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5 月 8th, 2024

日本

風評:福島食品叩關,蔡政府照搬「萊豬經驗」?-風傳媒

正能量 57%

43% 負能量

民進黨很會打鐵趁熱,在四大公投勝利之後,立院黨團將總預算案、《地方制度法》逕付二讀,流露出傲慢姿態。而今,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再度告捷,在野勢力孱弱無力之際,有日本媒體爆料,日本駐台代表向台灣施壓,要求開放福島核食;對此,台灣政府官員表示「沒有時間表」。但國人皆知,這根本是自欺欺人。

新聞來源:風傳媒

日本食品議題 民進黨:相信政府會確保民眾健康 | 政治 | 中央社 C

正能量 86%

14% 負能量

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今天說,期盼透過台日經貿會議,持續加強台日間經貿交流合作。對於日本食品進口議題,她說,相信政府會秉持確保民眾健康以及遵守國際標準與科學證據的基礎,和相關各方進行討論。

新聞來源:中央社

睽違兩年再開台日經貿會議 大橋光夫強調:絕不會出口有健康疑慮食品

因武漢肺炎疫情的因素,台日經貿會議睽違兩年,今(11)召開第45屆會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強調,美國已於去年9月解除對日食所有進口限制,且有許多科學證據證明日食安全性,台灣若解禁,日本絕對不會出口有害食品到台灣。期盼台灣也能如歐美先進國家一樣,依據科學數據和國際標準應對、妥善處理。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提到,台日經貿會議是兩國政府間最重要的經貿諮商平台,今年排除萬難召開,使雙邊經貿議題能透過協商取得進展或解決,讓經貿合作動能持續擴大。

邱義仁指出,台灣在去年9月遞交「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入會申請,衷心感謝日本朝野各界公開表達熱烈支持。若能加入CPTPP,定能大幅增加此協定的重要性和能見度,期盼雙方及早就台灣入會展開建設性談話,使台日經貿關係更全面,也讓CPTPP發揮更大綜效。

邱義仁同時感謝日本去年捐贈420萬劑疫苗給台灣,居各國捐助數量之冠,,充分展現兩國彌足珍貴的特殊情誼以及穩固的夥伴關係。

大橋光夫亦感謝台灣前年在日本國內口罩供應不足時,援贈高品質MIT口罩。

大橋光夫接提起台灣對日本食品的管制措施,他直言,這從國際標準和科學角度來看,仍然存在不少疑問。美國去年9月解除對日本食品所有的進口限制,而且目前已有許多科學證據證明日本食品的安全性。他想藉此機會明確表示,若台灣和美國一樣解除限制,日本也絕對不會出口有健康疑慮食品到台灣。深切期盼台灣也能如歐美先進國家一樣,依據科學數據和國際標準應對、妥善處理。

大橋光夫說,日台之間往來目前雖有疫情阻擋,經貿關係仍不斷深化,以半導體為核心的台灣IT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有極其重要地位,台積電去年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並企劃設廠,在日本引起廣大關注,他期盼這類合作繼續擴大,為雙方供應鏈韌性產生正面作用。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美加澳印日韓關島反潛演習 應對中國威脅

為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威脅,美國太平洋艦隊(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USPACFLT)公布,美國、加拿大、澳洲、印度、日本、韓國共6國海軍在關島展開「海龍22」(Sea Dragon 22)反潛演習,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USPACFLT發布聲明指出,美國6日派出2架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及2支海軍巡邏中隊(VP-26&47)前往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與澳洲皇家空軍、加拿大皇家空軍、印度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韓國海軍展開聯合演習。

「海龍22 」反潛演習主要以反潛戰(ASW)訓練及提升聯合作戰能力為核心,演訓時間超過270個小時;軍方人員將在過程中討論如何結合各自國家的能力和設備,以此制定作戰計畫。而得分最高的國家,將會獲得「龍帶獎」(Dragon Belt award)。

VP-47分隊長甘迺迪中校(Braz Kennedy)表示,這次演習讓美軍與平常沒什麼機會進行軍事合作的盟國夥伴共同進行反潛訓練,提升盟國實力,增進彼此作戰默契,為印太地區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日強化抗中 中國打壓立淘宛惹全球反彈 國際矚目

