處理的課題。

《產經新聞》報導,前航空自衛隊少將挖掘冷戰秘辛,日本利用除役戰機守護斷交後的台灣。加拿大《麥當諾-勞雷爾研究院》(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刊登專文,呼籲加強國際合作打擊假信息,以台海突發事件為例。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擬在美國會晤蔡英文。報導指出,兩名消息來源6日透露,麥卡錫計劃未來幾週在美國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或許以此取代對台灣進行備受期待但事涉敏感的訪問。計劃出訪中美洲的蔡英文已獲邀在加州過境時,前往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且麥卡錫可能在美國與蔡英文會晤。

若兩人確實在美會面,也未必排除麥卡錫將來訪問台灣的可能性。麥卡錫辦公室未立即回應提問。

其他4名消息來源表示,台灣準備於明年初舉行總統大選,而麥卡錫訪台可能大幅加劇台海緊張局勢,令美台雙方深感不安。

比利時《晨報》(De Morgen)、《國家廣播電視台》(RTBF)、盧森堡《言報》(Contacto Luxemburger Wort)、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均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卸任強銷一中,遭台灣強烈反對。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美國會正推動賦予拜登權力的法案,以禁止抖音。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加拿大在G20會議指控中國介入選舉。美國《美聯社》(AP)報導,聯合國委員會呼籲中國改善基本人權。

記者鄭信貞

美台友好》美媒稱美軍轉向保衛台灣 仍須面對許多挑戰

美軍將以往著重在中東的焦點,現已轉向保衛台灣。《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應對中國競爭的新局,在預算受限、武器生產緩慢、人員招募困難等因素下,仍有長路要走。

《華爾街日報》報導,早在1995年李登輝總統訪美後,中國引爆台海危機,引發美國重視中國威脅;小布希總統主張以長程武器、感測器、資料分享技術等先進工具對抗中國的反介入戰略。只是美國在2001年9月11日遭恐怖分子攻擊,焦點都轉在全球反恐戰爭。歷經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美國總算轉移焦點,五角大廈2018年公布的國防戰略宣示美國將因應與中國、俄羅斯的「大國競爭」新局。

五角大廈認為,美國必須展現有能力防止中國奪台,拜登政府去年發表的國防戰略列有這項要求。

美軍中將希諾特(Clint Hinote)運用在美國空軍未來戰爭辦公室的職權籌劃機密兵棋推演,評估美國兩支軍力對抗中國對台動武時表現如何。美國長程轟炸機、飛彈構成「外軍」,飛機、艦艇、部隊構成的「內軍」則在中方攻擊範圍內交戰。必須混合外軍、內軍才能保衛台灣與日本。

美軍陸戰隊因應未來戰爭型態,已摒棄坦克且轉型為海上步兵部隊,可從西太平洋小島攻擊中國艦艇。在近岸作戰且將配備反艦飛彈的全新陸戰隊濱海團預定2025年駐紮日本冲繩。

2021年5月的演習中,美軍陸戰隊從海路將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運到阿拉斯加海岸線,裝進C-130運輸機,載往荒野基地,目的是演練陸戰隊在西太平洋島上攻擊中國海軍的戰術。

美國陸軍電子戰、短程防空、工程能力因預算壓力與反恐戰爭而減弱後,正在發展能攻擊更遠方目標的新代武器系統,計劃今年秋季部署新式極音速飛彈;但要取得太平洋地區部署權,才能在對付中國上發揮用途。

美國海軍面臨預算壓力、人員短缺、美國造船能力受限,現階段規劃將艦隊規模擴增至355艘載人艦艇以上,但仍小於中國海軍現有數量。美國短期內將有約290艘艦艇。

美國空軍有著成立75年來最老舊且最小的陣容,軍方已測試從戰鬥機發射的新式極音速飛彈,制定在太平洋地區分散飛機部署的計畫,改裝老舊的B-52轟炸機以填補機隊缺口,並為攻擊中國的侵略軍隊而採購先進武器。