昨天(10)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終結報復性罷免,引發國際輿論對於台灣民主制度的討論;台灣2021年出口創新高;中國對立陶宛的打壓,除台灣承諾設立2億美元投資基金,美國、法國均表態挺立淘宛;美日「2+2」,針對中國威脅強化軍事合作;均獲國際矚目。

在台灣的內政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台灣「報復性罷免」引發辯論,是否太多民主。報導指出,台灣重金屬樂團主唱林昶佐面臨立委罷免戰,他是過去這年第5位面臨罷免挑戰的台灣民選政治人物。林昶佐表示,過去幾年台灣經歷太多改革與變化,新一代政治人物最容易淪為目標;希望這連串的罷免到他為止。

在去年12月的禁止萊豬進口、三接遷離大潭藻礁、重啟核四等公投案,台灣朝野兩黨費時數月大力動員,最後吸引4成多選民投票。去年10月,前立委陳柏惟遭罷免成功,他表示既沒犯法,也沒叛國。逃過今年2月罷免的黃捷表示,韓國瑜支持者想用同樣方式攻擊他們視為政敵的人,這基本上是一種仇恨動員。諷刺的是,黃捷、林昶佐都推動降低罷選門檻。

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北京直接操縱罷免過程。但若台灣政治運轉出現故障,尤其是在支持獨立的立委被罷免,中國仍將受益。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南樂(Lev Nachman)表示,台灣政治人物應該把時間花在更緊迫的挑戰,包括中國滲透及為中國可能入侵台灣做好準備。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不太可能有人能阻止罷免。在台灣,反罷免就是反民主。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台灣2021年出口創新高,逾4460億美元。報導指出,台灣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23.4%、達407.2億美元;2021年全年出口累計達4464.5億美元,較2020年增加1000億美元。電子零組件和視聽產品仍是成長的主要驅動力,12月出口分別較去年同月增加27.5%、22.4%。對美國出口較去年同月增加29%,對中國包含香港出口上升16.2%。對東南亞出口也出現強勁成長。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成長動能將延續至今年第一季。台新投顧經濟學家王凱民表示、2021年的強勁出口表現可能會在2022年上半年持續。央行預計,2022年出口及私人投資都將持續適度成長。

在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將立陶宛當作經濟人質。報導指出,中國不僅阻礙立陶宛產品的進口,還阻礙所有使用立陶宛零件的產品進口,此舉的影響波及整個歐洲。立陶宛在2020年向中國出口價值3.5億美元的商品。立陶宛長期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遠高於其對中國的出口額。但立陶宛沒預料到中國會打擊全球供應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否認北京阻撓採用立陶宛零件的產品進口。

立陶宛工業家聯盟(Lithuanian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主席賈努維丘斯(Vidmantas Janulevicius)表示,這項懲罰正對跨國公司造成壓力;即使是簡單的螺絲也跟中國有關,因為歐洲不再生產。歐洲沒有保護半導體等戰略部門是錯誤的,他們需要在本地生產,否則會多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歐盟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如果中國海關再不處理立陶宛或歐盟進口的產品,歐盟將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訴。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表態支持遭中國「脅迫」的立陶宛。《BBC》報導,立陶宛表示,勇於挑戰中國的歐洲國家開始動搖。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法國將協助立陶宛,推動抗中行動。印度《金融快報》(The Financial Express)報導,美國聲援立陶宛,引發中國批評。

包括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捷克《權利報》(Pravo)、西班牙《歐洲通訊社》(Europa Press)、保加利亞《Fakti》、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均報導,台灣將在立陶宛成立2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對抗中國前所未有之壓力。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台灣前駐尼加拉瓜大使夫婦在斷交隔日入籍尼國並滯留當地。