美國年度軍費已突破8000億美元,但多年來轉型因專注於反恐戰爭、追求高價武器卻缺乏成果、美國政府內部為預算爭吵、中國威脅緊迫性引發歧見而延宕,中東隱憂猶存、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吸走注意力和資源。

且美軍人員招募難以達標,長年在伊拉克與阿富汗作戰令人民厭倦,全募兵制可能使美軍人員短缺,在中國攻擊範圍內派駐更多美軍的計畫尚未制定完成。

若美中衝突讓俄羅斯有信心對東歐採取進行動,美國及盟友將必須雙面作戰。中國一旦掌控南海與台灣,將控制每年數兆美元貨品行經的重要水道,也將掌握先進半導體供給,威脅日本等美國盟友安全,挑戰美國自第二戰以來在此區域占據的主導地位。

報導指出,美軍能力仍勝過主要對手。但美軍即使擴大使用菲律賓、日本境內基地且分散部署,保衛台灣仍需要部隊大老遠開赴中國攻擊範圍內作戰;且美軍為新世局研製的許多尖端武器要到2030年代才會準備就緒。

希諾特坦言,美軍轉型步伐有時不盡理想,爭取預算也時常吃虧,但清楚知道這段路還要走多遠。

記者鄭信貞

不讓親中勢力趁隙搞仇日 《日經》為錯誤引述致歉 吳釗燮盼爭議畫下句點

《日本經濟新聞》2月28日起以「台灣未知真面目」為題,報導潛伏在台灣軍中的死角;但卻引述錯誤的訊息,稱有9成退役軍官前往中國,以提供國軍情報換取金錢,引發軒然大波。親中勢力趁機大肆煽動仇日情緒,貌似解放軍發言人的國民黨立委吳斯懷竟還要脅政府停止台日軍事交流。經外交部關切後,《日經》今(7)在原報導相同版面刊登聲明,澄清報導不代表社方立場並對造成困擾表達遺憾。外交部對此表達肯定,盼相關報導所引起的社會爭議,現應可畫下句點。

《日本經濟新聞》的現場報導專欄「迫真」從2月28日起連載「台灣未知真面目」,首篇報導潛伏在台灣軍中的死角,1日則提及中國利用代理人操縱台灣輿論,2日報導中國來台收買機敏科技,3日報導威權後裔蔣萬安野心朝向總統路。確實都正中要害。然報導引述不明人士指稱,高達9成的台灣軍官退役後前往中國,以提供國軍情報換取金錢,腐敗已成為常態。並提及,台灣退役將領與前立委涉嫌共諜案的多起案件,軍隊中還有很多間諜在協助中國,美國長期對台灣軍售和提供援助持謹慎態度,也是因為擔心情報流向中國。

因為9成的數字過於聳動,引發外界議論。國防部痛批,相關報導憑空杜撰,未經查證即以聳動標題,汙衊國軍官兵氣節、分化部隊團結,徒令親痛仇快,無助台海及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

台灣的親中勢力因此蠢動,藉此操弄仇日情緒。立場深紅、曾恐嚇騷擾媒體人周玉蔻、曾潛入北檢升民進黨旗抗議檢方偵辦新竹市長高虹安詐領助理費的田山盛國,甚至跑到《日經》台北辦公室潑尿。

吳斯懷則毫不掩飾其舔中嘴臉,竟要求國防部停止台日軍事交流。

《日經》今於原報導相同版面刊登聲明。《日經》指出,報導中的陳述僅為受訪者個人的立場及意見,並不代表《日經》的立場,並對於該報導造成困擾表示遺憾,今後將致力於報導之公平性。外交部肯定《日經》的澄清,也期盼社會回歸理性。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今對此表示,《日經》有聽到他講的話了。外交部長吳釗燮對此表達肯定,盼相關報導所引起的社會爭議,現應畫下句點。

記者鄭信貞

《金融時報》揭蔡英文4月出訪 加州會眾院議長麥卡錫 外交部:有確切規劃就說明

繼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蔡英文總統將於8月前訪美,《金融時報》6日報導,蔡英文將於4月初出訪,並於加州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美國國務院指出,國會為獨立機關,議長能自行決定與誰會面及會面形式。總統府、外交部均表示,若有任何出訪行程皆會循例對外說明。