在台灣遭受中國的全面性脅迫方面。《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展開軍事演練以抵抗中國侵略。美國《CNBC》報導,澳洲智庫稱,北京可能在冬奧後升高對台「灰色地帶」威脅。《彭博》、南非《商業日報》(Business Day)均報導,7-11日本總公司網站將台灣標示國家,遭中國罰款。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報導,日美矢言進行更多防禦合作以對抗中國威脅。報導指出,美國和日本7日舉行外長、防長2+2會議,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力量明確表示強烈關切,並承諾將共同合作對抗破壞該地區穩定的企圖。聲明指出,,部長們對中國破壞基於規則的秩序之作為,對該地區及全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挑戰,表示關切。對中國新疆、香港地區的人權問題表達嚴正而持續的關切,並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前美國東亞事務外交官、「ASPI」研究員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這很顯然是反映出共同關切的綜合訊息,而不是美國向日本施加壓力;讓人覺得這是盟國團結和決心的強力表現。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日本安全政策專家霍農(Jeffrey Hornung)指出,這裡沒有暗示性言語,中國即是挑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華府和東京規劃新的防務協議,以對抗新興的威脅,包括高超音速技術和航太能力。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表示,必須尋求所有可用的手段,包括與美國合作以加強全面飛彈防禦能力。

《彭博》、法國《法新社》(AFP)均報導,美日稱將攜手遏制中國威脅。法國《費加洛日報》(Le Figaro)探討,為何中國要強化其核武軍火庫?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刊登國防部長投書,解釋澳洲與日本防務協目的在於進一步震懾威脅。

記者鄭信貞

國民黨團屢砲打謝長廷 邱義仁抱不平:他工作非常辛苦 | ETtoday政

正能量 75%

25% 負能量

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議題引發關注,駐日代表謝長廷去年底返台期間,兩度獲邀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但謝兩次都以邀約太臨時另有要務為由請假,引發國民黨立院黨團強烈抨擊。對此,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今(11日)上午受訪時為謝抱不平說,在野黨對謝很不諒解,不過應該看他的工作表現結果,不管是日本援贈疫苗、促成「臺日交流峰會」都是事實。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防止中國軍民融合 美日擬架構出口管制機制

中國的軍民一體,即便是民間企業,背後也可能遭受政府、解放軍控制。為此,美國、日本政府正研擬建構規範尖端技術輸出的新機制。兩國將與共享價值觀的歐洲有志國家聯手列入考量。計畫針對中國構建新版的「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COCOM)。

《讀賣新聞》報導,COCOM為西歐各國為了防止和強化軍力有關的技術外流蘇聯等共產國家,於1949年創設的非正式政府間國際組織(IGO),包括日本在內,共17個成員國。

美日政府正協商哪些技術列入該機制規範的具體對象,有可能包含半導體製造設備、量子密碼(quantum cryptography, OC)、人工智慧(AI)有關的技術等。2021年1月就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已就有遭濫用為侵害人權用途之虞的技術,向多個國家表明應該管制出口。但新版COCOM則是針對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另個架構。

美日政府目前就中國將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製品用於其本國的技術研發,藉此加強其經濟力及軍力保持警戒。

目前在多國間規範出口的機制上,已有管理輸出傳統武器和相關用品與技術等的「瓦聖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惟1996年5月迄今,僅美日及俄羅斯等40幾國參加。在締約國間的利害關係各異下,決議哪些武器和相關用品與技術等列入規範,往往緩不濟急。

有鑑於此,美日政府欲創設握有尖端技術的少數志同道合國家參與的新架構,構築能夠儘快推動出口管制的機制。美國政府現已嚴格規範對中國高科技公司「華為」等多家中國企業的技術輸出。但必要建構能納入其他國家的架構,日本政府亦認為,由擁有相同高水準技術的國家組成的新機制,效果更大。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台日澳印菲越遭受中國軍事威脅 美智庫籲美擴大介入

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BR)7日發布報告,針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日本、澳洲、台灣、印度、菲律賓、越南等6個盟友,未來將如何應對中國軍事挑戰。報告顯示,這些國家對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武力及戰術威脅感到不安,希望美國加大參與地區安全事務的程度。

報告分析日本、澳洲、台灣、印度、菲律賓、越南等6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這些國家最擔憂的是中國部署中短程精準打擊飛彈構成的隱憂,其中澳洲、日本、台灣都把台海武力衝突視為來自中國的主要威脅。

報告表示,絕大部分國家對中國非武力威脅、灰色地帶的戰術活動表達擔憂。包括在領土爭議區域內興建軍事及基礎建設、在和平時期利用網路及太空資源破壞觀建設施並竊取敏感資訊、派遣海警船隻與海上民兵前往爭議海域等。

研究指出,上述這些國家在中國不斷增強軍事能力的同時,也在採取行動加強自身防務能力,但無論再怎麼加緊腳步,各國自身軍事力量始終難與中國匹敵;與美國擴大合作來增強地區防務能力即為至關重要的舉動。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日美2+2再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日美外長防長「2+2」會議昨(7)以視訊舉行,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雙方將加強對中國的嚇阻力,合作維持地區的穩定;也簽署新協定共同研發防衛技術,對抗中國與北韓的「極音速武器」。

《產經新聞》報導,聯合聲明直接點名對中國軍事抬頭的關切,將合作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以遏止有損地區穩定的行動。並再次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聲明列入美國反對有損日本施政的片面行動,確認「日美安保修約」第5條適用於尖閣諸島;對新彊維族自治區、香港人權問題表示嚴重關切,對北韓核、飛彈開發等有損地區和平穩定行動的表示共同的關切。

外相林芳正向美方說明日本將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畫大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等3項重要安保文件;日美未來將透過文件的修改,確保日美同盟共同戰略與優先事項的一致性。

聯合聲明載明,包含對抗飛彈威脅的能力在內,日本不排除任何國家防衛的任何選項。

日美外長防長「2+2」繼去年3月在東京召開後,隔10個月再次召開;原本預定在華府以面對面方式舉行,但受疫情升溫影響改以視訊方式舉行。

布林肯表示,現今的日美同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尤其在中國挑釁行動下,台灣海峽、東海、南海緊張局勢持續升高;中俄正在深化軍事合作,北韓違法開發核武與飛彈仍持續構成威脅。奧斯汀希望日本能提升能力,以在維持地區和平穩定上發揮更大的功能角色。

雙方也簽署2022至26年度的駐日美軍經費的日方負擔費用特別協定,5年度的美軍駐留費用中,日本平均1年負擔約2110億日圓(約台幣511億元)。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外交部高度歡迎並由衷感謝美國、日本政府公開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灣陸軍演練巷戰 台灣議題成日美會談重點 國際矚目

昨天(7)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空軍演練攔截解放軍,輪由陸軍演練巷戰;台灣議題將成日美「2+2」會談重點;美國持續力挺立陶宛抗中,台灣強化與立陶宛的經貿合作;均獲國際矚目。

在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台灣軍隊模擬與解放軍巷戰。報導指出,台灣的陸軍6日進行模擬巷戰,演習地點是實體模型城鎮,街上有藥局招牌和啤酒商標。城鎮巷戰已成為台灣軍隊日益重要的訓練主題。陸軍步兵學校的楊姓教官表示,未來任何保衛台灣的戰爭,都將是城鎮巷戰。

報導指出,台灣去年約通報970次共機侵擾行動,是2020年380次的兩倍以上。中國也多次對外公開其模擬攻打台灣的軍事演習。解放軍上月出動數百人的部隊和數十輛坦克,舉行奪取台灣的模擬巷戰演練。

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台灣嘉義空軍基地舉行演習,模擬攔截中國戰機。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美國表態支持立陶宛,引發中國反彈。報導指出,立陶宛因為友台,遭到中國全面性報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與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會晤後表示,對中國政府試圖霸凌立陶宛的做法有著立即的關切;指控中國逼迫歐洲和美國企業停止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零組件來製造商品。貝爾伯克表示,作為歐洲人,會團結站在立陶宛這邊。

台灣為彌補中國對立陶宛進行經濟報復所造成的損失,創立2億美元投資基金,以投資立陶宛產業。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表示,總共有逾120個貨櫃,價值至少150萬歐元,台灣準備好全數收購,協助立陶宛的公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暴怒,批評華府利用該波羅的海國家「以台制華」;並指控台灣金錢外交。

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及立陶宛同意共同應對中國經濟脅迫。包括德國《世界報》(Die Welt)、捷克《捷克廣播電台》(Cesky Rozhlas)、葡萄牙《1分鐘新聞》(Noticias ao Minuto)、《每日新聞報》(Diario de Noticias)均報導,台灣對立陶宛的貿易伸出援手,並促進兩國的經貿聯繫。