《金融時報》報導,蔡英文計畫4月初出訪中美洲,將在美國加州、紐約停留;並於加州會晤麥卡錫,也將雷根圖書館(Reagan Library)發表演說。雷根總統基金會證實,已邀蔡英文發表演說。

報導稱台灣高層向麥卡錫團隊提供中國近來動向和威脅的情資,指目前狀況不佳,因此達成在加州會面的共識。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若麥卡錫緊接在裴洛西(Nancy Pelosi)後訪問台灣,對台灣沒什麼好處,且若訪問發生在今年,中國可能會再次舉行大規模軍力展示,強化國民黨口中「民進黨帶來戰爭,國民黨帶來和平」的論述。

有別於《產經新聞》2月底報導蔡英文會在8月前訪美,總統府、外交部皆予駁斥。對於《金融時報》的報導,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若有任何出訪行程皆會循例對外說明。

吳釗燮今(7)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元首外交是外交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是外交部的重責大任,但在還沒有任何具體規劃出來之前,外交部不會對外界說明,如果有確切計劃,外交部和總統府會向外界充分說明。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美國防長致函全體美軍:應對中國挑戰

美國明確將中國定義為頭號敵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日致函全體美軍,直指威權主義中國帶來「步步進逼的挑戰」(pacing challenge),仍為美國軍方今年的優先事項;呼籲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嚇阻態勢,發展新的概念和能力、促進與盟邦夥伴的合作,擴大美軍在區域的活動和行動。

奧斯汀2日以題為「給軍隊的訊息」之備忘錄,發給美國國防部全體人員。開宗明義指出,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國正試圖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以適應其獨裁主義的偏好。這是一代人的挑戰。

他呼籲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嚇阻態勢;美軍正在透過發展新的概念和能力、深化聯盟和夥伴關係、以及擴大活動和行動,以來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嚇阻態勢。

奧斯汀強調,華盛頓將繼續依法協防台灣。隨著中國威脅的演變,美方將根據「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自衛能力;美軍團隊正在對核三位一體(陸基、海基、空基核武投射)、太空、網路空間、長程火力、及戰鬥機、水下作戰的下一代能力,進行重大投資,同時也在加速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JADC2)。

對於中國帶來的世代挑戰。奧斯汀指出,美軍必須採取綜合嚇阻,這要求協調所有作戰面向、戰區、衝突領域,為敵手創造新的、更複雜的兩難困境;美軍必須繼續打破部門特有作業方式、改善與機構間和國會的合作,並與美國盟邦夥伴合作,改進作戰規劃,增強共同和聯盟的互操作性,並更好地調整美軍行動、活動和投資。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韓國拋善意 力求化解日韓歷史宿怨

為了共同應對中國帶來的威權主義危機,韓國繼總統尹錫悅1日強調,日本從過去軍國主義的侵略者轉變為與韓國共享普世價值、在經濟安全及全球問題上攜手合作的夥伴。韓國外交部長朴振昨(6)進而表示,將透過行政安全部成立的「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基金會」,對15名法定強迫勞動受害者支付超過40億韓元(約9400萬新台幣)的賠償金;日本政府則就殖民統治造成的痛苦,對韓國表示反省與歉意。藉此化解雙方的歷史宿怨。

朴振強調,日、韓關係正處於克服衝突、展望未來的重要時刻;這是最後的機會,以水杯作比喻,杯裡的水已經注入過半;期望在日本真誠的回應下,進一步將水杯斟滿。

朴振並未交代「解決方案」的資金來源,「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基金會」曾於1月表示,資金將來自受益於「韓日基本條約」的韓國企業。

日、韓於1965年簽署「韓日基本條約」,日本提供數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貸款援助和貸款挹注數個韓國企業,包括現為全球鋼鐵巨頭的浦項鋼鐵集團(POSCO)。