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日本安全角色及台灣,成為日美「2+2」會談重點。報導指出,在台灣問題升高之際,日本的角色定位,可能在日美外交和國防部長7日的會議上佔據重要地位。《共同社》日前引述不具名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稱,日美部隊已針對台灣發生緊急事態的情況草擬聯合任務計畫。

雖然中國是日本最大出口國,但日本國內近年高度關心台灣問題,中國倘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日本是否應該參與的辯論愈來愈多。前日相安倍晉三12月表示,一旦中國攻擊台灣,日美不能袖手旁觀。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日本安全政策專家霍農(Jeffrey Hornung)表示,「2+2」可能提供機會,讓雙方針對日本可能願意做、但做了也永遠不會公開承認的行動進行廣泛對談。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的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當談到台灣時,日本有很多事必須衡量;其中的不利要素包含和平主義、法律限制、在中國的龐大經濟利益。

《法新社》報導,兩岸罕見合作,台灣開始遣返中國公民。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均報導,日澳簽署相互准入協定,落實準同盟關係。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不掩飾 美國新駐日大使直言:中國是惡鄰

前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Rahm Emanuel)即將赴任美國駐日大使。他就任前接受《NHK》採訪,直言中國是惡鄰,也不是促進地區利益發展的存在。

《NHK》5日前往華盛頓專訪伊曼紐爾。他指出,日本是重要的盟友,而且前有許多偉大的人物曾擔任駐日大使,令他感到責任重大。

針對中國問題,易曼紐直言,中國既不是好鄰居,也不是促進地區利益發展的存在。他強調,共享民主價值觀的日本和美國應該表明他們可以為該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希望努力加強這種關係。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日澳簽署相互准入協定 落實準同盟關係

日本、澳洲昨(6)正式簽署具有歷史性的「日澳相互准入協定」(RAA),未來澳軍與日本自衛隊互訪及舉行聯合演訓將更為順暢,可進一步加強防衛和安全保障合作,落實「準同盟」關係,以共同應對中國對區域安全的威脅。

《產經新聞》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son)在RAA簽訂後舉行視訊會談,預定將對中國海上活動、北韓核武、飛彈開發等地區性安保課題,確認雙方的應對與合作方計。岸田原本預定訪澳與莫里森舉行面對面會談,但因疫情升溫而改以線上舉行。

日本目前依「日美安保條例」與美方簽訂地位協定,主要以美軍長期駐留日本為前提,雙方具同盟關係,RAA則是以短期駐留為對象,澳洲是日本首個締結的國家,可視為「準同盟」關係。

「日澳相互准入協定」談判多年,終於在2020年11月莫理森訪日時敲定大致內容,由於協定中規定雙方隊員在執行公務之外的犯罪,接納國擁有優先審判,但因澳洲已廢除死刑,日澳在是否排除死刑適用的關鍵問題上一度陷入僵局。不過面對中國的威脅增大,雙方加速談判,日方同意入境日本的澳軍隊員,在訓練等公務中免除日本的審判權,公務外則適用日本的法律。

日澳在2012年簽訂「情報保護協定」,雙方可交換機密情報;2014年簽訂「防衛裝備品.技術轉移協定」可共同開發防衛裝備;2017年簽訂「物品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2021年11月日本海上自衛隊與澳洲海軍在四國舉行聯合演訓時,海自護衛艦首次對澳艦實施「武器等防護」。雙方的防衛及安保合作逐步緊密化。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日澳將更緊密合作抗中 立陶宛總統因壓力扯友台後腿 國際矚目

昨天(5)世界怎麼看台灣?立陶宛總統承受不住中國壓力,稱不應以台灣為名設館,不過國際上卻仍不斷力挺立陶宛;日本、澳洲即將簽署高度軍事合作的「相互准入協議」,美國也高度重視中國軍事威脅台灣;中國否認擴張核武,反要美國削減核武,同獲國際矚目。