「解決方案」反映尹錫悅決心修復兩國緊張關係,鞏固日、韓、美的安全合作;但仍引起韓國受害者及其支持者的強烈反彈。

尹錫悅方於1日發表就任總統以來的首次三一節紀念講話。他表示,三一抗日獨立運動距今超過百年,如今日本從過去軍國主義的侵略者轉變為與韓國共用普世價值、在經濟安全及全球問題上攜手合作的夥伴。面對全球複合型危機和嚴重的朝核威脅等安全危機,韓、美、日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要,應與共用普世價值的國家團結合作,為擴大世界公民的自由、實現全球共同繁榮貢獻力量。

美國總統拜登盛讚這項「解決方案」標誌著美國2個親密盟友關係的嶄新里程碑。非常期待加強三邊關係,強調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採取關鍵步驟,為韓、日人民打造更安全、更有保障、更繁榮的未來。

記者鄭信貞

美台友好》國防部長首度證實 在談美軍彈藥存放台灣

美國曾醒日本丶韓國、台灣,在應對中國軍事威脅時,可會面臨彈藥不足的問題,須有效解決。日本為此規劃10年內增建130座彈藥庫;美國也宣布軍售台灣300枚的F-16飛彈。國防部長邱國正昨(6)首度證實,正與美國討論將裝備庫存轉移到台灣存放。

難道是在幫中國解放軍窺探國軍的虛實?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昨不斷詢問台美軍事交流的程度,他詢問美國是否可能在台灣設置軍事顧問團?

邱國正答覆,目前沒有這種考慮,但兩邊交流是不斷在做。

對於存放彈藥問題。邱國正說,平常就有在做,也在做戰備盤點,這不管有無國外兵器、裝備,自己都要檢討;不用等到美軍介入才討論。

江啟臣詢問,美軍是否將擴大把東亞的裝備庫存放到台灣,例如原本放在日本、韓國、菲律賓的?

邱國正證實,這個正在洽談。但不便公開答覆細節。

邱國正坦言,中國動武的態勢比以前強烈;今年在台海周邊機艦的運補,都保持在10架次,且幾乎都越過台海中線。今年可能會突入24浬,接近12浬,國軍會避免讓它師出有名,不發起第一擊。但不管是什麼航空實體,只要進入12浬的領空、領海,就會射擊;就算到模糊地帶也要有些作為。

記者鄭信貞

李克強卸任強銷一中》陳揆重申四個堅持 民進黨轟:升高兩岸敵意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完成卸任前最後的工作報告,再次提及「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反台獨」。行政院長陳建仁昨(6)引述蔡英文總統的「四個堅持」,盼中國尊重台灣人民堅持主權,兩岸的關係應在理性對等、互相尊重的原則下進行。民進黨痛斥,中國持續想以強制性政治框架限制台灣,完全無視台灣民意,相關談話只會升高兩岸敵意螺旋,無助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陳建仁指出,四個堅持是全體國民的共識,也是國際社會對於台灣的認知,我們在兩岸關係的交流上,希望中國能夠尊重台灣人民堅持主權、堅持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兩岸的關係應該在理性對等、互相尊重的原則下進行,如此兩岸的關係才能夠在健康而永續的情況下良性發展。

民進黨強調,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名稱為中華民國,任何國家定位的變動都必須經由民主方式決定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也是台海現狀,更是台灣人民的共同認知,中國當局必須正視台灣民意,才能有助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

民進黨指出,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關鍵,應奠基於「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過去中國一再以外交恫嚇,經濟干擾、軍事威脅等作為脅迫台灣,所謂「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就是併吞台灣的總體方略,不會被台灣人民接受,文攻武赫的行為也不容於國際社會。

民進黨重申,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是我們的一貫立場。面對兩岸立場分歧,需要雙方開誠布公,以相互尊重理解的態度來進行交流,北京當局應以更開放態度來建構兩岸良性互動,並共同承擔維護區域穩定責任。

記者鄭信貞

日台友好》民進黨首長率團參加東京食品展 台灣居第2大參展國

2023東京國際食品展今(7)開幕,多位民進黨縣市長率團參加,共136家廠商、展出面積達1584平方公尺,為僅次義大利的第2大海外參展國。駐日代表謝長廷昨表示,這真的有「東京,台灣來了」的感覺。

東京食品展是世界3大食品展,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2021年都呈現衰退,2022年小幅回升10%;今年有2500家廠商參展、3130攤位,較去年大幅成長。

貿協、經濟部國貿局、農委會、業者、公會組團參與,高雄市長陳其邁、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縣長周春米等9縣市首長親率業者大舉進軍參展,創下史上最大規模參展紀錄。展區設台灣館、農委會館。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在記者會指出,台日雙方食品進口均有顯著成長,今年將於日本黃金周辦理「台灣食品祭」,下半年辦理「日本台灣形象展」,更推出台灣食品全球GO躍升計畫。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過去兩年,疫情造成供應鏈的斷鏈,但在大家的努力下,台灣去年農產品外銷中國以外國家達到1354億元,比前2021年成長6.3%,特別對日本市場來講,更是提升了17.5%,達到254億元。農委會未來還會針對鳳梨、鳳梨釋迦、石斑、鱸魚,乃至於豬肉加工產品、冷凍甘藷、蜂蜜,把台灣優良農產品介紹給日本消費者。

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聽到率團來參展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首長的致辭氣勢磅薄,有種「東京,台灣來了」的感覺。現在東京到處都看到掛著台灣名稱的餐館和美食,但很多是盜用台灣名稱,可見台灣美食品牌在日本有市場。

陳其邁用日文介紹鳳梨、香蕉、石斑、蜜棗,並大力行銷荔枝酒。翁章梁則出示養殖3年的大片烏魚子,比臉還大。周春米則推廣來自大武山的鹼性離子水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中國軍費擴張 台灣示警中國介入選舉 國際關注

昨天(6)世界怎麼看台灣?中國軍費大幅成長7.2%,遠高於GDP成長;拜登政府批准對台軍售,總值6.1億美元的300枚F-16飛彈;中國對台灣的各種攻勢,包括切斷馬祖對外海纜、滲透台灣2024大選。中國將採取更威權統治,確保國內穩定。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方面。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台灣的馬祖列島因海底電纜被切斷而成為孤島。報導指出,馬祖列島與台灣本島間的兩條海底電纜於2月上旬相繼遭到切斷,對島上民眾的生活造成影響,據說是中國的船隻所為;外界擔憂若台灣有事發生時,台灣本島也會陷於相同的狀況。

電纜是於2月2日被切斷1條,2月8日再被切斷1條。電信公司於事件發生後從本島發送電波維持通信機能,但以醫院及行政機關為優先,而電纜的修復預定從4月20日才開始進行。台灣當局依據電纜被切斷時的海上船隻航行紀錄,研判是中國的漁船和貨船所為。許多人士都認為此已經構成無法直接認定是武力攻擊的「灰色地帶」侵犯行為。

台灣當局的統計,自2020年以後,海底電纜因人為因素被切斷共30件;被漁船及海砂船切斷達21件。中國的漁船及海砂船在台灣各離島附近強行作業之前就被認為是應該注意的問題。每年全球海底電纜受損的件數約100至200件,台灣相對較高。

電纜在台灣上陸的地點只有4處,極有可能成為目標,恐怕會斷線。蔡政權為確保有事發生時網路有效運作,去年起著手進行建構台灣自己的衛星通信網計畫。電信當局表示,將準備好各種備援機制,不管發生何事都能確保通信暢通。

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國防預算增長7.2%,幅度高於去年。報導指出,中國5日宣佈明年國防預算將增加7.2%,增長幅度略高於去年的7.1%。這將是中國國防預算連8年呈現個位數成長。中國國防預算金額位居全球第2,2023年國防預算為人民幣1.55兆元,約為2013年的兩倍。

解放軍擁有200萬兵力,由習近平所領導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指揮。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週日5日向無實權的中國國會進行年度工作報告時表示,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提及解放軍在邊境防禦、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救災、商船護航、實中國嚴苛的「清零」政策上有所貢獻。

儘管中國年度國防支出已不像過去數十年來呈現兩位數成長,在政府債台高築及經濟陷入40年來第2低點之際,其軍費仍相當高。雖中國政府表示,大部分增加的軍費將用於改善軍人待遇,但解放軍近年來大幅擴張海外勢力。