在台灣遭受中國威脅方面。美國《Fox》報導,章家敦建議美國應公開挺台抗中。章家敦在接受科克(Kevin Corke)專訪時表示,台灣有8成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只有極少數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認為「一國兩制」除了香港,也適用於台灣,但台灣人看到2019年的香港,中國早就失去台灣人的支持。

章家敦指出,美國可以阻止中國侵台,拜登總統曾公開表示美國將保衛台灣。美國還可以與台灣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日本、澳洲將簽署互相准入協議,這當然是直接針對中國。但如果北京認為美國在拜登領導下搖擺不定,那麼這真的會導致中國走向冒進主義。布林肯有時會在台灣等各種事務上發表強硬言論,卻很少用行動來支持,所以中國不會被布林肯嚇阻到。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台灣指出,與美國的國民兵合作,首選是夏威夷。包括比利時《竅門周刊》(KNACK)、印度《興都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日本《神戶新聞》均報導,,蔡英文總統在元旦談話呼籲中國防止「軍事冒進主義」。

日本《選擇月刊》報導,日本對台灣發生事端未有任何準備。《產經新聞》報導,台灣2019年曾要求共享共軍情資,日本未回應,這會在台灣有事之際影響日本撤僑或美日合作行動。《讀賣新聞》中國是否對台灣掌握制海、制空之優勢?這會在登陸台灣的作戰成為焦點。

在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立陶宛總統表示,准許台北以「台灣」名義設處是錯誤。報導指出,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4日對當地廣播電台「Žinių radijas」表示,錯不在於台灣設處,而是館處的名稱,這件事並未與他協商。而這已成強烈影響與中國關係的關鍵因素。

中國對立陶宛的施壓,除了外交關係降級,也全面打壓立陶宛企業。而立陶宛計劃2022年初在台灣設立貿易辦事處。

美國《彭博》(Bloomberg News)也報導立陶宛總統的說法。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立陶宛稱中國的霸凌是對歐洲的警告。《彭博》、韓國《新聞通訊社》均報導,台灣買下遭中國拒收的2萬瓶立陶宛蘭姆酒。瑞典《尼瑞克日報》(Nerikes Allehanda)評論,瑞典公司現在受到中國的威脅,要為立陶宛和台灣站出來。

在台灣的防疫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台灣出現首批Omicron本土案例,總統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日本將與澳洲簽署防務合作協議。報導指出,日本這週將與澳洲簽署60多年來最重要之防務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加強聯合演習、加速部署、提升澳日軍隊共同執行任務之能力。兩國自2014年來就在談判「相互准入協議」(RAA),這是日本首次與他國簽署這類協議。澳洲總理莫里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計劃在簽署RAA時舉行視訊會議。

東京視RAA為1960年與美國簽署「日美駐軍地位協議」(Japan-U.S. 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後,最重要的防務合作協定;美國據此在日本部署4.5萬名士兵。日本也正與英國談判類似協定,法國也表達興趣。

日本駐澳洲大使山上信吾表示,將增加聯合演習之次數、人數、品質。必能加強雙方軍隊之協同作戰能力,兩國已開始討論空中加油之細節,這是兩國空軍最困難之行動之一。並坦言,這是為了增加嚇阻力量,因為正面臨日益惡化的安全環境。

莫里森表示,該協議將為聯合軍事行動提供新指導原則,包括因應自然災害以及人道援助等任務,使兩國得以更快速部署軍力,減少相關行政程序。而先前RAA之主要障礙,是澳洲反對在日本犯下重大罪行之澳洲部隊人員面臨死刑判決,。

山上信吾並強調,日本與澳洲關係超越安全領域,並提升到兩國對全球貿易規則之共同承諾。務須確保任何有意申請加入CPTPP之國家,都具有遵守全球貿易規則之良好記錄。在這方面,台灣的記錄非常良好。但現在大多數會員國都專注於審查英國之入會申請案。

美國《美聯社》(AP)報導,中國否認美國稱其迅速擴張核武之報告。《法新社》報導,安理會5常任理事國發表聯合聲明後,中國表示美俄應削減核武庫存。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索馬利蘭要求加拿大協助對抗中國影響力。《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刊登專文呼籲,應該要重新調整加、中關係。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