中國已在位於非洲之角的吉布地建立海外軍事基地,並正整修位於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中國軍事現代化引發美國和其盟友關切,尤其是針對台灣議題。這促使美國穩定對台軍售,包括地面系統、防空飛彈和F-16戰機。台灣近期將義務役役期從4個月延長至1年,並持續推動國防產業發展,包括首度製造潛艦。

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報導,中國計劃今年國防預算增長7.2%。

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台灣軍方將於3、4月連續舉行擊退中國兩棲登陸作戰的攻防演練。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荷蘭《電訊報》(De Telegraaf)、日本《NHK》、韓國《朝鮮日報》均報導,拜登政府批准對台軍售,總值6.1億美元的300枚F-16飛彈。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安全單位提醒,中國在2024總統大選前採取滲透攻勢。報導指出,台灣的國安單位報告顯示,中國準備滲透台灣的意見領袖,瞄準2024總統大選。台北和北京逐漸恢復因武漢肺炎疫情而中斷的旅遊關係,中國將重新啟動滲透行動,包含全額招待台灣政治人物赴中國旅遊。

報告表示,自2月起,該行動將聚焦於邀請意見領袖訪問中國。北京料將試圖利用其行動來說服民眾支持對統一更開放的政黨。中國將邀請政界和商界領導人以外的各類人士前往,希望能悄然推廣其政治意識型態;交流計畫可能以運動、文化、商業名義進行。

北京長期與國民黨進行接觸,該黨傳統上傾向與中國維持密切關係。國民黨副主席2月訪問北京與高階中國官員會面,中國官員訪團也睽違3年首訪台灣,參台北舉行的文化活動。國民黨辯稱,連美國都鼓勵台海兩岸進行交流與和平對話。執政黨未能主動緩和緊張局勢,改善溝通,只好由國民黨來做。

《路透》另報導,中國提議「和平統一」,台灣呼籲尊重民主。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在台周邊擴軍,在菲律賓再度引發辯論。《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美國陸軍部長示警,若衝突爆發,中國將攻擊美國本土。《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刊登評論,新任國會,兩黨攜手應對中國。

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導,加拿大眾議院委員會正式呼籲政府調查外國介入加國選舉。

美國《時代雜誌》(Time)刊登評論指出,中國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可能會帶來危險的後果。西班牙《ABC》報導,德國總理在訪美前,要求中國勿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外交會議中愈來愈被視為對手。

《彭博》、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均報導,中國將在兩會大換血,強化專制,目標是尋求穩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慶應大學教授加茂具樹評論中國全人代,重點將聚焦國家安全問題。

記者鄭信貞

中國惹人嫌》不滿惡質削價競爭 肯亞貿易商上街高喊「中國人滾出去」

中國人在非洲做生意惡質無比,竟以殺破成本的方式削價,意圖搞垮在地廠商。上千名肯亞貿易商於2月28日走上首都奈洛比抗議「中國廣場」,要求中國人離開奈洛比。中國駐肯亞大使館2日聲明,已注意到「中國廣場」的有關情況,盼肯亞政府能保護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奈洛比最近開幕的「中國廣場」,其平均價格竟比本地商店低45%,嚴重影響本地商家生意。上千名肯亞當地貿易商於2月28日上街抗議,憤怒要求中國人離開。

而肯亞官方竟對此意見相左。肯亞貿易部長庫利亞(Moses Kuria)認為,肯亞當局應接管中國零售店租約,並移交給肯亞當地貿易商經營。肯亞外交部秘書辛奧伊(Korir Sing’oei)則表示,肯亞歡迎所有投資者,無論投資者國籍為何。中國外交部非洲司長吳鵬也發文唱和辛奧伊立場。

中國駐肯亞大使館於2日發布聲明,稱已注意到「中國廣場」超市的有關情況,重申支持兩國深化貿易與投資合作,支持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在當地依法依規經商;希望肯亞政府能保護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營造包容、友善的經商環境,才能更好的促進兩國務實合作,造福彼此。

記者鄭信貞

窮兵黷武!經濟蕭條還增軍費 中國軍事預算年增7.2% 為台灣11倍

中國近年經濟表現不佳,卻仍持續窮兵黷武。中國財政部近日公布預算草案,中國2023年度國防預算大增7.2%,達1兆5563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8兆元),是台灣今年度國防預算(含特別預算)5863億元的11倍以上。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致詞時指出,今年中國政府將加快推進軍隊後勤和資產管理系統現代化,建設現代化武器裝備管理系統。將繼續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國防科技創新。

中國持續擴增軍費,2021年起的國防預算分別是1兆3553億元、1兆4504億元,2023年達1兆5563億人民幣,較去年增加7.2%。且自2019年至今,中國軍費年增率分別為7.5%、6.6%、6.8%、7.1%、7.2%。

然而,中國去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僅3%,2020年、2021年分為2.2%、8.4%。均遠不及軍費的成長。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表示,即便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中國軍費年增率仍遠高於經濟成長率,顯見其著重於強化軍事實力的方針未變,亦是東亞軍備競賽惡化的導火線。

台灣、日本、韓國亦因此大幅調增國防預算,日本今年度國防支出,更是比去年成長26%。

記者鄭信貞

美台友好》最新民調 逾半盼美抗中挺台 支持美軍衛台多於反對

《經濟學人》、「輿觀」(YouGov)民調近日發表最新調查。有51%的美國受訪者支持美國政府「採取強硬立場,避免中國武力犯台」,僅24%支持「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若台海開戰,37%支持美國出兵護台,僅22%反對。

「輿觀」在2月25至28日對1500名美國成年民眾進行民調。對於美國在兩岸緊張間該採何種角色,51%認為應「採取強硬立場,避免中國武力犯台」,僅24%支持「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在自稱關注台海議題的受訪者中,更有70%認為美國應該採取強硬立場,阻止中國接管台灣。

而這種抗中保台立場並不分黨派,有55%的民主黨人、58%的共和黨人認同美國應採取強硬立場。

若台海爆發衝突,美國是否應該動員軍事力量保護台灣。支持者佔37%,反對佔22%,有41%自認對議題不夠了解。自稱關注台海議題的人,高達63%認為美國應該出兵護台,僅25%反對。

對於新任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是否該於今年訪台,有48%支持,僅25%不支持;58%的共和黨表示支持,也有46%的民主黨人支持。

有24%認為台灣是盟友、37%認為台灣是朋友。卻有40%認為中國是敵人、35%認為中國對美國不友善。在2020年之前,持有這種想法的美國人還不到2成。

記者鄭信貞

歡迎!史瓦帝尼總理戴克禮上任後首訪台灣 今會蔡英文

台灣友邦史瓦帝尼王國總理戴克禮(H. E. Cleopas Sipho Dlamini)昨(5)抵台訪問,由外交部長吳釗燮親自在機門迎接。戴克禮在表示,兩國友誼堅若磐石,將持續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而這是戴克禮2021年7月就任以來首度訪台,預計今日會見蔡英文總統。

史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H. M. King Mswati III)去年10月才率團訪台。戴克禮此行訪台,成員還包括總理夫人兼代理檢察長蕭珮(Madam Lomvula Hlophe)、經濟企畫暨發展部長吉納(Hon. Thambo Gina)、政務次長姆蘭格妮(Thabisile Mlangeni)、總理府政務次長史都華(Bertram Stewart)等內閣成員。

訪團將會見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外交部長吳釗燮,並參訪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南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討論未來合作規畫;另將前往新竹科學園區聽取簡報,進一步發展「王家科學園區」(RSTP)。

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今年為台灣與史瓦帝尼建交55週年,兩國長期以來在基礎建設、醫療公衛、教育、農業、以及資通訊等領域皆有密切合作;過去3年,兩國也攜手合作,共同抵抗全球疫情。史瓦帝尼是台灣在非洲的重要盟邦,史國政府、戴克禮更多次在國際場域為台灣仗義執言,期盼透過此次面對面交流,持續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福祉,讓兩國邦誼更為堅韌穩固。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